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回到正題。韓魏聯軍聯而不合、互不配合。排出了一個錯誤的陣形,同時互相互相猜疑、互相防備,最後連戰術策略都成了死守消耗,等著秦軍“糧少自退”。
白起可以說是完全看透了聯軍的弱點。當聯軍指揮官排了個錯陣打著防禦消耗的算盤,同時爭論誰主誰副,猶豫不絕之時,故意領著十萬大軍與敵相持數月、看似豪無動作的白起敏銳的感覺到時機已經成熟,突然發動了對三十萬韓魏聯軍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總攻,僅僅一個晝夜便將結束戰鬥!
白起先以少數部隊作為偏師設疑陣,虛張聲勢,牽製聯軍中兵力較強也是正對秦軍的韓軍。山區狹隘,韓軍不敢輕出。而這時,魏軍也在則後緊張的注意著前麵一線友軍的情況,等待秦韓兩軍打個兩敗具傷好去收拾殘局。而同時,白起集中絕大多數主力,繞出韓魏聯軍之後方,近十萬秦軍主力一律輕裝簡從,翻山越嶺,趁聯軍注意力全在正麵的時侯從側翼山地急進。老實說,我對白起時期秦軍幾次超乎尋常的突進能力實在感到剎意,秦軍輕銳的高機動速度和翻越險地的超人能力在白起手中不隻一次的表現的淋漓盡致。秦軍主力在一天之內迅速翻過三隘,出奇不意地出現在魏軍後方。魏軍此前的注意力全在一線的韓軍那邊,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毫無準備,遭到秦軍的猛烈突襲,倉促應戰。魏軍陣形為成,秦軍一路輕銳便集中力量自魏軍外圍一線筆直殺了進去,迅速癱瘓了魏軍指揮係統,魏軍各部很快就瓦解潰敗,主將犀武被陣斬。然後入陣的秦軍由魏軍陣內向外打,就象孫猴子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配合外圍秦軍打的魏軍各部不但無統一指揮,甚至連攻擊到底來自何處都不弄不清楚。僅僅幾個小時,七、八萬魏軍的腦袋就這麽糊裏糊塗的掛在了秦軍士兵的褲腰帶上。戰場上,秦軍將士絕對不留活口。原因很簡單,俘虜和人頭對秦軍士兵的進爵而言是一樣的作用,沒有區別。但,帶著俘虜就會影響繼續擴大戰果,更何況幹掉了魏軍以後,還要打一場更大的殲滅戰,也就是消滅二十萬韓軍。所以俘虜這中東西對崇尚快速作戰的白起而言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
在幾個小時內迅速拿下幾萬魏軍的腦袋之後,秦軍主力不經修整,不顧隊形,迅速向反方向的韓軍主力發達突然襲擊。韓軍此時還沒緩過神來,依然在全神貫注的應付當麵的秦軍偏師,當白起親率秦軍主力從原來魏軍的防區殺將而來的時侯,韓軍比此前的魏軍更加震恐。如果說魏軍先前的震恐是因為秦軍出其不意的出現在戰線後方,那麽韓軍的震恐除了對秦軍出現在後方之外,更重要的是七、八萬魏軍所在防區怎麽會在一瞬間被對手突破殺出怎麽多的秦軍,而且還是腰間掛滿魏軍士兵首級的一群虎狼。可以想見,韓軍此時的措手不及比此前的魏軍更甚。而白起絕對不會去理會韓軍的驚恐,又是找準一點,一次集中力量突擊,再次直接打掉了韓軍指揮係統,生擒聯軍主帥公孫熹。
有則傳說是這樣描述這次對韓軍的戰鬥的:“白起身先士卒,衝風在前。流箭襲來,白起座騎中箭倒地,白起墜馬落地。一韓軍騎士駕馬朝他衝殺而來,落地的白起隨手拔起一根長矛,猛一擲出,將那名韓軍騎兵連人帶馬穿膛刺透,遂起聲再戰!”看來,以智慧過人而聞名於世的白起,在他年輕之時也有後世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猛一麵。
就在秦軍主力自背麵強擊韓軍之時,處於韓軍正麵的秦軍偏師遂即發動夾擊。韓軍徹底陷於秦軍兩麵夾擊之中,將士皆震怖,不戰自潰。二十萬韓軍將士幾乎全部死於此地。白起攻下伊闕馬不停蹄,立刻命秦軍繼續追擊潰敗聯軍。秦軍虎狼見人就殺,見頭就砍,隻留首級,絕不受降。趁勝向東,全力追殲敵軍。就如同著名的連橫家張儀所說的那樣:“戰場上,秦軍將士撕開衣服,攤胸赤脖,光著腦袋。他們一手握著兵器,一胳膊下夾著俘虜,腰間掛著人頭,吶喊著衝殺,六國的軍隊在他們的麵前就象是雞蛋碰石頭!”伴隨著秦軍將士近似瘋狂的追殺,白起遂向東占領伊洛地區韓國五城。 合計斬首二十四萬級有餘,近二十五萬!伊闕之戰,白起大獲全勝,取得了上古以來直到公元前293年世界古代戰爭史上最大一次殲滅戰的勝利,震驚山東六國!
此戰之後,一個全新的名字登上了秦國爭霸中原,橫掃天下的戰爭舞台。山東六國將一次又一次的因為這個名字而瑟瑟發抖!這個名字便是——白起!
第五章:趁勝北上,掠地中原!
公元前293年,隨著伊闕之戰白起的大獲全勝,二十五萬枚韓魏聯軍首級落地,以及韓國東部大片領土的易守,秦國東進三晉戰略的第一步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韓國全國半數以上的軍事力量僅以此一戰便被完全消滅,魏軍援兵七萬餘被斬絕。處於韓國北麵的魏國的南線屏障即將瓦解!如此,在幾乎是根本性的削弱了韓軍有生力量並取得戰線優勢之後,秦昭王即將發起對三晉之首魏國的第一次強力打擊!
總體來說,魏國當時的架勢雖不象戰國前半期吳起、龐絹時期那麽具有優勢,但怎麽說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城池一百多座。當時的齊國也不過是“大小城邑七十二。”當然,城有多少之別,也有大小之分。城多不一定在國力、人口、兵力上超過齊國。魏國在當時同時受到西邊的秦國,東方的齊國兩大勢力的夾擊,險於一種非常被動的局麵之中。而伊闕之敗,不但是韓國的失敗也是魏國的失敗。
</br>
白起可以說是完全看透了聯軍的弱點。當聯軍指揮官排了個錯陣打著防禦消耗的算盤,同時爭論誰主誰副,猶豫不絕之時,故意領著十萬大軍與敵相持數月、看似豪無動作的白起敏銳的感覺到時機已經成熟,突然發動了對三十萬韓魏聯軍的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總攻,僅僅一個晝夜便將結束戰鬥!
白起先以少數部隊作為偏師設疑陣,虛張聲勢,牽製聯軍中兵力較強也是正對秦軍的韓軍。山區狹隘,韓軍不敢輕出。而這時,魏軍也在則後緊張的注意著前麵一線友軍的情況,等待秦韓兩軍打個兩敗具傷好去收拾殘局。而同時,白起集中絕大多數主力,繞出韓魏聯軍之後方,近十萬秦軍主力一律輕裝簡從,翻山越嶺,趁聯軍注意力全在正麵的時侯從側翼山地急進。老實說,我對白起時期秦軍幾次超乎尋常的突進能力實在感到剎意,秦軍輕銳的高機動速度和翻越險地的超人能力在白起手中不隻一次的表現的淋漓盡致。秦軍主力在一天之內迅速翻過三隘,出奇不意地出現在魏軍後方。魏軍此前的注意力全在一線的韓軍那邊,對這一突如其來的變故毫無準備,遭到秦軍的猛烈突襲,倉促應戰。魏軍陣形為成,秦軍一路輕銳便集中力量自魏軍外圍一線筆直殺了進去,迅速癱瘓了魏軍指揮係統,魏軍各部很快就瓦解潰敗,主將犀武被陣斬。然後入陣的秦軍由魏軍陣內向外打,就象孫猴子進了鐵扇公主的肚子,配合外圍秦軍打的魏軍各部不但無統一指揮,甚至連攻擊到底來自何處都不弄不清楚。僅僅幾個小時,七、八萬魏軍的腦袋就這麽糊裏糊塗的掛在了秦軍士兵的褲腰帶上。戰場上,秦軍將士絕對不留活口。原因很簡單,俘虜和人頭對秦軍士兵的進爵而言是一樣的作用,沒有區別。但,帶著俘虜就會影響繼續擴大戰果,更何況幹掉了魏軍以後,還要打一場更大的殲滅戰,也就是消滅二十萬韓軍。所以俘虜這中東西對崇尚快速作戰的白起而言是絕對不允許存在的!
在幾個小時內迅速拿下幾萬魏軍的腦袋之後,秦軍主力不經修整,不顧隊形,迅速向反方向的韓軍主力發達突然襲擊。韓軍此時還沒緩過神來,依然在全神貫注的應付當麵的秦軍偏師,當白起親率秦軍主力從原來魏軍的防區殺將而來的時侯,韓軍比此前的魏軍更加震恐。如果說魏軍先前的震恐是因為秦軍出其不意的出現在戰線後方,那麽韓軍的震恐除了對秦軍出現在後方之外,更重要的是七、八萬魏軍所在防區怎麽會在一瞬間被對手突破殺出怎麽多的秦軍,而且還是腰間掛滿魏軍士兵首級的一群虎狼。可以想見,韓軍此時的措手不及比此前的魏軍更甚。而白起絕對不會去理會韓軍的驚恐,又是找準一點,一次集中力量突擊,再次直接打掉了韓軍指揮係統,生擒聯軍主帥公孫熹。
有則傳說是這樣描述這次對韓軍的戰鬥的:“白起身先士卒,衝風在前。流箭襲來,白起座騎中箭倒地,白起墜馬落地。一韓軍騎士駕馬朝他衝殺而來,落地的白起隨手拔起一根長矛,猛一擲出,將那名韓軍騎兵連人帶馬穿膛刺透,遂起聲再戰!”看來,以智慧過人而聞名於世的白起,在他年輕之時也有後世西楚霸王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的勇猛一麵。
就在秦軍主力自背麵強擊韓軍之時,處於韓軍正麵的秦軍偏師遂即發動夾擊。韓軍徹底陷於秦軍兩麵夾擊之中,將士皆震怖,不戰自潰。二十萬韓軍將士幾乎全部死於此地。白起攻下伊闕馬不停蹄,立刻命秦軍繼續追擊潰敗聯軍。秦軍虎狼見人就殺,見頭就砍,隻留首級,絕不受降。趁勝向東,全力追殲敵軍。就如同著名的連橫家張儀所說的那樣:“戰場上,秦軍將士撕開衣服,攤胸赤脖,光著腦袋。他們一手握著兵器,一胳膊下夾著俘虜,腰間掛著人頭,吶喊著衝殺,六國的軍隊在他們的麵前就象是雞蛋碰石頭!”伴隨著秦軍將士近似瘋狂的追殺,白起遂向東占領伊洛地區韓國五城。 合計斬首二十四萬級有餘,近二十五萬!伊闕之戰,白起大獲全勝,取得了上古以來直到公元前293年世界古代戰爭史上最大一次殲滅戰的勝利,震驚山東六國!
此戰之後,一個全新的名字登上了秦國爭霸中原,橫掃天下的戰爭舞台。山東六國將一次又一次的因為這個名字而瑟瑟發抖!這個名字便是——白起!
第五章:趁勝北上,掠地中原!
公元前293年,隨著伊闕之戰白起的大獲全勝,二十五萬枚韓魏聯軍首級落地,以及韓國東部大片領土的易守,秦國東進三晉戰略的第一步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韓國全國半數以上的軍事力量僅以此一戰便被完全消滅,魏軍援兵七萬餘被斬絕。處於韓國北麵的魏國的南線屏障即將瓦解!如此,在幾乎是根本性的削弱了韓軍有生力量並取得戰線優勢之後,秦昭王即將發起對三晉之首魏國的第一次強力打擊!
總體來說,魏國當時的架勢雖不象戰國前半期吳起、龐絹時期那麽具有優勢,但怎麽說也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有城池一百多座。當時的齊國也不過是“大小城邑七十二。”當然,城有多少之別,也有大小之分。城多不一定在國力、人口、兵力上超過齊國。魏國在當時同時受到西邊的秦國,東方的齊國兩大勢力的夾擊,險於一種非常被動的局麵之中。而伊闕之敗,不但是韓國的失敗也是魏國的失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