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從車站叫了一輛出租汽車回旅館去,因為,如果不乘出租汽車,如何回去她是根本不知道的,而且看來也不能向什麽人詢問回去的路線。
她一回到蒂歐旅館,立即跑回房間,急忙打開那個信封,裏麵裝著兩雙高統尼龍襪子。
如果在任何別的時候得到這樣的禮物,維多利亞一定會欣喜若狂的——一般來說,高統尼龍襪子她是買不起的。然而,目前她所期待的是硬通貨。柯裏普太太過於謹慎了,沒有想到該給她一張五個第納爾的鈔票。維多利亞本來以為她不是十分謹慎的。
然而,明天就會見到愛德華了。維多利亞脫了衣服,上了床,五分鍾以後就進入了夢鄉,夢見她在一個機場上等著接愛德華,可是,他被一個戴眼鏡的姑娘攔住了,那個姑娘緊緊地摟著他的脖子,這時,飛機慢慢地開動了……
------------------
第十一章
維多利亞醒來時,已是陽光明媚的早晨。她穿上衣服,來到窗外的寬敞的陽台上。不遠的一把椅子上,有個人背對著她坐著。此人的捲曲的灰頭髮一直垂到肌肉結實的紅棕色脖子上。這個人扭頭的時候,維多利亞吃驚地認出他來了,原來這是魯波特·克路蝮頓·李爵士。她為什麽這樣吃驚呢?自己也難以說清楚。也許是因為,她認為象魯波特爵士這樣的大人物,本應該住在大使館裏,而不是住在旅館裏。而他竟然在這裏,聚精會神地觀看著底格裏斯河上的景色。她還注意到,他有一副雙筒望遠鏡,掛在椅子背上。她想,可能他是研究鳥類的。
維多利亞曾一度認為富有吸引力的一個年輕人也是個鳥類愛好者。有好幾個周末,她陪著那個年輕人出門遠足,冒著刺骨的寒風,站在潮濕的樹林裏,幾乎都要凍僵了,一站就站上幾個小時。最後,他欣喜若狂地喊了起來,要她通過望遠鏡觀看遠處樹枝上棲息著的一隻呆滯的鳥。那隻鳥,就維多利亞所知,並不如常見的知更鳥和蒼頭燕雀好看。
維多利亞來到樓下,在旅館的兩座樓中間的平台上遇到了馬柯斯·蒂歐。
“我知道,魯波特·克羅夫頓·李爵士住在你這兒,”她說。
“啊,是的,”馬柯斯笑容滿麵地說,“這個人很好——非常好。”
“你很了解他嗎?”
“不,我這是第一次見到他。英國大使館的史瑞溫罕姆先生昨天晚上把他送來的。史瑞溫罕姆先生這個人也很好,我很了解他。”
維多利亞隨後走進餐廳吃早飯,一邊吃著,一邊思忖著,是否有什麽人馬柯斯認為不是好人。看來他是個與人為善的人。
早飯後,維多利亞開始去尋找橄欖枝協會。
維多利亞是在倫敦長大的。直到她開始尋找,她才認識到,在一個象巴格達這樣的城市裏,想找一個地方會遇到什麽困難。
正要往外走時,又遇到馬柯斯,於是就問他,去博物館怎麽走。
“這個博物館很漂亮,”馬何斯滿麵帶笑地說,“噢,裏邊全是很有意思的老古董。我自己並沒去過。可是我有朋友,考古方麵的朋友,他們路過巴格達的時候都住在我這兒。貝克爾先生,理察·貝克爾先生,你認得他嗎?你認識卡爾茲曼教授嗎?還有波恩斯福特·瓊斯博士,還有·麥克尹泰爾夫婦,他們都到蒂歐旅館來住,都是我的朋友。博物館裏有什麽東西,都是他們告訴我的。”
“博物館在什麽地方?我怎麽走?”
“你順著拉希德大街一直走——這條街很長──拐個彎兒,到費薩爾大橋,再過銀行大街——你知道銀行大街嗎?”
“我都不知道。”
“然後再到另一條大街——也就是走到一座橋邊,就在那條街的右邊。你到那兒可以找白脫恩·艾萬思先生,他是那兒的英國顧問——這個人非常好。他太太那個人也非常好,戰時到過這兒,那時是運輸中士。喚,她是個頂好頂好的人。”
“我倒不是真想到博物館去,”維多利亞說,“我想找一個地方——找一個機構——是個俱樂部,名字叫橄欖枝協會。”
“如果你要橄欖,”馬柯斯說,“我可以給你弄些非常美味的橄欖來——質量非常好。他們特意留給我的——留給蒂歐旅館的。好吧,今天晚上我就讓他們給你擺到桌子上。”
“太感謝你了,”維多利亞一邊說著,一邊躲開他,朝拉希德大街走去。
“往左拐,”馬柯斯在後邊大聲喊道,“別往右拐。可是要走很遠才能到博物館呢。你最好是坐出租汽車去。”
“出租汽車司機知道橄欖枝協會在哪兒嗎?”
“不知道,他們哪兒也不知道。你得告訴司機,往左,往右,停下,一直走——你要往哪兒走,就對他們說。”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走著去也可以啦,”維多利亞說。
她到了拉希德大街,然後向左拐去。
巴格達真不象她想像的那樣。擁擠的通衙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輛大聲鳴笛,人群喧嚷喊鬧。櫥窗內陳列著歐洲運來的商品。不論走到哪裏,人們到處吐痰,先是大聲地清一下嗓子,然後鼓足氣力吐了出去。沒有什麽人身著帶有神秘色彩的東方裝束,大多數人都穿著破舊不堪的西服,舊軍服,破舊的空軍短上衣。偶而見到幾個穿著拖地的黑色長他的男人或是戴著麵紗的婦女,他們在身著雜七雜八的西裝的人群當中,幾乎難以被人發現。可憐的乞丐朝她走了過來——這是幾個婦女,懷裏抱著骯髒的嬰兒。腳下的道路坎坷不平,有幾處都裂開了大fèng。
她繼續朝前走著,一種生疏、茫然、遠離家鄉的感情油然而生。她沒有旅行時的那種愉快,有的隻是錯綜複雜的心情。
最後,她還是來到了費薩爾大橋,過了橋,又繼續往前走去。她一邊走著,一邊不由自主地對商店櫥窗裏各式各樣奇異的東西著了迷。這裏有嬰兒的小鞋,毛衣,牙膏,化妝品,手電筒以及瓷杯和茶碟——全都陳列在一起。這一切慢慢地對她產生了一種魅力。這些商品來自世界各地,來滿足這裏雜居的許多種族的奇異、不同的要求。就是這一切對她產生了魅力。
她找到了博物館,可是沒找到橄欖枝協會。對於一個在倫敦問路不費勁兒的人來說,在這裏找不到人問路,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她不懂阿拉伯語。路過商店時,老闆們都跟她講英語,敦促她買些東西。可是當她詢問去橄欖枝協會該怎麽走時,老闆們卻神情茫然,一無所知。
若是可以找個警察問問路”,那就好了。可是,看到警察不停地揮動著胳臂,吹著哨子,她意識到,在這裏,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
一家書店櫥窗裏擺著英文書籍,於是,她走了進去。可是一問橄欖枝協會,得到的回答隻是客氣地聳一聳肩膀,搖一搖頭。十分巡憾,他們根本不知道。
她一回到蒂歐旅館,立即跑回房間,急忙打開那個信封,裏麵裝著兩雙高統尼龍襪子。
如果在任何別的時候得到這樣的禮物,維多利亞一定會欣喜若狂的——一般來說,高統尼龍襪子她是買不起的。然而,目前她所期待的是硬通貨。柯裏普太太過於謹慎了,沒有想到該給她一張五個第納爾的鈔票。維多利亞本來以為她不是十分謹慎的。
然而,明天就會見到愛德華了。維多利亞脫了衣服,上了床,五分鍾以後就進入了夢鄉,夢見她在一個機場上等著接愛德華,可是,他被一個戴眼鏡的姑娘攔住了,那個姑娘緊緊地摟著他的脖子,這時,飛機慢慢地開動了……
------------------
第十一章
維多利亞醒來時,已是陽光明媚的早晨。她穿上衣服,來到窗外的寬敞的陽台上。不遠的一把椅子上,有個人背對著她坐著。此人的捲曲的灰頭髮一直垂到肌肉結實的紅棕色脖子上。這個人扭頭的時候,維多利亞吃驚地認出他來了,原來這是魯波特·克路蝮頓·李爵士。她為什麽這樣吃驚呢?自己也難以說清楚。也許是因為,她認為象魯波特爵士這樣的大人物,本應該住在大使館裏,而不是住在旅館裏。而他竟然在這裏,聚精會神地觀看著底格裏斯河上的景色。她還注意到,他有一副雙筒望遠鏡,掛在椅子背上。她想,可能他是研究鳥類的。
維多利亞曾一度認為富有吸引力的一個年輕人也是個鳥類愛好者。有好幾個周末,她陪著那個年輕人出門遠足,冒著刺骨的寒風,站在潮濕的樹林裏,幾乎都要凍僵了,一站就站上幾個小時。最後,他欣喜若狂地喊了起來,要她通過望遠鏡觀看遠處樹枝上棲息著的一隻呆滯的鳥。那隻鳥,就維多利亞所知,並不如常見的知更鳥和蒼頭燕雀好看。
維多利亞來到樓下,在旅館的兩座樓中間的平台上遇到了馬柯斯·蒂歐。
“我知道,魯波特·克羅夫頓·李爵士住在你這兒,”她說。
“啊,是的,”馬柯斯笑容滿麵地說,“這個人很好——非常好。”
“你很了解他嗎?”
“不,我這是第一次見到他。英國大使館的史瑞溫罕姆先生昨天晚上把他送來的。史瑞溫罕姆先生這個人也很好,我很了解他。”
維多利亞隨後走進餐廳吃早飯,一邊吃著,一邊思忖著,是否有什麽人馬柯斯認為不是好人。看來他是個與人為善的人。
早飯後,維多利亞開始去尋找橄欖枝協會。
維多利亞是在倫敦長大的。直到她開始尋找,她才認識到,在一個象巴格達這樣的城市裏,想找一個地方會遇到什麽困難。
正要往外走時,又遇到馬柯斯,於是就問他,去博物館怎麽走。
“這個博物館很漂亮,”馬何斯滿麵帶笑地說,“噢,裏邊全是很有意思的老古董。我自己並沒去過。可是我有朋友,考古方麵的朋友,他們路過巴格達的時候都住在我這兒。貝克爾先生,理察·貝克爾先生,你認得他嗎?你認識卡爾茲曼教授嗎?還有波恩斯福特·瓊斯博士,還有·麥克尹泰爾夫婦,他們都到蒂歐旅館來住,都是我的朋友。博物館裏有什麽東西,都是他們告訴我的。”
“博物館在什麽地方?我怎麽走?”
“你順著拉希德大街一直走——這條街很長──拐個彎兒,到費薩爾大橋,再過銀行大街——你知道銀行大街嗎?”
“我都不知道。”
“然後再到另一條大街——也就是走到一座橋邊,就在那條街的右邊。你到那兒可以找白脫恩·艾萬思先生,他是那兒的英國顧問——這個人非常好。他太太那個人也非常好,戰時到過這兒,那時是運輸中士。喚,她是個頂好頂好的人。”
“我倒不是真想到博物館去,”維多利亞說,“我想找一個地方——找一個機構——是個俱樂部,名字叫橄欖枝協會。”
“如果你要橄欖,”馬柯斯說,“我可以給你弄些非常美味的橄欖來——質量非常好。他們特意留給我的——留給蒂歐旅館的。好吧,今天晚上我就讓他們給你擺到桌子上。”
“太感謝你了,”維多利亞一邊說著,一邊躲開他,朝拉希德大街走去。
“往左拐,”馬柯斯在後邊大聲喊道,“別往右拐。可是要走很遠才能到博物館呢。你最好是坐出租汽車去。”
“出租汽車司機知道橄欖枝協會在哪兒嗎?”
“不知道,他們哪兒也不知道。你得告訴司機,往左,往右,停下,一直走——你要往哪兒走,就對他們說。”
“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走著去也可以啦,”維多利亞說。
她到了拉希德大街,然後向左拐去。
巴格達真不象她想像的那樣。擁擠的通衙大街上,人來人往,熙熙攘攘,車輛大聲鳴笛,人群喧嚷喊鬧。櫥窗內陳列著歐洲運來的商品。不論走到哪裏,人們到處吐痰,先是大聲地清一下嗓子,然後鼓足氣力吐了出去。沒有什麽人身著帶有神秘色彩的東方裝束,大多數人都穿著破舊不堪的西服,舊軍服,破舊的空軍短上衣。偶而見到幾個穿著拖地的黑色長他的男人或是戴著麵紗的婦女,他們在身著雜七雜八的西裝的人群當中,幾乎難以被人發現。可憐的乞丐朝她走了過來——這是幾個婦女,懷裏抱著骯髒的嬰兒。腳下的道路坎坷不平,有幾處都裂開了大fèng。
她繼續朝前走著,一種生疏、茫然、遠離家鄉的感情油然而生。她沒有旅行時的那種愉快,有的隻是錯綜複雜的心情。
最後,她還是來到了費薩爾大橋,過了橋,又繼續往前走去。她一邊走著,一邊不由自主地對商店櫥窗裏各式各樣奇異的東西著了迷。這裏有嬰兒的小鞋,毛衣,牙膏,化妝品,手電筒以及瓷杯和茶碟——全都陳列在一起。這一切慢慢地對她產生了一種魅力。這些商品來自世界各地,來滿足這裏雜居的許多種族的奇異、不同的要求。就是這一切對她產生了魅力。
她找到了博物館,可是沒找到橄欖枝協會。對於一個在倫敦問路不費勁兒的人來說,在這裏找不到人問路,實在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她不懂阿拉伯語。路過商店時,老闆們都跟她講英語,敦促她買些東西。可是當她詢問去橄欖枝協會該怎麽走時,老闆們卻神情茫然,一無所知。
若是可以找個警察問問路”,那就好了。可是,看到警察不停地揮動著胳臂,吹著哨子,她意識到,在這裏,這個辦法是行不通的。
一家書店櫥窗裏擺著英文書籍,於是,她走了進去。可是一問橄欖枝協會,得到的回答隻是客氣地聳一聳肩膀,搖一搖頭。十分巡憾,他們根本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