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在總結白起畢生戰績時一筆帶過白起的第一次戰鬥:“秦昭王十三年,領兵拔韓新城。”
左庶長,秦軍功授爵製二十級爵位中第十級爵,在軍中相當於現在一個少校或中校,也就是個營一級的軍官。根據秦軍軍事建製,一大屯2500人,一曲兩大屯5000人,一部五曲25000人。所以對於白起這初次亮象攻擊新城時的兵力情況,比較合理的一種猜測是一曲人馬,也就 2500 人。2500人拔下韓國西部一座重要橋頭堡,白起的軍事才華極有可能在這第一次戰鬥中已經有非凡的表現。這種觀點的一個佐證有二:首先,戰後白起爵升兩級,升為左更。左更大約相當於一個上校,也就是旅團級的軍官。其次,破格以左更爵位接過大將向壽手中的十萬秦軍主力部隊擔任迎戰韓魏聯軍的兵團司令。一個上校去指揮一個十幾萬人的兵團,這不能不說不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可以推測白起此前拔新一戰必有非常表現。
就史料所知,當時秦相樓緩下台,新相魏冉推薦白起代向壽為主將。
拔新城後,韓國西部幾鎮以被打掉,東進韓國內地的大門——伊闕便毫無保留的呈現在了白起的麵前。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十四年,魏將公孫喜率部約七、八萬援韓,韓僖王命令其聯合韓軍主力二十萬共計韓魏聯軍約三十萬大軍迎戰秦軍。
而此時白起接到手的人馬大約十萬多一些,兵力不足對方一半。
當白起剛剛上任率大軍來到伊闕西北之時,白起不禁感慨的說到:“魏恃韓強,不可敵也!”
魏恃韓強不的敵?白起為什麽會有這樣一種感嘆呢?而白起的這一感慨之言又說明了什麽問題呢?
在這裏,我們首先看一看韓魏兩軍的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狀況。
魏國,是戰國時代最早進行變法強國的大國。前445年 魏文侯在位期間便任用李悝在魏國實行變法強國。李悝變法以四項主體內容對魏國的國家體製,社會製度,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麵改造。
這四大內容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以盡地利。二、平糴政策。三、論功行賞。四、重刑輕罪。
李的變法主張主要是通過削奪奴隸主階級的特權,加強中央權利,並解放底層人民,以此提高農業生產,行“富國”的目的。魏國由此在國力上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而不久之後,吳起在魏國時期以李悝成就基礎之上最重要的變法主張或者說成就便是完成了“武卒製度”的確立。
魏國武卒製度主要內容: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開的硬弓強弩和裝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著文,頭戴鐵盔,腰佩劍,帶三天糧食,在半天之內走完百裏路(合現在41.3公裏)方可入選。凡是中選的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徭役。 我一直覺得先秦時代中國人的體質都要比現在人好。41.3公裏的路程和馬拉鬆差不多,而他們在跑的時侯穿的可不是短褲背心,而是幾十斤的裝備和口糧。吳起為了使武卒完全脫離生產,專心操演,不但全家免去徭役賦稅,還給家裏以土地房屋。這些武卒跟傳統的徵兵製最大的區別在於吳起給武卒們發工資,立功了還有賞爵和田地,成為職業化的軍人,所以驍勇善戰。這是一種史無先例的創舉,開後代募兵製的先河。 經歷了李、吳二人的變法運動,魏國終於成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魏國當時號稱:武卒20萬,倉頭20萬,奮擊20萬、斯徒10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對於魏軍的武裝力量我們可以簡單的來分析一下:
武卒是以重甲重盔、弓、戟、劍多種兵器武裝起來的職業軍隊,他們不事生產,專以戰爭為任務。武國武卒多種裝備與一身的情況意味著他們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合成化步兵”。
倉頭、奮擊應該依然是徵發軍。他們的武備應該略差。應該依然是使用單一武器的兵種。倉頭可能類似“護陣步兵”。主要武器可能是盾排和戈一類的砍殺兵器。奮擊極有可能是以長矛為武器的衝殺步兵。
斯徒應該是奴隸,他們的使命可能類似於後勤部隊,負責一些物資運送和雜務。
看來,以武卒為中心,魏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規模達70萬的強大武裝力量!
當然,這種魏國這種招募來的精銳常備軍也有缺點,就是因為他們成本高,有家產工資,所以打起仗來也許怕死,一旦死了,意味著再也領不到工資了,家裏麵的福利,也打折扣了。所以他們無論如何,不能死,這樣也就談不上捨死忘生了。募兵製另一個問題是,兵員年齡越來越大,戰鬥力會下降。等他們立功有了田產了,當上“爺”了,打仗也就更沒勁了。所以,大法家荀子稱魏國武卒為“危國之兵”。
為了更清晰的認識魏國武卒的戰鬥力,我們可以拿後世的唐朝前期的府兵製來做一個對比。
唐太宗時期軍隊主要構成便是“府兵”。太宗貞觀行“均田製”。府兵入軍籍發給田地房屋,並給予工資,閑時務農,定期訓練,有事出征。全家隨之遷入,軍籍相傳,世代不得脫。
唐前期軍人同樣也是受到國家土地、房屋的優厚待遇,而且也有工資可拿。由其是在均田製解體之前,唐軍士兵的待遇是相當不錯的。這也是魏軍武卒與唐府兵類似的一個地方。同樣,武卒兵員老化而使戰鬥力下降的問題在終身製的唐府兵那裏也同樣存在。
</br>
左庶長,秦軍功授爵製二十級爵位中第十級爵,在軍中相當於現在一個少校或中校,也就是個營一級的軍官。根據秦軍軍事建製,一大屯2500人,一曲兩大屯5000人,一部五曲25000人。所以對於白起這初次亮象攻擊新城時的兵力情況,比較合理的一種猜測是一曲人馬,也就 2500 人。2500人拔下韓國西部一座重要橋頭堡,白起的軍事才華極有可能在這第一次戰鬥中已經有非凡的表現。這種觀點的一個佐證有二:首先,戰後白起爵升兩級,升為左更。左更大約相當於一個上校,也就是旅團級的軍官。其次,破格以左更爵位接過大將向壽手中的十萬秦軍主力部隊擔任迎戰韓魏聯軍的兵團司令。一個上校去指揮一個十幾萬人的兵團,這不能不說不是一個非常特別的現象。可以推測白起此前拔新一戰必有非常表現。
就史料所知,當時秦相樓緩下台,新相魏冉推薦白起代向壽為主將。
拔新城後,韓國西部幾鎮以被打掉,東進韓國內地的大門——伊闕便毫無保留的呈現在了白起的麵前。次年,也就是公元前293年,秦昭王十四年,魏將公孫喜率部約七、八萬援韓,韓僖王命令其聯合韓軍主力二十萬共計韓魏聯軍約三十萬大軍迎戰秦軍。
而此時白起接到手的人馬大約十萬多一些,兵力不足對方一半。
當白起剛剛上任率大軍來到伊闕西北之時,白起不禁感慨的說到:“魏恃韓強,不可敵也!”
魏恃韓強不的敵?白起為什麽會有這樣一種感嘆呢?而白起的這一感慨之言又說明了什麽問題呢?
在這裏,我們首先看一看韓魏兩軍的軍隊建設和戰鬥力狀況。
魏國,是戰國時代最早進行變法強國的大國。前445年 魏文侯在位期間便任用李悝在魏國實行變法強國。李悝變法以四項主體內容對魏國的國家體製,社會製度,經濟政策進行了全麵改造。
這四大內容簡單概括起來就是:一、以盡地利。二、平糴政策。三、論功行賞。四、重刑輕罪。
李的變法主張主要是通過削奪奴隸主階級的特權,加強中央權利,並解放底層人民,以此提高農業生產,行“富國”的目的。魏國由此在國力上得到了巨大的發展。
而不久之後,吳起在魏國時期以李悝成就基礎之上最重要的變法主張或者說成就便是完成了“武卒製度”的確立。
魏國武卒製度主要內容:選拔武卒要求參加考選的人穿“三層之甲”,拿一張要用上百斤力才能拉開的硬弓強弩和裝有五十支箭的箭囊,扛著文,頭戴鐵盔,腰佩劍,帶三天糧食,在半天之內走完百裏路(合現在41.3公裏)方可入選。凡是中選的人,免除全家的賦稅、徭役。 我一直覺得先秦時代中國人的體質都要比現在人好。41.3公裏的路程和馬拉鬆差不多,而他們在跑的時侯穿的可不是短褲背心,而是幾十斤的裝備和口糧。吳起為了使武卒完全脫離生產,專心操演,不但全家免去徭役賦稅,還給家裏以土地房屋。這些武卒跟傳統的徵兵製最大的區別在於吳起給武卒們發工資,立功了還有賞爵和田地,成為職業化的軍人,所以驍勇善戰。這是一種史無先例的創舉,開後代募兵製的先河。 經歷了李、吳二人的變法運動,魏國終於成為戰國時代的第一個稱霸的國家。魏國當時號稱:武卒20萬,倉頭20萬,奮擊20萬、斯徒10萬、車六百乘,騎五千匹。
對於魏軍的武裝力量我們可以簡單的來分析一下:
武卒是以重甲重盔、弓、戟、劍多種兵器武裝起來的職業軍隊,他們不事生產,專以戰爭為任務。武國武卒多種裝備與一身的情況意味著他們可能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的“合成化步兵”。
倉頭、奮擊應該依然是徵發軍。他們的武備應該略差。應該依然是使用單一武器的兵種。倉頭可能類似“護陣步兵”。主要武器可能是盾排和戈一類的砍殺兵器。奮擊極有可能是以長矛為武器的衝殺步兵。
斯徒應該是奴隸,他們的使命可能類似於後勤部隊,負責一些物資運送和雜務。
看來,以武卒為中心,魏國已經建立起了一支規模達70萬的強大武裝力量!
當然,這種魏國這種招募來的精銳常備軍也有缺點,就是因為他們成本高,有家產工資,所以打起仗來也許怕死,一旦死了,意味著再也領不到工資了,家裏麵的福利,也打折扣了。所以他們無論如何,不能死,這樣也就談不上捨死忘生了。募兵製另一個問題是,兵員年齡越來越大,戰鬥力會下降。等他們立功有了田產了,當上“爺”了,打仗也就更沒勁了。所以,大法家荀子稱魏國武卒為“危國之兵”。
為了更清晰的認識魏國武卒的戰鬥力,我們可以拿後世的唐朝前期的府兵製來做一個對比。
唐太宗時期軍隊主要構成便是“府兵”。太宗貞觀行“均田製”。府兵入軍籍發給田地房屋,並給予工資,閑時務農,定期訓練,有事出征。全家隨之遷入,軍籍相傳,世代不得脫。
唐前期軍人同樣也是受到國家土地、房屋的優厚待遇,而且也有工資可拿。由其是在均田製解體之前,唐軍士兵的待遇是相當不錯的。這也是魏軍武卒與唐府兵類似的一個地方。同樣,武卒兵員老化而使戰鬥力下降的問題在終身製的唐府兵那裏也同樣存在。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