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苟且偷生 錯誤的開始(1)
1989年1月11日,我穿過窄窄的走道,經過另外兩位醫生的辦公室,進入候診室與卡倫見麵。她坐在角落,垂著頭,煩躁地把玩皮包背帶。29歲的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體型過胖,圓臉,蓬亂的棕色短髮,發梢微卷,褐眼,戴金邊眼鏡,額頭正中央有道半圓形的鋸齒狀疤痕。她衣著整潔,但黑色棉長褲與棕色上衣似乎暗示她不想引人注目。她沒化妝,除了結婚戒指,身上也未佩戴任何珠寶首飾。我走近,她正好抬頭,眼神仿佛在說,“嗨,抱歉,我放棄自己了。”
“快進來,”我說。她緩慢、過度謙遜、愧疚又無助地走到我麵前。她的身體和情緒都很沉重,仿佛上了年紀,僵硬而遲鈍。
我是個年輕的精神科醫生。在我們這一行,37歲算年輕了。我身高六英尺多一點,原本深棕色的頭髮夾雜幾許灰白;以前有位同性戀病人說,我有張男孩般的漂亮臉蛋。我執業七年,部分時間待在芝加哥南邊以工人階級為主的郊區工作。這裏的病人多是沮喪或焦慮的家庭主婦,也有不少中年躁狂抑鬱症患者和幾位受更年期憂鬱症之苦的老人家(老年人是這種問題的好發群體),另外還有高功能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兩位修道者。這兒是行醫的好地方,有各式各樣的精神疾病供我觀察(而且幾乎每個病人都有基本的醫療保險)。除了郊區,我多半待在芝加哥鬧市區的辦公室,從事病人的精神分析之類的工作。
岡薩雷斯醫生和我輪流使用這間辦公室。這是棟30層磚造大樓,位於沿公路的商業區內,附近有汽車特許經銷店和快餐廳。辦公室設備簡單,沒什麽裝潢:一張大橡木桌、兩張麵向書桌的椅子、一張小牆角桌——桌上擺著一盆中規中矩的人造絲花,是我妻子送的禮物。橫跨整片牆的窗戶麵向第95街,街上的車水馬龍一覽無遺。牆壁是灰白色的,地毯及家具則是深淺不一的褐色;除了那扇窗,屋裏的陳設不易令人分心。
卡倫在麵向書桌的椅子上坐下來,嘆了口氣。
“找我有事嗎?”我問道。這是我的標準開場白,因為這句話能讓人在不過度防衛的狀態下吐露心聲;其他諸如你想怎麽辦?你怎麽了?我了解你很沮喪等措辭都容易引人不快。
卡倫不自在地動一動,試著找到最舒服的坐姿。椅子對她來說太小了,但她退縮並微微傾向一側的姿勢卻令她看起來稍小一些。
“過去三年半以來……我一直覺得……很沮喪,”她說。開口之前,她短促地吸了口氣,給人一種猶豫不決的印象。她似乎費了很大勁兒才能開口,感覺很勉強。她沒再說話。
“以前也有過這種情形嗎?”我問。
她聳聳肩,但搖了搖頭。
“除了沮喪,還有什麽其他問題?”
再次搖頭。
“嗯……我是生了第二胎——我女兒——以後才這樣的。剖腹產。”她簡單描述住院經過,“但我還是會痛,”卡倫再度嘆氣,然後振作精神繼續說。
“寶寶出生後,我的婚姻徹底完蛋了。我沒辦法好好跟我先生相處。”卡倫停下來,很丟臉的樣子。“生完寶寶,我大概胖了一百磅。大家都輕蔑地對待我,我無法拒絕別人。”她停頓了一下,看看我,仿佛在尋求響應;但我了解得不夠多,不足以評論,於是隻好等她吐露更多。卡倫再次挪動身體,繼續說下去。
“我哭個不停,而疼痛也讓我沒法兒出去工作。我在家常常痛到受不了;但隻要一出門,狀況就好多了。”她移開視線,然後再轉回來看著我。“生病讓我覺得很有罪惡感。家人這麽幫我,我覺得我虧欠他們。”
第一部苟且偷生 錯誤的開始(2)
“你虧欠他們?”
“因為他們必須幫助我……”她再次扭過頭去,逃避我的視線。
她繼續說下去。她說她晚上醒來後就無法再入睡,但她已不在乎了;她沒有精神,愛掉眼淚,沒辦法專心,她把藥停了,她……
聽完她的故事,我開始問一些例行問題,評估其精神狀況。她確實呈現相當程度的沮喪與抑鬱,但她否認曾經萌生自殺念頭。我決定開藥治療她的沮喪症狀,暫時不處理人格傾向的部分。我請她下周複診。她順從地接過處方箋,離開辦公室。看見她離開,我的精神稍微振作了些。
※※※※
直到卡倫複診我才想起她這個人。她說她感覺好多了,也睡得比較好,但她仍覺得悲傷。
“我吃這個藥偶爾會頭昏眼花,”她說,扯拉長褲上的線頭,“我不知道,我不太確定我想不想繼續吃藥。”
“我想,吃藥能幫助你,”我說,“我建議繼續服藥。”
“好吧,”她輕聲回答。
“這幾天覺得怎麽樣?”
“我還是會痛。從脖子開始,沿著背繞過胸部底下,這裏,”她指指自己的胸部。卡倫再次提起上回見麵時的怨言。
從她描述的內容來判斷,我認為我能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她不曾暗示自己去做任何努力,去解決問題——她隻是一再受苦。我一邊聽她說,內心再度湧上惱怒的念頭。身為心理諮詢師,察覺自己對病患的反應並從中學習是相當重要的。在卡倫的生活中,也有其他人感受到相同的惱怒嗎?我納悶。我建議卡倫,如果她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她一定辦得到,而她也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感覺如此無助。我用她提過的幾個情境,舉例給她聽,建議她怎麽做才能更果斷決定,改變長期以來總是唯唯諾諾、自憐自艾的模式。但她提出不少藉口,告訴我她為何不能這麽做,於是我明白我在對牛彈琴。我開給她雙份劑量,囑她兩周後再來複診。
1989年1月11日,我穿過窄窄的走道,經過另外兩位醫生的辦公室,進入候診室與卡倫見麵。她坐在角落,垂著頭,煩躁地把玩皮包背帶。29歲的她看起來比實際年齡更老,體型過胖,圓臉,蓬亂的棕色短髮,發梢微卷,褐眼,戴金邊眼鏡,額頭正中央有道半圓形的鋸齒狀疤痕。她衣著整潔,但黑色棉長褲與棕色上衣似乎暗示她不想引人注目。她沒化妝,除了結婚戒指,身上也未佩戴任何珠寶首飾。我走近,她正好抬頭,眼神仿佛在說,“嗨,抱歉,我放棄自己了。”
“快進來,”我說。她緩慢、過度謙遜、愧疚又無助地走到我麵前。她的身體和情緒都很沉重,仿佛上了年紀,僵硬而遲鈍。
我是個年輕的精神科醫生。在我們這一行,37歲算年輕了。我身高六英尺多一點,原本深棕色的頭髮夾雜幾許灰白;以前有位同性戀病人說,我有張男孩般的漂亮臉蛋。我執業七年,部分時間待在芝加哥南邊以工人階級為主的郊區工作。這裏的病人多是沮喪或焦慮的家庭主婦,也有不少中年躁狂抑鬱症患者和幾位受更年期憂鬱症之苦的老人家(老年人是這種問題的好發群體),另外還有高功能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和一兩位修道者。這兒是行醫的好地方,有各式各樣的精神疾病供我觀察(而且幾乎每個病人都有基本的醫療保險)。除了郊區,我多半待在芝加哥鬧市區的辦公室,從事病人的精神分析之類的工作。
岡薩雷斯醫生和我輪流使用這間辦公室。這是棟30層磚造大樓,位於沿公路的商業區內,附近有汽車特許經銷店和快餐廳。辦公室設備簡單,沒什麽裝潢:一張大橡木桌、兩張麵向書桌的椅子、一張小牆角桌——桌上擺著一盆中規中矩的人造絲花,是我妻子送的禮物。橫跨整片牆的窗戶麵向第95街,街上的車水馬龍一覽無遺。牆壁是灰白色的,地毯及家具則是深淺不一的褐色;除了那扇窗,屋裏的陳設不易令人分心。
卡倫在麵向書桌的椅子上坐下來,嘆了口氣。
“找我有事嗎?”我問道。這是我的標準開場白,因為這句話能讓人在不過度防衛的狀態下吐露心聲;其他諸如你想怎麽辦?你怎麽了?我了解你很沮喪等措辭都容易引人不快。
卡倫不自在地動一動,試著找到最舒服的坐姿。椅子對她來說太小了,但她退縮並微微傾向一側的姿勢卻令她看起來稍小一些。
“過去三年半以來……我一直覺得……很沮喪,”她說。開口之前,她短促地吸了口氣,給人一種猶豫不決的印象。她似乎費了很大勁兒才能開口,感覺很勉強。她沒再說話。
“以前也有過這種情形嗎?”我問。
她聳聳肩,但搖了搖頭。
“除了沮喪,還有什麽其他問題?”
再次搖頭。
“嗯……我是生了第二胎——我女兒——以後才這樣的。剖腹產。”她簡單描述住院經過,“但我還是會痛,”卡倫再度嘆氣,然後振作精神繼續說。
“寶寶出生後,我的婚姻徹底完蛋了。我沒辦法好好跟我先生相處。”卡倫停下來,很丟臉的樣子。“生完寶寶,我大概胖了一百磅。大家都輕蔑地對待我,我無法拒絕別人。”她停頓了一下,看看我,仿佛在尋求響應;但我了解得不夠多,不足以評論,於是隻好等她吐露更多。卡倫再次挪動身體,繼續說下去。
“我哭個不停,而疼痛也讓我沒法兒出去工作。我在家常常痛到受不了;但隻要一出門,狀況就好多了。”她移開視線,然後再轉回來看著我。“生病讓我覺得很有罪惡感。家人這麽幫我,我覺得我虧欠他們。”
第一部苟且偷生 錯誤的開始(2)
“你虧欠他們?”
“因為他們必須幫助我……”她再次扭過頭去,逃避我的視線。
她繼續說下去。她說她晚上醒來後就無法再入睡,但她已不在乎了;她沒有精神,愛掉眼淚,沒辦法專心,她把藥停了,她……
聽完她的故事,我開始問一些例行問題,評估其精神狀況。她確實呈現相當程度的沮喪與抑鬱,但她否認曾經萌生自殺念頭。我決定開藥治療她的沮喪症狀,暫時不處理人格傾向的部分。我請她下周複診。她順從地接過處方箋,離開辦公室。看見她離開,我的精神稍微振作了些。
※※※※
直到卡倫複診我才想起她這個人。她說她感覺好多了,也睡得比較好,但她仍覺得悲傷。
“我吃這個藥偶爾會頭昏眼花,”她說,扯拉長褲上的線頭,“我不知道,我不太確定我想不想繼續吃藥。”
“我想,吃藥能幫助你,”我說,“我建議繼續服藥。”
“好吧,”她輕聲回答。
“這幾天覺得怎麽樣?”
“我還是會痛。從脖子開始,沿著背繞過胸部底下,這裏,”她指指自己的胸部。卡倫再次提起上回見麵時的怨言。
從她描述的內容來判斷,我認為我能提供的幫助非常有限。她不曾暗示自己去做任何努力,去解決問題——她隻是一再受苦。我一邊聽她說,內心再度湧上惱怒的念頭。身為心理諮詢師,察覺自己對病患的反應並從中學習是相當重要的。在卡倫的生活中,也有其他人感受到相同的惱怒嗎?我納悶。我建議卡倫,如果她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她一定辦得到,而她也不需要像現在這樣感覺如此無助。我用她提過的幾個情境,舉例給她聽,建議她怎麽做才能更果斷決定,改變長期以來總是唯唯諾諾、自憐自艾的模式。但她提出不少藉口,告訴我她為何不能這麽做,於是我明白我在對牛彈琴。我開給她雙份劑量,囑她兩周後再來複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