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一般家庭住房的冬季取暖溫度白天都保持在華氏七十度,夜裏六十度。美國普通社會四口之家每周的生活費最少要六十元。(1937年時隻需要三十元。)從電視電影給人的印象,仿佛夫婦分床的情況越來越普遍了,但實際上八對夫婦中隻有一對分床,剩下的仍然睡雙人床。男人喜歡淋浴,不喜歡盆浴,女的四人中有三人喜歡盆浴。各家往往都餵養一隻小動物,養狗的比養貓的多一倍。多數美國人都表示他們喜歡自己的鄰居,也信得過人家。大蕭條時期養成的節儉作風己經成了習慣。多數人說,如果忽然得到一萬塊錢,就去置一所新房子。次多的人或則準備用錢還債,或則存銀行,買股票,隻有極少數的人表示,想過個痛快日子,到處遊逛,盡情揮霍一番。芝加哥一位二十三歲的速記員的回答是,得了錢,立即結婚。另一個有職業的姑娘也表示她要搬到加利福尼亞去,“那兒男人多啊。”
總的來說,當時美國仍然是一個樂天為懷的國家。盡管大家也抱怨稅收重,物價高——你看,那時他們都己經嫌重嫌高了——但多數人還是說他們比上一輩己經好過一些。普通美國人都想活到百歲,抱這種心願的男人比女人多,但女人平均壽命實際比較長,活到那樣高齡的可能性更大。問他們過去歲月中最留戀哪一段,一般都答二十一歲這年。調查對象中將近一半都有一些迷信習慣。最常說到的是喜歡敲木頭、走路躲開黑貓、掉下的鹽粒要扔到肩後。迷信的程度,女甚於男。
多數人認為理想的家庭應該有三個孩子。做媽媽的都感到應在婚後第二年生第一個孩子。上了年紀的人對1954年那時的年輕人評價極高:認為他們比父輩懂事,穩重。但年輕人的態度卻苛刻多了:五人中隻有一人對父母不發怨言。幾乎所有成年的美國人都覺得應該按時給孩子一些零花錢,雖然他們十分之三以上的人自己小時候並沒有這份福氣。青少年犯罪向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就鬧開了,成為眾人擔憂的事,但多數大人盡管不安,卻都認為過錯主要在父母,不在小輩。那時一般父母都認為女孩子十六歲以前不應當交男朋友。
當時所謂通婚問題(指不同教派信仰的基督徒之間的通婚),是議論紛紜的一大問題。贊成的人占半數稍多(百分之五十四),但四人中隻有一人相信這種婚姻會有好結果。非猶太人和猶太人結婚的事,據統計為數極少。白人和黑人(當時叫做“尼格羅”)的結合,在廣大的中產階級中還是聞所未聞的事,連可能性也無從談起。
當時黑人在美國社會的生活主流中仍然不算是人,群眾性的遊藝演出有他們,也不過是當作小玩意兒而已。斯蒂賓·費希特、海蒂·麥克丹尼爾、巴特弗萊·麥奎因和埃通·安德森這些人,叫來逗逗樂是可以的,但誰都不把他們當人看待。好萊塢如果要描寫黑人的感情狀態,他們不請黑人來演,卻用軟木燒成炭末塗在象艾爾·喬爾森這樣的人臉上,來充黑人。美國白人社會眼裏根本就沒有黑人。“我是一個誰也看不見的人啊”,拉爾夫·埃利森1953年的一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大聲疾呼說,“……我是看不見的,懂嗎?就因為人們不願看我。我聽到你在說,‘瞧這個討厭透頂、不負責的雜種!’你說得對……。但是你們既然不願看我,我又對誰負責去?”
在黑人經過三百年的屈辱,奴役生涯之後,那埃利森曾一度稱為“欺騙和逃避責任的積習,”現在終於接近結束了。美國最高法院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終於承認黑人畢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們的白人同胞應該看到他們,無論什麽場合都應該以平等相待,首先從公立學校開始。
1954年5月17日下午12點52分,最高法院宏偉的前廳的紅色絲絨帷幕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撩開了,九位身穿黑袍的人,穿過輝煌的古希臘式卷花石柱,在桃花心木的長案後邊皮椅上坐了下來。全世界的報紙編輯都在靜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這乃是1857年德雷德·斯科特案件以來最高法院歷史上最重大的時刻。羅伯特·傑克遜法宮,原因心髒病住院養病,這天一大早也趕來法院,這樣,全體法官,包括三位南方人法官,全到齊了。一反慣例,這次沒有把判詞抄本事先印發給報社記者,因此他們對案子究竟怎麽判,一點也模不到頭腦。新任首席法官厄爾·沃倫到法院視事才六個月。委任他的時候,律師們由於他毫無司法經驗都感到吃驚,所以此刻華盛頓的人也料不定,在布朗控訴托皮卡地方教育局一案中,他會採取什麽立場。誠然沃倫並非種族主義者,但他是一向以堅決維護各州權利出名的人。
專跑法院的電訊記者們,這時都在法官的長案下邊記者席上忙著寫電訊稿,由氣動傳送管道送出去,12點57分,美聯社a線開始發報了:
『首席法官沃倫今日行將宣布最高法院對公立學校種族隔離問題一案之判決,法院判詞如何,此刻尚難逆料。』
由首席法官來宣讀判決書,這表示他贊成多數法官意見。這是沃倫宣讀的第一件重要判決,可是旁聽的人好一會兒都還摸不透,他不知要磨蹭多久才說出判決內容到底是什麽。他先不直接宣讀判詞,卻一味大發空論,不時引用一些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如肯尼思·克拉克和岡納·米達爾關於黑人兒童智力發展問題的論述。1點12分,美聯社記者不耐煩了,於是發出第二份電訊,說:沃倫顯然原則上反對黑白人隔離製,“但尚未宣讀法院的判決書,因此記者尚難肯定截止發報時,隔離製是否將因違憲而遭取締。”
</br>
總的來說,當時美國仍然是一個樂天為懷的國家。盡管大家也抱怨稅收重,物價高——你看,那時他們都己經嫌重嫌高了——但多數人還是說他們比上一輩己經好過一些。普通美國人都想活到百歲,抱這種心願的男人比女人多,但女人平均壽命實際比較長,活到那樣高齡的可能性更大。問他們過去歲月中最留戀哪一段,一般都答二十一歲這年。調查對象中將近一半都有一些迷信習慣。最常說到的是喜歡敲木頭、走路躲開黑貓、掉下的鹽粒要扔到肩後。迷信的程度,女甚於男。
多數人認為理想的家庭應該有三個孩子。做媽媽的都感到應在婚後第二年生第一個孩子。上了年紀的人對1954年那時的年輕人評價極高:認為他們比父輩懂事,穩重。但年輕人的態度卻苛刻多了:五人中隻有一人對父母不發怨言。幾乎所有成年的美國人都覺得應該按時給孩子一些零花錢,雖然他們十分之三以上的人自己小時候並沒有這份福氣。青少年犯罪向題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就鬧開了,成為眾人擔憂的事,但多數大人盡管不安,卻都認為過錯主要在父母,不在小輩。那時一般父母都認為女孩子十六歲以前不應當交男朋友。
當時所謂通婚問題(指不同教派信仰的基督徒之間的通婚),是議論紛紜的一大問題。贊成的人占半數稍多(百分之五十四),但四人中隻有一人相信這種婚姻會有好結果。非猶太人和猶太人結婚的事,據統計為數極少。白人和黑人(當時叫做“尼格羅”)的結合,在廣大的中產階級中還是聞所未聞的事,連可能性也無從談起。
當時黑人在美國社會的生活主流中仍然不算是人,群眾性的遊藝演出有他們,也不過是當作小玩意兒而已。斯蒂賓·費希特、海蒂·麥克丹尼爾、巴特弗萊·麥奎因和埃通·安德森這些人,叫來逗逗樂是可以的,但誰都不把他們當人看待。好萊塢如果要描寫黑人的感情狀態,他們不請黑人來演,卻用軟木燒成炭末塗在象艾爾·喬爾森這樣的人臉上,來充黑人。美國白人社會眼裏根本就沒有黑人。“我是一個誰也看不見的人啊”,拉爾夫·埃利森1953年的一部小說中的主人公大聲疾呼說,“……我是看不見的,懂嗎?就因為人們不願看我。我聽到你在說,‘瞧這個討厭透頂、不負責的雜種!’你說得對……。但是你們既然不願看我,我又對誰負責去?”
在黑人經過三百年的屈辱,奴役生涯之後,那埃利森曾一度稱為“欺騙和逃避責任的積習,”現在終於接近結束了。美國最高法院對這個問題進行研究,終於承認黑人畢竟也是有血有肉的人,因此,他們的白人同胞應該看到他們,無論什麽場合都應該以平等相待,首先從公立學校開始。
1954年5月17日下午12點52分,最高法院宏偉的前廳的紅色絲絨帷幕被一隻看不見的手撩開了,九位身穿黑袍的人,穿過輝煌的古希臘式卷花石柱,在桃花心木的長案後邊皮椅上坐了下來。全世界的報紙編輯都在靜待著這一時刻的到來,這乃是1857年德雷德·斯科特案件以來最高法院歷史上最重大的時刻。羅伯特·傑克遜法宮,原因心髒病住院養病,這天一大早也趕來法院,這樣,全體法官,包括三位南方人法官,全到齊了。一反慣例,這次沒有把判詞抄本事先印發給報社記者,因此他們對案子究竟怎麽判,一點也模不到頭腦。新任首席法官厄爾·沃倫到法院視事才六個月。委任他的時候,律師們由於他毫無司法經驗都感到吃驚,所以此刻華盛頓的人也料不定,在布朗控訴托皮卡地方教育局一案中,他會採取什麽立場。誠然沃倫並非種族主義者,但他是一向以堅決維護各州權利出名的人。
專跑法院的電訊記者們,這時都在法官的長案下邊記者席上忙著寫電訊稿,由氣動傳送管道送出去,12點57分,美聯社a線開始發報了:
『首席法官沃倫今日行將宣布最高法院對公立學校種族隔離問題一案之判決,法院判詞如何,此刻尚難逆料。』
由首席法官來宣讀判決書,這表示他贊成多數法官意見。這是沃倫宣讀的第一件重要判決,可是旁聽的人好一會兒都還摸不透,他不知要磨蹭多久才說出判決內容到底是什麽。他先不直接宣讀判詞,卻一味大發空論,不時引用一些心理學家和社會學家如肯尼思·克拉克和岡納·米達爾關於黑人兒童智力發展問題的論述。1點12分,美聯社記者不耐煩了,於是發出第二份電訊,說:沃倫顯然原則上反對黑白人隔離製,“但尚未宣讀法院的判決書,因此記者尚難肯定截止發報時,隔離製是否將因違憲而遭取締。”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