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404


    家都清楚,大概不能說,我們在所有方麵都是自由的。“


    1卡達爾對“獨立自主”


    、“自由”受到外部條件製約的闡述是他飽經滄桑鬱結在內心隱衷的坦誠的傾吐,反映了常人無法超越二戰後匈獨特國情的時代苦悶,這在匈經體改革歷程中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匈向西方開放雖然起步較早,但它隻能在不超越雅爾達體係主體框架下建築這一工程。今日匈學界在肯定這一“開明”


    舉措的同時指出:“卡達爾在長期執政過程中從來也不敢去觸動雅爾達協定,他的政治才能隻能在規定的製度範疇中尋求妥協的可能來改善自己的環境。


    2


    第四節 雷聲大,雨點小


    進入80年代,匈經濟改革出現了重振旗鼓的態勢,但雷聲大,雨點小。這是由於受到當時的國際大氣候和國內小氣候的影響所致。


    1979年12月,蘇聯出兵阿富汗,引起世界冷戰加劇,東歐社會主義各國在國際政壇上活動餘地縮小,對西方國家的貿易遭到各種刁難,再次給匈牙利的經濟改革籠罩了一層陰影。


    但匈領導人仍在極其艱難的條件下邁出開放價格的步子。


    1980年同1978年相比,食品價格平均漲幅達24%,燃料上漲32%。


    這項價格調整比1968年有了更大的進展,這是改革


    1卡紐。安德拉斯:《卡達爾遺言》,報刊出版社190年版。


    2綏克什德。米哈伊:《卡達爾和他的時代》,(匈)


    《人民自由報》191年7月13日。


    6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過程中不可迴避的步驟,但公眾承受不了這個壓力。


    1980年起,波蘭的團結工會不斷掀起罷工,匈領導人一直密切關注這一事態的發展,擔心會在匈牙利引起連鎖反應。


    於是把安撫群眾情緒擺在重要的位置,許多原擬出台的經改項目陸續剎車,如減少或取消國家財政補貼的措施遲遲不能出台,更有甚者,不惜代價向西方國家借貸高息外債來扶植陷入困境的虧損企業和滿足居民現代化高消費的生活需求。


    1983~1984年第二次世界能源危機再次衝擊匈牙利,使得剛剛恢復平衡的匈經濟又一次受挫,兩年間進口增加16%,而出口僅增加4%,這種進出口的反差使1984年同1981年相比硬通幣減少了13億美元,外貿逆差和外債持續增長,誘發起新的經濟危機。


    這時期,國家再次用背離改革原則的行政手段來幹預經濟工作,盡管沒有恢復以前計劃下達的作法,但卻幹預企業應當幹什麽不應當幹什麽。企業自主權收縮,同時,企業資金短缺,市場疲軟,虧損增多。


    社會實踐中的矛盾激化了關於匈牙利在進一步發展的方向、道路和解決具體問題的方法等方麵的爭論,特別在知識分子中間表現得尤為明顯。


    改善對外經濟平衡狀況和維持居民已達到的生活水平原為匈牙利第三階段經濟工作的中心,但是現在出現了急待解決的新矛盾和新問題。匈社工黨中央的一份文件1對此有較為確切的剖析,認為:近幾年來執行的經濟政策和做法的潛


    1見《經濟評論》,1984年第7~8期。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704


    力在許多領域正在枯竭。今後再減少對國民收入的使用,不會有助於經濟平衡的根本改善;進一步限製投資活動會危及技術發展和生產構成現代化的工作;進一步大幅度減少進口會妨礙生產的連續性和合理的擴大出口;靠“鞭打快牛”來拯救效益低的經濟單位以改善平衡的做法也不能再‘繼續下去了。同時,實際工資的減少,消費價格的提高和部分家庭、個人生活水平的下降,也正在成為越來越大的問題。


    在這樣嚴峻的形勢下,在1983年初開展的關於國民經濟問題討論過程中出現了“對改革進行改革”的呼聲,即要求國家不要幹預經濟活動,某些人還提出黨要退出經濟領域,部分與會者要求改革從經濟體製擴大到政治體製,在各個領域“實行第二次改革”。


    是年4月召開的社工黨中央全會上,卡達爾明確表示:在這個問題上,黨中央應採取堅決態度,黨在經濟政策方麵,現在和將來都起決定性的作用;國家在經濟工作中起組織作用,繼續執行行之有效的經濟管理體製,同時要不斷完善,但新的改革沒有必要。


    同年9月,社工黨中央政治局會議討論提出原則立場,決定今後的改革發展局限在經濟領域,仍以社工黨1966年的決議為指導方針。


    社工黨中央協商委員會起草的《關於經濟管理體製繼續發展問題》的決議於1984年4月17日由中央全會討論通過。


    這一決議被認為是80年代具有戰略意義的文獻。


    劇變兩年後仍有部分經濟學家對此持肯定態度,認為其中對企業結構改革的若幹指導原則還有其現實的意義。


    8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決議強調改革的連續性:實踐證明1968年開始的經濟體製改革是有生命力的和有成效的,現在提出改進管理體製,是1946年以來匈黨執行的經濟政策的自然延續,是1968年改革的完善和發展。


    決議認為,保持和擴大我們的戰果,創造我們進一步前進的基礎,發展我國的國際經濟關係,以及進入國際先進行列的基本條件是:今後,要通過提高效率,而不是通過壓縮國內開支來實現我國經濟政策的主要目標。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祖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祖熙並收藏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