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3)基於這種認識,匈學界人士呼籲堅持1966年經體改革決議的原則精神,應在經濟組織和工作管理的實踐中採取有助於建立社會主義商品市場和擴大經濟上競爭的措施。強調改革是運用市場機製,使社會主義計劃變得更加靈活和有效;反對“回復到以集中的、強製的計劃指標為基礎的國家指導體製”。
(4)匈“從不認為對於其他國家就是樣板”。恰恰相反,匈是根基於本國的國情,認真吸取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經驗和做法的。
“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原本是1946年波蘭首先提出的,而不是匈牙利。
1966年的匈經體改革指導原則與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內容有著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契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93
機。南斯拉夫自治分權體製曾引起匈牙利的興趣,有過部分吸取,但沒有照搬。
誠然,上述一係列的輿論攻勢是要重新喚起民眾對10年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是對來自“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大家庭”和國內不贊成改革的保守勢力攻擊的回答。
由此,卡達爾因勢利導重新掌握了改革的主動權。
1977年10月和1978年4月,匈社工黨連續召開兩次中央全會,為匈牙利第三階段改革作出重要的決策和部署。中央全會後發表公報稱:“各兄弟黨有權利和義務獨立採取行動,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導和社會主義原理,運用社會主義建設的普遍原則必須考慮到一個國家的特殊性和傳統。”
“獨立自主地製定戰略戰術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全會解除了1973年“反右傾”上台的黨的第二把手比斯庫黨中央書記職務,重新改組了中央經濟委員會領導班子。
第二節 振興改革的舉措
1980年3月匈社工黨的12大肯定並通過了1979年以來所製定的經濟政策。這時期以來,匈領導人在經濟政策和行動上基本貫穿兩點,一是改善外貿硬通貨的平衡,減少外債;二是消除國內矛盾。
這兩項任務是相互矛盾的。
因為,如果沒有國內經濟結構的改革,便不可能達到外貿持久的平衡,而且必須一個為主,一個為輔。從實踐看,匈主要把克服國內矛盾放在首位。
審查國民經濟“五五”計劃(1974~1980)執行情況的
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結果:4年內國民收入增長21~2%。工業產值增長24~24%,農業品增長14~16%。消費與積累的比例是76%和24%。所以盡管國家財政十分困難,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有明顯提高,人均實際收入提高了9%,居民消費增長14%。
進入80年代,匈頒步實施7個政府法令和49個部長法令,集中在組織製度的改革和修改完善各種經濟調節製度等方麵的舉措。
大力精減中央部、局的機構。這期間,政府各部由原來的17個減為13個。各部裁減人員10%左右。
1982年以後,全國國行政幹部(中央各部、局、地方議會)共43萬人,約b占全國國就業人口的1%。
這時期匈對“一大二公”所有製結構變革方麵加大了力度,主要表現在:1解散壟斷機構托拉斯,建立中小型企業。
匈100人以上大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74%,40人以下的小企業占b01%,形成倒金字塔型的企業結構。
1980年6月~1983年b4月先後取消了釀酒、製糖、菸草、煤炭、築路、玻璃、罐頭、農機、家禽和啤酒工業等24個托拉斯,把原歸屬大企業的分廠改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中小型企業,麵向市場競爭,使得勞動力和資金向高效益活動方向流動。
2大力發展“第二經濟”
,興辦各種形式的私營個體小手工業、零售商店、小企業等服務性行業。僱工人數由原來不得超過4人放寬到不超過30人,新法令還保證私人企業職工與國營企業職工享有同樣的社會保險、退休和休養等福利待遇。政府準許將虧損的國營飯店、食品店和小企業租賃給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04
人,建立自負盈虧的合同商店。
1984年底,合同商店已達到400多家,比1981年增加了4倍以上。
1984年服務行業創造總價值由1980年的270億福林,增加到484億福林,其中國營和合作社行業、私商和小手工業者兩者創值比例分別為446%和444%。
直接服務居民修理行業(如修理小汽車、摩b b托車和家用電器等)90%以上是私營的,填補了公有經濟的空白。
3鼓勵技術人員在業餘時間從事第二職業活動,鼓勵企業將閑置的設備租賃給退休職工成立勞動小組從事某種商品生產。
據80年代中期統計,匈全國有400萬人次參加各種形式的小生產和輔助經濟活動,相當全部勞力的16~18%。匈政府扶植和鼓勵農村自留地經濟和其他輔助經濟的發展。匈農業小生產提供的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13左右。
a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表明,80年代初實行了“第二經濟”也就是多種形式的私營和個體經濟,創值十分可觀,它占國民收入增長的近13,占居民收入增長的近一半左右。
a第三節 向西方開放
卡達爾堅持向西方開放,繞過各種阻力達到這一目標。
這一歷史性的成就仍為當今的匈牙利人所認同。
</br>
(4)匈“從不認為對於其他國家就是樣板”。恰恰相反,匈是根基於本國的國情,認真吸取東歐各社會主義國家改革的經驗和做法的。
“計劃與市場相結合”原本是1946年波蘭首先提出的,而不是匈牙利。
1966年的匈經體改革指導原則與當時捷克斯洛伐克的改革內容有著大致相同或相似的契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93
機。南斯拉夫自治分權體製曾引起匈牙利的興趣,有過部分吸取,但沒有照搬。
誠然,上述一係列的輿論攻勢是要重新喚起民眾對10年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是對來自“以蘇聯為首的社會主義大家庭”和國內不贊成改革的保守勢力攻擊的回答。
由此,卡達爾因勢利導重新掌握了改革的主動權。
1977年10月和1978年4月,匈社工黨連續召開兩次中央全會,為匈牙利第三階段改革作出重要的決策和部署。中央全會後發表公報稱:“各兄弟黨有權利和義務獨立採取行動,創造性地運用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導和社會主義原理,運用社會主義建設的普遍原則必須考慮到一個國家的特殊性和傳統。”
“獨立自主地製定戰略戰術是理所應當的事情。”
全會解除了1973年“反右傾”上台的黨的第二把手比斯庫黨中央書記職務,重新改組了中央經濟委員會領導班子。
第二節 振興改革的舉措
1980年3月匈社工黨的12大肯定並通過了1979年以來所製定的經濟政策。這時期以來,匈領導人在經濟政策和行動上基本貫穿兩點,一是改善外貿硬通貨的平衡,減少外債;二是消除國內矛盾。
這兩項任務是相互矛盾的。
因為,如果沒有國內經濟結構的改革,便不可能達到外貿持久的平衡,而且必須一個為主,一個為輔。從實踐看,匈主要把克服國內矛盾放在首位。
審查國民經濟“五五”計劃(1974~1980)執行情況的
04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結果:4年內國民收入增長21~2%。工業產值增長24~24%,農業品增長14~16%。消費與積累的比例是76%和24%。所以盡管國家財政十分困難,但人民的生活水平仍有明顯提高,人均實際收入提高了9%,居民消費增長14%。
進入80年代,匈頒步實施7個政府法令和49個部長法令,集中在組織製度的改革和修改完善各種經濟調節製度等方麵的舉措。
大力精減中央部、局的機構。這期間,政府各部由原來的17個減為13個。各部裁減人員10%左右。
1982年以後,全國國行政幹部(中央各部、局、地方議會)共43萬人,約b占全國國就業人口的1%。
這時期匈對“一大二公”所有製結構變革方麵加大了力度,主要表現在:1解散壟斷機構托拉斯,建立中小型企業。
匈100人以上大企業占企業總數的874%,40人以下的小企業占b01%,形成倒金字塔型的企業結構。
1980年6月~1983年b4月先後取消了釀酒、製糖、菸草、煤炭、築路、玻璃、罐頭、農機、家禽和啤酒工業等24個托拉斯,把原歸屬大企業的分廠改變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中小型企業,麵向市場競爭,使得勞動力和資金向高效益活動方向流動。
2大力發展“第二經濟”
,興辦各種形式的私營個體小手工業、零售商店、小企業等服務性行業。僱工人數由原來不得超過4人放寬到不超過30人,新法令還保證私人企業職工與國營企業職工享有同樣的社會保險、退休和休養等福利待遇。政府準許將虧損的國營飯店、食品店和小企業租賃給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04
人,建立自負盈虧的合同商店。
1984年底,合同商店已達到400多家,比1981年增加了4倍以上。
1984年服務行業創造總價值由1980年的270億福林,增加到484億福林,其中國營和合作社行業、私商和小手工業者兩者創值比例分別為446%和444%。
直接服務居民修理行業(如修理小汽車、摩b b托車和家用電器等)90%以上是私營的,填補了公有經濟的空白。
3鼓勵技術人員在業餘時間從事第二職業活動,鼓勵企業將閑置的設備租賃給退休職工成立勞動小組從事某種商品生產。
據80年代中期統計,匈全國有400萬人次參加各種形式的小生產和輔助經濟活動,相當全部勞力的16~18%。匈政府扶植和鼓勵農村自留地經濟和其他輔助經濟的發展。匈農業小生產提供的產值約占農業總產值的13左右。
a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表明,80年代初實行了“第二經濟”也就是多種形式的私營和個體經濟,創值十分可觀,它占國民收入增長的近13,占居民收入增長的近一半左右。
a第三節 向西方開放
卡達爾堅持向西方開放,繞過各種阻力達到這一目標。
這一歷史性的成就仍為當今的匈牙利人所認同。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