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國在此戰中的失敗有三:
首先,一個最精銳的主力兵團幾個小時之內幾乎被秦軍全殲於龍門山地,這是軍事力量上的一大損失。也是前文所提到過的秦國利用韓國對魏國集團總體武裝力量的分化蠶食;
其次,人心士氣上的衰弱。七、八萬大軍一瞬間被消滅,三十萬聯軍主力一晝夜間土崩瓦解,這樣一種極端的戰果不但在戰場上給了韓魏兩軍官兵以巨大的心理震攝,也造成了魏國國內軍民前所未有的級大恐慌;
再次,伊闕新敗,韓國西部領土接連為秦國所占,魏國南部原來的韓、魏邊界即將成為秦、魏邊界。戰線擴張,且分處西、南兩麵,而且兩線中間還隔著一個周王朝的都城洛邑,這就造成了魏軍在麵對秦軍進攻時兩線受壓的不利局麵!
而在伊闕取得空前勝利的秦軍,也正打算趁大勝之餘威,進一步推進他的的“東進戰略”。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也就是伊闕大戰後一年,魏冉因病辭相,以客卿壽燭為相。這裏順便提一下,魏冉與白起是兒女親家。所以前先伊闕之戰之前魏冉極力推薦以左更爵位的白起擔任十萬秦軍主力兵團的司令官也有這麽一個原因。白起與魏冉的關係比較親密,白起因伊闕大勝而以二十多歲的年齡便被升為大良造爵,並授國尉一職,位列三公,真可謂少年得誌,意氣芬發。
所以,伊闕大戰之後,秦昭王立刻免去魏冉國相一職也可以認為是對魏冉勢力膨脹的一種提前遏製。
而另一方麵,秦昭王也在為繼續殘食魏國做著積極的軍事準備。
秦昭襄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91年,秦軍兵鋒再次指向韓魏兩國。而與前次伊闕之戰不同的是,此次軍事打擊的重點不是韓國,而是那個曾經的“戰國霸主”——魏!這一年,白起率軍攻韓,輕取宛城(今河南南陽)。
同年,秦將司馬錯拉開了秦軍大舉進攻魏國的序幕。司馬錯於是年攻取軹城。(今河南濟源東南)
白起拔下韓國宛城之後,繼續東進,數月後攻取韓國鄧城。
次年,秦軍強大的東進勢頭越來越另山東各國感到不安。就在這一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曾經的周王朝天子、中國的最高領袖東周王表示向西朝拜秦昭王。秦王國爭雄中原之勢已是無可阻擋!
此時的韓魏,在秦軍北中南三路連續攻擊之下,顯得是如此的怯弱,當年的三晉之手在麵對秦軍的步步緊逼麵前竟然是如此的不濟。昔日吳起五萬精甲盡破秦國五十萬大軍的豪氣,昔日魏襄王之時那四麵鎮恐的七十萬大軍的威勢也蕩然無存。
魏韓兩國在麵對秦軍如此虎狼之氣麵前,所能做的事隻有一件——除了割地還是割地。就在周天子朝秦的這一年,魏昭王被迫獻河東地400裏予秦國,韓釐王獻武遂200裏予秦國。
但是,以地賂秦並沒有給魏帶來任何好處。魏韓獻地的第二年,即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白起親率十萬大軍展開了對魏國最大規模的依次進攻。此戰,可以說是伊闕之戰後,秦國三晉戰略的一種延續。在這次戰爭中,白起的具體軍事戰術運用史書中少有提起。此役中魏國到底傷亡了多少軍民、白起斬獲多少司馬遷也為提起。史書中對白起對於這個昔日霸主魏國的軍事打擊僅僅是這樣一筆代過:“秦昭王十五年,白起領兵攻魏,取六十一城。”
這是白起一生中奪地最多的一次戰役,也是魏國最終走向衰敗的決定性戰役。同樣因為上述原因,這也成為後世對白起畢生斬首數量說法不一的第一個重要原因。這一戰,魏國西部領土淪喪殆盡,軍事力量大大削弱,國勢岌岌可危!此後十餘年,秦相魏冉又再次攻魏,斬首四萬,直逼魏都大梁。
具某些歷史學家推測,白起此戰魏國領土損失三分之一以上。此後國力已經淪落到韓國最強大時侯的狀態,魏軍此後全國軍力最大一此動員便是秦攻趙邯鄲,信陵君切符救趙時的二十萬,與此前最強盛時的七十萬差距非常之大。故白起此戰所斬之首級,所獲之軍功可能在二十萬上下!這一說法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
同時,此戰也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方的趙國。按地緣政治關係,魏國西部領土連連淪陷,對於趙國而言應該說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趙國在這一戰役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非常的冷靜。其實對於趙國而言,這種冷靜是不無道理的。趙國地處北方,在位置上相對於秦是三晉中最遠的一個。而秦國除了三晉之外,還必須麵對南方大國楚國的遷製。此時的楚國雖然遭遇了幾次對外戰爭的失敗,連懷王都死在秦境,但楚國終究是當時戰國七雄之中領土最大(號稱五萬裏),人口最多(五百萬以上),軍隊最多(帶甲百萬)的大國。而當時的楚國已經在懷王時期吞併越國,春秋時期的吳越二霸之領土盡納其下,且尚未遭到根本性的打擊。而趙國剛完成的以“胡服騎射”為主的一係列國家政體、軍事、經濟改革的武力也正在發揮作用,國力蒸蒸日上。可謂是戰國時代當年秦國“厚積實力,等待時機”的一個翻版。趙國不但沒有象魏國伊闕之戰那樣中秦國的分化瓦解之計,反而採取守勢,冷眼旁觀,避開東西兩麵齊、秦兩國的進攻鋒芒,削弱北方燕國,打擊北方匈奴、胡族,積極的發展北方邊疆地區的經濟,提高國力,等待時機。趙國政治集團也是在思想上非常成熟,戰略上非常正確,措施上非常得力的一個“比較晚進行變法強國,力量衰減同樣比較晚”的一個國家。趙國是七國中變法最晚的,其次晚的是秦國。趙軍的銳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到了始皇滅六國時代。
</br>
首先,一個最精銳的主力兵團幾個小時之內幾乎被秦軍全殲於龍門山地,這是軍事力量上的一大損失。也是前文所提到過的秦國利用韓國對魏國集團總體武裝力量的分化蠶食;
其次,人心士氣上的衰弱。七、八萬大軍一瞬間被消滅,三十萬聯軍主力一晝夜間土崩瓦解,這樣一種極端的戰果不但在戰場上給了韓魏兩軍官兵以巨大的心理震攝,也造成了魏國國內軍民前所未有的級大恐慌;
再次,伊闕新敗,韓國西部領土接連為秦國所占,魏國南部原來的韓、魏邊界即將成為秦、魏邊界。戰線擴張,且分處西、南兩麵,而且兩線中間還隔著一個周王朝的都城洛邑,這就造成了魏軍在麵對秦軍進攻時兩線受壓的不利局麵!
而在伊闕取得空前勝利的秦軍,也正打算趁大勝之餘威,進一步推進他的的“東進戰略”。
秦昭襄王十五年,公元前292年,也就是伊闕大戰後一年,魏冉因病辭相,以客卿壽燭為相。這裏順便提一下,魏冉與白起是兒女親家。所以前先伊闕之戰之前魏冉極力推薦以左更爵位的白起擔任十萬秦軍主力兵團的司令官也有這麽一個原因。白起與魏冉的關係比較親密,白起因伊闕大勝而以二十多歲的年齡便被升為大良造爵,並授國尉一職,位列三公,真可謂少年得誌,意氣芬發。
所以,伊闕大戰之後,秦昭王立刻免去魏冉國相一職也可以認為是對魏冉勢力膨脹的一種提前遏製。
而另一方麵,秦昭王也在為繼續殘食魏國做著積極的軍事準備。
秦昭襄王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291年,秦軍兵鋒再次指向韓魏兩國。而與前次伊闕之戰不同的是,此次軍事打擊的重點不是韓國,而是那個曾經的“戰國霸主”——魏!這一年,白起率軍攻韓,輕取宛城(今河南南陽)。
同年,秦將司馬錯拉開了秦軍大舉進攻魏國的序幕。司馬錯於是年攻取軹城。(今河南濟源東南)
白起拔下韓國宛城之後,繼續東進,數月後攻取韓國鄧城。
次年,秦軍強大的東進勢頭越來越另山東各國感到不安。就在這一年,也就是秦昭襄王十七年,公元前290年,曾經的周王朝天子、中國的最高領袖東周王表示向西朝拜秦昭王。秦王國爭雄中原之勢已是無可阻擋!
此時的韓魏,在秦軍北中南三路連續攻擊之下,顯得是如此的怯弱,當年的三晉之手在麵對秦軍的步步緊逼麵前竟然是如此的不濟。昔日吳起五萬精甲盡破秦國五十萬大軍的豪氣,昔日魏襄王之時那四麵鎮恐的七十萬大軍的威勢也蕩然無存。
魏韓兩國在麵對秦軍如此虎狼之氣麵前,所能做的事隻有一件——除了割地還是割地。就在周天子朝秦的這一年,魏昭王被迫獻河東地400裏予秦國,韓釐王獻武遂200裏予秦國。
但是,以地賂秦並沒有給魏帶來任何好處。魏韓獻地的第二年,即秦昭襄王十八年,公元前289年,白起親率十萬大軍展開了對魏國最大規模的依次進攻。此戰,可以說是伊闕之戰後,秦國三晉戰略的一種延續。在這次戰爭中,白起的具體軍事戰術運用史書中少有提起。此役中魏國到底傷亡了多少軍民、白起斬獲多少司馬遷也為提起。史書中對白起對於這個昔日霸主魏國的軍事打擊僅僅是這樣一筆代過:“秦昭王十五年,白起領兵攻魏,取六十一城。”
這是白起一生中奪地最多的一次戰役,也是魏國最終走向衰敗的決定性戰役。同樣因為上述原因,這也成為後世對白起畢生斬首數量說法不一的第一個重要原因。這一戰,魏國西部領土淪喪殆盡,軍事力量大大削弱,國勢岌岌可危!此後十餘年,秦相魏冉又再次攻魏,斬首四萬,直逼魏都大梁。
具某些歷史學家推測,白起此戰魏國領土損失三分之一以上。此後國力已經淪落到韓國最強大時侯的狀態,魏軍此後全國軍力最大一此動員便是秦攻趙邯鄲,信陵君切符救趙時的二十萬,與此前最強盛時的七十萬差距非常之大。故白起此戰所斬之首級,所獲之軍功可能在二十萬上下!這一說法應該是有一定道理的。
同時,此戰也引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北方的趙國。按地緣政治關係,魏國西部領土連連淪陷,對於趙國而言應該說是非常不利的。但是,趙國在這一戰役過程中始終保持著非常的冷靜。其實對於趙國而言,這種冷靜是不無道理的。趙國地處北方,在位置上相對於秦是三晉中最遠的一個。而秦國除了三晉之外,還必須麵對南方大國楚國的遷製。此時的楚國雖然遭遇了幾次對外戰爭的失敗,連懷王都死在秦境,但楚國終究是當時戰國七雄之中領土最大(號稱五萬裏),人口最多(五百萬以上),軍隊最多(帶甲百萬)的大國。而當時的楚國已經在懷王時期吞併越國,春秋時期的吳越二霸之領土盡納其下,且尚未遭到根本性的打擊。而趙國剛完成的以“胡服騎射”為主的一係列國家政體、軍事、經濟改革的武力也正在發揮作用,國力蒸蒸日上。可謂是戰國時代當年秦國“厚積實力,等待時機”的一個翻版。趙國不但沒有象魏國伊闕之戰那樣中秦國的分化瓦解之計,反而採取守勢,冷眼旁觀,避開東西兩麵齊、秦兩國的進攻鋒芒,削弱北方燕國,打擊北方匈奴、胡族,積極的發展北方邊疆地區的經濟,提高國力,等待時機。趙國政治集團也是在思想上非常成熟,戰略上非常正確,措施上非常得力的一個“比較晚進行變法強國,力量衰減同樣比較晚”的一個國家。趙國是七國中變法最晚的,其次晚的是秦國。趙軍的銳勢甚至在一定程度上保持到了始皇滅六國時代。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