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暖閣,妙錦便一掃方才的冷漠,疾步走到徐儀華塌前,拉著她的手,顫聲道:“大姐,小妹看你來了!”
徐後正半坐在臥榻上閉目養神,見妙錦前來,她倏地睜開雙目,迸發出喜悅的光芒,但片刻後便恢復淡然,隻微微一笑道:“小妹,你怕是有一年沒進宮了吧?記得上次咱們相聚還是在去年我做壽時。”
“是的!”看著昔日體態豐盈、儀容端莊的大姐,如今已被病魔折磨得形如枯槁,妙錦不由得悲從心來,當即哽咽出聲。
“傻妹子,哭什麽!”徐後伸手拂去妙錦眼角的淚痕,慈祥地笑了笑道,“生死有命,無需強求。大姐我生於名門,嫁入皇室;又蒙陛下寵愛,得以入主中宮、為一國之母,這天下女人的福全被我一人享盡了,還有什麽不知足的?今不過早去幾年,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徐後說得超然,妙錦聽在耳裏,卻覺心中被針紮了一般,眼淚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嘩啦啦直往下掉,隻強忍著哭泣道:“大姐你胡說什麽?不過是偶患小疾罷了!人生在世,誰沒個三病四痛?安心養養也就好了!你可千萬別往歪處想!”
“小妮子,幾年過去,也知道編著好話哄人了?當年的心直口快勁兒哪去了?”徐後噗嗤一笑,又挪揄道,“看來你這幾年的修行也是瞎費功夫,莫說佛家的諸行無常、生死輪迴你沒領悟,就連不打妄語的戒條也都忘了幹淨!”
徐後說此話時,語氣中捎著幾分風趣,妙錦聽了也是一笑。她也不想再在徐後麵前糾纏這生生死死,遂隻揀著輕鬆愉快的話題逗大姐開心。兩姐妹絮絮叨叨,說了小半個時辰,見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徐儀華話鋒一轉,拉著妙錦的手道:“小妹,方才你進來時,可有遇見皇上?”
一聽得“皇上”二字,妙錦臉上的笑容頓時窒住,¨;¨半晌方淡淡道:“見著了!”
“哦?”徐後露出一絲期盼,“你可有與皇上敘敘?你們都好多年未見了吧?”
“沒有!”妙錦冷冷道,“我與他無話可說!”
“唉……”徐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嘆了口氣道,“其實陛下心地還是不錯的。方才你來之前,他已答應放了輝祖,連魏國公的爵位也一併還給他了!”
妙錦冷哼一聲道:“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他現在做這人情有什麽用?”
“為時已晚?”徐後麵露疑惑。
見徐後不解其意,妙錦先是一愣,繼而反應過來:永樂肯定隱瞞了輝祖病情。大姐已是病入膏肓,若此時再知輝祖亦已病重,其悲痛之下後果不堪設想!想到這裏,妙錦心中一陣慌亂。不過她很快穩住心神,強自鎮定地遮掩道:“大哥本就不該被奪爵圈禁!如今被關了幾年,再放他出來,難道還要我徐家感激他不成?”
“不是這麽一說!”徐後未再深究妙錦話中含義,隻搖搖頭,順著自己思路道:“輝祖當年隻不過是效忠允炆侄兒,雖說迂了些,但以常理論,確實也談不上罪過,這一點不光是我,就是皇上也是心中有數。”
“那他為何還要這般對大哥?”妙錦當即道。
徐後露出一絲苦笑道:“允炆削藩、皇上靖難,這兩事哪件是循了常理的?自古皇位之爭,都是成王敗寇。祖弟跟錯了人,最後大局已定時還死頂著不服軟。如此皇上又豈能不治他?”說道這裏,徐後又嘆口氣道,“何況,皇上還恨他害了壽弟……”
“恨他害了四哥?這是怎麽說?”聽得又扯出了徐增壽,妙錦愈發詫異,忙又追問。
“這些事都極私密,皇上連我都一直瞞著,我也是從狗兒那裏打聽到的。”徐後咳了幾聲,一臉黯然道,“當年皇上起兵靖難,祖弟認定這是謀反叛逆,故對皇上憤恨不已。而偏偏壽弟又與皇上有交情,祖弟怕他暗通我燕藩,便上書給允炆,提醒他要防備壽弟。後來壽弟果然暗助陛下,祖弟雖未有證據,但也從他的一些舉動中發現了些異常,故又幾次上密疏給允炆,請他留意壽弟行蹤。這些密疏都被允炆留中。後來皇上率軍殺進京城,三保他們從宮中存檔中發現了這些密疏。皇上本就對壽弟的慘死心傷不已,見了這些奏疏後,便認定壽弟之所以身份暴露,多少與這些密疏有關。你也知道,壽弟與皇上感情極好,靖難時他又出力甚多。如此一來,皇上豈能不將祖弟恨到骨子裏?”
徐後幽幽道來,將一段塵封多年的往事打開。妙錦作為當事人,再回憶起當年種種,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不過自打知道永樂與增壽暗中利用自己以來,妙錦對他們一直是怨恨不已;加之後來燕軍進京,建文一家生死不明、輝祖也橫遭大難,而口口聲聲要做“周公”的燕王卻搖身一變成了永樂皇帝。在經歷了這諸多風雨後,妙錦對永樂,乃至對那場靖難之役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現在的她,對曾經無比信任和寄託深情的增壽還有永樂,隻剩下痛恨和不齒;反倒是對當年以為是殘忍絕情的建文和輝祖,她卻抱以無限同情。此刻再聽得這段故事,妙錦仍是怒意填胸,隻咬牙切齒地冷笑道:“成者王侯敗者賊,這天道果真不公!”
</br>
徐後正半坐在臥榻上閉目養神,見妙錦前來,她倏地睜開雙目,迸發出喜悅的光芒,但片刻後便恢復淡然,隻微微一笑道:“小妹,你怕是有一年沒進宮了吧?記得上次咱們相聚還是在去年我做壽時。”
“是的!”看著昔日體態豐盈、儀容端莊的大姐,如今已被病魔折磨得形如枯槁,妙錦不由得悲從心來,當即哽咽出聲。
“傻妹子,哭什麽!”徐後伸手拂去妙錦眼角的淚痕,慈祥地笑了笑道,“生死有命,無需強求。大姐我生於名門,嫁入皇室;又蒙陛下寵愛,得以入主中宮、為一國之母,這天下女人的福全被我一人享盡了,還有什麽不知足的?今不過早去幾年,也沒什麽大不了的!”
徐後說得超然,妙錦聽在耳裏,卻覺心中被針紮了一般,眼淚如斷了線的珍珠一般嘩啦啦直往下掉,隻強忍著哭泣道:“大姐你胡說什麽?不過是偶患小疾罷了!人生在世,誰沒個三病四痛?安心養養也就好了!你可千萬別往歪處想!”
“小妮子,幾年過去,也知道編著好話哄人了?當年的心直口快勁兒哪去了?”徐後噗嗤一笑,又挪揄道,“看來你這幾年的修行也是瞎費功夫,莫說佛家的諸行無常、生死輪迴你沒領悟,就連不打妄語的戒條也都忘了幹淨!”
徐後說此話時,語氣中捎著幾分風趣,妙錦聽了也是一笑。她也不想再在徐後麵前糾纏這生生死死,遂隻揀著輕鬆愉快的話題逗大姐開心。兩姐妹絮絮叨叨,說了小半個時辰,見氣氛烘托得差不多了,徐儀華話鋒一轉,拉著妙錦的手道:“小妹,方才你進來時,可有遇見皇上?”
一聽得“皇上”二字,妙錦臉上的笑容頓時窒住,¨;¨半晌方淡淡道:“見著了!”
“哦?”徐後露出一絲期盼,“你可有與皇上敘敘?你們都好多年未見了吧?”
“沒有!”妙錦冷冷道,“我與他無話可說!”
“唉……”徐後眼中閃過一絲失望之色,嘆了口氣道,“其實陛下心地還是不錯的。方才你來之前,他已答應放了輝祖,連魏國公的爵位也一併還給他了!”
妙錦冷哼一聲道:“亡羊補牢,為時已晚!他現在做這人情有什麽用?”
“為時已晚?”徐後麵露疑惑。
見徐後不解其意,妙錦先是一愣,繼而反應過來:永樂肯定隱瞞了輝祖病情。大姐已是病入膏肓,若此時再知輝祖亦已病重,其悲痛之下後果不堪設想!想到這裏,妙錦心中一陣慌亂。不過她很快穩住心神,強自鎮定地遮掩道:“大哥本就不該被奪爵圈禁!如今被關了幾年,再放他出來,難道還要我徐家感激他不成?”
“不是這麽一說!”徐後未再深究妙錦話中含義,隻搖搖頭,順著自己思路道:“輝祖當年隻不過是效忠允炆侄兒,雖說迂了些,但以常理論,確實也談不上罪過,這一點不光是我,就是皇上也是心中有數。”
“那他為何還要這般對大哥?”妙錦當即道。
徐後露出一絲苦笑道:“允炆削藩、皇上靖難,這兩事哪件是循了常理的?自古皇位之爭,都是成王敗寇。祖弟跟錯了人,最後大局已定時還死頂著不服軟。如此皇上又豈能不治他?”說道這裏,徐後又嘆口氣道,“何況,皇上還恨他害了壽弟……”
“恨他害了四哥?這是怎麽說?”聽得又扯出了徐增壽,妙錦愈發詫異,忙又追問。
“這些事都極私密,皇上連我都一直瞞著,我也是從狗兒那裏打聽到的。”徐後咳了幾聲,一臉黯然道,“當年皇上起兵靖難,祖弟認定這是謀反叛逆,故對皇上憤恨不已。而偏偏壽弟又與皇上有交情,祖弟怕他暗通我燕藩,便上書給允炆,提醒他要防備壽弟。後來壽弟果然暗助陛下,祖弟雖未有證據,但也從他的一些舉動中發現了些異常,故又幾次上密疏給允炆,請他留意壽弟行蹤。這些密疏都被允炆留中。後來皇上率軍殺進京城,三保他們從宮中存檔中發現了這些密疏。皇上本就對壽弟的慘死心傷不已,見了這些奏疏後,便認定壽弟之所以身份暴露,多少與這些密疏有關。你也知道,壽弟與皇上感情極好,靖難時他又出力甚多。如此一來,皇上豈能不將祖弟恨到骨子裏?”
徐後幽幽道來,將一段塵封多年的往事打開。妙錦作為當事人,再回憶起當年種種,心中也是感慨萬千。不過自打知道永樂與增壽暗中利用自己以來,妙錦對他們一直是怨恨不已;加之後來燕軍進京,建文一家生死不明、輝祖也橫遭大難,而口口聲聲要做“周公”的燕王卻搖身一變成了永樂皇帝。在經歷了這諸多風雨後,妙錦對永樂,乃至對那場靖難之役也有了截然不同的認識。現在的她,對曾經無比信任和寄託深情的增壽還有永樂,隻剩下痛恨和不齒;反倒是對當年以為是殘忍絕情的建文和輝祖,她卻抱以無限同情。此刻再聽得這段故事,妙錦仍是怒意填胸,隻咬牙切齒地冷笑道:“成者王侯敗者賊,這天道果真不公!”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