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知府知州來說,百姓的艱難痛苦興許隻讓他們難受片刻鍾,刻不到他們心裏去。為今擺在品秩高的官員麵前的問題是,建塘圍田該如何進行下去。
當下普通百姓方經歷一場大難,立即征役是不可能的了。
一個月前清淤築堤時,官府信誓旦旦的宣講今後不會再讓沿岸群眾遭受水患,讓他們安居樂業,可惜短短月餘便被狠狠的打了臉。
能繼續的隻有一小半的苦役。之前譚璿是從劉華口中知曉清河縣水患的嚴重程度,原本想將九龍江進行徹底清淤治理便可解除洪災。
親身經過一場可怕的災難後,方覺得自己想當然了,沒有深刻的考慮自然環境的複雜性。
譚璿踱步在輿圖前來,擰眉沉思不語,這張地圖被其研究了十幾次,郡城中的水患十有八~九和上遊的水庫牽涉。
「水庫……」口中默念著,舉起胳膊在輿圖上圈出個輪廓來。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而清河郡的水庫雖然有疏,但疏通的前提乃多為犧牲下方百姓,看似疏通,實則還在堵著。
目光凝視方才他手圈住的範圍,腦海中極好的水利方案漸漸成形。
「稟大人,轉運使大人與知府大人的車駕在城外兩裏處!」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譚璿突然被風風火火的衙役擾醒。
「轉運使和知府大人?」譚璿疑惑的問道。心底納罕怎麽突然來了,沒提前收到消息啊。
真會選時候,水災剛結束,便來慰問老百姓了,什麽都無需做,隻動動嘴皮子,群眾便感動的涕淚橫流。
來的正巧,自己不用再寫摺子了。
第119章
話說從臨縣趕過來的轉運使與知府,透過壁窗打量清河縣洪災去後百姓的生活狀態。
相較於其它兩縣哀鴻遍野的悽慘景象, 清河縣境況好的不隻一星半點。
街肆上雖寥落冷清, 災害肆虐過的痕跡清晰可見,但觀百姓麵部神情無惶恐之色, 多半為損財後的惋惜愁苦。
轉運使暗道,看來清河縣縣令的確是一位能吏, 隨即想起其身份,不由為之惋惜。
大洪當前保住一縣子民生命無礙必費了十分心力,沉痛的心情稍稍緩解兩分。
南方轉運使的差事出力不討好,原以為九龍江治理後水患會有所減輕, 心裏警覺不禁放鬆了些,誰知竟然遇上罕見的大潮和江南的水患, 兩項疊加造成的災難僅一個清河郡人員傷亡數千人。
雖然主要原因天災,但回京述職仍免不了皇上斥責,貶官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想至此處,重重嘆口氣。
緊隨其後的知府, 壓抑憂慮的情緒緩和了些, 得知清河郡夜間開閘泄洪釀成重大洪災, 恨不得將其郡知州抓起來打幾十大板方解心頭之怒。
早幹嘛去了簡直玩忽職守,一個月前知府衙門下發公函命各郡城檢查排洪的壩堰水渠, 做好夏汛的防禦任務, 結果大事臨頭火燒眉毛,鑄成慘禍。
去年經過一年勤勤懇懇努力, 勸農桑勵商戶,使整個閩府在自己的治下不說清平豐裕,但也漸漸向好,政績考評得了個優。
今歲開年兆頭更不錯,朝廷下發詔令在閩府建塘圍田,看樣子十分重視閩地的民生。正鼓足勁頭大幹一場,爭取三年政績考評全優,待任期一滿有個好去處。
沒成想下麵知州捅了這般大簍子,連帶著轉運使都神情不悅,沒給自己好臉色。
越想越惱怒,夏日炎炎車中悶熱,撫了撫跳動過快的胸膛,呷了幾口解暑的酸梅湯,方感覺好了些。
車中兩位大人思緒紛湧感慨連番,譚璿得巡邏衙役稟告後,連忙出縣衙前去迎接。
「下官拜見轉運使大人,知府大人!」
譚璿躬身揖手行禮時,被轉運使托住,「譚大人近日為洪害連明連夜奔忙勞累,辛苦了!」
「這是屬下應盡的職責,現今治下子民嗷嗷待哺,下官實在有愧兩位大人所託!」說罷,再次恭順的躬身低首。
「好,清河縣百姓有譚大人這般務實不驕的父母官,其之幸也!」兩位長官見其謙遜不居功,說話讓人心裏熨帖,不由暗暗頷首。
天氣炙熱,三人在縣衙外寒暄幾句,便被譚璿請入內衙。
茶過兩巡,待兩位上司腦門的汗水幹了,紅熱麵龐恢復正常後,譚璿才同他們匯報有關洪災的主要事項。
「子瑾此次應對十分得當,建塘圍田乃朝廷下達的任務,雖說時下百姓理當修養生息,江河水量豐沛,但工事萬也不可絲毫不動。」
聽譚璿陳述完自己如何將百姓從洪水裏解救出來,兩人萬分讚許,不過表揚歸表揚,那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日子還得向前看。
大致清楚清河縣的狀況後,知府便開始指示接下來的任務。
「卑職愚見,方今不過六月底夏汛未徹底結束,正如知府大人所言江滿塘溢,並不適宜進行工事……」譚璿話說到此處時,知府端茶盞的手頓住,覷了眼神色平靜的轉運使,輕輕緊緊眉頭,張口想要說什麽。
卻被轉運使瞥了眼,微微朝他搖頭,示意無礙,讓譚璿繼續說下去。
譚璿額頭不覺泌了一層細汗,心口有些發緊,掐掐指腹讓自己鎮定下來,「兩位大人定然清楚,清河郡近幾十年一直苦於水患,追根結底因水路荒廢被迫改道,使泄洪水量七成注入九龍江……」
當下普通百姓方經歷一場大難,立即征役是不可能的了。
一個月前清淤築堤時,官府信誓旦旦的宣講今後不會再讓沿岸群眾遭受水患,讓他們安居樂業,可惜短短月餘便被狠狠的打了臉。
能繼續的隻有一小半的苦役。之前譚璿是從劉華口中知曉清河縣水患的嚴重程度,原本想將九龍江進行徹底清淤治理便可解除洪災。
親身經過一場可怕的災難後,方覺得自己想當然了,沒有深刻的考慮自然環境的複雜性。
譚璿踱步在輿圖前來,擰眉沉思不語,這張地圖被其研究了十幾次,郡城中的水患十有八~九和上遊的水庫牽涉。
「水庫……」口中默念著,舉起胳膊在輿圖上圈出個輪廓來。
大禹治水疏而不堵,而清河郡的水庫雖然有疏,但疏通的前提乃多為犧牲下方百姓,看似疏通,實則還在堵著。
目光凝視方才他手圈住的範圍,腦海中極好的水利方案漸漸成形。
「稟大人,轉運使大人與知府大人的車駕在城外兩裏處!」沉浸在自己思緒中的譚璿突然被風風火火的衙役擾醒。
「轉運使和知府大人?」譚璿疑惑的問道。心底納罕怎麽突然來了,沒提前收到消息啊。
真會選時候,水災剛結束,便來慰問老百姓了,什麽都無需做,隻動動嘴皮子,群眾便感動的涕淚橫流。
來的正巧,自己不用再寫摺子了。
第119章
話說從臨縣趕過來的轉運使與知府,透過壁窗打量清河縣洪災去後百姓的生活狀態。
相較於其它兩縣哀鴻遍野的悽慘景象, 清河縣境況好的不隻一星半點。
街肆上雖寥落冷清, 災害肆虐過的痕跡清晰可見,但觀百姓麵部神情無惶恐之色, 多半為損財後的惋惜愁苦。
轉運使暗道,看來清河縣縣令的確是一位能吏, 隨即想起其身份,不由為之惋惜。
大洪當前保住一縣子民生命無礙必費了十分心力,沉痛的心情稍稍緩解兩分。
南方轉運使的差事出力不討好,原以為九龍江治理後水患會有所減輕, 心裏警覺不禁放鬆了些,誰知竟然遇上罕見的大潮和江南的水患, 兩項疊加造成的災難僅一個清河郡人員傷亡數千人。
雖然主要原因天災,但回京述職仍免不了皇上斥責,貶官的可能性也是有的,想至此處,重重嘆口氣。
緊隨其後的知府, 壓抑憂慮的情緒緩和了些, 得知清河郡夜間開閘泄洪釀成重大洪災, 恨不得將其郡知州抓起來打幾十大板方解心頭之怒。
早幹嘛去了簡直玩忽職守,一個月前知府衙門下發公函命各郡城檢查排洪的壩堰水渠, 做好夏汛的防禦任務, 結果大事臨頭火燒眉毛,鑄成慘禍。
去年經過一年勤勤懇懇努力, 勸農桑勵商戶,使整個閩府在自己的治下不說清平豐裕,但也漸漸向好,政績考評得了個優。
今歲開年兆頭更不錯,朝廷下發詔令在閩府建塘圍田,看樣子十分重視閩地的民生。正鼓足勁頭大幹一場,爭取三年政績考評全優,待任期一滿有個好去處。
沒成想下麵知州捅了這般大簍子,連帶著轉運使都神情不悅,沒給自己好臉色。
越想越惱怒,夏日炎炎車中悶熱,撫了撫跳動過快的胸膛,呷了幾口解暑的酸梅湯,方感覺好了些。
車中兩位大人思緒紛湧感慨連番,譚璿得巡邏衙役稟告後,連忙出縣衙前去迎接。
「下官拜見轉運使大人,知府大人!」
譚璿躬身揖手行禮時,被轉運使托住,「譚大人近日為洪害連明連夜奔忙勞累,辛苦了!」
「這是屬下應盡的職責,現今治下子民嗷嗷待哺,下官實在有愧兩位大人所託!」說罷,再次恭順的躬身低首。
「好,清河縣百姓有譚大人這般務實不驕的父母官,其之幸也!」兩位長官見其謙遜不居功,說話讓人心裏熨帖,不由暗暗頷首。
天氣炙熱,三人在縣衙外寒暄幾句,便被譚璿請入內衙。
茶過兩巡,待兩位上司腦門的汗水幹了,紅熱麵龐恢復正常後,譚璿才同他們匯報有關洪災的主要事項。
「子瑾此次應對十分得當,建塘圍田乃朝廷下達的任務,雖說時下百姓理當修養生息,江河水量豐沛,但工事萬也不可絲毫不動。」
聽譚璿陳述完自己如何將百姓從洪水裏解救出來,兩人萬分讚許,不過表揚歸表揚,那都是已經發生過的事情,日子還得向前看。
大致清楚清河縣的狀況後,知府便開始指示接下來的任務。
「卑職愚見,方今不過六月底夏汛未徹底結束,正如知府大人所言江滿塘溢,並不適宜進行工事……」譚璿話說到此處時,知府端茶盞的手頓住,覷了眼神色平靜的轉運使,輕輕緊緊眉頭,張口想要說什麽。
卻被轉運使瞥了眼,微微朝他搖頭,示意無礙,讓譚璿繼續說下去。
譚璿額頭不覺泌了一層細汗,心口有些發緊,掐掐指腹讓自己鎮定下來,「兩位大人定然清楚,清河郡近幾十年一直苦於水患,追根結底因水路荒廢被迫改道,使泄洪水量七成注入九龍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