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反,蜀漢這方麵的資料乏善可陳,目前我能找到唯一有明確記載的政績就是對都江堰成功的維護(其中或有西蜀不置史官而造成的資料匱乏之因素)。西蜀先天環境優越,本為天府之國,又有都江堰這樣的傑作,因此不曾畫蛇添足大興土木,但相當重視對都江堰的維護。諸葛亮為此專門撥了一千二百兵士民工。守成也是一項學問,這方麵蜀漢作得很不錯。然而,蜀漢的底子太薄。劉焉父子先後擔任益州牧時,用以寬製寬之政策以治理,導致“奴大欺主”,各地地主豪強壟斷土地及山澤資源,正常的稅收都成了問題。自劉備占領益州後,諸葛亮及法正一改以往弊政,打擊豪強,並曾採用閉關息民,務農殖穀的政策,又在都江堰設堰官,管理農田水利工程,並推行屯田(注2)以恢復和發展農業生產。此外,他們對治鐵、煮鹽、織綿等重要手工業,實行公營,並設立專職官員加強管理。以上一連串措施,使西蜀的稅收大大增加。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關羽和劉備相繼兵敗,一個被殺一個病死。這對蜀漢造成的打擊是雙重的,既是軍事上的慘敗又造成了經濟上的崩潰。劉備留給諸葛亮的不僅是信任,還是一個爛攤子。為此,諸葛亮不得不在經濟方麵擴大手工業官營範圍,提高蜀錦生產量出口東吳,以助加快恢復國力之步伐。然而,吳蜀之間的貿易導致了雙方的惡性循環:在銅本位的經濟體係中,為了將銅這一硬通貨留在本國,他們爭相貶幣值,金融體係混亂。況且,蜀錦本來就有奢侈品之嫌,在大家都餓肚子的年代裏又能賣多少?“食貨”兩字中,蜀漢(包括東吳)的“食”(農業)勉強解決,而“貨”(商業)則無法恭維。因此,諸葛亮在北伐時得不到後方的有力支援(注3),麵對朝中反對北伐的壓力他反而不得不兩上出師表來為自己辯解。同時,蜀道難難於上青天,這固然減緩了來自曹魏的軍事壓力,同時也造成了蜀軍的運輸困難。李嚴因為大雨而未能將軍糧送到前線,與其說諸葛運氣不好不如說他本身困難太大。作為對比,後來司馬懿剿滅公孫淵時也遇到了大雨,卻沒有致命的影響。在這樣的困境中,不得不速戰速決的諸葛亮絞盡腦汁,用盡了一切手段,祁山陳倉隴西隴東,本手妙手奇手鬼手,甚至連女人衣服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不倫不類都向對手揮了過去,卻無法動搖魏軍僅僅是偏師的防線。這樣的尷尬,有理由相信對諸葛亮的鬥誌產生了打擊。三國誌魏延傳注引魏略記載:“諸葛亮病,謂延等雲:‘我之死後,但謹自守,慎勿復來也。’”這不應當僅僅理解為諸葛亮認為繼任者才能不如自己的擔心,而多半反映了他經過這幾次北伐後得到的教訓:魏國的國力,不是偏安一隅的蜀漢能夠撼動的。我含辛茹苦準備三年,又得到了東吳的策應還無功而還,你們即使有我這樣的才能,什麽時候又能有比此更好的機會呢?因此,五十四歲確實短暫了些,但即使他能多活幾年,也很難說他是否還會繼續動武北伐(本人持悲觀態度),畢竟蜀漢沒有能夠對付魏國的“力氣”。對於諸葛亮與其對手在軍事上的得失成敗,有許多不同的觀點,但我認為這並不是雙方成敗的關鍵。戰場上的勝負首先是蜀魏兩國國力的自然體現。


    諸葛亮的去世立即引發了蜀漢內部的混亂。魏延楊儀作為諸葛亮的左膀右臂,卻勢如水火。作為蜀漢的名將,魏延為人趾高氣揚,別人都對他禮讓三分;而楊儀則仗著自己的才幹過人,處理軍糧後勤等令他人頭疼得問題遊刃有餘,偏偏不買魏延的帳。諸葛亮在世時,看重兩人的才幹不忍捨棄不用,既恨他們之不和又不得不幹些勸架的瑣事。這兩個人的矛盾,連孫權都聽說了。費禕出使東吳時,孫權喝多了後酒後狂言(真言?):“魏延楊儀兩個傢夥,不過是隻配牧牛放馬的小人。雖然有些雞鳴狗盜似的能耐,什麽時候孔明一死,兩人必將內訌火併。你們不注意這些,難道要留禍害給兒孫嗎?”(三國演義對諸葛亮推崇備至,愛屋及烏省去了楊儀挨的一頓臭罵)突然聽到這樣的言語,費禕尷尬無言,隻能勉強應付幾句。果然,魏延對楊儀掌權相當地不滿:我是前軍師征西大將軍南鄭侯,假節,戰時有權殺俸祿在二千石以下的官員,而你楊儀不過一個長史(注4),憑什麽壓在我頭上?諸葛亮去世時,楊儀讓費禕帶著自己的兵符去命令魏延斷後,魏延哪裏受得了來自死對頭的指手畫腳,大發雷霆,當即帶著本部人馬先回去,一路上放火燒絕棧道。與此同時,魏延楊儀大打口水仗,翻來覆去地表奏後主劉禪,都說對手造了反。棧道被燒毀,楊儀隻好另闢蹊徑回師,並命令先鋒王平(又名何平)先去抵擋魏延。王平見到魏延後,怒斥:“丞相屍骨未寒,你就做這樣親者痛仇者快的事?”魏延的部下也明白魏延沒道理,都不肯為其賣命,紛紛當了逃兵。魏延“理屈兵窮”後,帶著自己的兒子和幾個心腹逃命,被馬岱追上斬殺。楊儀看著魏延的首級後,小人得誌的他一腳踩下:“臭小子,這下子還能胡來嗎!”然後將魏延滅三族。不過,諸葛亮這樣的君子怎麽會把大權交給楊儀這麽個小人?諸葛亮生平最欣賞的其實是蔣琬,劉禪也按照這個意思任命了蔣琬為尚書令兼益州刺史,楊儀回來後隻有一個中軍師的虛職而沒有實權。楊儀自認為自己的才能和資歷都超過蔣琬,憤憤不平口無遮攔。費禕來看望他時口出怨言:“當年在祁山前線,我如果帶領全軍投降魏國,哪會如此破落!如今追悔莫及!”這樣的“反革命言論”,費禕怎麽敢隱瞞,上報劉禪後劉禪立刻就撤了楊儀的職。江山易改本性難移,楊儀在家也胡言亂語不老實,劉禪聽說後,派人要把他捉拿歸案。這下子楊儀真的慌了,不知是因為害怕後悔還是絕望,以自殺結束了自己的一生(蜀國的高崗?).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國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簡稱周郎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簡稱周郎並收藏三國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