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銷了中央委員會,代之以主席團和執行局,並決定每年召開一次代表會議來處理黨內的重大問題。主席團和執行局的成員,按各共和國共盟平等地派代表和各自治省及人民軍共盟相應地派代表的原則推選。這樣就大大地加強了共和國和自治省共盟的作用,確認了它們的“自主地位、平等和責任”。


    同時,這實質上也是黨聯邦化的開端。


    1974年4月南共聯盟“十大”恢復了中央委員會,但仍保留主席團,執行局改為執行委員會,一年一度的代表會議不再召開。


    政治體製改革即聯邦製改革,體現在1967、1968和1971年通過的三批憲法修正案中。憲法修正案進一步強調了民族平等,重申了各共和國的主權地位,擴大了共和國和自治省的權力。


    1967年憲法修正案第1號提高了民族院的地位,擴大了它的權力,民族院從聯邦院中獨立出來,與聯邦院平等地行使原來屬於聯邦院的各種職權。


    1968年憲法修正案第8號撤銷了聯邦院,由民族院代之。


    修正案第18號提高了自治


    86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省的地位,自治省有自己的憲法性法律,它根據聯邦憲法的原則和共和國的憲法規定自治省的權利和義務。自治省設有最高法院和憲法法院。自治省的領土未經自治省議會的同意不得改變。


    1971年憲法修正案第33號規定,在貨幣製度和貨幣發行、外匯製度、對外貿易和外國貸款、關稅保護、價格監督、援助不發達地區、聯邦財政等方麵,聯邦不徵得所有共和國和自治省的同意不能作出決定。這是聯邦議會在財政經濟問題上實行協商一致原則的開端。但同時也已在聯邦製中加進了邦聯製的因素。


    1967年憲法修正案第4號改變了總統職位的繼承辦法,撤銷了副總統,在總統缺位時由聯邦議會主席代行其職權。


    1971年憲法修正案第36號進一步貫徹集體領導製,設立聯邦主席團作為集體國家元首。主席團主席由總統兼任,主席團委員按各共和國平等地派代表和各自治省相應地派代表的原則推選。


    1974年2月21日聯邦議會通過的新憲法公布施行。憲法總結了社會主義自治製度實施20多年來的經驗,繼承了1963年憲法和三批憲法修正案中行之有效的規定,確認了聯合勞動製的各項原則,規定了在基層議會和自治組織中實行代表團製,確定了全民防禦和社會自衛的國防政策。憲法確認,社會主義自治民主製是無產階級專政的特殊形式。聯邦議會的組成由五院改為兩院:聯邦院、共和國和自治省院。


    在作出決定時,聯邦院實行多數通過的原則,共和國和自治省院實行協商一致的原則。


    憲法將聯邦主席團成員的人數由23人減為9人,即每個共和國和自治省各選派1人,加上作為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63


    當然成員的南共聯盟主席。總之,這部憲法係統地規定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自治經濟關係和政治關係的各項原則和體製。


    1976年11月24日通過了聯合勞動法,規定了聯合勞動的組織形式、內部關係、管理機構和運行機製。各企業根據聯合勞動製的原則進行改組,加強縱向和橫向聯合,用自治協議和社會契約來協調相互關係,以提高勞動生產率,增進經濟效益,並為加強宏觀調節創造條件;同時劃小基本核算單位,使勞動者更加關心生產和便於進行直接管理。


    在對外關係方麵,南堅持不結盟和積極和平共處的政策。


    南作為不結盟運動的發起國之一,積極參加了不結盟運動的歷屆首腦會議。


    繼1961年的貝爾格勒會議後,1964年的開羅會議,1970年的盧薩卡會議,1973年的阿爾及爾會議及以後各次會議,都對推動不結盟運動的發展和壯大起了積極的作用。在兩大軍事集團對峙的國際形勢中,不結盟運動是一支維護和平和主持正義的強大力量。


    它反對軍事集團劃分,維護各國的獨立和主權,譴責強權政策和霸權主義,反對戰爭威脅,主張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發展各國人民之間的友好合作關係。鑑於南斯拉夫總統狄托在不結盟運動中的卓越貢獻,1979年的哈瓦那會議曾特別予以表彰。


    第四節 經濟建設的成績和存在的問題


    這個時期南斯拉夫的經濟發展,除1964年改革後有短暫的停滯外,基本上平穩,1980年與1963年相比,人口由


    07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19029萬增加到22304萬,增長1721%;就業人數由339b萬增加到4681萬,增長6748%;社會產值增長16262%,b其中工業增長23119%,農業增長4817%;固定資產投資b增長14324%,出口增長103499%,進口增長132474%,b個人消費基金增長14204%1。


    b分階段看,1964~1970年社會總產值的年均增長率為499%(其中工業716%,農業102%)


    ,1971~1974年為b b b488%(工業791%,農業319)


    ,1976~1980年為461%b(工業679%,農業241%)。


    這些數字雖然低於1943~1963b b年高速發展期間的平均數,但在當時的世界上已算是不低的了。


    這個時期文化教育事業有了進一步的發展。197980學a年和196364學年相比,八年製基礎學校的學生,由於人口a出生率下降,減少了162萬,即減少443%;但中學生增加b b481萬,增長9447%;大專生(二年製)增加48902人,增b長11034%;大學生增加228311人,增長21294%。其他b b文化醫療事業也有巨大的進展。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劉祖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劉祖熙並收藏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