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名為盧科伊的村莊在送走羅貝爾的第二天就“迎來了”德國佬。
德國佬進駐的時候,盧科伊尚有人口二百餘,屋舍八十棟。德國佬撤離之後,紅軍隻在村落的廢墟間找到了七個如鬼魂般徘徊的居民。
其他大部分人,都在教堂下埋著。
羅貝爾看到那位佝僂的蘇聯大媽已經變得神神叨叨的,她身後的老伴雖然眼神飄忽,但還保持著清醒。他用顫顫巍巍的手,一邊比劃一邊向三個軍人說明情況,幾乎每說一句話都要重複感慨:“太慘了,太慘了……”
他每說一句話,三名軍人的表情都要變得更難看幾分。
德寇的先頭部隊進入這座村落之後,先是征調能幹活的勞力出村代替馬匹為他們拉車,有幾個人被活活累死,還有人因為精疲力盡而被直接槍斃在野地裏。
等大部隊開進村落中之後,他們又開始到處搜刮糧食和過冬棉衣、靴子,並將村子裏的居民都趕進村子中心的教堂集中看押。在此過程中,又有十幾個人因為各種瑣事惹惱了侵略者而慘遭槍決。
集中到教堂的平民缺衣少食,苦不堪言,不斷有人因試圖逃跑而遭到處決。等到大降溫那天,又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被凍死,靠近門窗的更是幾無幸免。
在蘇軍發起反攻之後,駐屯該村的德寇很快被包圍,絕望之中的侵略者凶性大發,竟悍然架起機槍,對著教堂裏的幸存者瘋狂掃射,最後又點火把全村化為廢墟。
“德國鬼子過來的時候,我正去鄰村買煙絲。我老伴更是命大,她在被機槍掃射的時候躺下裝死,又在德國鬼子點火撤退的時候從之前逃跑者掏的洞鑽出來,這才逃得性命,但同誌們你們也看到,她現在變成這樣了……(俄語)”
“請您……”盧申科勸慰的話徘徊在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最後隻能問,“那你們現在生活有保障嗎?沒有的話不如先跟我們回部隊,我們是空軍殲擊機團的,待遇好,勻出兩人的飯來不是難事。(俄語)”
“我們現在住在鄰村,幫咱們的隊伍照顧傷員,衣食都有著落,但說是照顧傷員,實際上隻能照顧我這老伴,她現在根本認不的人了,就隻念叨著我們4歲的外孫瓦西裏……(俄語)”
羅貝爾看著那位老婦人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教堂的廢墟,像頌聖一般,一遍一遍用沙啞而冷漠的聲音低吟著:“瓦夏,瓦夏……(俄語)”
一旁的杜卡斯基實在不忍旁觀下去,他單膝跪在老婦人的身旁,摘掉手套握住老婦人幹瘦的雙手:“瓦夏已經在天堂享受安寧了,夫人。(俄語)”
老婦人聞言如觸電一般一哆嗦,她渾濁的眼珠終於轉了一轉,對準了跪在身旁的杜卡斯基,內裏迸發出令人畏懼的瘋狂:“您是那位神父,聖主在上,是您!是您!您說瓦夏已經在天堂了?!(俄語)”
“孩子身上沒有罪惡,他們的靈魂都會升往天堂。(俄語)”
“那麽神父,您能為他做彌撒嗎?!(俄語)”
“當然。(俄語)”
杜卡斯基說完便站起身來,準備轉身到教堂的廢墟前做彌撒,但他剛起身,老婦人便一頭栽倒,跪在了雪地上。盧申科和老婦人的老伴急忙上前把她攙扶起來。
羅貝爾因為腳傷慢了半拍,沒能及時上前,於是接著被杜卡斯基攔了下來,後者指了指他的脖子:“你有十字架嗎?(法語)”
“我從來不戴那玩意兒,勒得慌。(法語)”羅貝爾回答道。
“你這天主教徒可真虔誠。(法語)”
於是杜卡斯基沒有辦法,隻能問老婦人的老伴借了正教十字架拿在手中,然後走到教堂的廢墟旁,深吸了一口氣,開始用一種在場所有人都聽不懂的語言高聲誦讀“經文”。
即使是堅定到不能再堅定的布爾什維克黨員盧申科,也不得不承認,杜卡斯基那文質彬彬的聲音和布道的語調,確實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寧靜。
在誦讀的最後,杜卡斯基高高舉起木質十字架,開始吟唱早先羅貝爾曾聽過的聖母升天歌。在他的吟唱聲中,老婦人嚎啕大哭起來,盧申科和老婦人的老伴兩人一左一右用力攙扶,才勉強讓她立住身子。
歌聲結束不久,老婦人也安靜了下來,她的老伴接過了杜卡斯基歸還的十字架,並向他表示了感謝,接著便打算將她領回住處。
隻是盧申科並不打算讓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杜卡斯基一眼,隨後命他返回部隊集結所有的飛行員和地勤,帶著工兵鏟和鎬頭到盧科伊村廢墟前集合。
“我要讓他們親眼看看,地麵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是該看看!”羅貝爾也憤恨不已地說道,“應該讓記者來這裏,讓全世界人民都看清德國鬼子的醜惡嘴臉!這群辣脆畜生!”
羅貝爾的話提醒了盧申科,他讓前者在廢墟間等待,自己也返回了基地。過不多久,他便和大部隊一道回到了村子。隻是他沒帶鏟子,隻帶了一台照相機。
飛行員們和地勤人員們看到村莊的慘象後都握緊了拳頭,即使是一貫神色冷峻、少有情感流露的李爾斯維克中校都漲紅了臉。盧申科用簡短的話語介紹了這座村莊遭遇的災難,隨後便下令所有人一起清理教堂廢墟,安葬所有的死難平民。
羅貝爾也不顧傷勢,和戰友們一道搬開垮塌的木頭。在燒焦的木頭下麵,便是四肢糾纏在一起的村民屍體。盡管教堂已經燒塌,但並沒有幾個人是被燒死或者嗆死的,大部分人還是死於機槍掃射。由於天氣嚴寒,屍體凍得梆硬,也談不上什麽腐爛發臭。
總的來說,這場麵其實沒有多麽不堪入目,作為一名老兵,羅貝爾見過的比這慘烈的場景不知凡幾。但這裏的一切卻令他呼吸急促,特別是當他看到那些年輕婦女和幼童的屍體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太陽穴都要炸開。
如果有一天,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家鄉。如果有一天,泰勒和讓·雅克也……
預想到如此恐怖的場景,他好像喪失了呼吸能力一般。
飛行員們無聲無息地勞動,動作輕的好像幽靈,在搬動屍體的時候,仿佛那些遇害的村民不是死亡,而是睡著了一樣。整個廢墟中似乎隻有盧申科的照相機在響。
兩個小時後,廢墟終於被清理幹淨,所有的屍體被整整齊齊地拜訪到空地上。盧申科又拍了幾張照片,然後便打算派人去鄰村找幾個膽大的誌願者辨認屍體,以便盡量確定死者身份。
結果最後是李爾斯維克團長自己承擔了這個任務,他從鄰村帶回了四個人,其中一個正是剛剛才走開的老婦人的丈夫。他先是向427團的指戰員們道了謝,隨即就開始和其他三人一具一具地辨認屍體。
羅貝爾注意到那位老人猶豫了許久,還是去了兒童屍體那邊,他生怕看到那老人找到自己外孫屍體後精神崩潰。但誰知老人隻是在一具屍體前停留許久,然後聲音冰冷地說道:“瓦西裏·格裏高利耶維奇·奧利斯科,四歲。”
雖然隻看到了老人的背影,但羅貝爾感覺到老人肯定已經在流淚了,他果然看到老人用袖子擦了眼睛。
427團共從教堂中清理出87具較為完整的屍體,在留下照片證據後,指戰員們一道安葬了遇難者,並為他們鳴槍致敬。盧申科政委沒有做任何動員和政治教育,事實本就勝過一切。
在離開村落的時候,那個瘋瘋癲癲的老婦人又出現了,她從隊頭到隊尾,流著淚吻了所有軍人的麵頰:“要報仇!要報仇!(俄語)”
…………
“要報仇!(俄語)”
不知怎的,再次摸到操縱杆的羅貝爾,滿腦子裏都是前些天老婦人口裏喋喋不休說出的那句話。
“羅貝爾同誌?”
“抱歉,我走神了。”羅貝爾趕緊回過神,繼續聽站在機艙外的盧申科對照戰鬥機的儀表盤,給他翻譯介紹新型戰鬥機雅克-7的座艙布局。
雅克-7跟雅克-1的布局差距並不大,因為前者本就是為後者專門設計的雙座教練機,隻是因去年戰事不利,大批廠家向後方轉移使戰鬥機產能嚴重不足,雅科夫列夫設計局這才又將雅克-7草草修改,再設計成單座戰鬥機。
如此一來,雅克-7的尺寸就比雅克-1大了一圈不止,機動性也有下降,但不能把前者當成後者的低配版,因為更大的尺寸同樣意味著更大的載重和空間。雅克-1目前隻能裝備一門20毫米機炮和兩挺7.62毫米機槍,而雅克-7卻能裝備一門20毫米機炮和一挺12.7毫米機槍。
不過現在這架雅克-7也沒有真正裝上機炮,理由如前,還是產能不夠,好在如今西伯利亞地區的轉產已經步入正軌,而且紅軍也在冬季反擊中收複了圖拉,20毫米炮的生產很快就不是問題了。
“總體就是這樣,那些新增的開關按鈕都是沒來得及移除的教學器材,隻需要忽視他們就好。”
“明白了。”
那麽新飛機介紹工作就算順利完成了,盧申科先跳下機翼,然後轉身托著羅貝爾慢慢接觸地麵:他現在還不太敢直接從機翼上跳下來。接著兩人便隨意地向地勤回禮,並排走出了野戰機庫。
“有件事我要和你說一下。”走到土路上的盧申科突然說道,“你跟我來。”
羅貝爾點頭跟上,兩人一直走出營地,確定四下無人,盧申科才開口說正事:“我得請你幫我確認,你的僚機亞曆山大·杜卡斯基中尉是不是一個正教徒。”
羅貝爾一聽就皺起了眉頭,往常法國國內對布爾什維克的那些難辨真假的流言頓時湧上心頭,這是要搞清洗嗎?
“很嚴重嗎?”
盧申科重重點頭:“確實很嚴重,因為杜卡斯基中尉是黨員,黨員不該有任何宗教信仰,必須是無神論者。但是……就他在那天的表現,實在不能不讓人懷疑。”
“可是他……畢竟是一個很優秀的飛行員,而且也為國家立過功……”
“功是功過是過,信仰關乎黨性,是不可商量的原則性問題,在這一方麵沒法通融。”盧申科說罷,發現羅貝爾臉色蒼白,似乎已被嚇到,於是趕忙補充道,“如果確認他是一個正教徒,最多也就開除黨籍罷了,不會有進一步的懲罰了,這個我絕對可以向你保證!”
羅貝爾立刻放下心來:“如果僅僅是開除黨籍的話,那我可以理解,這應該不是什麽大事吧?”
“不是啥大事,平時或許會影響他的升遷,但在戰時,誰管他是不是黨員。黨員要是都犧牲了,仗還能不打了?”
“那我幫你這個忙。”
“是吧,蘇聯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權利,但你不應當即是正教徒,又是布爾什維克。”盧申科又做了個比喻,“就像一個基督徒隨時可以改信路德宗,但是他總不能既堅持因信稱義、不尊教皇權威,又認同自己是天主教徒吧?”
“可以的。”羅貝爾反駁道,“我就是一個這樣的天主教徒。”
“哦對,你是法國人。”
德國佬進駐的時候,盧科伊尚有人口二百餘,屋舍八十棟。德國佬撤離之後,紅軍隻在村落的廢墟間找到了七個如鬼魂般徘徊的居民。
其他大部分人,都在教堂下埋著。
羅貝爾看到那位佝僂的蘇聯大媽已經變得神神叨叨的,她身後的老伴雖然眼神飄忽,但還保持著清醒。他用顫顫巍巍的手,一邊比劃一邊向三個軍人說明情況,幾乎每說一句話都要重複感慨:“太慘了,太慘了……”
他每說一句話,三名軍人的表情都要變得更難看幾分。
德寇的先頭部隊進入這座村落之後,先是征調能幹活的勞力出村代替馬匹為他們拉車,有幾個人被活活累死,還有人因為精疲力盡而被直接槍斃在野地裏。
等大部隊開進村落中之後,他們又開始到處搜刮糧食和過冬棉衣、靴子,並將村子裏的居民都趕進村子中心的教堂集中看押。在此過程中,又有十幾個人因為各種瑣事惹惱了侵略者而慘遭槍決。
集中到教堂的平民缺衣少食,苦不堪言,不斷有人因試圖逃跑而遭到處決。等到大降溫那天,又有大概四分之一的人被凍死,靠近門窗的更是幾無幸免。
在蘇軍發起反攻之後,駐屯該村的德寇很快被包圍,絕望之中的侵略者凶性大發,竟悍然架起機槍,對著教堂裏的幸存者瘋狂掃射,最後又點火把全村化為廢墟。
“德國鬼子過來的時候,我正去鄰村買煙絲。我老伴更是命大,她在被機槍掃射的時候躺下裝死,又在德國鬼子點火撤退的時候從之前逃跑者掏的洞鑽出來,這才逃得性命,但同誌們你們也看到,她現在變成這樣了……(俄語)”
“請您……”盧申科勸慰的話徘徊在嘴邊,卻怎麽也說不出口,最後隻能問,“那你們現在生活有保障嗎?沒有的話不如先跟我們回部隊,我們是空軍殲擊機團的,待遇好,勻出兩人的飯來不是難事。(俄語)”
“我們現在住在鄰村,幫咱們的隊伍照顧傷員,衣食都有著落,但說是照顧傷員,實際上隻能照顧我這老伴,她現在根本認不的人了,就隻念叨著我們4歲的外孫瓦西裏……(俄語)”
羅貝爾看著那位老婦人眼睛直勾勾地盯著教堂的廢墟,像頌聖一般,一遍一遍用沙啞而冷漠的聲音低吟著:“瓦夏,瓦夏……(俄語)”
一旁的杜卡斯基實在不忍旁觀下去,他單膝跪在老婦人的身旁,摘掉手套握住老婦人幹瘦的雙手:“瓦夏已經在天堂享受安寧了,夫人。(俄語)”
老婦人聞言如觸電一般一哆嗦,她渾濁的眼珠終於轉了一轉,對準了跪在身旁的杜卡斯基,內裏迸發出令人畏懼的瘋狂:“您是那位神父,聖主在上,是您!是您!您說瓦夏已經在天堂了?!(俄語)”
“孩子身上沒有罪惡,他們的靈魂都會升往天堂。(俄語)”
“那麽神父,您能為他做彌撒嗎?!(俄語)”
“當然。(俄語)”
杜卡斯基說完便站起身來,準備轉身到教堂的廢墟前做彌撒,但他剛起身,老婦人便一頭栽倒,跪在了雪地上。盧申科和老婦人的老伴急忙上前把她攙扶起來。
羅貝爾因為腳傷慢了半拍,沒能及時上前,於是接著被杜卡斯基攔了下來,後者指了指他的脖子:“你有十字架嗎?(法語)”
“我從來不戴那玩意兒,勒得慌。(法語)”羅貝爾回答道。
“你這天主教徒可真虔誠。(法語)”
於是杜卡斯基沒有辦法,隻能問老婦人的老伴借了正教十字架拿在手中,然後走到教堂的廢墟旁,深吸了一口氣,開始用一種在場所有人都聽不懂的語言高聲誦讀“經文”。
即使是堅定到不能再堅定的布爾什維克黨員盧申科,也不得不承認,杜卡斯基那文質彬彬的聲音和布道的語調,確實能讓人感受到一種發自內心的寧靜。
在誦讀的最後,杜卡斯基高高舉起木質十字架,開始吟唱早先羅貝爾曾聽過的聖母升天歌。在他的吟唱聲中,老婦人嚎啕大哭起來,盧申科和老婦人的老伴兩人一左一右用力攙扶,才勉強讓她立住身子。
歌聲結束不久,老婦人也安靜了下來,她的老伴接過了杜卡斯基歸還的十字架,並向他表示了感謝,接著便打算將她領回住處。
隻是盧申科並不打算讓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他意味深長地看了杜卡斯基一眼,隨後命他返回部隊集結所有的飛行員和地勤,帶著工兵鏟和鎬頭到盧科伊村廢墟前集合。
“我要讓他們親眼看看,地麵上究竟發生了什麽。”
“是該看看!”羅貝爾也憤恨不已地說道,“應該讓記者來這裏,讓全世界人民都看清德國鬼子的醜惡嘴臉!這群辣脆畜生!”
羅貝爾的話提醒了盧申科,他讓前者在廢墟間等待,自己也返回了基地。過不多久,他便和大部隊一道回到了村子。隻是他沒帶鏟子,隻帶了一台照相機。
飛行員們和地勤人員們看到村莊的慘象後都握緊了拳頭,即使是一貫神色冷峻、少有情感流露的李爾斯維克中校都漲紅了臉。盧申科用簡短的話語介紹了這座村莊遭遇的災難,隨後便下令所有人一起清理教堂廢墟,安葬所有的死難平民。
羅貝爾也不顧傷勢,和戰友們一道搬開垮塌的木頭。在燒焦的木頭下麵,便是四肢糾纏在一起的村民屍體。盡管教堂已經燒塌,但並沒有幾個人是被燒死或者嗆死的,大部分人還是死於機槍掃射。由於天氣嚴寒,屍體凍得梆硬,也談不上什麽腐爛發臭。
總的來說,這場麵其實沒有多麽不堪入目,作為一名老兵,羅貝爾見過的比這慘烈的場景不知凡幾。但這裏的一切卻令他呼吸急促,特別是當他看到那些年輕婦女和幼童的屍體的時候,他感覺到自己的太陽穴都要炸開。
如果有一天,這種事情發生在自己的家鄉。如果有一天,泰勒和讓·雅克也……
預想到如此恐怖的場景,他好像喪失了呼吸能力一般。
飛行員們無聲無息地勞動,動作輕的好像幽靈,在搬動屍體的時候,仿佛那些遇害的村民不是死亡,而是睡著了一樣。整個廢墟中似乎隻有盧申科的照相機在響。
兩個小時後,廢墟終於被清理幹淨,所有的屍體被整整齊齊地拜訪到空地上。盧申科又拍了幾張照片,然後便打算派人去鄰村找幾個膽大的誌願者辨認屍體,以便盡量確定死者身份。
結果最後是李爾斯維克團長自己承擔了這個任務,他從鄰村帶回了四個人,其中一個正是剛剛才走開的老婦人的丈夫。他先是向427團的指戰員們道了謝,隨即就開始和其他三人一具一具地辨認屍體。
羅貝爾注意到那位老人猶豫了許久,還是去了兒童屍體那邊,他生怕看到那老人找到自己外孫屍體後精神崩潰。但誰知老人隻是在一具屍體前停留許久,然後聲音冰冷地說道:“瓦西裏·格裏高利耶維奇·奧利斯科,四歲。”
雖然隻看到了老人的背影,但羅貝爾感覺到老人肯定已經在流淚了,他果然看到老人用袖子擦了眼睛。
427團共從教堂中清理出87具較為完整的屍體,在留下照片證據後,指戰員們一道安葬了遇難者,並為他們鳴槍致敬。盧申科政委沒有做任何動員和政治教育,事實本就勝過一切。
在離開村落的時候,那個瘋瘋癲癲的老婦人又出現了,她從隊頭到隊尾,流著淚吻了所有軍人的麵頰:“要報仇!要報仇!(俄語)”
…………
“要報仇!(俄語)”
不知怎的,再次摸到操縱杆的羅貝爾,滿腦子裏都是前些天老婦人口裏喋喋不休說出的那句話。
“羅貝爾同誌?”
“抱歉,我走神了。”羅貝爾趕緊回過神,繼續聽站在機艙外的盧申科對照戰鬥機的儀表盤,給他翻譯介紹新型戰鬥機雅克-7的座艙布局。
雅克-7跟雅克-1的布局差距並不大,因為前者本就是為後者專門設計的雙座教練機,隻是因去年戰事不利,大批廠家向後方轉移使戰鬥機產能嚴重不足,雅科夫列夫設計局這才又將雅克-7草草修改,再設計成單座戰鬥機。
如此一來,雅克-7的尺寸就比雅克-1大了一圈不止,機動性也有下降,但不能把前者當成後者的低配版,因為更大的尺寸同樣意味著更大的載重和空間。雅克-1目前隻能裝備一門20毫米機炮和兩挺7.62毫米機槍,而雅克-7卻能裝備一門20毫米機炮和一挺12.7毫米機槍。
不過現在這架雅克-7也沒有真正裝上機炮,理由如前,還是產能不夠,好在如今西伯利亞地區的轉產已經步入正軌,而且紅軍也在冬季反擊中收複了圖拉,20毫米炮的生產很快就不是問題了。
“總體就是這樣,那些新增的開關按鈕都是沒來得及移除的教學器材,隻需要忽視他們就好。”
“明白了。”
那麽新飛機介紹工作就算順利完成了,盧申科先跳下機翼,然後轉身托著羅貝爾慢慢接觸地麵:他現在還不太敢直接從機翼上跳下來。接著兩人便隨意地向地勤回禮,並排走出了野戰機庫。
“有件事我要和你說一下。”走到土路上的盧申科突然說道,“你跟我來。”
羅貝爾點頭跟上,兩人一直走出營地,確定四下無人,盧申科才開口說正事:“我得請你幫我確認,你的僚機亞曆山大·杜卡斯基中尉是不是一個正教徒。”
羅貝爾一聽就皺起了眉頭,往常法國國內對布爾什維克的那些難辨真假的流言頓時湧上心頭,這是要搞清洗嗎?
“很嚴重嗎?”
盧申科重重點頭:“確實很嚴重,因為杜卡斯基中尉是黨員,黨員不該有任何宗教信仰,必須是無神論者。但是……就他在那天的表現,實在不能不讓人懷疑。”
“可是他……畢竟是一個很優秀的飛行員,而且也為國家立過功……”
“功是功過是過,信仰關乎黨性,是不可商量的原則性問題,在這一方麵沒法通融。”盧申科說罷,發現羅貝爾臉色蒼白,似乎已被嚇到,於是趕忙補充道,“如果確認他是一個正教徒,最多也就開除黨籍罷了,不會有進一步的懲罰了,這個我絕對可以向你保證!”
羅貝爾立刻放下心來:“如果僅僅是開除黨籍的話,那我可以理解,這應該不是什麽大事吧?”
“不是啥大事,平時或許會影響他的升遷,但在戰時,誰管他是不是黨員。黨員要是都犧牲了,仗還能不打了?”
“那我幫你這個忙。”
“是吧,蘇聯公民有信仰自由的權利,但你不應當即是正教徒,又是布爾什維克。”盧申科又做了個比喻,“就像一個基督徒隨時可以改信路德宗,但是他總不能既堅持因信稱義、不尊教皇權威,又認同自己是天主教徒吧?”
“可以的。”羅貝爾反駁道,“我就是一個這樣的天主教徒。”
“哦對,你是法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