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國家預算赤b字由1986年的440億茲羅提增加到1930億茲羅提,約占國家預算收入的21%,1988年,盡管國民收入比1987年增長b
29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44%,工業銷售值增長44%,但農業生產隻完成計劃的b98%,國家預算赤字達2610億茲羅提,通脹率上升到674%,市場商品匱缺嚴重,群眾不滿情緒增長。
b以雅魯澤爾斯基為首的波黨領導,對改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急於求成。
1986年6月舉行的波黨“十大”
通過了加速改革的決定,錯誤地宣布第一階段改革任務已經完成,並進入改革的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任務是取消物價補貼,使價格改革一步到位。
實現財政預算平衡。
1987年11月,政府公布了第二階段價格—收入改革的政策原則。計劃從1988年1月起將消費品和勞務價格平均提高40%,基本食品價格上漲110%。
政府決定把這個計劃交付全民公決。
根據11月29日全民公決的結果,隻有442%的選民支持政府的改b革計劃。這個計劃超出了人民群眾的承受能力而告失敗。政府不得不放慢改革速度。
梅斯內爾總理宣布:“原先擬實行的食品漲價將在今後三年內逐步實行”。
1988年2月1日,波蘭政府公布了大幅度提價的公報。
基本食品提價40%,房租提高40%,汽油提價60%。
為了減少職工的損失,每個職工每月得到600茲羅提(合20美元)補貼。當時平均月工資為3萬茲羅提(合100美元)。又出現了物價和工資輪番上漲的惡性循環。
大幅度的物價上漲,引起了人民的不滿和抗議。被取締的團結工會乘機煽動工潮。
1988年4~4月和8~9月,全國出現了1982年以來最大的罷工浪潮。罷工者要求增加工資,恢復團結工會的合法地位,實現工會多元化。廣大群眾喪失了對改革的信心。政治穩定局麵遭到破壞。新的危機又重新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93
爆發。
9月20日,梅斯內爾總理承認在經濟改革中犯了錯誤,引咎辭職。他說:“我不打算推卸責任,作為總理,我個人要承擔責任。作為政治局委員,我聽憑黨處理。作為由議會選出的總理,我聽憑議會處理”。但是,他又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得到政治局同意的”
,“政府不是單獨活動的”。
9月21日,議會接受梅斯內爾政府總理辭職。值得注意的是,梅斯內爾政府是在任期未滿的情況下辭職的,這在人民波蘭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是經濟和政治危機的表現。梅斯內爾成為經濟形勢惡化和經濟改革受挫的替罪羊。
9月26日,波蘭統一工人黨舉行十屆九中全會,推薦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米。拉科夫斯基為部長會議主席候選人。
次日,波蘭議會任命拉科夫斯基為部長會議主席。拉科夫斯基政府如何麵對困難,渡過難關?
他會不會成為新的替罪羊?
這是我們在下一編第一章要回答的問題。
80年代波蘭的改革,積累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經驗與教訓。
第一,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平衡與經濟改革之間的關係。
波蘭是在危機條件下進行改革的,總供給大大小於總需求,難以形成買方市場,企業缺乏競爭意識和改善經營的動力。在這種條件下,不可能通過短期的改革達到經濟平衡,應當放慢改革步子,嚴格控製投資與消費。
第二,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提高工資和調整物價三者的關係。
1982年以後,波蘭多次提高價格,同時又提高工資補貼。物價和工資補貼競相增長,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49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和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波蘭的教訓表明,價格和工資製度的改革要配套進行,理順經濟增長與價格、工資製度改革的關係。關鍵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生產。
第三,要正確處理好外債與經濟改革的關係。
70年代形成的巨額外債成為經濟改革的嚴重包袱。外債削弱了經濟基礎,造成超前消費和經濟的嚴重不平衡,使改革捉襟見肘。
波蘭的教訓是:利用外資是必要的,但要考慮到償付能力,不能靠外債來進行現代化建設。要控製外債的規模,調整外債的結構,處理好外債與經濟改革的關係。
第四,實行經濟改革,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走群眾路線,爭取群眾對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任務複雜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使每一項改革措施都給群眾帶來實惠,甚至會使群眾暫時降低生活水平。這就需要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否則改革就會遇到群眾的反對而遭到挫折和失敗。波蘭黨雖然堅持改革和協商路線,但因操之過急而引起群眾不滿。團結工會利用群眾的不滿,煽起罷工浪潮,破壞了改革的進程。
第五,經濟體製改革必須與政治體製改革同步進行。不實行經濟改革,就不可能擺脫經濟危機,也就不可能有社會政治的安定。同時,不實行政治體製改革,經濟體製改革也難以進行。盡管波蘭改革遭到失敗,但波蘭在經濟體製改革的同時也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的實踐,向人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br>
29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44%,工業銷售值增長44%,但農業生產隻完成計劃的b98%,國家預算赤字達2610億茲羅提,通脹率上升到674%,市場商品匱缺嚴重,群眾不滿情緒增長。
b以雅魯澤爾斯基為首的波黨領導,對改革的艱巨性和長期性認識不足,急於求成。
1986年6月舉行的波黨“十大”
通過了加速改革的決定,錯誤地宣布第一階段改革任務已經完成,並進入改革的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任務是取消物價補貼,使價格改革一步到位。
實現財政預算平衡。
1987年11月,政府公布了第二階段價格—收入改革的政策原則。計劃從1988年1月起將消費品和勞務價格平均提高40%,基本食品價格上漲110%。
政府決定把這個計劃交付全民公決。
根據11月29日全民公決的結果,隻有442%的選民支持政府的改b革計劃。這個計劃超出了人民群眾的承受能力而告失敗。政府不得不放慢改革速度。
梅斯內爾總理宣布:“原先擬實行的食品漲價將在今後三年內逐步實行”。
1988年2月1日,波蘭政府公布了大幅度提價的公報。
基本食品提價40%,房租提高40%,汽油提價60%。
為了減少職工的損失,每個職工每月得到600茲羅提(合20美元)補貼。當時平均月工資為3萬茲羅提(合100美元)。又出現了物價和工資輪番上漲的惡性循環。
大幅度的物價上漲,引起了人民的不滿和抗議。被取締的團結工會乘機煽動工潮。
1988年4~4月和8~9月,全國出現了1982年以來最大的罷工浪潮。罷工者要求增加工資,恢復團結工會的合法地位,實現工會多元化。廣大群眾喪失了對改革的信心。政治穩定局麵遭到破壞。新的危機又重新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393
爆發。
9月20日,梅斯內爾總理承認在經濟改革中犯了錯誤,引咎辭職。他說:“我不打算推卸責任,作為總理,我個人要承擔責任。作為政治局委員,我聽憑黨處理。作為由議會選出的總理,我聽憑議會處理”。但是,他又說:“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得到政治局同意的”
,“政府不是單獨活動的”。
9月21日,議會接受梅斯內爾政府總理辭職。值得注意的是,梅斯內爾政府是在任期未滿的情況下辭職的,這在人民波蘭歷史上還是第一次。這是經濟和政治危機的表現。梅斯內爾成為經濟形勢惡化和經濟改革受挫的替罪羊。
9月26日,波蘭統一工人黨舉行十屆九中全會,推薦政治局委員、中央書記米。拉科夫斯基為部長會議主席候選人。
次日,波蘭議會任命拉科夫斯基為部長會議主席。拉科夫斯基政府如何麵對困難,渡過難關?
他會不會成為新的替罪羊?
這是我們在下一編第一章要回答的問題。
80年代波蘭的改革,積累了一些值得重視的經驗與教訓。
第一,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平衡與經濟改革之間的關係。
波蘭是在危機條件下進行改革的,總供給大大小於總需求,難以形成買方市場,企業缺乏競爭意識和改善經營的動力。在這種條件下,不可能通過短期的改革達到經濟平衡,應當放慢改革步子,嚴格控製投資與消費。
第二,要正確處理好經濟增長、提高工資和調整物價三者的關係。
1982年以後,波蘭多次提高價格,同時又提高工資補貼。物價和工資補貼競相增長,導致了嚴重的通貨膨脹
49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和財政赤字的不斷擴大。波蘭的教訓表明,價格和工資製度的改革要配套進行,理順經濟增長與價格、工資製度改革的關係。關鍵是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發展生產。
第三,要正確處理好外債與經濟改革的關係。
70年代形成的巨額外債成為經濟改革的嚴重包袱。外債削弱了經濟基礎,造成超前消費和經濟的嚴重不平衡,使改革捉襟見肘。
波蘭的教訓是:利用外資是必要的,但要考慮到償付能力,不能靠外債來進行現代化建設。要控製外債的規模,調整外債的結構,處理好外債與經濟改革的關係。
第四,實行經濟改革,關係到群眾的切身利益,一定要走群眾路線,爭取群眾對改革的理解和支持。改革是一項係統工程,任務複雜艱巨,不可能一蹴而就,不可能使每一項改革措施都給群眾帶來實惠,甚至會使群眾暫時降低生活水平。這就需要取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否則改革就會遇到群眾的反對而遭到挫折和失敗。波蘭黨雖然堅持改革和協商路線,但因操之過急而引起群眾不滿。團結工會利用群眾的不滿,煽起罷工浪潮,破壞了改革的進程。
第五,經濟體製改革必須與政治體製改革同步進行。不實行經濟改革,就不可能擺脫經濟危機,也就不可能有社會政治的安定。同時,不實行政治體製改革,經濟體製改革也難以進行。盡管波蘭改革遭到失敗,但波蘭在經濟體製改革的同時也進行政治體製改革的實踐,向人們提供了有益的啟示。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