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基什查克同華勒沙進行了第二次會晤。雙方商定,將於10月中旬舉行圓桌會議。由於波黨內部意見不統一,也由於華勒沙堅持以恢復團結工會的合法地位為先決條件,圓桌會議被一再推遲。


    關係到波蘭黨和國家命運的波蘭統一工人黨十屆十中全會於12月20日在華沙開幕。這次全會分兩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從1988年12月20~21日,第二階段從1989年1月16~18日。十中全會是在非常形勢下召開的。會議前夕,華勒沙宣布成立一個有128名知識分子、專業人員和工會領導人參加的公民委員會。西方評論說,“這是波蘭的‘影子內閣’,是團結工會壓當局讓步的驚人之舉,它使當局亂了手腳。”


    十中全會就承認團結工會合法地位和實行政治多元化、工會多元化問題展開了激烈的爭論和辯論。雅魯澤爾斯基的開幕詞充滿激情,具有為黨的政策辯解的特點。他說:“這次全會是在特殊、也可以說是在轉折的時刻召開的。……有人說,黨投降了,正在同敵人談判,搞機會主義,缺乏原則性。


    也有人指責說,黨妨礙改革的進展,抱住過時的公式和教條,推行‘史達林主義的殘餘’。……有人指責我,說我‘實施了戰時狀態’。也有人說,我‘倡議召開圓桌會議’。我最近在議會說過,如果12月13日不實施戰時狀態,如果這幾年不


    2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搞革新的活,那末今天不會有具有深刻意義的、求實的對話。


    在危急形勢下通過採取非常手段拯救國家,今天通過達成諒解鞏固國家——兩者不僅不矛盾,而且是有利於波蘭安定和發展的、彼此和諧的、符合邏輯的思想和行動。這是至高無尚的目標,它應該促使所有波蘭人相互接近“。


    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馬。奧熱霍夫斯基代表政治局作了題為《黨的政革——革新和改革戰略取得成功的條件》的報告,它反映了七中全會以來黨的政策的調整和黨對改革、社會主義、形勢和任務的認識。全會進行了重大人事變動:前部長會議主席梅斯內爾等9人離開政治局和中央書記處。


    1989年1月16日,十中全會第二階段會議開始。


    雅魯澤爾斯基首先講話。他呼籲“彼此作出妥協”


    ,以克服“令人不安的和無法迴避的困難”。


    他希望團結工會“對過去的所作所為進行反思,並從中吸取應有的教訓,用自己的行動證明自己是關心國家的命運的”。


    奧熱霍夫斯基作了《關於就政治局提綱進行協商情況》的報告。他揭示了全會在清算“史達林主義殘餘”


    、關於黨放棄對經濟和行政的直接管理、關於加強議會的作用、關於使波黨同統一農民黨和民主黨三黨聯盟成為團結社會左派勢力的廣泛戰線等問題上的一致性和在團結工會合法化問題上的分歧意見。


    會上兩種意見,互不相讓。


    會議延長到18日淩晨3時。


    雅魯澤爾斯基聲明,如果得不到全會支持,他將同政治局委員、內務部長基什查克,政治局委員、國防部長西維茨基和政治局委員、總理拉科夫斯基一起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24


    辭去黨政職務。


    全會通過對雅魯澤爾斯基信任投票的方式,通過了兩個具有關鍵意義的文件:《黨內改革是革新和改革戰略取得成功的條件》和《關於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問題的立場》。


    第一個文件強調,波黨致力於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形式,堅決消除“史達林主義”時期形成的官僚主義——中央集權的政治和經濟管理體製的殘餘,主張建立以議會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和公民社會為基礎的社會政治製度,實行立法、行政和司法的三權製衡;發展與統一農民黨和民主黨的三黨聯盟,為承認憲法並在憲法範圍內從事活動的反對派提供議會席位,波黨將有意識地放棄取代國家政權機構的做法。


    第二個文件有條件地承認團結工會,為圓桌會議掃清了道路。其主要內容如下:“政治多元化和工會多元化作為波蘭人民共和國製度主張的一個因素,已經變成波蘭社會—政治現實的重要組成部分。


    中央委員會認為,有必要確定政治多元化的新模式。這種模式的實現將有利於社會主義國家民主與法製的加強,是符合人民願望和公民共同負責要求的。政治多元化的模式應當能夠反映社會各階層的利益、政治方向和信仰的不同與多樣性,有利於解決矛盾和衝突,但不損害人民的最高價值,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結構,而不破壞這一結構。


    中央委員會重申,


    42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波蘭統一工人黨準備同每一個遵守國家憲法秩序,珍視人民與國家利益和美好未來的建設性政治力量進行對話和共同尋找諒解的形式,不管其政治方向和思想意向如何。“


    第二節 圓桌會議——歷史性的妥協


    1989年2月6日至4月4日,舉世矚目的波蘭圓桌會議經過近半年的政治僵持和艱苦的談判之後,在波蘭部長會議大廈舉行。參加會議的有來自各黨派、天主教會、團結工會和其他反對派的代表47人。


    政府方麵的首席代表是內務部長基什查克。團結工會方麵的首席代表是華勒沙。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祖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祖熙並收藏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