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師在汝陽,看到叛軍的窘境後又給他們設下了圈套。鄧艾將毌丘儉的使者斬首後,立刻帶著一萬多人先占據了樂嘉城這一要地。司馬師這時命令鄧艾示弱誘敵,文欽果然帶兵來爭奪。司馬師卻偷偷從汝陽帶領大軍馳援。文欽看到司馬師的人馬後才知道上了當,驚慌失措。然而,他僅僅十八歲的兒子文鴦初生牛犢不怕虎:"趁他們剛來立足未穩,不如半夜突擊。"於是文欽父子分兵兩路,夜裏文鴦突然就衝進了司馬師的大營。司馬師聽到軍營遭受奇襲,大吃一驚,他那本來就長著肉瘤的眼睛居然掉出了眼珠。他緊緊咬住被子強行忍住劇痛,以至於被子都被咬破。而文鴦奮戰一夜卻沒有等到父親的接應,天亮後他看到司馬師大軍勢頭太猛也隻好突出重圍。司馬師當即就命令大家將剩勇追窮寇。文鴦看到有追兵,估計如果不能先將其挫敗是逃不了了,帶著十幾名驍勇的騎兵反覆衝殺,硬是把追兵打退。司馬師再次命令八千騎兵追擊,也被文鴦一個人反覆衝殺六七次,每次都殺傷一百多,終於逼退了追兵。趙雲長阪坡的英勇並沒有歷史根據,而這次確是白紙黑字。這個文鴦,簡直不是人啊。


    王基看到鄧艾將文欽調動後,立即進攻防守被削弱的項城。項城的毌丘儉聽說文欽打了敗仗,知道大勢已去馬上掉頭南逃,於是本來就人心渙散的叛軍終於潰不成軍。文欽在回項城的途中聽說老大跑了,自己估計也支持不住打算回壽春。此時壽春已經被攻克,他隻好南逃東吳。正好東吳的孫峻正北上打算撿便宜,半路上遇到文欽後連著兵馬一股腦地收歸己有。毌丘儉的運氣則糟糕得多,他半路落了單後虎落平陽,被村民所殺。諸葛誕到壽春後,壽春軍民以為司馬師要大開殺戒驚恐不安,逃到山林裏的或是南逃東吳的不下十幾萬。司馬師先任命了諸葛誕為鎮東大將軍,揚州地區新的首腦,然後將毌丘儉滅三族並收他的黨羽七百多人下獄。然而,他僅僅將其中為首的十幾人處斬,其餘的通通赦免,撤職而已。孫峻見到壽春已經被控製,也帶著文欽回了江南。淮南的局勢,再次被司馬氏穩定。


    淮南三叛中,這第二叛是最無聊的一叛。毌丘儉文欽的反叛過於輕率,既得不到其他地方也沒有下層官兵的支持。脅迫軍民起兵後卻上表將司馬家稱讚了一番,沒有任何破釜沉舟的勇氣。這除了打擊自己本來就不高的士氣外沒有任何作用。果然,司馬師的大軍往前一壓毌丘儉文欽就立刻垮了台。毌丘儉文欽動手時看起來並不是不自量力以卵擊石,但反過來司馬師一動手就看到,他確實是在以石擊卵。


    司馬師經過這麽一戰,他本來就不好的身體也拖垮了。他回師到了許昌後,留守洛陽的司馬昭連忙來看望。司馬師在病榻上將軍政大權全都交給司馬昭後,病逝於洛陽,享年四十八。曹髦聽說後,立刻下旨追悼慰問,並以東南剛剛經歷叛亂要司馬昭留守許昌,命令尚書傅暇帶領大軍回洛陽。曹髦打算以這樣的布置來擺脫司馬氏的控製。然而,朝廷內外還有哪個人忠於姓曹的?傅暇鍾會商量後,傅暇自己就上表謙讓,同時司馬昭率領大軍回師洛陽。曹髦看到自己的詭計不能得逞,被迫升司馬昭為大將軍並錄尚書事,曹魏的大權由司馬宣王景王就這麽名正言順地傳到了文王司馬昭的手裏。鍾會這一戰初露鋒芒,從此常常得意之色溢於言表。傅暇看不慣,免不了規勸幾句:"建功立業不是那麽容易的,你還是小心點好!"


    趁著司馬師親征淮南病逝等一係列變故,西蜀的薑維又打起了隴西的主意。然而此時關於北伐,蜀漢的內部矛盾終於激化,征西大將軍張翼公堂之上就和薑維爭執了起來,認為國小民弱,不能連年動武。薑維不但不聽,還帶著張翼一起北上。同時出征的還有夏侯淵的兒子,此時已經升任蜀漢車騎將軍的夏侯霸。


    關於蜀漢的北伐,這裏談一點自己的看法。這一點上,蜀漢和魏國戰術上互有勝負一直是大多數人爭論的焦點。但是蜀漢戰術上的勝利到底是能夠帶來戰略上的轉機,還是會導致戰略形態的進一步惡化?這看似當然的問題其實並不簡單。對此,我認為最為精闢的論述要數戰國時縱橫家的鼻祖張儀。這裏將《戰國策》裏他遊說齊王的話原封不動照搬。


    臣聞之,齊與魯三戰而魯三勝,國以危,亡隨其後,雖有勝名而有亡之實,是何故也?齊大而魯小。今趙之與秦也,猶齊之於魯也。秦、趙戰於河漳之上,再戰而再勝秦;戰於番吾之下,再戰而再勝秦。四戰之後,趙亡卒數十萬,邯鄲僅存。雖有勝秦之名,而國破矣!是何故也?秦強而趙弱也。


    戰術上的勝利不但未能帶來戰略態勢的改善,反而惡化了戰略上的處境,為什麽?沒什麽道理,就是因為齊大而魯小,秦強而趙弱!而三國時的態勢,毫無疑問是魏大蜀小,曹強劉弱。蜀漢戰術上的勝利是否能夠帶來戰略地位的改觀,這個問題並不那麽簡單。戰爭是有消耗的,勝利是有代價的,這不能被忽視的一點恰恰經常被忽視。對此諸葛亮是明白的,因此他每次出兵謹慎小心:蜀漢不但不能打敗仗,連成本太高的勝仗都不能打!而薑維北伐之不計成本,看來他未必懂。另外,諸葛亮的四次北伐,其中隻有一次是因為曹休兵敗淮南有趁火打劫之嫌,其餘都是自己勵精圖治後的主動出擊。而薑維則完全相反,費禕去世後他掌握軍權,幾次大規模的北伐幾乎都是看到司馬內亂來揀便宜。看上去有道理,但歷史上有誰靠這點小聰明成就過大業嗎?難道你自己就不是匆忙上陣嗎?自身虛弱的人,天上掉下的餡餅你也接不住。薑維屢次興師動眾卻沒有什麽收穫,就是他不注意“鍛鍊身體”的惡果。鑑於三國演義的膾炙人口,對薑維抱有好感的朋友不少。對此,刻薄一點,如果說馬謖是教條主義,曹休是盲動主義,那麽薑維則可謂機會主義。蜀漢內部對此的反對意見,陳壽說他“玩眾黷施”,以及《資治通鑑》的評註者胡三省斥責其“屢敗而不止,為亡蜀張本”,並不是沒有道理的。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稱周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稱周郎並收藏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