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的一係列變故,連皇帝都被換了,再度震動了邊疆。曹魏的揚州刺史文欽是個驍勇善戰的虎將,又和曹爽是同鄉,因此曹爽當政時相當受器重。仗著曹爽的權勢,他為人傲慢,時不時地有欺上淩下的舉動。曹爽覆滅後他就猶如驚弓之鳥,畢竟司馬懿殺孟達後將申耽下獄,滅王淩時將楊康處斬,隻要你確實有罪即使立有大功也不放過。同時,他好大喜功,動不動就殺掉俘虜以他們的首級作為自己的戰功,而對此有所了解的司馬師不但不誇獎他,反而經常為此訓斥幾句,他當然心裏不高興。無獨有偶,這個時候魏國的鎮東將軍毌丘儉也因為向來和夏侯玄李豐等人私交不錯而擔驚受怕,兩人一拍即合,決定聯合起兵反叛司馬師。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毌丘儉文欽偽造了郭太後詔書起兵反叛司馬師。他們脅迫淮南一帶的兵將以及大小官員全都入壽春,然後歃血為盟。然而,這麽一番做作下麵隱藏的是他們的虛弱。從一開始他們就底氣不足,傳檄各地後卻上表先把司馬懿吹捧一番,然後說司馬師的才德不能服眾,應廢其大將軍一職,最後建議以衛將軍司馬昭,太尉司馬孚(司馬懿的弟弟),或是護軍司馬望(司馬孚的兒子)代替他執掌朝政。哪匹馬上台後能饒了你們?連司馬師的親弟弟都舉出來了,這不是一上來就開始求饒了嗎?毌丘儉派人去聯繫鎮南將軍諸葛誕和兗州刺史鄧艾。鄧艾一向為司馬氏所器重,而諸葛誕雖然對司馬氏有所不滿但和文欽的關係更為惡劣,他的使者統統被這二人斬首。拉不到盟友的毌丘儉文欽留下老弱病殘在壽春,自己帶著五六萬精銳人馬渡過淮河駐紮在項城(如今河南項城縣東北)。到了項城後,毌丘儉在城裏堅守,文欽則在城外打遊擊。
司馬師聽說淮南再度反叛,召集大家集思廣益出謀劃策。王朗的兒子王肅提議:“當年關羽擒於禁殺龐德後兵鋒不可一世,而孫權靠安撫他將士家屬就令他完蛋。如今淮南軍兵的家屬都在內地,我們應當加以撫恤及監視,這樣就能夠瓦解叛軍的勢頭。”這時候司馬師眼睛附近長了個肉瘤,剛剛割除相當的疼痛。大家都說大將軍貴體欠安,還是讓太尉司馬孚掛帥出征為好。隻有王肅傅暇鍾會勸司馬師奮力親征:“淮楚一帶士兵強悍,毌丘儉文欽也勢必負隅頑抗。派別人去,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就完了。”病榻上的司馬師一躍而起:“我決定了!”他把洛陽朝政委託給弟弟司馬昭後,調集各地人馬十幾萬帶病直奔淮南。
司馬師路過許昌時,任命了荊州刺史王基為監軍統領許昌的人馬作為前鋒。王基告訴司馬師此行必勝無疑:“淮南的兵將人民沒人願意反叛,隻不過在毌丘儉的刺刀下被劫持而已。大軍長驅直入,他們勢必土崩瓦解。”司馬師同意他的看法讓他進兵後,又因為有人說叛軍鋒芒畢露而勸他效仿當年周亞夫平定吳楚的經驗堅壁清野,因此而派人去命令王基停止前進。王基力排眾議:“毌丘儉等人有五六萬的人馬,他們完全可以把攤子鋪得大一點。之所以龜縮在項城無所作為,不過是因為內部人心不穩。如果我們停止不前,似乎給他們一個怯懦的印象,他們內部那些對他們不滿的人反而不能揭竿而起。曠日持久之下,難道東吳就不會趁火打劫嗎?淮南一旦不保,中原震動,這是國家的大患啊。南頓有大量的軍糧,足夠他們支持四十天,必須先行占領。這樣既有糧食作補充,又成就先聲奪人之勢,這是成敗的關鍵。”他三番五次的建議,終於打動了司馬師。司馬師於是將大軍南進。
果然不出所料,司馬師大軍向前一壓,毌丘儉的部下就開始有人投降。王基看到司馬師的動作不夠大,再次坐不住了:“如今放著南頓這樣的糧倉不爭,卻靠後方運糧,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但是司馬師看到自己的大軍還沒有到齊,對此下不了決心。王基不願錯過戰機,當機立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立即帶著自己的人馬占據了南頓。這個時候的毌丘儉也在向南頓進發,距離南頓隻有十幾裏的時候卻聽說已經被王基先行占據,隻好撤兵回了項城。王基年少時是個孤兒,與叔父相依為命。與鄧艾一樣,在領兵打仗的同時他也很注重務農積穀,是個軍政全才。他在三國演義中沒有名氣,實際上是淮南二三叛中最為耀眼的明星。淮南三叛中,我們還將看到他的出色表現。
魏國有這樣的動亂,東吳當然要象王基所預料的那樣趁火打劫。東吳的丞相孫峻帶著大隊人馬立刻衝著壽春殺來。這個時候司馬師的部隊也漸漸集結完畢,大家都要求進攻項城,司馬師不同意:"淮南的將士本來沒有反叛的心思,不過是被毌丘儉文欽逼迫而不得已做了賊。如今他們舉事後,盡管到處拉攏盟友但淮河以北根本沒人響應,而他們的部下已經有人開始投降,這明擺著是崩潰的前兆。困獸猶鬥,我們決一死戰正合他們的心意。雖然必勝,傷亡也不會小。時間一長,他們的陰謀敗露眾叛親離,那時可以不戰而勝。"說完,他命令諸葛誕率領豫州人馬直接進攻壽春,而征東將軍胡遵則負責切斷他們回壽春的去路,司馬師自己進至汝陽。這一步棋就將死了毌丘儉文欽:他們既擔心老巢壽春守不住,又擔心退兵會把四麵的追兵帶到壽春,進退兩難無計可施。而麵對司馬師大軍的壓力,淮南士兵的家屬都在淮河以北,誰都不願意給毌丘儉等賣命,不斷有人投降,隻有揚州附近剛剛歸附的農民還在支持毌丘儉。
</br>
正元二年(公元255年)正月,毌丘儉文欽偽造了郭太後詔書起兵反叛司馬師。他們脅迫淮南一帶的兵將以及大小官員全都入壽春,然後歃血為盟。然而,這麽一番做作下麵隱藏的是他們的虛弱。從一開始他們就底氣不足,傳檄各地後卻上表先把司馬懿吹捧一番,然後說司馬師的才德不能服眾,應廢其大將軍一職,最後建議以衛將軍司馬昭,太尉司馬孚(司馬懿的弟弟),或是護軍司馬望(司馬孚的兒子)代替他執掌朝政。哪匹馬上台後能饒了你們?連司馬師的親弟弟都舉出來了,這不是一上來就開始求饒了嗎?毌丘儉派人去聯繫鎮南將軍諸葛誕和兗州刺史鄧艾。鄧艾一向為司馬氏所器重,而諸葛誕雖然對司馬氏有所不滿但和文欽的關係更為惡劣,他的使者統統被這二人斬首。拉不到盟友的毌丘儉文欽留下老弱病殘在壽春,自己帶著五六萬精銳人馬渡過淮河駐紮在項城(如今河南項城縣東北)。到了項城後,毌丘儉在城裏堅守,文欽則在城外打遊擊。
司馬師聽說淮南再度反叛,召集大家集思廣益出謀劃策。王朗的兒子王肅提議:“當年關羽擒於禁殺龐德後兵鋒不可一世,而孫權靠安撫他將士家屬就令他完蛋。如今淮南軍兵的家屬都在內地,我們應當加以撫恤及監視,這樣就能夠瓦解叛軍的勢頭。”這時候司馬師眼睛附近長了個肉瘤,剛剛割除相當的疼痛。大家都說大將軍貴體欠安,還是讓太尉司馬孚掛帥出征為好。隻有王肅傅暇鍾會勸司馬師奮力親征:“淮楚一帶士兵強悍,毌丘儉文欽也勢必負隅頑抗。派別人去,一旦有個三長兩短就完了。”病榻上的司馬師一躍而起:“我決定了!”他把洛陽朝政委託給弟弟司馬昭後,調集各地人馬十幾萬帶病直奔淮南。
司馬師路過許昌時,任命了荊州刺史王基為監軍統領許昌的人馬作為前鋒。王基告訴司馬師此行必勝無疑:“淮南的兵將人民沒人願意反叛,隻不過在毌丘儉的刺刀下被劫持而已。大軍長驅直入,他們勢必土崩瓦解。”司馬師同意他的看法讓他進兵後,又因為有人說叛軍鋒芒畢露而勸他效仿當年周亞夫平定吳楚的經驗堅壁清野,因此而派人去命令王基停止前進。王基力排眾議:“毌丘儉等人有五六萬的人馬,他們完全可以把攤子鋪得大一點。之所以龜縮在項城無所作為,不過是因為內部人心不穩。如果我們停止不前,似乎給他們一個怯懦的印象,他們內部那些對他們不滿的人反而不能揭竿而起。曠日持久之下,難道東吳就不會趁火打劫嗎?淮南一旦不保,中原震動,這是國家的大患啊。南頓有大量的軍糧,足夠他們支持四十天,必須先行占領。這樣既有糧食作補充,又成就先聲奪人之勢,這是成敗的關鍵。”他三番五次的建議,終於打動了司馬師。司馬師於是將大軍南進。
果然不出所料,司馬師大軍向前一壓,毌丘儉的部下就開始有人投降。王基看到司馬師的動作不夠大,再次坐不住了:“如今放著南頓這樣的糧倉不爭,卻靠後方運糧,天下哪有這樣的道理?”但是司馬師看到自己的大軍還沒有到齊,對此下不了決心。王基不願錯過戰機,當機立斷:“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立即帶著自己的人馬占據了南頓。這個時候的毌丘儉也在向南頓進發,距離南頓隻有十幾裏的時候卻聽說已經被王基先行占據,隻好撤兵回了項城。王基年少時是個孤兒,與叔父相依為命。與鄧艾一樣,在領兵打仗的同時他也很注重務農積穀,是個軍政全才。他在三國演義中沒有名氣,實際上是淮南二三叛中最為耀眼的明星。淮南三叛中,我們還將看到他的出色表現。
魏國有這樣的動亂,東吳當然要象王基所預料的那樣趁火打劫。東吳的丞相孫峻帶著大隊人馬立刻衝著壽春殺來。這個時候司馬師的部隊也漸漸集結完畢,大家都要求進攻項城,司馬師不同意:"淮南的將士本來沒有反叛的心思,不過是被毌丘儉文欽逼迫而不得已做了賊。如今他們舉事後,盡管到處拉攏盟友但淮河以北根本沒人響應,而他們的部下已經有人開始投降,這明擺著是崩潰的前兆。困獸猶鬥,我們決一死戰正合他們的心意。雖然必勝,傷亡也不會小。時間一長,他們的陰謀敗露眾叛親離,那時可以不戰而勝。"說完,他命令諸葛誕率領豫州人馬直接進攻壽春,而征東將軍胡遵則負責切斷他們回壽春的去路,司馬師自己進至汝陽。這一步棋就將死了毌丘儉文欽:他們既擔心老巢壽春守不住,又擔心退兵會把四麵的追兵帶到壽春,進退兩難無計可施。而麵對司馬師大軍的壓力,淮南士兵的家屬都在淮河以北,誰都不願意給毌丘儉等賣命,不斷有人投降,隻有揚州附近剛剛歸附的農民還在支持毌丘儉。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