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托馬斯·馬歇爾教授新著的那本被廣泛採用的《美國史》(1930年麥克米倫公司出版)中,有如下一段話:
『奴隸:盡管黑人是奴隸,他們在種植園時代通常很快活。他們喜歡跟別人在一起,喜歡唱歌、跳舞、說說笑笑,喜歡鮮艷的顏色,如果頭上裹上了一塊紅色或黃色的印花大手帕,就揚揚得意。他很想得到人家的誇獎,對於仁慈的主人或監工總是忠心耿耿。他總是慢吞吞的,什麽事都想拖到明天才動手。大多數種植園主認識到,要得到最好的效果不是用皮鞭打,而是重視奴隸,善待奴隸,獎勵奴隸,這樣就能博得他們的一片忠誠。』
但是脫離現實的作風還不限於此。30年代的各地學校裏——有幾年連首都的學校也如此,老師們是不準提到蘇聯的。地圖上的俄國所在地是空著的,不加任何標誌,就像非洲那些“沒勘探過”的地區一樣。每天上學,首先要向國旗表忠心,並作基督教式的祈禱,信猶太教和天主教的孩子也一律參加。1932年的人常常意識到有個上帝,而上帝又有點像道學先生。當年10月,《時代》周刊發表了一篇吹毛求疵的文章,評論厄爾·卡羅爾的《虛榮》,說是有傷風化。戲劇家卡羅爾也跟小說家厄斯金·考德威爾一樣可惡,使《時代》周刊的老闆盧斯簡直無法容忍。盧斯說:“卡羅爾先生的滑稽對話幾近誨淫,在劇壇上早已首屈一指。醜角米爾頓·伯利的表演,亂喊亂鬧,粗俗之至。有的觀眾看見了就臉紅,有的卻哄堂大笑。伯利模仿著不男不女的聲調,談論女演員們的屁股,對著擴音器大聲說了不少下流話,似乎覺得這樣才開心。”伯利特別高興而《時代》周刊又特別生氣的是,合唱隊有些女演員的奶罩竟看得清清楚楚。
當時,美國的中產階級區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夜復一夜》塑造了瑪夷·韋斯特和喬治·拉斐特兩個人物形象。喬治在同一個朋友談話時說:“上帝,多麽漂亮的‘寶石’啊!”瑪夷回答:“親愛的,上帝與‘它’無關。”當時,所有那些獨攬大權的人,包括威爾·霍·海斯,都在觀望這種變化。在巴斯拜·伯克利創作的音樂《四十二街》中,演唱這首音樂的合唱團的一個女孩說:“恐怕我要‘傳播’。”第二位說:“在你左邊的第一個‘門’。”前者又說:“不,在我的‘襪子裏’。”這樣無恥淫蕩之事並不是比比皆是。對青少年來說,性教育在所有的科目中是最禁忌的。像神話故事中的魔鬼和經常曠工的職員一樣,每當新一年的第一天,他們往往信誓旦旦,要痛改前非,而不到一周,又會故態復萌。在性報導的處理方麵,幾乎是在使巨大的犯罪心理得到解脫。每個青春發育期的男孩都知道,手淫會使人精神萎靡不振,久之,會導致性無能,就如俗話所說:“手掌上長出了頭髮。”
姑娘們也操心得很。她們怕在學校裏被稱為“騷貨”、“破鞋”。由於青年人的社會主要是男係中心,她們處境就更加困難了。很少人請姑娘們去騎自行車兜圈子,跟她們交換鋼彈珠或者橡膠糖畫片,討論克利夫蘭市的全國航空比賽,玩“插小刀”、“占山頭”、“奪大旗”、“抓逃學”(除非她們是自己的姐妹或者頑皮的姑娘)等等遊戲。有時,男孩和女孩可能不大自然地交談一下,評論伊帕納民間歌唱團、克利科特俱樂部愛斯基摩歌唱團、兩洋吉卜賽歌唱團的優劣。可是每年到了7月4日這個國慶日,男孩都在放大爆竹,往地上扔摔炮,用兩英寸的天地響和“櫻桃炮”把鐵罐炸得飛上半空,姑娘們卻多半隻能在旁邊瞧,炮聲一響就嚇得尖聲叫喊。
到了夏天,中產人家要是擔負得起每星期八元的費用(這不算太多),就把孩子至少送走十天半月。即使不為別的,隻因每年小兒麻痹症流行,也得這樣做。小兒麻痹症一來,人們就待在家裏,不敢去看電影,不敢參加集會,有些人甚至不戴口罩就不敢出門。這樣,城裏許多中產階級的兒童就在童子軍夏令營或者基督教青年會夏令營學會了遊泳,逐漸愛上了忍冬花的香味和篝火周圍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和六月蟲。他們懂得了,8月蟈蟈兒叫,再過六個星期就霜凍了。
有時候,全家人把手提箱拴在嶄新的“雪佛蘭”牌汽車(在底特律市的離岸價格是445元)旁邊的腳踏板上,開車去“旅行”。所謂旅行是很冒險的,路上確有發生事故的可能。裝在雙座跑車或者轎車背後的備用輪胎往往要拿下來派用場。30年代的輪胎,一破就爆炸。坐汽車並不舒服,“路邊旅館”的飲食質量也靠不住。過夜是件麻煩事,因為房間難找。據美國汽車協會說,旅客通常要花一個星期才能到達目的地,再花一個星期才能回到家裏。看起來好像遊覽了不少地方,可是你要知道,路上平均一天隻能走234英裏。一號公路穿過華盛頓、費城、紐約市和波士頓市的中心,到了德拉瓦河和哈得孫河(喬治·華盛頓橋還在建造中)必須坐渡船過河,而在大蕭條年代,緬因州的公路一到冬季路中間多雪,兩旁土又鬆,車一開快,就會出事。那時還沒有州際公路。從東海岸驅車橫過全國,惟一道路是沿著30號公路(林肯公路)進入芝加哥市中心,再沿著66號公路走。這兩條公路都隻有雙排車道,有好幾段隻是泥路,沒有鋪柏油。66號公路爬過落基山脈,急轉彎處坡度很陡。
</br>
『奴隸:盡管黑人是奴隸,他們在種植園時代通常很快活。他們喜歡跟別人在一起,喜歡唱歌、跳舞、說說笑笑,喜歡鮮艷的顏色,如果頭上裹上了一塊紅色或黃色的印花大手帕,就揚揚得意。他很想得到人家的誇獎,對於仁慈的主人或監工總是忠心耿耿。他總是慢吞吞的,什麽事都想拖到明天才動手。大多數種植園主認識到,要得到最好的效果不是用皮鞭打,而是重視奴隸,善待奴隸,獎勵奴隸,這樣就能博得他們的一片忠誠。』
但是脫離現實的作風還不限於此。30年代的各地學校裏——有幾年連首都的學校也如此,老師們是不準提到蘇聯的。地圖上的俄國所在地是空著的,不加任何標誌,就像非洲那些“沒勘探過”的地區一樣。每天上學,首先要向國旗表忠心,並作基督教式的祈禱,信猶太教和天主教的孩子也一律參加。1932年的人常常意識到有個上帝,而上帝又有點像道學先生。當年10月,《時代》周刊發表了一篇吹毛求疵的文章,評論厄爾·卡羅爾的《虛榮》,說是有傷風化。戲劇家卡羅爾也跟小說家厄斯金·考德威爾一樣可惡,使《時代》周刊的老闆盧斯簡直無法容忍。盧斯說:“卡羅爾先生的滑稽對話幾近誨淫,在劇壇上早已首屈一指。醜角米爾頓·伯利的表演,亂喊亂鬧,粗俗之至。有的觀眾看見了就臉紅,有的卻哄堂大笑。伯利模仿著不男不女的聲調,談論女演員們的屁股,對著擴音器大聲說了不少下流話,似乎覺得這樣才開心。”伯利特別高興而《時代》周刊又特別生氣的是,合唱隊有些女演員的奶罩竟看得清清楚楚。
當時,美國的中產階級區處於奄奄一息的狀態,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夜復一夜》塑造了瑪夷·韋斯特和喬治·拉斐特兩個人物形象。喬治在同一個朋友談話時說:“上帝,多麽漂亮的‘寶石’啊!”瑪夷回答:“親愛的,上帝與‘它’無關。”當時,所有那些獨攬大權的人,包括威爾·霍·海斯,都在觀望這種變化。在巴斯拜·伯克利創作的音樂《四十二街》中,演唱這首音樂的合唱團的一個女孩說:“恐怕我要‘傳播’。”第二位說:“在你左邊的第一個‘門’。”前者又說:“不,在我的‘襪子裏’。”這樣無恥淫蕩之事並不是比比皆是。對青少年來說,性教育在所有的科目中是最禁忌的。像神話故事中的魔鬼和經常曠工的職員一樣,每當新一年的第一天,他們往往信誓旦旦,要痛改前非,而不到一周,又會故態復萌。在性報導的處理方麵,幾乎是在使巨大的犯罪心理得到解脫。每個青春發育期的男孩都知道,手淫會使人精神萎靡不振,久之,會導致性無能,就如俗話所說:“手掌上長出了頭髮。”
姑娘們也操心得很。她們怕在學校裏被稱為“騷貨”、“破鞋”。由於青年人的社會主要是男係中心,她們處境就更加困難了。很少人請姑娘們去騎自行車兜圈子,跟她們交換鋼彈珠或者橡膠糖畫片,討論克利夫蘭市的全國航空比賽,玩“插小刀”、“占山頭”、“奪大旗”、“抓逃學”(除非她們是自己的姐妹或者頑皮的姑娘)等等遊戲。有時,男孩和女孩可能不大自然地交談一下,評論伊帕納民間歌唱團、克利科特俱樂部愛斯基摩歌唱團、兩洋吉卜賽歌唱團的優劣。可是每年到了7月4日這個國慶日,男孩都在放大爆竹,往地上扔摔炮,用兩英寸的天地響和“櫻桃炮”把鐵罐炸得飛上半空,姑娘們卻多半隻能在旁邊瞧,炮聲一響就嚇得尖聲叫喊。
到了夏天,中產人家要是擔負得起每星期八元的費用(這不算太多),就把孩子至少送走十天半月。即使不為別的,隻因每年小兒麻痹症流行,也得這樣做。小兒麻痹症一來,人們就待在家裏,不敢去看電影,不敢參加集會,有些人甚至不戴口罩就不敢出門。這樣,城裏許多中產階級的兒童就在童子軍夏令營或者基督教青年會夏令營學會了遊泳,逐漸愛上了忍冬花的香味和篝火周圍飛來飛去的螢火蟲和六月蟲。他們懂得了,8月蟈蟈兒叫,再過六個星期就霜凍了。
有時候,全家人把手提箱拴在嶄新的“雪佛蘭”牌汽車(在底特律市的離岸價格是445元)旁邊的腳踏板上,開車去“旅行”。所謂旅行是很冒險的,路上確有發生事故的可能。裝在雙座跑車或者轎車背後的備用輪胎往往要拿下來派用場。30年代的輪胎,一破就爆炸。坐汽車並不舒服,“路邊旅館”的飲食質量也靠不住。過夜是件麻煩事,因為房間難找。據美國汽車協會說,旅客通常要花一個星期才能到達目的地,再花一個星期才能回到家裏。看起來好像遊覽了不少地方,可是你要知道,路上平均一天隻能走234英裏。一號公路穿過華盛頓、費城、紐約市和波士頓市的中心,到了德拉瓦河和哈得孫河(喬治·華盛頓橋還在建造中)必須坐渡船過河,而在大蕭條年代,緬因州的公路一到冬季路中間多雪,兩旁土又鬆,車一開快,就會出事。那時還沒有州際公路。從東海岸驅車橫過全國,惟一道路是沿著30號公路(林肯公路)進入芝加哥市中心,再沿著66號公路走。這兩條公路都隻有雙排車道,有好幾段隻是泥路,沒有鋪柏油。66號公路爬過落基山脈,急轉彎處坡度很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