在好友再三勸說下,經過激烈思慮,曾國藩橫下一條心,決定披孝從戎。他在寫給友人的信中說:“大局糜爛至此,不欲復執守製不出之初心,能盡一分力必須拚命效此一分,成敗利鈍,付之不問。”於是,他結束四個多月的家居生活,於鹹豐二年底趕到省城長沙。


    按照鹹豐帝初衷和清廷本意,是要曾國藩興辦團練,而不是編練一支不屬於朝廷直接控製的地方武裝。


    當時清代國家正規武裝力量,有八旗兵和綠營兵兩種。綠營兵是清初因八旗兵力少,以及出於以漢製漢需要,仿明朝邊防鎮戍製度,募漢兵成立的地方軍。由於其用綠旗為標誌、以營為基本建製單位,所以稱綠營或綠旗。八旗兵的戰鬥力,在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亂”時已明顯衰敗。到幹隆朝,幹隆帝斷定,八旗“還不如綠營奮勇”,八旗主力地位已漸為綠營取代。綠營兵平時擔負大量雜役,戰時為八旗兵打頭陣當炮灰,待遇、裝備低人一等,士氣低落,人心渙散,至嘉慶初年鎮壓五省白蓮教起義後,也走向衰落。現在,病入膏肓的八旗兵和綠營兵,在太平軍淩厲攻勢之下,或一觸即潰,或聞風而逃。國家武力後盾敗壞至此,鹹豐帝及其智囊無奈之下,任命各省丁憂或在籍官員興辦團練。於是,全國各地一下冒出四五十個團練大臣。


    曾國藩知道,團練不是新鮮玩藝兒。此製始於唐朝,後歷代沿襲,到了清代,已由原來的國家軍事組織演變為地方自衛武裝。他十分明白,辦團練難成氣候。團練是不遠離本鄉本土的民間武裝,由鄉紳捐款供養,聽任鄉紳使喚,沒有什麽戰鬥力。如果加以改編,“練鄉兵為勇營,以兵製部勒之”,就與團練大不一樣了,很有生氣,頗具戰鬥力,長沙保衛戰中江忠源所率五百“楚勇”的表現就是明證。


    曾國藩明白,要另創一支新軍決非易事。他也考慮過將綠營兵改造成一支勁旅的方案,但此路走不通,此路不能走,因為綠營兵已經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就現有之綠營兵練之而化為有用,誠為善策。然習氣太深,安能更鑄其麵目,並蕩滌其腸胃?恐怕即使是嶽飛復生,半年雖可以教成其技藝;孔子再世,卻三年不能變革其惡習。故鄙見以為,現在之綠營兵決不可能練成勁卒,新募之勇卻可以練之以替代綠營兵的作用。”他的好友江忠源,曾深刻剖析綠營兵一觸即潰的根源:“其病根在於綠營兵不用命,將不知兵,兵與將不相習,將與將又各不相下,所以才潰亂成現在這個樣子,以至於不可收拾。”曾國藩同意江忠源的看法,他對綠營的弊端看到更細更深一些:“今日大弊,在於兵勇不和,敗不相救。而其不和之故,由於徵調之時,彼處數百,此處數十,東抽西撥,卒與卒不相習,將與將不相知。地勢乖隔,勞逸不均,彼營出隊,而此營袖手旁觀,或哆口而笑。欲以賊平,安得而可?今欲掃除更張,非萬眾一心不可。”他內心清楚,清軍將領不直接統兵,遇有戰事臨時選調擔任指揮,兵與兵不相知,將與將不相識,將與兵之間難以建立私屬關係,說穿了,這種指揮體製不是為打勝仗設立的,而是為了防範統兵者擁兵自重、造反割據。這就是說,綠營兵根子上就壞了,即使傾盡心血為之培土、修枝、澆水、施肥,一概徒勞。


    扶傾定危(7)


    高冕


    他深知,不能搬用綠營兵的辦法編練軍隊。綠營兵如同腐敗泛蛆的染缸,練勇一旦採用它的模式進行編練,就會立即像它那樣徹底腐敗。


    擺在麵前的敵人非常強大。他們作戰神勇,視死如歸,令人生畏。欽差大臣賽尚阿在給皇帝的奏摺中,描述過有關情形並分析過其中原因:賊匪一經加入拜上帝會,謀反從逆,全都湣不畏死。臣等對所有軍前臨陣生擒及地方拿獲賊匪奸細,加以刑拷,他們竟絲毫不知畏懼,也絕不哀求免死保命。這是因為,他們信奉其天父天兄邪謬之說,所以至死不移。目睹這些人頑愚受惑的情況,真使人莫可其哀矜,更感到無比的憂慮。


    太平軍強大的原因在於,他們不是為肚子和金銀財寶而戰的蟊賊,而是用信念凝聚起來的,甘願為理想而戰。


    要擊敗這樣一個強大而獨特的對手,必須更弦改轍,“赤地立軍”,編練一支更加強大的軍隊。


    官場經驗告訴曾國藩,要想突破體製另搞一套,皇帝是不會輕易點頭的,朝野則會設置重重障礙。他便移花接木,借興辦團練之名,行組建新軍之實,在長沙拉開了創建湘軍的帷幕。


    曾國藩在給鹹豐帝的奏摺中,玩弄障眼法,一邊打著遵旨興力團練的幌子,一邊大談編練新軍的必要性。這道充滿官場智慧的奏摺這樣表述:“因於省城立一大團,認真操練,就各縣曾經訓練之鄉民,擇其壯健而樸實者招募來省,練一人而收一人之益,練一月有一月之效。自軍興以來二年有餘,時日不為不久,糜餉不為不多,調集大兵不為不眾,而往往見賊逃潰,未聞有與之鏖戰一場者;往往從後尾追,未聞有與之攔頭一戰者;其所用兵器,皆以大炮、鳥槍遠遠轟擊,未聞有短兵相接以槍靶與之交鋒者,其故何哉?皆由所用之兵未經訓練,無膽無藝,故所向退怯也。今欲改弦更張,總宜練兵為務。”


    曾國藩是玩弄模糊數學的高手。“立一大團”,這是一個看似明白的模糊概念。“立”為何意?“一大團”是何軍事單位?這一切,隻有曾國藩心知肚明。鹹豐帝看了這道奏摺有他的理解,以為曾國藩隻是奉旨辦團練,不過是想把團練規模搞得大一點,把訓練搞得紮實一點而已,這正合他老人家的聖意。他極可能沒往深處想一想就大筆一揮準了。曾國藩要的就是這效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冕並收藏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