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他們還批評捷共盲目追隨蘇聯,在中東戰爭後同以色列斷交,認為這是40年代政治案件中反猶太主義表現的繼續。此外,捷一些作家,如哈韋爾、瓦楚利克等人在其作品中攻擊捷共,指責它製造政治案件,維護“史達林主義”等等。與此同時,不少大學生利用各種機會組織示威遊行,高呼“我們要民主,自由,光明”等口號,在示威活動中,各種非正式的大學生團體開始取代捷青年聯盟組織。作家和學生的種種活動,給捷社會帶來巨大的衝擊,引起捷當局的不安。諾沃提尼、黨內第二號人物亨德裏赫等大力反擊,批評知識界的言行是“反對黨的領導”
,是“反社會主義行動”
,“給唯心主義觀點和資產階級道德開闢道路”。
捷當局改組文化部和作協領導機
1“黑暗時代”係指1620年後捷克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時期。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03
構,開除幾位作家的黨籍甚至國籍,加強對文藝界的控製。
對學生的抗議活動,則實行武力鎮壓,打傷和監禁示威者,但以上措施未能奏效。學生的抗議活動有增無已,一些作家則繼續活動,成為後來“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劇變中的重要人物。
二、諾沃提尼同斯洛伐克的關係日益緊張。
1960年捷議會通過社會主義憲法,削弱了斯洛伐克民族議會的權力,實際上取消了該地區的權力執行機構——斯洛伐克行政委員會,壓製了民族自治的要求,引起該地區領導和群眾的不滿。
1964年,諾沃提尼仍堅持“無須改變”對“斯洛伐克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批判,反對為胡薩克徹底恢復名譽,指責杜布切克也有“資產階級民族主義”
,認為要求實行兩個民族的聯邦製也是民族主義的表現。諾沃提尼甚至下令對斯洛伐克領導人進行種種監視。捷當局還削減國家對斯洛伐克的基建投資,按計劃對斯洛伐克的基建投資應為總的基建投資的28%,結果僅實現22%。
斯洛伐克反諾沃提尼的情緒高漲,關係日趨緊張。
1967年9月,諾沃提尼赴斯洛伐克訪問,抵達歷史名城馬爾丁時,懷疑斯洛伐克人要暗害他,不按事先安排同歡迎群眾見麵,不飲用服務人員送上的飲料,不去準備好的旅館下榻,甚至拒絕去斯洛伐克民族復興者墓獻花圈。
更有甚者,他還提出要將斯洛伐克重要歷史文物搬遷到布拉格。
這種種傷害斯洛伐克民族感情的作法,既遭到斯洛伐克領導人杜布切克、比拉克等的強烈抵製,更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
三、捷共領導層形成反諾沃提尼陣容。不少領導人反對諾沃提尼在政治上堅持錯誤、獨斷獨行、遲遲不為40年代的
01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政治案件平反;在經濟上搞主觀主義的高指標、堅持蘇聯模式、不思改革,造成經濟滑坡;在思想文化領域實行高壓政策,使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緊張;在民族問題上,不尊重斯洛伐克的民族要求,等等。因此,有的人直截了當地說,諾沃提尼不下台,捷經濟改革無法進行,斯洛伐克的民族權利得不到尊重。一些原來站在諾沃提尼一邊的領導,如亨德裏赫等,也開始同他拉開距離,逐步站到反對他的一邊了。
1967年下半年,在捷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杜布切克等人公開站出來反對諾沃提尼,主張將黨的中央第一書記和總統的職務分開,提出要諾沃提尼辭去第一書記的職務。諾沃提尼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處境,準備全力反擊。
他一方麵採用籠絡辦法,允諾讓某某領導人將來接替他的職務,一方麵試圖動用武力,開展軍事演習,以示威脅。結果事情敗露,受到捷共中央主席團的批評,認為他企圖發動軍事政變。使他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諾沃提尼麵臨四麵楚歌、走投無路的形勢,隻好求助於蘇聯領導人。因為當時的慣例是,捷在重要人事安排、大政方針等問題上,均得聽命於蘇聯。諾沃提尼隻要繼續得到蘇聯領導的支持,就可保住地位。
1967年12月8日,諾沃提尼邀請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訪捷,向他匯報捷國內嚴重局勢和黨內鬥爭情況,希望得到蘇聯的支持。但出乎諾沃提尼的意外,勃列日涅夫明確地說:“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
很明顯,蘇共領導已不再支持諾沃提尼,而另有打算了。這並不說明蘇共領導不想插手捷內部事務,而是另有原因。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魯雪夫時,捷共中央主席團“未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13
跟上形勢“
,竟然致電蘇共中央,對赫魯雪夫下台表示“遺憾”。
這當然影響了勃列日涅夫同諾沃提尼的關係。
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蘇共領導看到諾沃提尼大勢已去,無法繼續扶植,隻好另換新人。
1968年1月,經過長時間的激烈的爭論,捷共中央全會決定將黨中央第一書記和共和國總統的職務分開,解除諾沃提尼捷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職務,保留他的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總統的職務,選舉斯洛伐克領導人杜布切克為捷共中央第一書記,捷共中央主席團增補了4名成員。
</br>
,是“反社會主義行動”
,“給唯心主義觀點和資產階級道德開闢道路”。
捷當局改組文化部和作協領導機
1“黑暗時代”係指1620年後捷克被哈布斯堡王朝統治的時期。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03
構,開除幾位作家的黨籍甚至國籍,加強對文藝界的控製。
對學生的抗議活動,則實行武力鎮壓,打傷和監禁示威者,但以上措施未能奏效。學生的抗議活動有增無已,一些作家則繼續活動,成為後來“布拉格之春”和1989年劇變中的重要人物。
二、諾沃提尼同斯洛伐克的關係日益緊張。
1960年捷議會通過社會主義憲法,削弱了斯洛伐克民族議會的權力,實際上取消了該地區的權力執行機構——斯洛伐克行政委員會,壓製了民族自治的要求,引起該地區領導和群眾的不滿。
1964年,諾沃提尼仍堅持“無須改變”對“斯洛伐克資產階級民族主義”的批判,反對為胡薩克徹底恢復名譽,指責杜布切克也有“資產階級民族主義”
,認為要求實行兩個民族的聯邦製也是民族主義的表現。諾沃提尼甚至下令對斯洛伐克領導人進行種種監視。捷當局還削減國家對斯洛伐克的基建投資,按計劃對斯洛伐克的基建投資應為總的基建投資的28%,結果僅實現22%。
斯洛伐克反諾沃提尼的情緒高漲,關係日趨緊張。
1967年9月,諾沃提尼赴斯洛伐克訪問,抵達歷史名城馬爾丁時,懷疑斯洛伐克人要暗害他,不按事先安排同歡迎群眾見麵,不飲用服務人員送上的飲料,不去準備好的旅館下榻,甚至拒絕去斯洛伐克民族復興者墓獻花圈。
更有甚者,他還提出要將斯洛伐克重要歷史文物搬遷到布拉格。
這種種傷害斯洛伐克民族感情的作法,既遭到斯洛伐克領導人杜布切克、比拉克等的強烈抵製,更引起廣大群眾的不滿。
三、捷共領導層形成反諾沃提尼陣容。不少領導人反對諾沃提尼在政治上堅持錯誤、獨斷獨行、遲遲不為40年代的
013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政治案件平反;在經濟上搞主觀主義的高指標、堅持蘇聯模式、不思改革,造成經濟滑坡;在思想文化領域實行高壓政策,使黨和知識分子的關係緊張;在民族問題上,不尊重斯洛伐克的民族要求,等等。因此,有的人直截了當地說,諾沃提尼不下台,捷經濟改革無法進行,斯洛伐克的民族權利得不到尊重。一些原來站在諾沃提尼一邊的領導,如亨德裏赫等,也開始同他拉開距離,逐步站到反對他的一邊了。
1967年下半年,在捷共中央主席團會議上,杜布切克等人公開站出來反對諾沃提尼,主張將黨的中央第一書記和總統的職務分開,提出要諾沃提尼辭去第一書記的職務。諾沃提尼意識到自己的危險處境,準備全力反擊。
他一方麵採用籠絡辦法,允諾讓某某領導人將來接替他的職務,一方麵試圖動用武力,開展軍事演習,以示威脅。結果事情敗露,受到捷共中央主席團的批評,認為他企圖發動軍事政變。使他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
諾沃提尼麵臨四麵楚歌、走投無路的形勢,隻好求助於蘇聯領導人。因為當時的慣例是,捷在重要人事安排、大政方針等問題上,均得聽命於蘇聯。諾沃提尼隻要繼續得到蘇聯領導的支持,就可保住地位。
1967年12月8日,諾沃提尼邀請蘇共中央總書記勃列日涅夫訪捷,向他匯報捷國內嚴重局勢和黨內鬥爭情況,希望得到蘇聯的支持。但出乎諾沃提尼的意外,勃列日涅夫明確地說:“這是你們自己的事情。”
很明顯,蘇共領導已不再支持諾沃提尼,而另有打算了。這並不說明蘇共領導不想插手捷內部事務,而是另有原因。
1964年10月,勃列日涅夫取代赫魯雪夫時,捷共中央主席團“未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13
跟上形勢“
,竟然致電蘇共中央,對赫魯雪夫下台表示“遺憾”。
這當然影響了勃列日涅夫同諾沃提尼的關係。
但更重要的原因則是蘇共領導看到諾沃提尼大勢已去,無法繼續扶植,隻好另換新人。
1968年1月,經過長時間的激烈的爭論,捷共中央全會決定將黨中央第一書記和共和國總統的職務分開,解除諾沃提尼捷共中央第一書記的職務,保留他的捷共中央主席團委員和總統的職務,選舉斯洛伐克領導人杜布切克為捷共中央第一書記,捷共中央主席團增補了4名成員。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