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判之夜,就有人在新英格蘭各州和北卡羅來納州那些俯瞰紡織廠小鎮的高樓大廈裏設宴慶祝,可是保守派某些政界要人卻不免麵麵相覷。好事做過了頭,顯然反而不大妙了。赫伯特·胡佛說:“有些權力各州以為早在手裏,應當想個辦法還給他們嘛。”有六十家報紙要求國會提出修正案;連蘭登州長也表示同意。這一年共和黨的競選政綱籠籠統統地說過,女工童工是要加以保護的,可是沒說要採用什麽辦法,民主黨所要求的則是一項“能澄清向題的修正案”。隻有總統一聲不響。他在考慮對策,可是頭一件事是爭取重新當選。他對雷·莫利說得好:“這次競選,爭論的中心在於怎麽看待我本人。人們不是支持我,就是反對我。”他估計他會獲得支持。他也預料最高法院還會再來幾個五對四或六對三的否定新法的裁決,在某種意義上,這倒是正中下懷的事情。正如伊克斯所說,“有了這些裁決,總統就可以振振有辭,越過最高法院,直接向人民申訴了。”


    ※※※


    1936年,美國的政治生活上還沒有那些後來使大選情況完全變樣的種種複雜微妙的名堂。沒有電子計算機中央控製台,沒有主要選區情況分析,科學性的民意測驗那時也隻具雛型。大選是舉行了,可是不到晚上不知投票結果;既然數字沒有到手,兩黨的擁護者就不妨任意猜測並且尋找有利的數據。到了末後,當然一切都了如指掌了,因為政治科學家事後是極其聰明的,可是那年事前能預料羅斯福大獲全勝的真是寥寥無幾,而且好些人還把他一筆勾銷,說此人當了一任總統就要歸隱田園呢。


    他們這種議論,並不能說是強詞奪理。羅斯福是那麽一位總統,他四年以前許下大願,說要做到預算平衡,可是結果是國庫每年虧空六七十億元。失業的美國人還有七百萬之多:政府苦心設計了一些援救辦法,可是卻被判違憲,毫無用處。民主黨當時雖然執政,過去八十年來大部分時間卻在國會裏占少數。在好些人心目中,一個民主黨人竟能當選總統,這隻是機緣湊巧,而且由於黨員紛紛背叛,支持總統的已日見其少。在退黨的知名人士中,有牛頓·貝克【1916-1921年曾任陸軍部長。——譯者】、迪安·艾奇遜、約翰·j.拉斯科布【美國資本家,杜邦財閥企業中的重要人物。——譯者】;有前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艾爾·史密斯和約翰·w.戴維斯;有麻薩諸塞州州長約瑟夫·b.伊利,馬裏蘭州州長艾伯特·裏奇,喬治亞州州長尤金·d.塔爾梅奇。全國大報多數反對羅斯福。赫斯特報係在頭版大登其社論,抨擊羅斯福的“苛政”。《芝加哥論壇報》的電話員,在接電話時開頭照例這樣說:“早安。你如果想美國轉危為安,要在……一天內下決心,知道嗎?”這個報紙的大標題如“羅斯福在威斯康星州所掌握的選區都是些罪惡的溫床”,新聞報導如“蘭登州長今晚到洛杉磯市開展運動,爭取美國原有政體確保無虞”,都顯然希望讀者不再支持總統。


    評論家沃爾特·李普曼是反對羅斯福的,多蘿西·湯普森也是。另一個著名政論作者馬克·沙利文早在1935年就預言羅斯福第二次競選要失敗;同年查爾斯·a.比爾德也寫道,“羅斯福領導群眾的魔力確已消失了。”1932年羅斯福的競選基金,有百分之二十五由銀行老闆和經紀人捐助,1936年減至百分之四。真的,民主黨直至七十年代還引以為苦的經濟困難,1936年已經開始了。共和黨準備為蘭登競選揮霍九百萬元,為羅斯福競選募集的捐款隻略多於此數的一半。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共和黨之所以能大花其錢,是因為上屆大選以後,美國經濟已經復甦了。1933年羅斯福繼任總統,接收的是一個爛攤子,可是隨後幾年的繁榮程度卻遠遠超出任何人的預料。失業人數比1932年減少了一半以上。聯邦儲備委員會所發表的工業生產調整指數,1932年是58,1935年上升至101,1936年還將達121(1929年是125),自總統就職以來,各保險公司資產總值增加了三十億。銀行業已渡過難關。國民收入和公司利潤增加了一半以上;道·瓊斯的產業股票平均指數上升了八成。自股票市場大崩潰後,華爾街第一次感到為通貨膨脹擔心(雖然通貨膨脹會叫股票漲價)。四年以前,有些投資者因為某些證券不值一錢,竟用這些證券給聯盟俱樂部屋子的一間房間糊牆,這時卻用蒸氣把它噴濕,一張張揭下來去兌換現款了。盡管如此,聯盟俱樂部的正麵還支起一條光管大標語:“1936年大選,應選蘭登和諾克斯。愛國至上。”


    1936年初,蘭登和諾克斯這兩位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聲價比後來還要高。據當年僅有的幾種測驗方法來衡量,羅斯福在年初名望已降至最低點;據蓋洛普民意測驗所的報導,共和黨把羅斯福拉下馬的可能性,是一半對一半。直至7月,民主黨全國委員會還認為在紐約州和伊利諾斯州敗局已成,在明尼蘇達,印地安納、俄亥俄各州也隻有一線希望。可是那時總統已親自出馬,把競選事務抓起來了。早在2月裏,他就吩咐農業部長華萊士說,“亨利,7月、8月、9月、10月,直至11月5日,棉花售價不準跌到一角二分以下。你怎麽辦,我不管。這是你的事。可是價錢最低一角二分。明白嗎?”靠穩定棉價來拉選票,跟給公路鋪柏油一樣,是搞競選的老辦法。羅斯福的理論,新就新在搞大聯合。他相信,隻要民主黨搞大聯合,就能把共和黨的堅固陣地一舉摧毀,而在國會穩占多數席位。不過這裏還有個政治條件必不可少,那就是運氣。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光榮與夢想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威廉·曼徹斯特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威廉·曼徹斯特並收藏光榮與夢想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