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死了,蜀漢當然要調整朝政。劉禪任命吳懿為車騎將軍,駐守漢中,並任命蔣琬為尚書令,假節,益州刺史。諸葛亮果然沒有看錯人,他死後引起的震動雖然不小,但蔣琬出類拔萃遠近聞名,如今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也是喜怒不行於色,大家看到他如此鎮定,懸到喉嚨的心又回到了肚子裏。東吳聽說諸葛亮去世,恐怕魏國趁這個機會伐蜀,立刻增兵巴丘。東吳的如意算盤是如果蜀國頂得住魏國的攻擊,就抗魏援蜀;否則,就“開闢第二戰場”先滅掉蜀漢(孫劉聯盟的實質,可見一斑)。蜀漢也作出了反應,增兵永安以防萬一,並派使者到吳國去通報情況及打探東吳的底牌。孫權見到這個使者不卑不亢,自己也相當禮貌,雙方繼續維持了聯盟。蜀漢終於從諸葛亮去世的陣痛中穩住了陣腳。


    注1嚴格地說,是雙方主力不曾交手。按照三國誌記載,曹真撤退後魏延曾奉諸葛亮命至羌中,入南安,大破郭淮。史料對此戰記載不詳細,郭淮很可能是應曹真伐蜀而入武都、陰平,曹真、司馬懿等退走後,郭淮可能繼續盤桓在武都、陰平一帶,魏延大敗之並加以追擊。陳式攻克武都、陰平二郡,應該看做是收復失地而不是北伐。魏延戰敗郭淮,大致也是如此。


    注2蜀漢是否實行了屯田,我看到的資料有矛盾。也有資料稱蜀漢不曾實行屯田,因為西蜀本來是富庶的地方,也沒有遭受大規模的破壞,無此必要。


    注3三國誌呂乂傳記載,“丞相諸葛亮連年出軍,調發諸郡,多不相救”,可見他的北伐並未得到後方的有力支援。


    注4按照後漢書百官誌記載及其註解,兩千石的俸祿是個坎,區別朝廷重臣及普通的官吏。長史一職是丞相將軍等重要人物的政治輔佐(軍事輔佐為司馬),俸祿一千石(偶有六百石)。魏延楊儀二人地位相差懸殊,難怪魏延不服。


    上樑不正下樑不歪


    諸葛亮死了,司馬懿因為抗擊有功遷太尉,仍然駐防長安。此後,三國間雖然小摩擦不斷,幾年間大的衝突沒有。曹睿看到吳蜀都蔫了四方安寧,開始飄飄然,於青龍三年(公元235年)開始大興土木。在許昌修建宮殿後,接著在洛陽修昭陽太極殿,殿高十幾丈,徵用的民夫不計其數,延誤了農墾收穫都視而不見。作為直接的惡果,當年雖然沒有什麽天災,洛陽一帶卻鬧了饑荒,還得靠長安的司馬懿運來五百萬斛糧食填飽肚子。這樣的胡來當然得不到稱讚。陳群身為司空(注1)不能不表態:"當年大禹繼承了唐虞等聖人留下的富強,還厭惡雄壯的宮室和華麗的衣服。如今是亂世後的剛剛恢復元氣,全國的人口還不如東漢鼎盛時的一個郡。吳蜀對我們也是虎視眈眈,邊境沒有片刻的安寧,萬一有個風不調雨不順,這是國家的心腹之患啊。當年劉備稱漢中王後從成都到白水關一帶大興土木,太祖(曹操)知道這勞民傷財而竊喜。如今我們走同樣的道路,隻能便宜吳蜀,希望您能仔細考慮!"曹睿金口中卻沒吐出玉言:"王道,宮室,這是相關的事(我建宮室就是為了興王業)。如今吳蜀都被打退,您正應當盡到蕭何的責任啊。"陳群一聽,這個時候說我是蕭何,不就是要我這個司空幹活嘛?我是蕭何,您到也學學高祖啊:"當年劉項相爭,項羽覆滅後鑑於秦朝的宮室官府都被燒光,蕭何因此建武庫太倉(可不是宮殿),這都是當時的急務,而漢高祖劉邦還嫌太壯麗花錢了。如今吳蜀未平,怎能和他們相提並論?"說完,他又旁徵博引,好說歹說總算讓曹睿收斂了一點。


    同時,曹睿好色無厭,後宮佳麗從貴人到打掃庭園的宮人好幾千,幾乎和朝廷的官員數目相當,還任命了女尚書六人來"幫忙"處理政務。廷尉(九卿之一,相當於現在的公安部部長)高柔說:"按照周禮,天子的宮人不能超過一百二十人,聽說後宮宮女眾多,恐怕這將導致您子孫稀少(曹睿雖然妻妾成群,卻因為荒淫無度而導致"生產力"低下,加上自己的子女大多夭折,最後去世時連個繼位的親生兒子都沒有)。您還是應當減少後宮的人數然後養精蓄銳為重。"這番話,點到了曹睿的痛處。高柔作為廷尉都"狗拿耗子",楊阜身為少府(九卿之一),職責就是管理宮庭用度,當然更不能熟視無睹:"堯身處茅屋而萬國安居,禹忽視宮室而天下樂業,相反,商紂王做鹿台喪社稷,秦始皇築阿房斷江山,這都是您熟知的。不考慮天下的情況而滿足於一時的聲色娛樂,沒有不亡國的。願您效仿堯舜禹湯,深思桀紂始皇。貪戀宮室的君主沒有不滅亡的。您與我君臣一體,我才敢犯顏直諫。如果您能有所感悟,即使將我下獄斬首,我也是死得其所!"這一番言語,終於打動了曹睿,他做親筆信回答(或多或少改變了?)。


    曹睿到底找了多少宮女,連楊阜這個少府都不清楚。為了進一步勸曹睿減省那些幽居深宮不得寵幸的宮女,楊阜把管具體事情的府吏叫來想問問到底有多少人。不想,這個人真有骨氣:"這是秘密,恕我無法奉告。"心急如焚的楊阜當即火冒三丈,立刻就賞了這"公事公辦"的傢夥一百大板,把這個芝麻官打成了芝麻醬:"我身為少府貴為九卿,我都不配知道的秘密你這個小官憑什麽能知道!"曹睿私生活相當不檢點,卻任命了這麽嚴肅厲害的"管家",不可思議。除此之外,蔣濟孫禮等人也是三天兩頭上表。曹睿對這些逆耳忠言雖然左耳朵進右耳朵出,但也明白他們不是無理取鬧,並不將他們治罪,時不時地也能有些採納。誰知道,正當他“略改前非”時,當年七月洛陽的崇華殿遭了火災,曹睿當時就坐不住了,立刻下詔書要重建,還要擴建。曹睿是個急性子,有人誤了工期,立刻就叫來問罪,動不動就處死,害得大家又是一番苦口婆心。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稱周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稱周郎並收藏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