咬一口本是小事情,但後果卻十分嚴重。幾天之後,哈努曼被毒死了……毫無疑問,這是根據王後的命令行事的。卡裏達沙的童年時代也就到此結束了。據說,從那時起,他不再同人們親近,並且對誰也不信任了,而對於瑪爾迦拉的好感則變成了敵意。
然而,這還遠非是小猴之死所惹起的唯一令人不快的事情。根據國王的詔令,特地為哈努曼建造了一座半球形的墳墓,它的形狀恰恰同佛教傳統的舍利子塔相仿。這種事情是從來沒有人幹過的,它引起了憎侶們極大的憤慨;由於舍利子塔歷來隻用於埋葬佛的幹屍,因此,國王此舉被認為是褻瀆行為。
十分可能,這正是國王的用意所在,因為巴拉瓦納王已經逐漸地同佛教疏遠。盡管卡裏達沙王子在當時還過於年幼,以至根本沒有可能參與這場衝突,可是僧侶們對他竟也懷恨在心。以後使王國陷入分裂的敵對情緒,就是從此開始的。
在將近兩千年的過程中,我們還沒有什麽憑據足以證明:這段史料並非隻是編造得十分動聽的故事。時至2015年,考古學家們才在拉納普拉故宮的舊址發現了一座小舍利子塔的基礎。舍利子塔本身已經毀壞。在許多個世紀之前,它已經遭到了盜劫。由於二十一世紀的學者們已經掌握了舊時的寶藏愛好者們根本無法想像的工具,他們利用中微子透射,在古墓穴底下的深處發現了另一間靈室。上麵的靈室隻不過是一座墓碑——偽裝的墓葬。在下麵的靈室中則仍然放著那容蓄了愛與恨的傢夥1,它在靈室中保存了許多個世紀,直到被送往自己最後的安息之處——拉納普拉博物館為止。”
【1 指白猴哈努曼的屍體。】
無意之間,摩根漏掉了下麵一段故事情節。就在他揉揉眼睛的一?年,複雜的王室之爭已經處於最熾烈的階段,可是他卻無法完全辨明是哪些人在相互廝殺。當戰場上武器擊打的叮噹聲停息下來的時候,王儲瑪爾迦拉同他的母後正在逃往印度,而卡裏達沙則攫取了王位,並把父親關進了牢房。
篡位者之所以沒有立即把老王巴拉瓦納殺掉,其原因遠非是父子間的骨肉之情,而是因為他相信老王在某個地方秘藏著留給瑪爾迦拉的瑰寶。經過長期的監禁和折磨以後,終於,巴拉瓦納不打算再隱瞞下去了。
“我可以讓你看看我的財富”他對兒子說:“給我準備一輛馬車,我帶你到那兒去。”
和哈努曼迥然不同,年老的國王是坐著一輛閹牛拉的四輪破貨車踏上他生命的最後路途的。據編年史的記載,那輛車的一個輪子已經破碎,因此,一路上吱吱咯咯地作響。使卡裏達沙感到驚異的是:父親所要去的地方竟是那巨大的、向整個中部國土提供灌溉用水的人工湖;巴拉瓦納幾乎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這座水庫。他沿著大壩的邊緣緩步走去,注視著自己那座麵朝湖水的高達三米的石雕像。
“永別了,老朋友,”他向著手捧內海石圖的石雕像說道:“請把我的遺產照看好。”
他沿著溢流堰的梯級走下去,當他走到水深齊腰的地方,捧起了一掬湖水撩過頭頂。然後帶著驕傲而莊重的神態轉向卡裏達沙。
“在這裏,我的兒子!”他用手指著泛起片片漣漪的甘泉喊道:“就在這裏……這裏全都是我的財富!”
“殺死他!”由於狂怒和失望而失去常態的卡裏達沙下了命令。
士兵們執行了命令。
最初幾年,卡裏達沙和他的整個宮廷繼續留在拉納普拉。後來,他遷居到了離拉納普拉四十公裏處高聳於熱帶叢林之上的、荒涼偏僻的雅克卡迦拉山懸崖。有些人斷言,他是在尋覓一處敵方無法攻占的堡壘,藉以逃避兄弟的報復。可是,卡裏達沙到頭來卻並沒有用它來保護自己。再說,要是雅克卡迦拉山隻不過是一座城堡的話,那他為什麽要在懸崖的四周修建起占地遼闊、而且為此所花的勞力遠比修築深溝高壘為多的極樂園呢?又何必要在那裏繪製許多壁畫呢?
當講解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懸崖的西壁從黑暗中突現了出來……可是形狀卻保留著兩千年前的模樣。在距離崖根一百米的高處,在懸崖的整個寬度上展現出一幅平整的、抹上了泥灰的畫麵,上麵用彩色繪製著許多如真人大小的半身女像。她們全都技美異常,並且風格完全相同。
她們的皮膚是金黃色的,胸部豐滿,身穿透明衣料縫製的服裝,而且全都佩戴著相同的珍貴寶石。其中有些人梳著高高的精美髮髻,而另一些人則好象戴著鳳冠。多數人手裏都捧著鮮花。
“最早的時候,這種畫像曾經多達兩百個以上。但是,許多世紀以來的風雨侵蝕,幾乎把一切都給毀壞了,剩下的隻是在懸石保護下才得以倖存的二十來個人像……”
畫像被放大了。隨著“安尼特拉舞曲”的旋律,卡裏達沙的那些倖存下來的姑娘們一個個從黑暗中飄然而出。盡管在惡劣的天氣、漫長歲月的風化和文物破壞者罪惡之手的摧殘下受盡了折磨,姑娘們依然保持著兩千年前的美麗身姿。色澤鮮艷如故;夕陽的餘輝曾經數十萬次地灑落在畫像之上,但始終沒有使它們失去光彩。無論是仙女或者死神,他們都沒有讓雅克卡迦拉的神話消亡。
</br>
然而,這還遠非是小猴之死所惹起的唯一令人不快的事情。根據國王的詔令,特地為哈努曼建造了一座半球形的墳墓,它的形狀恰恰同佛教傳統的舍利子塔相仿。這種事情是從來沒有人幹過的,它引起了憎侶們極大的憤慨;由於舍利子塔歷來隻用於埋葬佛的幹屍,因此,國王此舉被認為是褻瀆行為。
十分可能,這正是國王的用意所在,因為巴拉瓦納王已經逐漸地同佛教疏遠。盡管卡裏達沙王子在當時還過於年幼,以至根本沒有可能參與這場衝突,可是僧侶們對他竟也懷恨在心。以後使王國陷入分裂的敵對情緒,就是從此開始的。
在將近兩千年的過程中,我們還沒有什麽憑據足以證明:這段史料並非隻是編造得十分動聽的故事。時至2015年,考古學家們才在拉納普拉故宮的舊址發現了一座小舍利子塔的基礎。舍利子塔本身已經毀壞。在許多個世紀之前,它已經遭到了盜劫。由於二十一世紀的學者們已經掌握了舊時的寶藏愛好者們根本無法想像的工具,他們利用中微子透射,在古墓穴底下的深處發現了另一間靈室。上麵的靈室隻不過是一座墓碑——偽裝的墓葬。在下麵的靈室中則仍然放著那容蓄了愛與恨的傢夥1,它在靈室中保存了許多個世紀,直到被送往自己最後的安息之處——拉納普拉博物館為止。”
【1 指白猴哈努曼的屍體。】
無意之間,摩根漏掉了下麵一段故事情節。就在他揉揉眼睛的一?年,複雜的王室之爭已經處於最熾烈的階段,可是他卻無法完全辨明是哪些人在相互廝殺。當戰場上武器擊打的叮噹聲停息下來的時候,王儲瑪爾迦拉同他的母後正在逃往印度,而卡裏達沙則攫取了王位,並把父親關進了牢房。
篡位者之所以沒有立即把老王巴拉瓦納殺掉,其原因遠非是父子間的骨肉之情,而是因為他相信老王在某個地方秘藏著留給瑪爾迦拉的瑰寶。經過長期的監禁和折磨以後,終於,巴拉瓦納不打算再隱瞞下去了。
“我可以讓你看看我的財富”他對兒子說:“給我準備一輛馬車,我帶你到那兒去。”
和哈努曼迥然不同,年老的國王是坐著一輛閹牛拉的四輪破貨車踏上他生命的最後路途的。據編年史的記載,那輛車的一個輪子已經破碎,因此,一路上吱吱咯咯地作響。使卡裏達沙感到驚異的是:父親所要去的地方竟是那巨大的、向整個中部國土提供灌溉用水的人工湖;巴拉瓦納幾乎把自己畢生的精力都獻給了這座水庫。他沿著大壩的邊緣緩步走去,注視著自己那座麵朝湖水的高達三米的石雕像。
“永別了,老朋友,”他向著手捧內海石圖的石雕像說道:“請把我的遺產照看好。”
他沿著溢流堰的梯級走下去,當他走到水深齊腰的地方,捧起了一掬湖水撩過頭頂。然後帶著驕傲而莊重的神態轉向卡裏達沙。
“在這裏,我的兒子!”他用手指著泛起片片漣漪的甘泉喊道:“就在這裏……這裏全都是我的財富!”
“殺死他!”由於狂怒和失望而失去常態的卡裏達沙下了命令。
士兵們執行了命令。
最初幾年,卡裏達沙和他的整個宮廷繼續留在拉納普拉。後來,他遷居到了離拉納普拉四十公裏處高聳於熱帶叢林之上的、荒涼偏僻的雅克卡迦拉山懸崖。有些人斷言,他是在尋覓一處敵方無法攻占的堡壘,藉以逃避兄弟的報復。可是,卡裏達沙到頭來卻並沒有用它來保護自己。再說,要是雅克卡迦拉山隻不過是一座城堡的話,那他為什麽要在懸崖的四周修建起占地遼闊、而且為此所花的勞力遠比修築深溝高壘為多的極樂園呢?又何必要在那裏繪製許多壁畫呢?
當講解員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懸崖的西壁從黑暗中突現了出來……可是形狀卻保留著兩千年前的模樣。在距離崖根一百米的高處,在懸崖的整個寬度上展現出一幅平整的、抹上了泥灰的畫麵,上麵用彩色繪製著許多如真人大小的半身女像。她們全都技美異常,並且風格完全相同。
她們的皮膚是金黃色的,胸部豐滿,身穿透明衣料縫製的服裝,而且全都佩戴著相同的珍貴寶石。其中有些人梳著高高的精美髮髻,而另一些人則好象戴著鳳冠。多數人手裏都捧著鮮花。
“最早的時候,這種畫像曾經多達兩百個以上。但是,許多世紀以來的風雨侵蝕,幾乎把一切都給毀壞了,剩下的隻是在懸石保護下才得以倖存的二十來個人像……”
畫像被放大了。隨著“安尼特拉舞曲”的旋律,卡裏達沙的那些倖存下來的姑娘們一個個從黑暗中飄然而出。盡管在惡劣的天氣、漫長歲月的風化和文物破壞者罪惡之手的摧殘下受盡了折磨,姑娘們依然保持著兩千年前的美麗身姿。色澤鮮艷如故;夕陽的餘輝曾經數十萬次地灑落在畫像之上,但始終沒有使它們失去光彩。無論是仙女或者死神,他們都沒有讓雅克卡迦拉的神話消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