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白起的感慨是不無道理的。而同時,白起的感慨事實上是白起內心為韓魏聯軍在伊闕如何戰勝秦軍出了一招。那就是以勇悍的韓軍主力推著魏軍向前。魏軍雖然在戰鬥意誌上不如秦軍,但是素質和水平還是有的。打不了進攻卻能在韓軍頂住支撐的情況下打相持。而當秦魏兩軍相持之時,韓軍再發動強大的進攻。這樣的話,韓魏聯軍就可以取得戰爭勝利。
簡單一點的說,白起給對手出的招就是:一,取主動攻勢;二,一魏軍為先鋒,韓軍為主力,用韓軍推著魏軍前進。這也就是“魏恃韓強,不可敵也”的解釋。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白起先在心裏暗自為對手出招可以水正合這一兵家名言。
可白起除了知道韓魏如何才能勝利之外,也同樣洞悉了對手的弱點。那就是聯軍內部互相推委,誰都不願意打這個先鋒。韓軍認為,自己是主力,應該在後。魏軍認為,自己是幫忙,應該在後。結果,韓軍隻好因為保家為國擋在了秦軍正麵。而這樣,聯軍的戰略也就變成了消耗秦軍打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
一切盡在白起預料之中。
………
第四章:橫掃韓魏,所向披靡!
白起,這位年輕的新秀將領,剛剛初戰小勝,軍銜升為左更。左更白起出任十萬大軍主將,正是想大展身手、意氣芬發的時侯。
在他麵前,韓魏聯兵合計三十萬,依障伊闕一代有利地形迎戰秦軍。
白起對敵軍韓魏兩部人馬領導層的心思可謂動若觀火。他不慌不忙的等著,不急於求戰,反而率秦軍與韓、魏聯軍相持,壓迫韓魏聯軍於伊闕山之狹隘地區不得施展,擺出一副麵對險要地形無計可施的假象麻痹對手,以待最佳的進攻時期。等著韓魏兩軍主將公孫熹和犀武為了誰當前峰爭論不休,等著韓魏聯軍排出一個錯誤的陣型。
那麽韓魏聯軍最終排出了一個怎樣的陣形呢?韓軍主力二十萬被迫於戰線最前沿排出一個防禦陣型,魏軍援兵七、八萬處於韓軍主力側後部,呈一個支援架勢。
這裏還不得不談談韓魏兩國錯綜複雜的國家關係,或者水三晉之間的關係。三晉本來都是春秋第一強國晉國分裂而產生的。這種先天特徵決定了他們之間互為兩種關係:一、互為唇齒,唇亡則齒寒;二,互為遷製,此消則彼張。
這兩種關係集中表現為三方在對秦東進的態度上。三晉之中以中間的魏國最強,南邊的韓國最弱。從雙方的總兵力來看,最強時魏國軍隊70萬,總人口可能是350——400的狀態,有城百餘座;韓國軍隊30萬,總人口可能就150萬上下。戰國時期某個國家的最大動兵能力其實基本等於其全國總戶數,每戶出一丁基本就是他們的動兵極限。而韓國最弱自然常常成為秦國對三晉開第一刀的對象。而三晉對於秦國而言在國土上有這樣一個特點:從南向北,三晉互為屏障。韓國西部國土若被秦國所得,則秦便可對魏國西部領土形成西、南兩線夾擊之勢;如果韓、魏西部失守,趙國便處於秦軍西、南兩麵夾擊之勢。這樣,三國之間在秦軍麵前互相援手便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三晉的關係在秦軍東進的時刻首先體現為互助。由於韓國最弱,自然成了秦國東出三晉的第一個對象。所以,對三晉,秦國的打擊順序是先南後北,也就是韓、魏、趙的順序。而韓國存亡對於魏國的重要性又使魏國在秦攻韓時必須給予幫助。這樣,就為秦國對魏國這個三晉之首力量的分化殘食創造了條件,可以利用韓國吸引魏國分兵,一批一批的消耗魏國那的確相當龐大的國力和軍力,避免與魏軍展開規模過大的會戰。過早的會戰將過早消耗國力和軍力,這在戰國這樣一個群雄並立的時代裏是絕對沒有好處的。
其次,秦國東進,三晉的關係又體現為互攻,基本上是北攻南。原因也同樣是唇齒關係。想像一下,如果韓國在秦軍的攻擊之下向秦國屈服,那麽魏國的南線將徹底暴露在秦軍麵前。這樣,魏國就將失去南線屏障。同理,如果韓、魏都向秦國屈服,那麽趙國的南線則翼也就同樣會出現問題。這就好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波蘭在麵對德國東進之時蘇聯的態度一樣:你能幫我頂住他我就頂你,一旦你頂不住,我就幹掉你自己來頂,增加防禦縱深。其實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國家政治手段。韓戰前,蘇聯對中國的態度也是這樣,蘇聯在聯大表決會前故意以抗意為名退場以及其他一些表現都說明了這一點。政治這個東西從來就是黑暗的。隻不過大多人對此並無太多關注不了解罷了。而三晉這一關係就意味這三方互助時必須有所保留,多張個心眼。這也是魏軍隻以少數兵力助戰又不肯打前鋒的重要原因,就象史達林對毛澤東說:“空軍沒有準備好。”差不多。
所以,在秦昭王大力東進時刻,如果三晉之中某個國家遭到進攻,其他一方或兩方通常都會施以援手,而當某一國顯出屈服之態的時刻,其他一方或兩方便會馬上掉轉槍頭去扁他!這一狀態對於秦國而言都是有利的。秦國可以利用韓國對魏軍主力進行分化蠶食,伊闕之戰便是蠶食之戰;又可以在三國互攻時坐收漁利,後來的白起華陽一戰正是漁利之戰。其實這個道理並不是隻有秦國明白,三晉互相之間也清楚。可地緣條件是不可改變的,所以也是沒辦法的事。
</br>
簡單一點的說,白起給對手出的招就是:一,取主動攻勢;二,一魏軍為先鋒,韓軍為主力,用韓軍推著魏軍前進。這也就是“魏恃韓強,不可敵也”的解釋。
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白起先在心裏暗自為對手出招可以水正合這一兵家名言。
可白起除了知道韓魏如何才能勝利之外,也同樣洞悉了對手的弱點。那就是聯軍內部互相推委,誰都不願意打這個先鋒。韓軍認為,自己是主力,應該在後。魏軍認為,自己是幫忙,應該在後。結果,韓軍隻好因為保家為國擋在了秦軍正麵。而這樣,聯軍的戰略也就變成了消耗秦軍打防禦,而不是主動進攻。
一切盡在白起預料之中。
………
第四章:橫掃韓魏,所向披靡!
白起,這位年輕的新秀將領,剛剛初戰小勝,軍銜升為左更。左更白起出任十萬大軍主將,正是想大展身手、意氣芬發的時侯。
在他麵前,韓魏聯兵合計三十萬,依障伊闕一代有利地形迎戰秦軍。
白起對敵軍韓魏兩部人馬領導層的心思可謂動若觀火。他不慌不忙的等著,不急於求戰,反而率秦軍與韓、魏聯軍相持,壓迫韓魏聯軍於伊闕山之狹隘地區不得施展,擺出一副麵對險要地形無計可施的假象麻痹對手,以待最佳的進攻時期。等著韓魏兩軍主將公孫熹和犀武為了誰當前峰爭論不休,等著韓魏聯軍排出一個錯誤的陣型。
那麽韓魏聯軍最終排出了一個怎樣的陣形呢?韓軍主力二十萬被迫於戰線最前沿排出一個防禦陣型,魏軍援兵七、八萬處於韓軍主力側後部,呈一個支援架勢。
這裏還不得不談談韓魏兩國錯綜複雜的國家關係,或者水三晉之間的關係。三晉本來都是春秋第一強國晉國分裂而產生的。這種先天特徵決定了他們之間互為兩種關係:一、互為唇齒,唇亡則齒寒;二,互為遷製,此消則彼張。
這兩種關係集中表現為三方在對秦東進的態度上。三晉之中以中間的魏國最強,南邊的韓國最弱。從雙方的總兵力來看,最強時魏國軍隊70萬,總人口可能是350——400的狀態,有城百餘座;韓國軍隊30萬,總人口可能就150萬上下。戰國時期某個國家的最大動兵能力其實基本等於其全國總戶數,每戶出一丁基本就是他們的動兵極限。而韓國最弱自然常常成為秦國對三晉開第一刀的對象。而三晉對於秦國而言在國土上有這樣一個特點:從南向北,三晉互為屏障。韓國西部國土若被秦國所得,則秦便可對魏國西部領土形成西、南兩線夾擊之勢;如果韓、魏西部失守,趙國便處於秦軍西、南兩麵夾擊之勢。這樣,三國之間在秦軍麵前互相援手便是順理成章的了。所以,三晉的關係在秦軍東進的時刻首先體現為互助。由於韓國最弱,自然成了秦國東出三晉的第一個對象。所以,對三晉,秦國的打擊順序是先南後北,也就是韓、魏、趙的順序。而韓國存亡對於魏國的重要性又使魏國在秦攻韓時必須給予幫助。這樣,就為秦國對魏國這個三晉之首力量的分化殘食創造了條件,可以利用韓國吸引魏國分兵,一批一批的消耗魏國那的確相當龐大的國力和軍力,避免與魏軍展開規模過大的會戰。過早的會戰將過早消耗國力和軍力,這在戰國這樣一個群雄並立的時代裏是絕對沒有好處的。
其次,秦國東進,三晉的關係又體現為互攻,基本上是北攻南。原因也同樣是唇齒關係。想像一下,如果韓國在秦軍的攻擊之下向秦國屈服,那麽魏國的南線將徹底暴露在秦軍麵前。這樣,魏國就將失去南線屏障。同理,如果韓、魏都向秦國屈服,那麽趙國的南線則翼也就同樣會出現問題。這就好象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波蘭在麵對德國東進之時蘇聯的態度一樣:你能幫我頂住他我就頂你,一旦你頂不住,我就幹掉你自己來頂,增加防禦縱深。其實這是一種很簡單的國家政治手段。韓戰前,蘇聯對中國的態度也是這樣,蘇聯在聯大表決會前故意以抗意為名退場以及其他一些表現都說明了這一點。政治這個東西從來就是黑暗的。隻不過大多人對此並無太多關注不了解罷了。而三晉這一關係就意味這三方互助時必須有所保留,多張個心眼。這也是魏軍隻以少數兵力助戰又不肯打前鋒的重要原因,就象史達林對毛澤東說:“空軍沒有準備好。”差不多。
所以,在秦昭王大力東進時刻,如果三晉之中某個國家遭到進攻,其他一方或兩方通常都會施以援手,而當某一國顯出屈服之態的時刻,其他一方或兩方便會馬上掉轉槍頭去扁他!這一狀態對於秦國而言都是有利的。秦國可以利用韓國對魏軍主力進行分化蠶食,伊闕之戰便是蠶食之戰;又可以在三國互攻時坐收漁利,後來的白起華陽一戰正是漁利之戰。其實這個道理並不是隻有秦國明白,三晉互相之間也清楚。可地緣條件是不可改變的,所以也是沒辦法的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