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作者:劉祖熙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盡管如此,工業化仍取得了一定成績。
1970年人均鋼產量如下:捷克斯洛伐克——801公斤,波蘭
1a。布堅科:《發達社會主義:實質和問題》,蘇聯《哲學問題》1976年第6期。
84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289公斤,保加利亞——212公斤。人均電力產量如下:波蘭——1984千瓦時,匈牙利——1408千瓦時,羅馬尼亞——1733千瓦時。與此同時,農業中的社會主義成份又有提高。捷克斯洛伐克達到941%,羅馬尼亞達到90%,匈牙利b達到87%。
1
60~70年代,東歐的國際環境頗不美妙。東西方冷戰在繼續。
赫魯雪夫追求蘇美合作主宰世界,但1960年剛上任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不承認東歐的現狀,而要求“解放”這一地區的人民。
1962年,蘇美兩國在古巴問題上劍拔弩張,導致了“古巴飛彈危機”。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採取咄咄逼人的進攻性戰略,同美國爭奪霸權。
在蘇美爭霸的背景下,以色列在1967年6月4日,發動了對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侵略戰爭。
蘇聯本想在經濟上趕超美國,但是在軍備競賽的沉重壓力下,顯得力不從心。蘇聯經濟增長持續下降,趕超美國的夢想破滅。1967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僅為美國國民收入的49%。
60年代,西方國家經歷著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西歐共同體異軍突起。
1970年,西歐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蘇聯,開始追趕美國。東方的日本迅猛發展,逐漸成為經濟大國。世界的兩極格局正在向多極格局轉變。
在社會主義國家內部,1960年開始的中蘇矛盾愈演愈烈。阿爾巴尼亞從親蘇轉為親華。羅馬尼亞越來越表現出獨
1諾。科沃梅奇克、亞。科塞斯基:《歐洲社會主義國家(1960~1974)
》,華沙1984年版,第89~91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42
立自主的立場。
統一的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
1969年1月,在烏蘇裏江的珍寶島,發生了中蘇邊界衝突。蘇聯奉行勃列日涅夫主義,即有限主權論,繼續控製東歐,阻撓這些國家的改革。控製與反控製、改革與反改革的鬥爭在蘇聯與東歐國家之間激烈地進行著。
1968年8月,蘇聯夥同波、匈、保和民德出兵鎮壓了杜布切克領導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運動。
波蘭在1970年和1980年相繼發生了戰後第二次和第三次危機。
南斯拉夫拒絕接受“發達社會主義”的理論,繼續探索社會主義自治的道路,把工人自治擴大為社會自治,在經濟和文化發展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60年代中期後,由於國家權力過於分散,中央宏觀控製失靈,出現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失業、農業發展滯後和民族矛盾等消極現象。南共聯盟試圖通過新一輪的改革來解決上述問題,但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04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第一章波蘭1970年十二月事件和1980年危機
第一節 第二個五年計劃(1961~1964)和第三個五年計劃(196~1970)的執行情況
波蘭經濟學家曾經把1949~1970年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第二階段。這幾年包括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後兩年(1949~1960)和第二個五年計劃(1961~1964)
、第三個五年計劃(196~1970)的10年。
第二個五年計劃是由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經過議會討論修改在1961年2月通過的。
計劃規定:1964年工業生產將比1960年增長40%,農業生產將增長20%,國民收入將增長40%,實際工資將增長23%,就業職工將增長91%(692萬)。
b“二五”
計劃完成情況不好,隻有工業生產略超過計劃指標(409%)
,其中生產資料的生產增長494%(計劃為b472%)
,就業人數增加了1276萬,大大突破了原來的指標,b這充分反映了波蘭經濟的粗放特點。其他項目均沒有完成計劃。國民收入增長342%,農業生產隻增長144%,實際工b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42
資隻增長8%。
“二五”
計劃沒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計劃的錯誤,這是重新運用蘇聯模式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結果。客觀因素是1962~1964年氣候不好,農業連續三年歉收。
1962年四種穀物比1961年減少200萬噸,即由1440萬噸減少到1340萬噸。
1963年,豬的頭數比上一年減少200萬頭。政府沒有採取相應措施來提高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如提高收購價格、增加對個體農民的貸款、發展飼料生產等)
,不得不從國外購買1200萬噸的糧食和飼料。由於農產品(包括肉類)和大眾消費品的不足,出現了同40年代初期市場供應緊張的類似情況。群眾的不滿情緒不斷增長。
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四次代表大會(1964年6月14日至20日)按原方針製定了第三個五年計劃(1986—1970)的指標。
1966年11月議會在通過“三五”計劃時作了適當修改,規定的各項指標如下:工業生產增長44%,農業生產增長17%,投資增長38%,國民收入增長34%,就業職工增加140萬,實際工資增長10%。
</br>
1970年人均鋼產量如下:捷克斯洛伐克——801公斤,波蘭
1a。布堅科:《發達社會主義:實質和問題》,蘇聯《哲學問題》1976年第6期。
84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289公斤,保加利亞——212公斤。人均電力產量如下:波蘭——1984千瓦時,匈牙利——1408千瓦時,羅馬尼亞——1733千瓦時。與此同時,農業中的社會主義成份又有提高。捷克斯洛伐克達到941%,羅馬尼亞達到90%,匈牙利b達到87%。
1
60~70年代,東歐的國際環境頗不美妙。東西方冷戰在繼續。
赫魯雪夫追求蘇美合作主宰世界,但1960年剛上任的美國總統甘迺迪不承認東歐的現狀,而要求“解放”這一地區的人民。
1962年,蘇美兩國在古巴問題上劍拔弩張,導致了“古巴飛彈危機”。
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後,採取咄咄逼人的進攻性戰略,同美國爭奪霸權。
在蘇美爭霸的背景下,以色列在1967年6月4日,發動了對埃及等阿拉伯國家的侵略戰爭。
蘇聯本想在經濟上趕超美國,但是在軍備競賽的沉重壓力下,顯得力不從心。蘇聯經濟增長持續下降,趕超美國的夢想破滅。1967年,蘇聯的國民收入僅為美國國民收入的49%。
60年代,西方國家經歷著一場新的科學技術革命。西歐共同體異軍突起。
1970年,西歐六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已經超過蘇聯,開始追趕美國。東方的日本迅猛發展,逐漸成為經濟大國。世界的兩極格局正在向多極格局轉變。
在社會主義國家內部,1960年開始的中蘇矛盾愈演愈烈。阿爾巴尼亞從親蘇轉為親華。羅馬尼亞越來越表現出獨
1諾。科沃梅奇克、亞。科塞斯基:《歐洲社會主義國家(1960~1974)
》,華沙1984年版,第89~91頁。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942
立自主的立場。
統一的社會主義陣營不復存在。
1969年1月,在烏蘇裏江的珍寶島,發生了中蘇邊界衝突。蘇聯奉行勃列日涅夫主義,即有限主權論,繼續控製東歐,阻撓這些國家的改革。控製與反控製、改革與反改革的鬥爭在蘇聯與東歐國家之間激烈地進行著。
1968年8月,蘇聯夥同波、匈、保和民德出兵鎮壓了杜布切克領導的捷克斯洛伐克改革運動。
波蘭在1970年和1980年相繼發生了戰後第二次和第三次危機。
南斯拉夫拒絕接受“發達社會主義”的理論,繼續探索社會主義自治的道路,把工人自治擴大為社會自治,在經濟和文化發展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
60年代中期後,由於國家權力過於分散,中央宏觀控製失靈,出現了國民經濟比例失調、失業、農業發展滯後和民族矛盾等消極現象。南共聯盟試圖通過新一輪的改革來解決上述問題,但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
042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
第一章波蘭1970年十二月事件和1980年危機
第一節 第二個五年計劃(1961~1964)和第三個五年計劃(196~1970)的執行情況
波蘭經濟學家曾經把1949~1970年稱為社會主義工業化的第二階段。這幾年包括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後兩年(1949~1960)和第二個五年計劃(1961~1964)
、第三個五年計劃(196~1970)的10年。
第二個五年計劃是由波蘭統一工人黨第三次代表大會提出、經過議會討論修改在1961年2月通過的。
計劃規定:1964年工業生產將比1960年增長40%,農業生產將增長20%,國民收入將增長40%,實際工資將增長23%,就業職工將增長91%(692萬)。
b“二五”
計劃完成情況不好,隻有工業生產略超過計劃指標(409%)
,其中生產資料的生產增長494%(計劃為b472%)
,就業人數增加了1276萬,大大突破了原來的指標,b這充分反映了波蘭經濟的粗放特點。其他項目均沒有完成計劃。國民收入增長342%,農業生產隻增長144%,實際工b
東歐劇變的根源與教訓142
資隻增長8%。
“二五”
計劃沒有完成的主要原因是投資計劃的錯誤,這是重新運用蘇聯模式和優先發展重工業的結果。客觀因素是1962~1964年氣候不好,農業連續三年歉收。
1962年四種穀物比1961年減少200萬噸,即由1440萬噸減少到1340萬噸。
1963年,豬的頭數比上一年減少200萬頭。政府沒有採取相應措施來提高農業和畜牧業的生產(如提高收購價格、增加對個體農民的貸款、發展飼料生產等)
,不得不從國外購買1200萬噸的糧食和飼料。由於農產品(包括肉類)和大眾消費品的不足,出現了同40年代初期市場供應緊張的類似情況。群眾的不滿情緒不斷增長。
波蘭統一工人黨第四次代表大會(1964年6月14日至20日)按原方針製定了第三個五年計劃(1986—1970)的指標。
1966年11月議會在通過“三五”計劃時作了適當修改,規定的各項指標如下:工業生產增長44%,農業生產增長17%,投資增長38%,國民收入增長34%,就業職工增加140萬,實際工資增長10%。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