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狀元郎受委屈了,令堂所作所為,本侯聞之,必是理解你所受之苦……”廣陵侯說得誠懇,在深切地表達了對蔣榮的同情之後,話鋒一轉,說道:“隻是……端王乃是親王,要他滅族實屬不易,至少短時間內,恐怕是拿不下來的。”
“若讓端王府滅族,必是大事,自然需要時間,這點下官理解。”
“你能理解是最好了,你放心,於端王府,我們準備了那麽久,豈有反悔之理,本侯與齊國公府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端王府為他家的姻親,本侯自然也不會放過。而景寧侯府……隻要有端王府在的一天,景寧侯府就永遠屈於人下,範宏天或許能忍得,但範成輝何等驕傲,他能忍?所以,這一次,範成輝必不會反悔。你且放心,如你所願,是早晚的事情。”
蔣榮道:“侯爺放心,蔣榮明白。”
廣陵侯笑道:“這就是了,不必心急,你且等著便是。至於你家中之事,令堂乃你生母,即便現在想不明白,還能待你太過?”
蔣榮笑得很勉強。
廣陵侯看在眼裏,頓了一下,又說道:“實在不行,你可以向她透露一些,暗示真相?”
蔣榮立刻反對,“不可,家母沒經過事,喜怒形於色,下官擔心會惹端王府生疑。”
“無妨,令妹本就為端王府所害,真相如何那對父子比任何人都清楚,令堂的憤怒,當屬意料之中了。”
蔣榮仍是搖頭,“不可,一旦家母情緒過激,惹怒了端王府的人,屆時,他們將舍妹長住侯府一事泄露出來,蔣家將再不能在京城立足。”
事關家醜,且這家醜,細細追究起來,廣陵侯自己要占大部分責任,誰讓當初是他將蔣清荷擄來的呢,而且蔣清荷死得並不單純……所以,蔣榮提到這個,廣陵侯沒話了。
想到蔣清荷的死,廣陵侯心中一跳,先由心中斟酌,再開口道:“說來令妹之死與本侯脫不了幹係,當初若非本侯想促進我二人的合作,帶她入府,事情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是本侯的錯……”
蔣榮聽了微微驚詫,想也沒想就立刻否認,“侯爺哪裏的話,此事不怪侯爺,侯爺知道下官家中是怎樣的情形,母親將清荷寵上了天,清荷能待在侯府,也省了下官的麻煩,而且比起家裏,清荷更喜歡住在侯府。住侯爺府上是下官和舍妹的意願,現在出了這等事,實在怪不得侯爺,要怪,就隻能怪那端王府的人心狠手辣,要怪,蔣榮應該怪他們才是。”
廣陵侯很滿意蔣榮的反應,點了點頭。
“你能如此想是最好,不過本侯有一事不明,狀元郎是如何確定令妹一事,是端王府所為?”
蔣榮的憤怒立刻上來,咬牙切齒道:“舍妹一個閨中女子,能礙了誰的眼?誰會對付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必是端王所為,因為舍妹死在侯爺府中,下官極有可能因此遷怒侯爺,從而終止與侯爺的合作,這於端王府最有利,真是好算計啊!可惜,下官心如明鏡,看得清誰好誰賴。”
廣陵侯心下放心,麵上點頭說:“的確如此,端王府狡詐,所幸你洞察真相,否則我們中了他們的離間計。”
“都是侯爺的功勞,跟隨侯爺這些時日,下官受益良多。”
廣陵侯簡直不能太滿意,自從蔣清荷死後,他能明顯感覺到蔣榮的心和自己靠得更近了,因為他以為顧長衍殺了他妹妹,盡管他並不喜歡這個妹妹,但到底一母同胞,從小長大的情分,即便現在再是給他丟臉,也是有幾分感情的,顧長衍殺了她,蔣榮自然恨顧長衍,原本就恨,現在更恨。
想到這裏,廣陵侯突然對廣陵侯夫人的不滿散了幾分,內宅夫人眼皮子薄,隻看到後院的一畝三分地,他不就是多看了蔣清荷幾眼麽,竟然要置她與死地,他知道的時候自然憤怒,還好那女人有幾分聰慧和眼力,知道擺脫幹係,隨後他設計引導蔣榮懷疑往端王府方向懷疑,這不,此法甚好。
經過這幾月的觀察,廣陵侯發現蔣榮真的是個人才,這樣的人才投靠他,一來有麵子,二來能讓他實力大增,廣陵侯越看蔣榮越喜歡,而經過蔣清荷的事情,蔣榮算是徹底與顧長衍斷了,廣陵侯對現狀很滿意。
第489章:震怒
“令妹之死狀元郎節哀,令堂那裏,本侯知道狀元郎忍得辛苦,你且放心,我去催催範成輝,請他務必快做打算。”
“如此,就多謝侯爺了。”
蔣榮朝他一拜,英俊的臉上滿是感激。
“風雨欲來。”
顧長衍看完,隨手將紙條扔入火爐,唇角泛起冷冷地笑,對端王說:“範成輝捏著山海宮的把柄,如同捏住我們的脖子,我們一點不敢妄動,他原意是先以此得利,榨們,再透露此事給皇上,但誰讓多疑的帝王等不及了呢,年前他本可以向皇上透露山海宮,卻不知因何事錯過了好時機,如今……機會不再,大魏使臣即將抵達帝都,即便將山海宮之事揭露出來,皇上不但不會懲治,相反還會幫我們隱瞞。”
端王贊同道:“的確,當初斷了洛如霜的腿,大魏本想以此做文章,因為我們善後極好,這才沒給他們機會,相比我們,大魏才是整個北燕之敵,如今大魏使臣將到,兩害取其輕,皇上不可能在這個關頭捨棄我們,讓大魏得了好。”
“所以,範成輝是否失算了?”
“未必。”
“喔?”顧長衍微微不解。
端王道:“帝王多疑,如今端王府和齊國公府首當其衝,他景寧侯府自然輕鬆,端王府沒了,齊國公府也就失了一個助力,皇上想要收拾容易得多,一旦端王府和齊國公府沒了,景寧侯府會怎樣?範成輝不是範宏天,看不清歌舞昇平之下的洶湧暗潮,他早便心如明鏡,否則在知道山海宮之後,就會立刻透露給皇上了。”
“那麽,這是範成輝的算計?”
“極有可能。”
原本範成輝打算年前暴露山海宮,後來改到現在,如今年後過了一月,也就是說,範成輝是一月前改變主意的,而一月前,憑範家的實力,應該能得到大魏使臣來北燕的消息。如此,近憂遠慮都解決了,範成輝當真是人才。
盡管是政敵,但顧長衍不由心生欽佩。
這樣也好,雖然皇上會更忌憚端王府,但至少不會明著動手。看著明擺著的藉口,卻不僅不能收拾,還心腹大患隱瞞,景帝得多吐血啊!
果然如端王所說,在知道端王府之事後,景帝大怒,卻隻能生生忍著,將怒氣發泄到報告此事的廣陵侯身上。
“你既然早知此事,為何早不稟報?”
額頭上冒著汩汩的鮮血,披了一身墨汁的廣陵侯麵對帝王之怒,害怕到了極點,說出口的話都有些不利索,“皇上……皇上明鑑,臣也是近日才得知此事。”
“近日?”景帝怒道:“年前你不知?不知你將蔣榮從顧長衍手中要來?不知你專門去和範成輝交好?不知你鬧這些動靜做什麽?鬧著玩?”
廣陵侯或許不知真相,但對山海宮肯定會有所察覺,否則他拉攏蔣榮,交好範成輝做什麽?景帝認為,廣陵侯拉攏蔣榮,是因為蔣榮曾在顧長衍手下做事,深得顧長衍信任,從蔣榮這裏可以得到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情報,交好範成輝,是因為他對範家的施壓,讓範成輝不得不加大力度找端王府的破綻,他們目的一致,可以合作愉快。
</br>
“若讓端王府滅族,必是大事,自然需要時間,這點下官理解。”
“你能理解是最好了,你放心,於端王府,我們準備了那麽久,豈有反悔之理,本侯與齊國公府的血海深仇不共戴天,端王府為他家的姻親,本侯自然也不會放過。而景寧侯府……隻要有端王府在的一天,景寧侯府就永遠屈於人下,範宏天或許能忍得,但範成輝何等驕傲,他能忍?所以,這一次,範成輝必不會反悔。你且放心,如你所願,是早晚的事情。”
蔣榮道:“侯爺放心,蔣榮明白。”
廣陵侯笑道:“這就是了,不必心急,你且等著便是。至於你家中之事,令堂乃你生母,即便現在想不明白,還能待你太過?”
蔣榮笑得很勉強。
廣陵侯看在眼裏,頓了一下,又說道:“實在不行,你可以向她透露一些,暗示真相?”
蔣榮立刻反對,“不可,家母沒經過事,喜怒形於色,下官擔心會惹端王府生疑。”
“無妨,令妹本就為端王府所害,真相如何那對父子比任何人都清楚,令堂的憤怒,當屬意料之中了。”
蔣榮仍是搖頭,“不可,一旦家母情緒過激,惹怒了端王府的人,屆時,他們將舍妹長住侯府一事泄露出來,蔣家將再不能在京城立足。”
事關家醜,且這家醜,細細追究起來,廣陵侯自己要占大部分責任,誰讓當初是他將蔣清荷擄來的呢,而且蔣清荷死得並不單純……所以,蔣榮提到這個,廣陵侯沒話了。
想到蔣清荷的死,廣陵侯心中一跳,先由心中斟酌,再開口道:“說來令妹之死與本侯脫不了幹係,當初若非本侯想促進我二人的合作,帶她入府,事情也不會變成現在這樣,是本侯的錯……”
蔣榮聽了微微驚詫,想也沒想就立刻否認,“侯爺哪裏的話,此事不怪侯爺,侯爺知道下官家中是怎樣的情形,母親將清荷寵上了天,清荷能待在侯府,也省了下官的麻煩,而且比起家裏,清荷更喜歡住在侯府。住侯爺府上是下官和舍妹的意願,現在出了這等事,實在怪不得侯爺,要怪,就隻能怪那端王府的人心狠手辣,要怪,蔣榮應該怪他們才是。”
廣陵侯很滿意蔣榮的反應,點了點頭。
“你能如此想是最好,不過本侯有一事不明,狀元郎是如何確定令妹一事,是端王府所為?”
蔣榮的憤怒立刻上來,咬牙切齒道:“舍妹一個閨中女子,能礙了誰的眼?誰會對付她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女子?必是端王所為,因為舍妹死在侯爺府中,下官極有可能因此遷怒侯爺,從而終止與侯爺的合作,這於端王府最有利,真是好算計啊!可惜,下官心如明鏡,看得清誰好誰賴。”
廣陵侯心下放心,麵上點頭說:“的確如此,端王府狡詐,所幸你洞察真相,否則我們中了他們的離間計。”
“都是侯爺的功勞,跟隨侯爺這些時日,下官受益良多。”
廣陵侯簡直不能太滿意,自從蔣清荷死後,他能明顯感覺到蔣榮的心和自己靠得更近了,因為他以為顧長衍殺了他妹妹,盡管他並不喜歡這個妹妹,但到底一母同胞,從小長大的情分,即便現在再是給他丟臉,也是有幾分感情的,顧長衍殺了她,蔣榮自然恨顧長衍,原本就恨,現在更恨。
想到這裏,廣陵侯突然對廣陵侯夫人的不滿散了幾分,內宅夫人眼皮子薄,隻看到後院的一畝三分地,他不就是多看了蔣清荷幾眼麽,竟然要置她與死地,他知道的時候自然憤怒,還好那女人有幾分聰慧和眼力,知道擺脫幹係,隨後他設計引導蔣榮懷疑往端王府方向懷疑,這不,此法甚好。
經過這幾月的觀察,廣陵侯發現蔣榮真的是個人才,這樣的人才投靠他,一來有麵子,二來能讓他實力大增,廣陵侯越看蔣榮越喜歡,而經過蔣清荷的事情,蔣榮算是徹底與顧長衍斷了,廣陵侯對現狀很滿意。
第489章:震怒
“令妹之死狀元郎節哀,令堂那裏,本侯知道狀元郎忍得辛苦,你且放心,我去催催範成輝,請他務必快做打算。”
“如此,就多謝侯爺了。”
蔣榮朝他一拜,英俊的臉上滿是感激。
“風雨欲來。”
顧長衍看完,隨手將紙條扔入火爐,唇角泛起冷冷地笑,對端王說:“範成輝捏著山海宮的把柄,如同捏住我們的脖子,我們一點不敢妄動,他原意是先以此得利,榨們,再透露此事給皇上,但誰讓多疑的帝王等不及了呢,年前他本可以向皇上透露山海宮,卻不知因何事錯過了好時機,如今……機會不再,大魏使臣即將抵達帝都,即便將山海宮之事揭露出來,皇上不但不會懲治,相反還會幫我們隱瞞。”
端王贊同道:“的確,當初斷了洛如霜的腿,大魏本想以此做文章,因為我們善後極好,這才沒給他們機會,相比我們,大魏才是整個北燕之敵,如今大魏使臣將到,兩害取其輕,皇上不可能在這個關頭捨棄我們,讓大魏得了好。”
“所以,範成輝是否失算了?”
“未必。”
“喔?”顧長衍微微不解。
端王道:“帝王多疑,如今端王府和齊國公府首當其衝,他景寧侯府自然輕鬆,端王府沒了,齊國公府也就失了一個助力,皇上想要收拾容易得多,一旦端王府和齊國公府沒了,景寧侯府會怎樣?範成輝不是範宏天,看不清歌舞昇平之下的洶湧暗潮,他早便心如明鏡,否則在知道山海宮之後,就會立刻透露給皇上了。”
“那麽,這是範成輝的算計?”
“極有可能。”
原本範成輝打算年前暴露山海宮,後來改到現在,如今年後過了一月,也就是說,範成輝是一月前改變主意的,而一月前,憑範家的實力,應該能得到大魏使臣來北燕的消息。如此,近憂遠慮都解決了,範成輝當真是人才。
盡管是政敵,但顧長衍不由心生欽佩。
這樣也好,雖然皇上會更忌憚端王府,但至少不會明著動手。看著明擺著的藉口,卻不僅不能收拾,還心腹大患隱瞞,景帝得多吐血啊!
果然如端王所說,在知道端王府之事後,景帝大怒,卻隻能生生忍著,將怒氣發泄到報告此事的廣陵侯身上。
“你既然早知此事,為何早不稟報?”
額頭上冒著汩汩的鮮血,披了一身墨汁的廣陵侯麵對帝王之怒,害怕到了極點,說出口的話都有些不利索,“皇上……皇上明鑑,臣也是近日才得知此事。”
“近日?”景帝怒道:“年前你不知?不知你將蔣榮從顧長衍手中要來?不知你專門去和範成輝交好?不知你鬧這些動靜做什麽?鬧著玩?”
廣陵侯或許不知真相,但對山海宮肯定會有所察覺,否則他拉攏蔣榮,交好範成輝做什麽?景帝認為,廣陵侯拉攏蔣榮,是因為蔣榮曾在顧長衍手下做事,深得顧長衍信任,從蔣榮這裏可以得到一些外人所不知道的情報,交好範成輝,是因為他對範家的施壓,讓範成輝不得不加大力度找端王府的破綻,他們目的一致,可以合作愉快。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