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千辛萬苦、克服千萬難題,一支從體製編製到官兵來源都明顯不同於綠營兵的新型軍隊——湘軍,終於創建而成。這支新軍有四個明顯特點:


    特點之一,建軍方針別出心裁,概括起來六個字:“選士人,領山農”。曾國藩認為綠營統兵者沒有文化、貪利怕死,士兵來源很雜,多城市浮滑之人,不可調教,這一毛病“深入膏肓,牢不可破”。統兵者應當像他本人那樣有“血性”、有理想抱負,士兵應是便於教育管理之人。因此,他選用的將領絕大多數都是書生、紳士,信奉儒教,士兵都是樸拙誠實、吃苦耐勞的山農,容易教育管理,便於重新塑造。他確定的選用軍官標準是:“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不公不明則諸勇必不悅服,不勤則營務細巨皆廢弛不治,故第一要務在此。不怕死則臨陣當先,士卒乃可效命,故次之。為名利而出者保舉稍遲則怨,稍不如意再怨,與同輩爭薪水,與士兵爭毫釐,故又次之。身體羸弱過勞則病,精神乏短者久用則散,故又次之。”他還對招募士兵的條件作出嚴格規定:“須擇技藝嫻熟、年輕力壯、樸實而有農夫氣質者為上。其油頭粉麵,有市井氣者,有衙門氣者,概不收用。”他後來在上鹹豐帝奏摺中,對為何選擇山農為士兵作了解釋:“大抵山僻之民多獷悍,水鄉之民多浮滑,城市多遊惰之習,鄉村多樸拙之夫。故善用兵者,嚐好用山鄉之卒,而不好城市近水之人。”曾國藩嚴格把好兵源入口關,要求招募新兵“不雜一卒,不濫收一弁”。


    特點之二,將必親選,兵必自募。曾國藩確定,“勇營之製,營官由統領挑選,哨弁由營官挑選,什長由哨弁挑選,勇丁由什長挑選”。他認為,這麽做,好比一棵樹,統領像樹根,依靠樹根而生樹枝、樹葉,整個組織一氣貫通。這樣,密切了軍隊內部關係,“勇丁感營官挑選之恩,皆若受其私惠,平日既有恩誼相孚,臨陣自能患難相顧。”因此,“凡勇皆服原募之人”,後來湘軍上下抱成一團,“將卒親睦,各護其長。其將死,其軍散;其將存,其軍完。”官兵之間的親密關係,改變了綠營“軍興調發,而將帥莫知營製”,“將與將不相習,兵與兵不相知;勝則相妒,敗不相救”的痼疾,有利於提高戰鬥力。


    特點之三,軍額自定、糧餉自籌。湘軍要編練“一大團”,是曾國藩的初步設想。“一大團”到底招募多少官兵,鹹豐帝沒有限製,朝廷也不定死,由曾國藩說了算。曾國藩認為,要能成軍打仗、有所作為,起碼得由一萬人左右。這是他確立的一個目標,規模能不能再大一些,取決於他的決心,也取決於所籌糧餉、所獲裝備的數量。湘軍的編製是由曾國藩拍板定案的:以營為基本製度,每營五百人,分前、後、左、右、中五哨,每哨又分為五棚。營官上麵,有分管數營的分統;分統上頭,又有自主一路的統領;統領上級,是分管一方的統帥;統帥之上,是統率全軍的大帥;大帥就由締造者曾國藩擔任。而綠營的建製是由清廷確定的,不能隨便改變。當時除東三省不設綠營外,其他地區以一省或數省為軍區,軍區的最高長官是文職出身的總督或巡撫。一省之內分若幹鎮,每鎮由總兵統率。鎮下設營。全國綠營員額六十萬左右。清朝正規軍八旗兵、綠營兵,後勤供給無論平時還是戰時,在中央由戶部、兵部統一負責,在地方由各省布政司統一負責。湘軍是在辦團練的幌子下招募成軍的,而辦團練是朝廷在亂世之時的無奈之舉,涉及糧餉問題,戶部、兵部也好,布政司也好,當然不會統一供給,隻能憑團練大臣各顯神通去募捐。曾國藩曾說:“此時天下大亂,吾輩行軍,必須親自籌餉,不可仰食他人。”湘軍的月餉標準由曾國藩自定。當時綠營兵月餉與行糧加起來,折合白銀四兩多一點。曾國藩找一些勇丁調查之後,了解到他們一年收入大約有十多兩銀子。按照當兵之人收入應多於種田農夫三四倍的原則,他確定湘軍正勇的月餉為四兩二錢白銀。這個標準,名義上正好低於綠營兵戰時月餉和行糧之和,不會給人以練勇之餉高於正規軍的口實。曾國藩很巧妙,看上去他定的發餉標準稍低於綠營兵,實際上高於綠營兵,因為當時國庫空虛,加之層層剋扣,綠營兵發餉往往不足應發總數的二三成。曾氏湘軍為了維持局麵,籌餉辦法花樣百出,共開闢捐輸、運餉鹽、興厘金、撥丁漕、請協濟、提關稅、收雜捐七條途徑。湘軍從編練成軍到後來發展壯大為十二萬人,十二年間所耗軍費白銀三千萬兩,均自籌解決,沒有讓朝廷增添負擔。但是,有一利必生一弊。軍額自定、糧餉自籌,加上將必親選、兵必自募,導致湘軍上下嚴重的人身依附關係,兵為將有,不效忠朝廷而效忠上級,為後來軍閥割據埋下禍根。


    扶傾定危(8)


    高冕


    特點之四,對士兵的控製管理更加嚴密。湘軍“招募兵勇,須取具保結,造具府、縣、裏居、父母、兄弟、妻子、名性、箕鬥清冊、各結附冊,以便清查。”其好處在於,士兵都是知根知底之人,他們對家室妻子有依戀之情,進入軍營能夠服從上級管理調遣,回家探親時由知縣、團總、戶長進行督察,如果出現私逃,隻要營官、將領稟告士兵所在省份,按照戶籍查找,很快就能將他捉拿回來。綠營兵就不一樣了,管理很不嚴密,有很多冒名吃餉之人,槍炮一響,腳底抹油,這些逃兵往往很難捉拿回來。湘軍由於不是正規軍,兵籍掌握在官將手中,聽命於管轄他們的總督、巡撫,打起仗來需要用兵之時,即使調用一兵、一卒、一糈,朝廷都要仰仗於總督、巡撫。發展到晚清,出現總督、巡撫專政的局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冕並收藏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