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帝認為廣陵侯早察覺山海宮與端王府的聯繫,這個‘早’字有些微妙,早到何時?或許在洛如霜斷腿之前。因為先廣陵侯死了,他從此恨上齊國公府,自然會遷怒作為齊國公府姻親的端王府。
臣子的力量能有多少,查個江湖組織都需要這麽長的時間,如果在最初知道的時候,便將此事稟報給他,由他去查,必定事半功倍。現在查到了有什麽用,時機已失,即便查到了,也不能滅了端王府。
所以景帝憤怒。
他覺得就是因為廣陵侯這個蠢貨,他才失去了這個絕好的處理端王府的理由。
當然,景帝也有懷疑過範成輝,這臣子心思深,對他玩心機不是不可能,隻是在這件事情上,景帝不大相信範成輝會這麽做。他寧願相信範成輝是誤打誤撞幫了廣陵侯,恰巧解了景寧侯府的遠慮,運氣好而已,否則,這人心思就太深了。
不得不說,景帝想錯了,事先廣陵侯並不知道山海宮的事情,因為範成輝和他合作的同時,也在防著他,如果廣陵侯知道山海宮後並透露給皇上,那麽景寧侯就處於被動了,屆時落個知情不報的罪名,加上帝王的心疑,幾十年內範家別想出頭。
此刻廣陵侯無比後悔,早知皇上會如此氣憤,他便不搶範成輝的功勞,反正是範成輝查出的事情,就該由他自己稟報,如今搶功不成蝕把米,悔之晚矣。
好在景帝隻是劈頭蓋罵了一頓,並沒有處置他,廣陵侯鬆了一大口氣,回到侯府之中癱坐一團,回想殿上的一幕幕,心中猶有餘悸。
不一會兒,蔣榮興致勃勃地來問情況,廣陵侯心情實在不好,直接吼道:“哪有那麽多好消息,你當政治鬧著玩呢?滾滾滾……”
蔣榮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隨之是滿滿的失望,強作體貼地說道:“既然侯爺心情不美,下官就先告退了。”
離去前,吩咐侯府的下人照顧好侯爺雲雲,等廣陵侯緩過勁兒來,更是喜歡蔣榮了。
緩過勁後的廣陵侯回想殿上的一幕幕,景帝的反應實在超出想像,他覺得不應如此!景帝做夢都想抓端王府的把柄,卻苦於無計可施,現在他將端王府的把柄呈上去,人證物證都有,憑著端王府和山海宮的關係,再設計一番,治他個謀逆罪綽綽有餘,這對景帝而言,無異於瞌睡時候送上枕頭,景帝該高興才是,然而自己不僅沒得嘉獎,竟還差點連自己都保不住,廣陵侯開始深思自己是哪裏做錯了。
他雖然沒有過人的智商,但為官多年,身居高位,早就養成了對政治的敏銳,漸漸地倒也品出了點味道。深深地哀嘆自己棋差一招,時機不對,壓根就不能蹚這趟渾水,可笑他還以為自己占了範成輝的便宜,現在看來,他是幫範成輝數錢了。
此事,得利的不是端王府,而是範家。
範成輝顯然早知道山海宮,但他一直沒給景帝稟報,很可能已經猜到景帝會有的反應,而這幾月景帝疑心大,他又不得不將山海宮的事情揭露出來,以此擺脫自家的危機,但為不引火燒身,這才讓自己去稟報。明著將功勞讓給自己,實則,卻是坑了自己。
這不,端王府背後的勢力暴露出來了,景帝終於知道緣由了,不會再懷疑範家和端王串通一氣,而他範成輝大不了落個追查不利的下落,但景帝會因此懷疑他的能力嗎?不會,因為他在景帝身邊多年,他的能力,景帝很清楚。
廣陵侯悔不當初,想到自己被範成輝坑害,又十分氣憤,將範成輝約出來,責怪他不該這麽坑害隊友,句句痛斥,體現了廣陵侯的痛心疾首。
範成輝笑道:“侯爺錯怪範某了,皇上的心思我們做臣子的怎會知曉,範某若能早猜到皇上會大怒,豈有你勸阻你的道理?”
“勸阻?你說得好聽。你本就想通過我的嘴將此事透露給皇上,以解你範家之憂,你早便算計好了,可笑我瞎了眼,竟以為你真心與我合作。”廣陵侯冷冷道:“你如此坑害本侯,咱們的合作,就此終止。”
範成輝不在乎合作是否繼續,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其實某種程度來說,終止合作也好,免得廣陵侯總在他耳邊說讓端王府滅門之類的話,他本就不想看到端王府滅門,但廣陵侯可不是這麽想的,合作終止了,免得他日後再費心解釋。
不過現在,需要適當地穩住他,“侯爺真的多慮了,這事起先我真不知……”
“不知?你若還要狡辯,我即便隻是為了爭一口氣,也得查出證據來,你……”
範成輝眼眸微眯,“既然侯爺認定了範某坑害你,那便去告訴皇上,說我範某對端王府一事知情不報,讓皇上為你主持公道?”
第490章:不堪大用
廣陵侯突然說不出話了,讓皇上主持公道?現在皇上正在氣頭上,怎麽會給他主持公道?更重要的是,按照皇上的思維,不,正常人的思維,如果範成輝早知此事,並將事情告訴他的,那麽在皇上發怒之時,他就應該招出範成輝,而不是離開了之後。讓皇上主持公道?他是不要命了,才會再去找皇上提此事。
廣陵侯對範成輝十分咬牙切齒,卻又說不出話來,他沒有想到,範成輝竟是這般無恥。
範成輝無視他的怒容,淺笑著看著他,“範某都已經向侯爺澄清了,侯爺怎會不信呢?爭這口氣的代價不小,侯爺可得想清楚了。”
“你……”
“人這一生,可不止為一口氣,還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侯爺呢。此事侯爺受了委屈,心裏不痛快,範某理解,到底我們曾愉快的合作,範某為侯爺指條明路,大魏使臣將到帝都,可沿途案件卻層出不窮,皇上十分心憂,如果這個時候,有臣子能為他分憂解難,這前途……”
廣陵侯恨範成輝坑他,但端王府一事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範成輝真能給他指條明路,那麽放下舊仇是分分鍾的事情。
於是,廣陵侯臉上的憤怒漸漸散了,“你的意思,讓本侯查那些案件的真相?”
範成輝點頭。
廣陵侯冷笑,“查案自有刑部,本侯隸屬吏部,怎能插手刑部之事?範成輝,你耍本侯玩?”
範成輝輕輕搖頭,“不能說是插手,侯爺太狹隘了。查案屬於刑部的職能,然而吏部作為掌管天下文職官員的最高機關,北燕地方官員的罷黜都由你們決定。大魏使臣走過的路上,這小小的案件,有多少是因地方官疏忽懈怠而引起?有多少地方官受到牽連乃至喪命?地方官的命案裏,有多少是上司、同級乃是下屬渾水摸魚所害?一個地區的地方官不能勝任或死了官員,吏部必須理出替補的人員,一般而言,如果朝廷沒有安排,便是由那個官員的下屬擔任,但如果這個下屬,與前任的死有牽連呢?”
有嫌疑的人自然不能任職,那麽在選出替補之前,吏部有義務知道案件的真相,這就名正言順了。
廣陵侯的眼睛亮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重得聖寵的機會。
“隻是刑部能人眾多,不說其他,齊成染就是其中佼佼者,聽說他在民間召集了一幫能人,專破那些奇奇怪怪的案件,經他手的案件幾乎都水落石出,本侯雖有藉口插手此事,但如何能脫穎而出?”
</br>
臣子的力量能有多少,查個江湖組織都需要這麽長的時間,如果在最初知道的時候,便將此事稟報給他,由他去查,必定事半功倍。現在查到了有什麽用,時機已失,即便查到了,也不能滅了端王府。
所以景帝憤怒。
他覺得就是因為廣陵侯這個蠢貨,他才失去了這個絕好的處理端王府的理由。
當然,景帝也有懷疑過範成輝,這臣子心思深,對他玩心機不是不可能,隻是在這件事情上,景帝不大相信範成輝會這麽做。他寧願相信範成輝是誤打誤撞幫了廣陵侯,恰巧解了景寧侯府的遠慮,運氣好而已,否則,這人心思就太深了。
不得不說,景帝想錯了,事先廣陵侯並不知道山海宮的事情,因為範成輝和他合作的同時,也在防著他,如果廣陵侯知道山海宮後並透露給皇上,那麽景寧侯就處於被動了,屆時落個知情不報的罪名,加上帝王的心疑,幾十年內範家別想出頭。
此刻廣陵侯無比後悔,早知皇上會如此氣憤,他便不搶範成輝的功勞,反正是範成輝查出的事情,就該由他自己稟報,如今搶功不成蝕把米,悔之晚矣。
好在景帝隻是劈頭蓋罵了一頓,並沒有處置他,廣陵侯鬆了一大口氣,回到侯府之中癱坐一團,回想殿上的一幕幕,心中猶有餘悸。
不一會兒,蔣榮興致勃勃地來問情況,廣陵侯心情實在不好,直接吼道:“哪有那麽多好消息,你當政治鬧著玩呢?滾滾滾……”
蔣榮臉上的笑容淡了下來,隨之是滿滿的失望,強作體貼地說道:“既然侯爺心情不美,下官就先告退了。”
離去前,吩咐侯府的下人照顧好侯爺雲雲,等廣陵侯緩過勁兒來,更是喜歡蔣榮了。
緩過勁後的廣陵侯回想殿上的一幕幕,景帝的反應實在超出想像,他覺得不應如此!景帝做夢都想抓端王府的把柄,卻苦於無計可施,現在他將端王府的把柄呈上去,人證物證都有,憑著端王府和山海宮的關係,再設計一番,治他個謀逆罪綽綽有餘,這對景帝而言,無異於瞌睡時候送上枕頭,景帝該高興才是,然而自己不僅沒得嘉獎,竟還差點連自己都保不住,廣陵侯開始深思自己是哪裏做錯了。
他雖然沒有過人的智商,但為官多年,身居高位,早就養成了對政治的敏銳,漸漸地倒也品出了點味道。深深地哀嘆自己棋差一招,時機不對,壓根就不能蹚這趟渾水,可笑他還以為自己占了範成輝的便宜,現在看來,他是幫範成輝數錢了。
此事,得利的不是端王府,而是範家。
範成輝顯然早知道山海宮,但他一直沒給景帝稟報,很可能已經猜到景帝會有的反應,而這幾月景帝疑心大,他又不得不將山海宮的事情揭露出來,以此擺脫自家的危機,但為不引火燒身,這才讓自己去稟報。明著將功勞讓給自己,實則,卻是坑了自己。
這不,端王府背後的勢力暴露出來了,景帝終於知道緣由了,不會再懷疑範家和端王串通一氣,而他範成輝大不了落個追查不利的下落,但景帝會因此懷疑他的能力嗎?不會,因為他在景帝身邊多年,他的能力,景帝很清楚。
廣陵侯悔不當初,想到自己被範成輝坑害,又十分氣憤,將範成輝約出來,責怪他不該這麽坑害隊友,句句痛斥,體現了廣陵侯的痛心疾首。
範成輝笑道:“侯爺錯怪範某了,皇上的心思我們做臣子的怎會知曉,範某若能早猜到皇上會大怒,豈有你勸阻你的道理?”
“勸阻?你說得好聽。你本就想通過我的嘴將此事透露給皇上,以解你範家之憂,你早便算計好了,可笑我瞎了眼,竟以為你真心與我合作。”廣陵侯冷冷道:“你如此坑害本侯,咱們的合作,就此終止。”
範成輝不在乎合作是否繼續,因為他的目的已經達到了。
其實某種程度來說,終止合作也好,免得廣陵侯總在他耳邊說讓端王府滅門之類的話,他本就不想看到端王府滅門,但廣陵侯可不是這麽想的,合作終止了,免得他日後再費心解釋。
不過現在,需要適當地穩住他,“侯爺真的多慮了,這事起先我真不知……”
“不知?你若還要狡辯,我即便隻是為了爭一口氣,也得查出證據來,你……”
範成輝眼眸微眯,“既然侯爺認定了範某坑害你,那便去告訴皇上,說我範某對端王府一事知情不報,讓皇上為你主持公道?”
第490章:不堪大用
廣陵侯突然說不出話了,讓皇上主持公道?現在皇上正在氣頭上,怎麽會給他主持公道?更重要的是,按照皇上的思維,不,正常人的思維,如果範成輝早知此事,並將事情告訴他的,那麽在皇上發怒之時,他就應該招出範成輝,而不是離開了之後。讓皇上主持公道?他是不要命了,才會再去找皇上提此事。
廣陵侯對範成輝十分咬牙切齒,卻又說不出話來,他沒有想到,範成輝竟是這般無恥。
範成輝無視他的怒容,淺笑著看著他,“範某都已經向侯爺澄清了,侯爺怎會不信呢?爭這口氣的代價不小,侯爺可得想清楚了。”
“你……”
“人這一生,可不止為一口氣,還有大好的前途等著侯爺呢。此事侯爺受了委屈,心裏不痛快,範某理解,到底我們曾愉快的合作,範某為侯爺指條明路,大魏使臣將到帝都,可沿途案件卻層出不窮,皇上十分心憂,如果這個時候,有臣子能為他分憂解難,這前途……”
廣陵侯恨範成輝坑他,但端王府一事已經是過去式了,如果範成輝真能給他指條明路,那麽放下舊仇是分分鍾的事情。
於是,廣陵侯臉上的憤怒漸漸散了,“你的意思,讓本侯查那些案件的真相?”
範成輝點頭。
廣陵侯冷笑,“查案自有刑部,本侯隸屬吏部,怎能插手刑部之事?範成輝,你耍本侯玩?”
範成輝輕輕搖頭,“不能說是插手,侯爺太狹隘了。查案屬於刑部的職能,然而吏部作為掌管天下文職官員的最高機關,北燕地方官員的罷黜都由你們決定。大魏使臣走過的路上,這小小的案件,有多少是因地方官疏忽懈怠而引起?有多少地方官受到牽連乃至喪命?地方官的命案裏,有多少是上司、同級乃是下屬渾水摸魚所害?一個地區的地方官不能勝任或死了官員,吏部必須理出替補的人員,一般而言,如果朝廷沒有安排,便是由那個官員的下屬擔任,但如果這個下屬,與前任的死有牽連呢?”
有嫌疑的人自然不能任職,那麽在選出替補之前,吏部有義務知道案件的真相,這就名正言順了。
廣陵侯的眼睛亮了,他仿佛看到了自己重得聖寵的機會。
“隻是刑部能人眾多,不說其他,齊成染就是其中佼佼者,聽說他在民間召集了一幫能人,專破那些奇奇怪怪的案件,經他手的案件幾乎都水落石出,本侯雖有藉口插手此事,但如何能脫穎而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