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的蜀漢內部也發生了一件大事。薑維在和曹魏的作戰中曾經俘虜了一位名叫郭循的魏將,蜀漢任命他為左將軍為自己服務。然而這個郭循實際上心中並不向著蜀漢,屢次試圖刺殺後主劉禪,但群臣朝賀等場合人多眼雜,他一直不曾等到好機會。嘉平五年(公元253年)正月,費褘在漢中領著大家慶賀新春時,他見刺殺後主無望便退而求其次,一舉將這個蜀漢軍政首腦殺害。聽到這個消息,魏國立刻加封他的兒子親屬,大概這就是他的目的(否則,投降敵人家族將被治罪)。費褘平時為人隨隨便便,大家紛紛提醒他小心點他都不以為然,這次也是“以短取敗”。費褘的去世,直接解放了一個人,就是一直主張北伐的薑維。薑維自以為熟悉羌胡少數民族的習慣,能夠將他們招為羽翼;同時對自己的才幹相當自負,屢次請求北伐。他認為滅掉魏國雖然不容易,征服隴西一帶還是不成問題。與三國演義中的描述不同,蜀漢對北伐一事爭論激烈,國內的反對意見其實相當厲害。費褘本人對此不也太贊同,一直壓製:“我們的才能比諸葛丞相差遠了,他都沒能把魏國怎麽樣,何況你我?現在的問題還是保國安民。出兵和魏國一賭勝負,萬一失利則追悔莫及。”因此每次頂多給他一萬人的兵馬。到此為止薑維雖然有幾次行動但都是小打小鬧,談不上什麽得失。費褘遇刺身亡後他大權在握,又得到了東吳的策應當然樂於出戰。三月,東吳的諸葛恪帶著二十萬人馬出兵攻打淮南;四月蜀漢的薑維也帶領幾萬大軍北上,圍攻狄道。
注1曾有網友評論蜀漢這一點上不夠靈活。個人看法,這樣的靈活性對蜀漢來講不可能,因為他們的政治口號就是“安漢興劉”,實在無法和魏國達成哪怕僅僅是形式上的妥協。其實曹操去世時劉備曾經發“唁電”表示哀悼,或許曾經有藉助曹魏力量的打算。但一旦曹丕廢漢獻帝而自己也稱帝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因此夷陵之戰時無論是戰略上的魏延還是戰術上的黃權都不得不防止魏國可能的突襲而分散了力量。可見這個政治口號既有號召力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注2後世有學者認為,就在這個時候他以諸葛亮的名義偽造了後出師表,為自己製造輿論威望。在三國誌諸葛恪傳中收錄有他此時的另一篇論述,其內容道理確實與後出師表相當的類似。
舊的去了新的不來
諸葛恪的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本來是到處野戰,但手下人看到這樣的打法把魏國軍民全都打跑了,因此反而抓不到俘虜感到沒有收穫,便勸諸葛恪來個“攻其所必救”圍攻合肥新城,妄圖圍城打援。合肥是要地,司馬師不敢掉以輕心立即命令叔叔太尉司馬孚同樣帶領二十萬大軍迎戰。同時,他對西方的蜀軍也相當的擔心,再次向手下人徵求意見。虞鬆告訴他:“當年周亞夫堅壁自守就令吳楚叛軍崩潰,可見世上有的事看上去厲害實際上虛弱。如今諸葛恪大動幹戈圍攻合肥新城,不過是想引誘我們決一死戰。如果攻城不克,我們又不上他這個當,那麽師老兵疲後的他還能有什麽選擇?如今按兵不動坐視他們挫敗在堅城下正是我們的上策。反過來,西蜀的薑維全力接應諸葛恪也是大兵壓境,但人多嘴巴多,他反過來在我們的地盤上找糧食。這樣的打法哪能長久?他認為我們會被東吳牽製在東方,因此才敢大舉進犯。如果我們出其不意命令隴西軍兵大舉應戰,他恐怕就頂不住了。”鑑於上次兵敗的教訓,司馬師這次聽從了這個建議。他命令東方的毌丘儉按兵不動,甚至說合肥如果難以持久不妨讓給東吳。同時,他命令長安的郭淮陳泰等人全軍出擊,解狄道之圍。薑維果然象他們預料的那樣,估計硬拚魏國大軍不是短時間能結束的,而自己的軍糧供應困難而不得不撤兵。薑維這一戰類似於諸葛亮圍攻陳倉的一戰,費褘的遇刺和東吳的邀請都不是薑維能預料到的,因此他也是匆匆忙忙雷聲大雨點小。曹魏這次的策略則是東守西攻,一舉將這個打算撿便宜的薑維逼退。兩路攻勢,就這樣被輕鬆化解了一路。
諸葛恪圍攻合肥本以為手到擒來,但合肥新城本來就是滿寵認為老城太危險專門另擇險要建立的,哪裏那麽好打?城裏隻有三千多魏軍,卻將諸葛恪的大軍拒之門外。合肥成了東興一戰的翻版,隻不過吳魏角色顛倒。魏軍畢竟人數太少,在諸葛恪的進攻下漸漸不支減員過半。諸葛恪看到這一點後更是起土山狂攻,合肥終於因城牆塌陷而無力抵抗。城中守將張特想了個詭計,派人將自己的印綬等等全都送給了諸葛恪後還聲稱:“魏國法度,城圍一百天而救兵不至,投降的人雖然有罪家族不會連坐。如今您已經打了九十多天,城裏的四千守軍也折損過半,但還有人打算負隅頑抗。我這就勸他們棄暗投明。明天我們全軍投降,您如果不信不妨將我的印綬拿去。”諸葛恪心說這有什麽不信的,你們能撐得下去嗎?連印綬都不要。張特當天晚上就抓緊時間在內部又修了一座城牆,第二天早晨登上城頭大罵:"我隻有戰鬥到最後一刻!"諸葛恪上了當,大為光火,立刻命令吳軍強攻恨不得要抓住張特後扒掉他一層皮。但張特既然敢這麽來,當然有某種程度的自信。吳軍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實在對付不了合肥的新城牆。本來煮熟的鴨子就這麽飛了。
</br>
注1曾有網友評論蜀漢這一點上不夠靈活。個人看法,這樣的靈活性對蜀漢來講不可能,因為他們的政治口號就是“安漢興劉”,實在無法和魏國達成哪怕僅僅是形式上的妥協。其實曹操去世時劉備曾經發“唁電”表示哀悼,或許曾經有藉助曹魏力量的打算。但一旦曹丕廢漢獻帝而自己也稱帝後就完全不一樣了。因此夷陵之戰時無論是戰略上的魏延還是戰術上的黃權都不得不防止魏國可能的突襲而分散了力量。可見這個政治口號既有號召力也有一定的副作用。
注2後世有學者認為,就在這個時候他以諸葛亮的名義偽造了後出師表,為自己製造輿論威望。在三國誌諸葛恪傳中收錄有他此時的另一篇論述,其內容道理確實與後出師表相當的類似。
舊的去了新的不來
諸葛恪的二十萬大軍來勢洶洶,本來是到處野戰,但手下人看到這樣的打法把魏國軍民全都打跑了,因此反而抓不到俘虜感到沒有收穫,便勸諸葛恪來個“攻其所必救”圍攻合肥新城,妄圖圍城打援。合肥是要地,司馬師不敢掉以輕心立即命令叔叔太尉司馬孚同樣帶領二十萬大軍迎戰。同時,他對西方的蜀軍也相當的擔心,再次向手下人徵求意見。虞鬆告訴他:“當年周亞夫堅壁自守就令吳楚叛軍崩潰,可見世上有的事看上去厲害實際上虛弱。如今諸葛恪大動幹戈圍攻合肥新城,不過是想引誘我們決一死戰。如果攻城不克,我們又不上他這個當,那麽師老兵疲後的他還能有什麽選擇?如今按兵不動坐視他們挫敗在堅城下正是我們的上策。反過來,西蜀的薑維全力接應諸葛恪也是大兵壓境,但人多嘴巴多,他反過來在我們的地盤上找糧食。這樣的打法哪能長久?他認為我們會被東吳牽製在東方,因此才敢大舉進犯。如果我們出其不意命令隴西軍兵大舉應戰,他恐怕就頂不住了。”鑑於上次兵敗的教訓,司馬師這次聽從了這個建議。他命令東方的毌丘儉按兵不動,甚至說合肥如果難以持久不妨讓給東吳。同時,他命令長安的郭淮陳泰等人全軍出擊,解狄道之圍。薑維果然象他們預料的那樣,估計硬拚魏國大軍不是短時間能結束的,而自己的軍糧供應困難而不得不撤兵。薑維這一戰類似於諸葛亮圍攻陳倉的一戰,費褘的遇刺和東吳的邀請都不是薑維能預料到的,因此他也是匆匆忙忙雷聲大雨點小。曹魏這次的策略則是東守西攻,一舉將這個打算撿便宜的薑維逼退。兩路攻勢,就這樣被輕鬆化解了一路。
諸葛恪圍攻合肥本以為手到擒來,但合肥新城本來就是滿寵認為老城太危險專門另擇險要建立的,哪裏那麽好打?城裏隻有三千多魏軍,卻將諸葛恪的大軍拒之門外。合肥成了東興一戰的翻版,隻不過吳魏角色顛倒。魏軍畢竟人數太少,在諸葛恪的進攻下漸漸不支減員過半。諸葛恪看到這一點後更是起土山狂攻,合肥終於因城牆塌陷而無力抵抗。城中守將張特想了個詭計,派人將自己的印綬等等全都送給了諸葛恪後還聲稱:“魏國法度,城圍一百天而救兵不至,投降的人雖然有罪家族不會連坐。如今您已經打了九十多天,城裏的四千守軍也折損過半,但還有人打算負隅頑抗。我這就勸他們棄暗投明。明天我們全軍投降,您如果不信不妨將我的印綬拿去。”諸葛恪心說這有什麽不信的,你們能撐得下去嗎?連印綬都不要。張特當天晚上就抓緊時間在內部又修了一座城牆,第二天早晨登上城頭大罵:"我隻有戰鬥到最後一刻!"諸葛恪上了當,大為光火,立刻命令吳軍強攻恨不得要抓住張特後扒掉他一層皮。但張特既然敢這麽來,當然有某種程度的自信。吳軍也已經是強弩之末,實在對付不了合肥的新城牆。本來煮熟的鴨子就這麽飛了。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