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說,和珅受幹隆帝異寵,出於一種非同尋常的曖昧關係。


    這一說法廣為流傳。說是幹隆帝父親雍正帝有一位相貌非常嬌艷的妃子,少年弘曆“以事入宮,過妃側,見妃對鏡理髮,自後以兩手掩其目,蓋與之戲耳。妃不知為太子,大驚,遂持梳向後擊之,中高宗額”。雍正帝皇後獲悉後悖然大怒,以為年輕美貌的妃子故意調戲皇太子弘曆,立即命妃自縊。弘曆聞訊,飛速“往妃所,則妃已環帛,氣垂絕”,弘曆哀痛之際以珠子在妃子脖頸上做下印記,痛悔說:“我害汝矣!魂而有靈,俟二十年後,其復與吾相聚乎?”到幹隆中葉,和珅當了幹隆帝的禦前侍衛,有次幹隆帝偶爾遇見他,“則似曾相識者,驟思之,於何處相遇”,“追憶自少至壯事,恍若和珅之貌與妃相似,因密召尤耄令跪近禦座,俯視其頸,指痕宛在,因默認遊妃之後身,倍加憐惜,遂如漢哀帝之愛董賢,不數年間,由總管儀仗而驟躋相位”。


    高明奴才(3)


    高冕


    這一野史傳說,乍看純屬無稽之談。清代自雍正元年建立秘密建儲製度後,不再公開預立皇太子,除雍正帝外任何人都不可能預知弘曆是皇太子;和珅係某艷美妃子投胎轉世之說,看上去言之鑿鑿、有板有眼,其實風影演繹、毫無根腳。然而,野史的意義不在於就事論事,而在於透過現象看本質,揭示隱藏於生活表象後麵的底色,好比x光,讓人們透過包裹的衣服、皮囊,看到內在的骨骼。這一傳說,意在於告訴世人,幹隆帝與和珅是一對同性戀。從歷史背景看,這一說就並非無稽之談了。幹隆帝是不是與漢哀帝同樣鍾情於男色,官史無載,官史也不會載。但有一鐵的事實,清代因取締官妓,嚴禁官員嫖娼,官場內嫖男妓之風盛行。和珅相貌不俗、善解人意,幹隆帝是否與他有斷袖之歡,隻有他們君臣心裏明白。和珅突然受寵、大紅大紫背後多種可能裏邊,也不排除這一可能。這也折射出人們對“和珅現象”的濃厚興趣,與欲解其中之謎的強烈欲望。


    機敏應對《論語》也好,扶轎憶誦當年應試文章也好,幸得成為幹隆帝男寵也好,即使確有其事,從史實看,也不是和珅驟然得寵的全部原因。


    和珅之為和珅,還在於具有其他過人手段。


    他是投機鑽營大師。


    和珅隸屬正紅旗。正紅旗屬“下三旗”,但他卻能頂破一層又一層天然障礙,鑽到皇帝身邊任禦前侍衛,這不能不佩服其鑽營功夫。從順治帝時代起,禦前侍衛均選自皇帝親自統帥的正黃、鑲黃、正白“上三旗”,當皇帝貼身侍衛也就成了“上三旗”的特權。按清製,負責皇宮、行宮警衛的侍衛處,編製一等侍衛六十人,二等侍衛一百五十人,三等侍衛二百六十人,藍翎侍衛九十人。這些侍衛的官秩都很高,一、二、三等分別為正三品、正四品和正五品。按定製,“上三旗”子弟才有資格充當禦前侍衛,“下五旗”子弟隻能去當王府護衛。幹隆三十七年,二十二周歲的和珅躋身於三等侍衛行列,不久進入粘杆處任侍衛。粘杆處,因其隻要負責皇帝“巡狩時扶輿、擎蓋、捕魚、罟雀之事”,又稱“上虞備用處”。皇帝出巡時服侍護衛,閑暇時陪同皇帝玩樂,一天到晚圍著皇帝轉;一旦討得皇上歡心,皇恩雨露往往能夠優先打到頭上。清代由侍衛發跡成為達官顯貴的榜樣很多,康熙朝大學士索額圖,幹隆朝大學士、首席軍機大臣、內閣首輔傅恆,都是從禦前侍衛任上飛黃騰達的。雖然當禦前侍衛幹的是“扶輿、擎蓋、捕魚、罟雀”之類的下等活,比官學生或居家閑散的悠閑生活辛苦得多,但因為這是一條發達之路,貴族官家子弟趨之若鶩,為爭這個顯缺打破頭。“下三旗”出身的和珅在競爭中的劣勢自不待說,居然能大獲成功,表明他在打通關節方麵能力超強,堪稱鑽縫破障的行家裏手。當上禦前侍衛的和珅寫下一首詩:“縱馬淩雲去,彎弓向月看。莫嗟行役苦,時接聖人歡。”這首詩活脫脫勾勒出禦前侍衛和珅的精神世界:終於獲得在皇上鼻子底下當差的機會,終於與“上三旗”子弟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了,種種行役之苦統統退隱遠去,凸現在仕途風景線前麵的惟有洋洋得意。


    和珅鑽營的一個最大特點,在於精於揣摩主子心思。成為幹隆帝肚裏的一條蟲子,他就有這番本事。而且,隻要幹隆帝喜好之事,他都搶著去做、盡心去做,什麽事都能幹得出來。身為堂堂軍機大臣,朝廷大員,他總是“言不稱臣,必曰奴才,隨旨使令,殆同皂隸”,“皇帝若有咳唾,和珅以溺器進之”。要成為皇上肚裏一條蟲子決非易事,和珅卻做到了。查辦雲南總督李侍堯案,就可見識和珅這一手的厲害。


    幹隆四十五年(1780年)二月,禦前大臣和珅偕刑部侍郎喀寧奉旨奔赴雲南,對雲貴總督李侍堯進行突然審訊。直接起因是,曾任雲南糧儲道的海寧控告李侍堯受賄、勒索。馬蹄在南去的驛道上潑風也似狂奔,和珅的腦子也在潑風也似飛轉。他意識到這個案子很不簡單,此案處理結果是否深契聖意,對他自己未來仕途至關重要。


    “侍堯號才臣,帝所倚任。”《清史稿》中這九字,揭示了李侍堯的特點和其在幹隆帝心目中的重要地位。李侍堯隸屬漢軍正藍旗,“短小精幹,機警過人。凡案籍經目,終身不忘;其下屬謁見,數語即知其才幹,擁幾高坐,談其邑之肥瘠利害,動中要害;州縣有陰事者,公即屢屢道之,如目睹其事者”。除了才具非凡,此人還頗有來頭。他是額駙李世芳四世孫。李世芳是最早向努爾哈赤投誠的明軍將領,出於瓦解明朝邊將的政治需要,努爾哈赤將孫女嫁給他,授其為一等伯,遂成清初標誌性政治人物。背景不凡、才華橫溢的李侍堯,早在幹隆十四年(1749年)得睹天顏時就受幹隆帝賞識,破格由印務參領擢升為正藍旗漢軍副都統。幹隆二十一年(1756年)七月,幹隆帝委派他署理兩廣總督。廣州從隋唐起就成為對外貿易港口,康熙十四年(1675年)清廷在廣州設立海關,該地在對外貿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兩廣總督既是要職也是肥缺。幹隆帝對李侍堯很器重,幹隆二十四年(1759年)正月正式任命他為兩廣總督。皇上對李侍堯格外垂青,三度委派他擔任這一要職和美差,累計長達十五年。此外,還先後出任過湖廣總督和雲貴總督。李侍堯精明強幹、政績斐然,幹隆帝對他總是高看一眼。幹隆三十八年(1773年)還在兩廣總督任上的李侍堯,就被晉升為武英殿大學士。此後兩年,被抬入漢軍鑲黃旗,由“下三旗”升為“上三旗”。幹隆四十二年(1777年),幹隆帝在選調李侍堯任雲貴總督時評價說,“各省總督老成有識,能辦大事者,實無出李侍堯之右者”,認定李侍堯在總督隊伍中最為能幹。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高冕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高冕並收藏玄機∶清王朝皇權角逐中的平步青雲者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