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爽原來的官職是不起眼的武衛將軍,這下子一步登天一躍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大將軍,甚至高於拚死拚活幾十年的司馬懿。為了給這位首席輔政大臣點顏麵,曹芳加封他為侍中萬戶侯(一萬兩千戶,而他老子曹真當年才兩千九百戶),並“賜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這可是當年漢高祖劉邦給與蕭何的禮儀,你曹爽也不臉紅?同時,曹芳也加封司馬懿為侍中,並持節、都督中外諸軍、錄尚書事。可見,曹魏的朝廷給於曹爽的是榮寵,給於司馬的是實權。兩人各率領三千士兵護衛宮中,出入朝廷可以乘車,相當風光。這個時候的曹爽大將軍倒也老實,知道自己沒一點能跟司馬太尉相比,尊敬司馬懿有如父親,無論大小事都和他商量後再決斷。兩人倒也相安無事。
然而,這樣的尊老愛幼卻沒能支持幾天。僅僅一個月後,就變了味道。
注1回顧三國時的幾大人質事件,主要有:1,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與呂布相爭時,夏侯惇手下的青州軍突然譁變,劫持了夏侯惇為人質。其部將韓浩立即派兵包圍這些人後怒斥:“你們以為劫持了夏侯將軍就能為所欲為?!”當麵就要硬攻,毫不顧及夏侯惇的安危。這些青州兵看到劫持無用立即投降,而後來無論夏侯惇還是曹操都沒有怪罪韓浩,曹操還因此立法無論軍中什麽人被劫持都不能退縮。後來曹操軍中確實沒有發生過人質劫持事件;2,袁譚投降曹操後,為了加以安撫曹操娶了他的女兒為兒媳婦,後來袁譚反叛時曹操先把他女兒送了回去,這點小便宜不占;3,韓遂馬超雖然一個兒子一個老子在鄴城曹操那裏為人質,麵對曹操的壓力仍然起兵反叛;4,如今的司馬懿,幹脆拒絕這樣送上門來的人質。看來,人質這一辦法在三國根本行不通。
注2曹丕去世時任命的輔政大臣是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四人。這時候另外三人都已經作古。關於司馬懿的為人,曹睿曾經問過陳矯,陳矯回答:“司馬公望重朝廷,但能否托與社稷,不好說。”從曹睿最終託孤的言語來看,他對司馬懿雖然很信任,但為此或多或少有一絲顧忌。
東施效顰
魏明帝曹睿當政時,相當討厭浮華的傢夥。並州刺史畢軌及鄧颺、李勝、何晏、丁謐等人都名聲在外,他們確實也有些才幹。但他們的通病是一心隻想升官發財,整天作譁眾取寵的事情甚至不惜削尖腦袋趨炎附勢拚命向上爬。對此深惡痛絕的曹睿偏偏不重用他們,有的罷官,有的給個閑職早早讓他們回家養老。曹爽和這些人相當有交情,上台後立刻重用他們為心腹。這幾個人在一起,整天給曹爽講些大權不能旁落的大道理,曹爽漸漸對司馬懿手握重權有了不滿。幾個臭皮匠一商量,立刻想出了一條“諸葛亮”。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二月,曹爽司馬懿共事後僅僅一個月,他們上奏朝廷,以司馬懿功高蓋世為名,請求升他為太傅。太傅一職在三公之上,但沒有實權。曹芳僅僅是個八歲的小孩,當年八月才開始臨朝聽政,當然任其擺布。明升暗降司馬懿之後,曹爽把他的幾個兄弟都安插在要職上,掌握了洛陽禁衛軍,並任命何宴為吏部尚書,將原來的尚書盧毓硬生生地降為副手,後來又找茬要摘掉他的烏紗帽。但盧毓為人公正嚴謹很有名望,麵對朝野的一片反對後來他們不得已再次啟用,但隻給了個光祿勛的虛銜(九卿之一,執掌祭祀等事宜)。同時,他們任命畢軌為司隸校尉(這個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長),徹底把握住京師朝廷。從此後曹爽大權在握,對司馬懿僅剩下表麵上的禮貌,大事全都由自己決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宴等也開始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曹魏的朝廷逐漸變得烏煙瘴氣。拍馬屁的小人升官,講真話的君子倒黴。曹爽的長史孫禮看不慣,經常勸曹爽悠著點。曹爽嫌這個傢夥太羅嗦,幹脆任命他為揚州刺史一腳踢開,來個眼不見心不煩。不過,曹爽雖然費盡心機奪取了司馬懿的實權,還是給他留了個持節都督各地軍事的權力。大概他自己也知道對付不了戰場上的硝煙。
曹魏的南方,東吳西蜀對中原一直是虎視眈眈。這樣的胡來,不是給對方下請帖嗎?果不其然,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四月,沉寂多年的東吳以全琮,諸葛恪(諸葛瑾長子),朱然和諸葛瑾四路大軍分四路猛攻魏國。魏軍經過苦戰,將其中的三路擊退,唯有樊城的朱然還在猛攻。六月,看到曹爽應對無方實在太廢物,司馬懿親自出征討伐。鑑於盛夏天氣太熱,司馬懿到前線後並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先派輕騎騷擾,東吳卻不敢應戰。摸清了東吳的底細後,司馬懿立刻嚴明賞罰招募精銳做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架勢。朱然一聽來的是司馬太傅,還要動真格的,應戰的勇氣都沒有掉頭就逃。問題是,你的兩條腿能跑得過司馬懿的四個馬蹄嗎?在三州口追上吳軍後司馬懿大打出手,朱然狼狽地丟下了一萬多屍體和大量軍用物資後逃了條命。
作為這次軍事行動的額外收穫,司馬懿在回師途中提拔了一個農家子弟鄧艾(注1)。司馬懿在此之前就認識鄧艾並相當器重這個口吃的小夥子。鄧艾曾奉朝廷的命令到壽春考察,並根據實際情況上書朝廷請求在這一帶大規模屯田。他認為如今的情況是良田廣袤卻沒有水源,應首先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為此寫了一篇很有名的“濟河論”來闡述自己的主張。同時,為了建議朝廷屯田農墾他又列舉了曹操注重屯田而征討四方沒有後顧之憂的先例,並稱當時是因為四方不安定才將屯田區域定在許昌。如今四方安寧,不如減少許昌附近的良田,而開鑿運河將水源引向淮南。淮河南北全是良田沃土,如能加以開發那麽其收益將三倍於許昌地區,每年能淨收五百萬斛稻穀。六七年間,就是三千萬斛軍糧,這足夠十萬大軍支撐五年。將來下江南,有這樣的物質基礎,平定東吳有什麽困難!鄧艾的想法與一向重視後勤經濟的司馬懿不謀而合,於是他的建議通通被採納。這一年開始,曹魏在壽春一帶開始大規模興修水利,並大力農墾屯田。從此淮南地區有豐收沒水患,而且無論是內憂外患曹魏司馬對付起來都遊刃有餘,這都是鄧艾的功勞。所謂的天災多半還是人禍,清除了人禍則老天也會開眼。
</br>
然而,這樣的尊老愛幼卻沒能支持幾天。僅僅一個月後,就變了味道。
注1回顧三國時的幾大人質事件,主要有:1,興平元年(公元194年)曹操與呂布相爭時,夏侯惇手下的青州軍突然譁變,劫持了夏侯惇為人質。其部將韓浩立即派兵包圍這些人後怒斥:“你們以為劫持了夏侯將軍就能為所欲為?!”當麵就要硬攻,毫不顧及夏侯惇的安危。這些青州兵看到劫持無用立即投降,而後來無論夏侯惇還是曹操都沒有怪罪韓浩,曹操還因此立法無論軍中什麽人被劫持都不能退縮。後來曹操軍中確實沒有發生過人質劫持事件;2,袁譚投降曹操後,為了加以安撫曹操娶了他的女兒為兒媳婦,後來袁譚反叛時曹操先把他女兒送了回去,這點小便宜不占;3,韓遂馬超雖然一個兒子一個老子在鄴城曹操那裏為人質,麵對曹操的壓力仍然起兵反叛;4,如今的司馬懿,幹脆拒絕這樣送上門來的人質。看來,人質這一辦法在三國根本行不通。
注2曹丕去世時任命的輔政大臣是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四人。這時候另外三人都已經作古。關於司馬懿的為人,曹睿曾經問過陳矯,陳矯回答:“司馬公望重朝廷,但能否托與社稷,不好說。”從曹睿最終託孤的言語來看,他對司馬懿雖然很信任,但為此或多或少有一絲顧忌。
東施效顰
魏明帝曹睿當政時,相當討厭浮華的傢夥。並州刺史畢軌及鄧颺、李勝、何晏、丁謐等人都名聲在外,他們確實也有些才幹。但他們的通病是一心隻想升官發財,整天作譁眾取寵的事情甚至不惜削尖腦袋趨炎附勢拚命向上爬。對此深惡痛絕的曹睿偏偏不重用他們,有的罷官,有的給個閑職早早讓他們回家養老。曹爽和這些人相當有交情,上台後立刻重用他們為心腹。這幾個人在一起,整天給曹爽講些大權不能旁落的大道理,曹爽漸漸對司馬懿手握重權有了不滿。幾個臭皮匠一商量,立刻想出了一條“諸葛亮”。景初三年(公元239年)二月,曹爽司馬懿共事後僅僅一個月,他們上奏朝廷,以司馬懿功高蓋世為名,請求升他為太傅。太傅一職在三公之上,但沒有實權。曹芳僅僅是個八歲的小孩,當年八月才開始臨朝聽政,當然任其擺布。明升暗降司馬懿之後,曹爽把他的幾個兄弟都安插在要職上,掌握了洛陽禁衛軍,並任命何宴為吏部尚書,將原來的尚書盧毓硬生生地降為副手,後來又找茬要摘掉他的烏紗帽。但盧毓為人公正嚴謹很有名望,麵對朝野的一片反對後來他們不得已再次啟用,但隻給了個光祿勛的虛銜(九卿之一,執掌祭祀等事宜)。同時,他們任命畢軌為司隸校尉(這個職位相當於今天的北京市公安局長),徹底把握住京師朝廷。從此後曹爽大權在握,對司馬懿僅剩下表麵上的禮貌,大事全都由自己決斷。一人得道雞犬升天,何宴等也開始狐假虎威作威作福,曹魏的朝廷逐漸變得烏煙瘴氣。拍馬屁的小人升官,講真話的君子倒黴。曹爽的長史孫禮看不慣,經常勸曹爽悠著點。曹爽嫌這個傢夥太羅嗦,幹脆任命他為揚州刺史一腳踢開,來個眼不見心不煩。不過,曹爽雖然費盡心機奪取了司馬懿的實權,還是給他留了個持節都督各地軍事的權力。大概他自己也知道對付不了戰場上的硝煙。
曹魏的南方,東吳西蜀對中原一直是虎視眈眈。這樣的胡來,不是給對方下請帖嗎?果不其然,正始二年(公元241年)四月,沉寂多年的東吳以全琮,諸葛恪(諸葛瑾長子),朱然和諸葛瑾四路大軍分四路猛攻魏國。魏軍經過苦戰,將其中的三路擊退,唯有樊城的朱然還在猛攻。六月,看到曹爽應對無方實在太廢物,司馬懿親自出征討伐。鑑於盛夏天氣太熱,司馬懿到前線後並沒有立刻動手而是先派輕騎騷擾,東吳卻不敢應戰。摸清了東吳的底細後,司馬懿立刻嚴明賞罰招募精銳做出了一副決一死戰的架勢。朱然一聽來的是司馬太傅,還要動真格的,應戰的勇氣都沒有掉頭就逃。問題是,你的兩條腿能跑得過司馬懿的四個馬蹄嗎?在三州口追上吳軍後司馬懿大打出手,朱然狼狽地丟下了一萬多屍體和大量軍用物資後逃了條命。
作為這次軍事行動的額外收穫,司馬懿在回師途中提拔了一個農家子弟鄧艾(注1)。司馬懿在此之前就認識鄧艾並相當器重這個口吃的小夥子。鄧艾曾奉朝廷的命令到壽春考察,並根據實際情況上書朝廷請求在這一帶大規模屯田。他認為如今的情況是良田廣袤卻沒有水源,應首先大力興修水利設施並為此寫了一篇很有名的“濟河論”來闡述自己的主張。同時,為了建議朝廷屯田農墾他又列舉了曹操注重屯田而征討四方沒有後顧之憂的先例,並稱當時是因為四方不安定才將屯田區域定在許昌。如今四方安寧,不如減少許昌附近的良田,而開鑿運河將水源引向淮南。淮河南北全是良田沃土,如能加以開發那麽其收益將三倍於許昌地區,每年能淨收五百萬斛稻穀。六七年間,就是三千萬斛軍糧,這足夠十萬大軍支撐五年。將來下江南,有這樣的物質基礎,平定東吳有什麽困難!鄧艾的想法與一向重視後勤經濟的司馬懿不謀而合,於是他的建議通通被採納。這一年開始,曹魏在壽春一帶開始大規模興修水利,並大力農墾屯田。從此淮南地區有豐收沒水患,而且無論是內憂外患曹魏司馬對付起來都遊刃有餘,這都是鄧艾的功勞。所謂的天災多半還是人禍,清除了人禍則老天也會開眼。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