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由於武卒與唐府兵都是精銳部隊,在武器裝備上也都同樣是複合化的。唐軍士兵一般都是刀、槍,弓三種兵器與一身。魏武卒也是戟、弓弩、劍三種兵器與一身。
那麽兩者有沒有什麽不同呢?也有。一,府兵軍級傳後代,至少在唐朝前期是這樣的。武卒不傳而行考核製度。所以兵員上武卒是更加精選的。二,為了讓士兵戰鬥素質更高,吳起等人要求士兵將田地交給家人或是出租給別人去種,而使武卒專心練兵。唐軍府兵在這方麵就沒這麽講就。這裏造成兩個區別,那就是武卒訓練可能比唐軍還要好,但是武卒對魏國國家財政的壓力也更大。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魏國武卒的單兵素質與唐軍前期劃上一個“約等於號”!
這裏順便提一下齊軍。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齊莊公為勇爵”,其意為齊莊公設置勇士爵位,即在戰場上表現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齊國五都有“持戟之士”,也稱為技擊。齊國的技擊之士是戰國時代一個非常著名的兵種。“技擊”是齊國將百姓進行招幕,並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使之具有超過過去徵發兵的優秀戰技素養。“技”的意思也就在此。
魏國武卒在武器裝備方麵結合了格殺(戟)、遠射(弓)兩種作戰能力與一身,可唯是集攻守於一身的兵種。而魏國的所謂“倉頭”和“奮擊”分別是以盾排和長矛加強武卒防守或進攻時的戰鬥力的兵種。可以想像一下當時魏軍作戰時的場麵:戰陣四周,無數手拿堅盾的“倉頭”組成連綿不絕的防線,他們的身後是重裝武卒以及“奮擊”。武卒們在盾陣之後不斷的向進攻而來的敵軍釋放著利箭,一旦對手僥倖的躲過了利箭的狙殺撞在了“倉頭”的盾陣之上,“倉頭”手中的戈就將迅速結束他們的生命。當敵軍的攻勢受挫之後,武卒們便立刻收弓回鞘,與“奮擊”一同組成衝擊隊形,並在“倉頭”的盾排配合下,冒著敵軍的槍淋箭雨飛速衝進敵陣……… 而持戟之士可能依然是一種裝備單一的作戰兵種。齊國應該在技擊之外配有獨立的弓箭手部隊,當然也包括護陣部隊。而技擊應該是一種非常善於近距離格鬥的兵種。
但很可惜,技擊之士僅僅是齊國的一種以國家財富對自由民實行的一種僱傭兵。荀子在評論齊、魏、秦三國“軍功爵製”優劣的時候說,齊國的技擊之士,“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亡國之兵也”
齊國的技擊之士,冒死戰鬥,殺敵一人,所得賞金不過八兩,再無賞賜,具有僱傭兵性質,所以戰鬥力必然有限,是“亡國之兵”。後來齊國與燕國交戰中,齊軍大敗險些滅國,這也說明齊軍的戰鬥力並不十分強大。 比較類似唐朝後期軍隊和宋朝軍隊。
而荀子對秦軍商鞅的二十級軍功受爵製則有這樣一番評價:“秦之銳士,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秦軍將士有功既賞爵位,又賜田宅,可以成為軍功地主,如果不斷立功,還可不斷受賞,乃至於獲得高官厚祿,所以形成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能“最為眾強長久”。
也難怪荀子認為“齊之技擊不能當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韓國軍隊的情況。在戰國時期,韓國的地緣位置有點類似春秋時期的宋、衛兩國。都是頭等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有個特點,那就是老被人打,或是大國的戰爭老是在他們的地盤上打。所以戰爭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家常便飯,習以為常。
而同時又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怎麽打也死不了。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國家往往是大國勢力的“中間緩衝地帶”。如果滅亡那就意味著某個大國的戰略縱深被壓縮,或者是兩個大國同時處於直接交鋒狀態,這對於大國政治而言是不允許的。
這一情況決定了這些國家總是打仗卻總是打不死。而這些小國實力不足,又往往沒有侵略別人的能力。這樣就給人一種挨打貨,不用的料的錯覺。其實這些國家由於經常處於戰爭狀態之中,軍隊不但不是垃圾,反而民風彪悍,非常善戰。同時,這些國家對於武裝力量的建設更是費盡心思。比如近代的朝鮮、越南、以色列之類就是這種國家。而韓國也正是這樣一種典型。
所以,韓軍士兵的戰鬥主動性甚至超過魏軍,與當時北方的趙軍相當。與秦軍可能也相差無幾。但有限於對韓國變法運動史料的潰乏,我們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這支軍隊了。
《戰國策》中對韓國軍力的概括是“精兵二十萬,廝屠十萬。”韓國在武器裝備上也可能是戰國時代最優秀的。
史書上說過:“強弓勁弩皆自韓出,天下寶劍韓為重”。韓國的冶鐵技術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之一。而其弓弩的製造技術更是另人剎意。有段材料顯示,韓弩最大射程達到六百步,這大約是五百多米,如果屬實,那麽韓弩的射程與後世弩機的顛峰之作、宋代的“神臂弓”(一種弩)相差無幾,遠超過秦弩和後來的漢弩。而對於韓軍強弩的精確性曾有這樣的描述“遠者掩其胸,近者遠其心”,也就是說在遠距離上,韓弩通常直中對手胸部,而近處卻能直接命中心髒。這同樣也是對韓軍士兵優勢的射擊技術的一種反映。此外,也有韓軍使用鐵甲建立重型步兵的記錄。
</br>
那麽兩者有沒有什麽不同呢?也有。一,府兵軍級傳後代,至少在唐朝前期是這樣的。武卒不傳而行考核製度。所以兵員上武卒是更加精選的。二,為了讓士兵戰鬥素質更高,吳起等人要求士兵將田地交給家人或是出租給別人去種,而使武卒專心練兵。唐軍府兵在這方麵就沒這麽講就。這裏造成兩個區別,那就是武卒訓練可能比唐軍還要好,但是武卒對魏國國家財政的壓力也更大。
基本上,我們可以把魏國武卒的單兵素質與唐軍前期劃上一個“約等於號”!
這裏順便提一下齊軍。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 “齊莊公為勇爵”,其意為齊莊公設置勇士爵位,即在戰場上表現勇敢者就可得到爵位。齊國五都有“持戟之士”,也稱為技擊。齊國的技擊之士是戰國時代一個非常著名的兵種。“技擊”是齊國將百姓進行招幕,並進行嚴格的軍事訓練,使之具有超過過去徵發兵的優秀戰技素養。“技”的意思也就在此。
魏國武卒在武器裝備方麵結合了格殺(戟)、遠射(弓)兩種作戰能力與一身,可唯是集攻守於一身的兵種。而魏國的所謂“倉頭”和“奮擊”分別是以盾排和長矛加強武卒防守或進攻時的戰鬥力的兵種。可以想像一下當時魏軍作戰時的場麵:戰陣四周,無數手拿堅盾的“倉頭”組成連綿不絕的防線,他們的身後是重裝武卒以及“奮擊”。武卒們在盾陣之後不斷的向進攻而來的敵軍釋放著利箭,一旦對手僥倖的躲過了利箭的狙殺撞在了“倉頭”的盾陣之上,“倉頭”手中的戈就將迅速結束他們的生命。當敵軍的攻勢受挫之後,武卒們便立刻收弓回鞘,與“奮擊”一同組成衝擊隊形,並在“倉頭”的盾排配合下,冒著敵軍的槍淋箭雨飛速衝進敵陣……… 而持戟之士可能依然是一種裝備單一的作戰兵種。齊國應該在技擊之外配有獨立的弓箭手部隊,當然也包括護陣部隊。而技擊應該是一種非常善於近距離格鬥的兵種。
但很可惜,技擊之士僅僅是齊國的一種以國家財富對自由民實行的一種僱傭兵。荀子在評論齊、魏、秦三國“軍功爵製”優劣的時候說,齊國的技擊之士,“得一首者,則賜贖錙金,無本賞矣……是亡國之兵也”
齊國的技擊之士,冒死戰鬥,殺敵一人,所得賞金不過八兩,再無賞賜,具有僱傭兵性質,所以戰鬥力必然有限,是“亡國之兵”。後來齊國與燕國交戰中,齊軍大敗險些滅國,這也說明齊軍的戰鬥力並不十分強大。 比較類似唐朝後期軍隊和宋朝軍隊。
而荀子對秦軍商鞅的二十級軍功受爵製則有這樣一番評價:“秦之銳士,得而後功之,功賞相長也,五甲首而隸五家,是最為眾強長久。”秦軍將士有功既賞爵位,又賜田宅,可以成為軍功地主,如果不斷立功,還可不斷受賞,乃至於獲得高官厚祿,所以形成民“勇於公戰,怯於私鬥”,能“最為眾強長久”。
也難怪荀子認為“齊之技擊不能當魏之武卒,魏之武卒不可遇秦之銳士”了。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韓國軍隊的情況。在戰國時期,韓國的地緣位置有點類似春秋時期的宋、衛兩國。都是頭等大國夾縫中生存的國家。
這樣的國家有個特點,那就是老被人打,或是大國的戰爭老是在他們的地盤上打。所以戰爭對於他們來說那就是家常便飯,習以為常。
而同時又有另一個特點,那就是怎麽打也死不了。原因很簡單,這樣的國家往往是大國勢力的“中間緩衝地帶”。如果滅亡那就意味著某個大國的戰略縱深被壓縮,或者是兩個大國同時處於直接交鋒狀態,這對於大國政治而言是不允許的。
這一情況決定了這些國家總是打仗卻總是打不死。而這些小國實力不足,又往往沒有侵略別人的能力。這樣就給人一種挨打貨,不用的料的錯覺。其實這些國家由於經常處於戰爭狀態之中,軍隊不但不是垃圾,反而民風彪悍,非常善戰。同時,這些國家對於武裝力量的建設更是費盡心思。比如近代的朝鮮、越南、以色列之類就是這種國家。而韓國也正是這樣一種典型。
所以,韓軍士兵的戰鬥主動性甚至超過魏軍,與當時北方的趙軍相當。與秦軍可能也相差無幾。但有限於對韓國變法運動史料的潰乏,我們不能更深入的去了解這支軍隊了。
《戰國策》中對韓國軍力的概括是“精兵二十萬,廝屠十萬。”韓國在武器裝備上也可能是戰國時代最優秀的。
史書上說過:“強弓勁弩皆自韓出,天下寶劍韓為重”。韓國的冶鐵技術可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之一。而其弓弩的製造技術更是另人剎意。有段材料顯示,韓弩最大射程達到六百步,這大約是五百多米,如果屬實,那麽韓弩的射程與後世弩機的顛峰之作、宋代的“神臂弓”(一種弩)相差無幾,遠超過秦弩和後來的漢弩。而對於韓軍強弩的精確性曾有這樣的描述“遠者掩其胸,近者遠其心”,也就是說在遠距離上,韓弩通常直中對手胸部,而近處卻能直接命中心髒。這同樣也是對韓軍士兵優勢的射擊技術的一種反映。此外,也有韓軍使用鐵甲建立重型步兵的記錄。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