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匈是經互會和華約組織的成員國。
匈外貿的60%是在經互會內部進行的。經互會內一直保持著高度集中的封閉型的合作機製,各成員國之間隻能在生產領域進行專業性“一體化”的協作。匈出口產品隻能得到記帳盧布,無法獲得用以
2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向西方引進技術的資金。
匈在1971年提出經互會各成員國也應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改革方案,遭到拒絕,使匈外貿改革增加了外部的局限性。
蘇聯在對匈的貿易中打著“一體化”的旗號多採取恃強淩弱的做法,匈蘇外貿糾紛日益激化。
1974年涅爾什在評論經互會國家“一體化”時指出:“民族觀點是客觀存在,不能在‘國際主義萬歲’口號的基礎上損害或忽視民族觀點”。
“應該懂得‘一切協調’的願望隻能導致‘一切不協調’的實際結果。”
1這時期,匈主張改革的代表人物強調要求發展民族經濟,主張同西方積極發展經濟關係。
“忠於盟國”始終是匈外交政策的基本點。但這一時期,卡達爾又對其作了調整和充實,完整的提法是:我們黨的政策的基本點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忠於它的盟國,同時也是為爭取民族解放而鬥爭的殖民地人民的朋友,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和平共處基礎上的真正夥伴。這是同一政策不可分割的三個方麵。就是說,卡達爾把三個方麵並列地納入外交政策的“基本點”。
以1973年簽訂赫爾辛基歐安會文件為契機,匈積極開拓溝通東西方對話的機遇,小心翼翼地擺脫勃列日涅夫“有限主權”論的困擾,開展一係列獨立的、符合民族利益的活動,為改革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這期間,匈牙利在發展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關係方麵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1(匈)
《社會評論》1974年第10期。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04
1966年11月,匈美兩國外交關係升為大使級。
1973年2月,匈美兩國通過簽訂產權協定,解決二戰前的資產問題。
1974年,匈美簽訂技術合作協定。
1978年1月,美國政府將二戰時掠走的匈第一代國王聖。伊斯特萬的王冠歸還匈方。同時,匈美簽訂商務貿易協定,美從1978年起向匈提供最惠國待遇。
1967年,匈同聯邦德國舉行建交談判,6年後,即1973年兩國建立大使級的外交關係。
1974年,匈同聯邦德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1977年和1982年卡達爾曾兩次訪問聯邦德國。
1973年,匈牙利加入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為匈打進了國際大市場,拓寬同西方國家貿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70年代中期,匈黨和政府的高級領導人先後出訪法國、英國、義大利、奧地利、日本及北歐諸國,同上述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進行廣泛的會晤和對話。
向西方開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拓寬國際大市場,促進對外貿易的多元化。
1979年匈對經互會的貿易仍保持進口產品的434%,出口產品的476%的規模。
但對資本主義國家b的貿易額有了新的增長,與這些國家的總進口額已相當於1947年的13倍。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量的一半是運往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聯邦德國已成為僅次於蘇聯的最大的貿易夥伴,匈與它的貿易額占外貿額的10%。
其次是澳大利亞、義大利、瑞士、法國和美國,分別占43%、38%、21%、22%b b b b和17%。
b匈為突破經互會的牽製,另闢蹊徑,80年代已同130個
4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同74個國家簽訂了科技和文化協定。
創辦合資企業和跨國公司,發行集資債券、股票,建立有價證券市場,引進外資、技術,實行定向出口產品,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手段和管理方法來發展社會主義,是卡達爾向西方開放的又一個富有特色的創新。
1972~1988年匈創辦合資企業240家,主要是奧地利和聯邦德國,引進外資1988年底為24億美元,1989年為3億美元。
80年代建立的b有價債券市場發行股票總額累計2億多美元。
向西方開放是匈經濟改革的組成部分。如何看待評估當年這一改革舉措呢?
1989年4月卡達爾接見記者採訪時他稍感欣慰地說:“凡是我們能做的,我們都做了。……當我們之間的空氣再度趨緊的時候我們仍堅持、甚至擴大了同西方國家的聯繫。”這裏所說的“再度趨緊”是指70年代“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逼迫匈經體改革剎車論戰猶酣之際。
當他進一步回答記者“為什麽我們不能擺脫別人,走自己的路”這一問題時說:“這是不能想像的。隻要回憶一下南斯拉夫為爭取獨立自主的努力曾引起共運某些黨什麽樣的反對就知道了。接著是1946年,同樣也是為爭取民族獨立,千百萬人,黨內反對派,其中包括我在內都為此而奮鬥過。後來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才站住了腳,但當我們相信形勢有利於我們的時候,又發生了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假如對這一切掉以輕心,那就會阻礙我們從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從蘇聯進口原料,而我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原料,特別是能源。我們大
</br>
匈外貿的60%是在經互會內部進行的。經互會內一直保持著高度集中的封閉型的合作機製,各成員國之間隻能在生產領域進行專業性“一體化”的協作。匈出口產品隻能得到記帳盧布,無法獲得用以
2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向西方引進技術的資金。
匈在1971年提出經互會各成員國也應建立在市場經濟基礎上的改革方案,遭到拒絕,使匈外貿改革增加了外部的局限性。
蘇聯在對匈的貿易中打著“一體化”的旗號多採取恃強淩弱的做法,匈蘇外貿糾紛日益激化。
1974年涅爾什在評論經互會國家“一體化”時指出:“民族觀點是客觀存在,不能在‘國際主義萬歲’口號的基礎上損害或忽視民族觀點”。
“應該懂得‘一切協調’的願望隻能導致‘一切不協調’的實際結果。”
1這時期,匈主張改革的代表人物強調要求發展民族經濟,主張同西方積極發展經濟關係。
“忠於盟國”始終是匈外交政策的基本點。但這一時期,卡達爾又對其作了調整和充實,完整的提法是:我們黨的政策的基本點是,匈牙利人民共和國忠於它的盟國,同時也是為爭取民族解放而鬥爭的殖民地人民的朋友,是發達資本主義國家在和平共處基礎上的真正夥伴。這是同一政策不可分割的三個方麵。就是說,卡達爾把三個方麵並列地納入外交政策的“基本點”。
以1973年簽訂赫爾辛基歐安會文件為契機,匈積極開拓溝通東西方對話的機遇,小心翼翼地擺脫勃列日涅夫“有限主權”論的困擾,開展一係列獨立的、符合民族利益的活動,為改革創造有利的外部環境。
這期間,匈牙利在發展同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關係方麵取得了積極的成果。
1(匈)
《社會評論》1974年第10期。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04
1966年11月,匈美兩國外交關係升為大使級。
1973年2月,匈美兩國通過簽訂產權協定,解決二戰前的資產問題。
1974年,匈美簽訂技術合作協定。
1978年1月,美國政府將二戰時掠走的匈第一代國王聖。伊斯特萬的王冠歸還匈方。同時,匈美簽訂商務貿易協定,美從1978年起向匈提供最惠國待遇。
1967年,匈同聯邦德國舉行建交談判,6年後,即1973年兩國建立大使級的外交關係。
1974年,匈同聯邦德國簽訂了為期10年的經濟技術合作協定。
1977年和1982年卡達爾曾兩次訪問聯邦德國。
1973年,匈牙利加入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為匈打進了國際大市場,拓寬同西方國家貿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70年代中期,匈黨和政府的高級領導人先後出訪法國、英國、義大利、奧地利、日本及北歐諸國,同上述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進行廣泛的會晤和對話。
向西方開放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拓寬國際大市場,促進對外貿易的多元化。
1979年匈對經互會的貿易仍保持進口產品的434%,出口產品的476%的規模。
但對資本主義國家b的貿易額有了新的增長,與這些國家的總進口額已相當於1947年的13倍。農產品和食品出口量的一半是運往西方發達資本主義國家。聯邦德國已成為僅次於蘇聯的最大的貿易夥伴,匈與它的貿易額占外貿額的10%。
其次是澳大利亞、義大利、瑞士、法國和美國,分別占43%、38%、21%、22%b b b b和17%。
b匈為突破經互會的牽製,另闢蹊徑,80年代已同130個
4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國家和地區有貿易往來,同74個國家簽訂了科技和文化協定。
創辦合資企業和跨國公司,發行集資債券、股票,建立有價證券市場,引進外資、技術,實行定向出口產品,借鑑西方發達國家的經濟手段和管理方法來發展社會主義,是卡達爾向西方開放的又一個富有特色的創新。
1972~1988年匈創辦合資企業240家,主要是奧地利和聯邦德國,引進外資1988年底為24億美元,1989年為3億美元。
80年代建立的b有價債券市場發行股票總額累計2億多美元。
向西方開放是匈經濟改革的組成部分。如何看待評估當年這一改革舉措呢?
1989年4月卡達爾接見記者採訪時他稍感欣慰地說:“凡是我們能做的,我們都做了。……當我們之間的空氣再度趨緊的時候我們仍堅持、甚至擴大了同西方國家的聯繫。”這裏所說的“再度趨緊”是指70年代“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大家庭”
逼迫匈經體改革剎車論戰猶酣之際。
當他進一步回答記者“為什麽我們不能擺脫別人,走自己的路”這一問題時說:“這是不能想像的。隻要回憶一下南斯拉夫為爭取獨立自主的努力曾引起共運某些黨什麽樣的反對就知道了。接著是1946年,同樣也是為爭取民族獨立,千百萬人,黨內反對派,其中包括我在內都為此而奮鬥過。後來我們克服了很多困難才站住了腳,但當我們相信形勢有利於我們的時候,又發生了捷克斯洛伐克事件。假如對這一切掉以輕心,那就會阻礙我們從社會主義國家,尤其是從蘇聯進口原料,而我們越來越需要更多的原料,特別是能源。我們大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