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說你也從芝加哥來?”他說,臉上掛著狐疑。


    “這很不一般嗎?”


    “我不知道。你看上去不像,不管從哪方麵看。你更像來自加利福尼亞。”


    “因為我在加利福尼亞的時間比較長。我在芝加哥隻住到12歲,我父親——他死於一場事故。他總是帶我到處去。他很奇妙,我是裏格利運動場和索爾哲運動場記者席上的常客。”


    “他是個體育作家嗎?”


    “是的。他的名字是埃默森。我不知道你是否——”


    考特尼一拍膝蓋。“亞歷克斯·埃默森體育係列作品!你父親?”


    “正是。”


    “克萊爾——真見鬼——坐在熱帶草房裏談論亞歷克斯·埃默森,太不可思議了。我的學問應歸功於他。當別的孩子在讀湯姆·崇耶·哈克·芬、小人物埃爾默時,我卻在大哲學家中徜徉——格蘭特蘭德·賴斯、沃倫·布朗和亞歷克斯·埃默森。我永遠忘不了他的好處——1937年,我想——當喬·劉易斯在第八輪打敗詹姆斯·布雷多克。”考特尼看了看她。“你那時多大了?”


    “3周了,”克萊爾說。


    “他死的時候你12歲了?”


    克萊爾點點頭。“我一直在懷念他——他那若有所思的樣子——他的笑聲。”


    “後來發生了什麽?”


    “我們在加利福尼亞有親戚,住在奧克蘭和洛杉磯。我母親帶我去奧克蘭那一幫那兒,同他們住在一起。我14歲時,母親再嫁,是個職業軍人,上校,在普雷西迪奧。他家庭生活的標準就是軍事生活,我被當作修女加以看管,修道院生活一直持續到中學畢業。我的後父要我去伯克利的加州大學讀書,這樣我可以仍在他警惕的眼睛下生活。我造反了,用甜言蜜語哄得他同意。我到韋斯特伍德的加州大學去,可以同在洛杉磯的親戚住在一起。我無法形容從上校那兒得到半解放是多麽高興。那真不容易。我的全部經歷是靠書本生活。這是一個曲折的學習生活,而書本往往不能解決問題。”


    “你和你的丈夫什麽時候相遇?”


    “我畢業後,想繼承父業,想做一名記者。我終於得到了一份工作,在一家聖莫尼卡報社作速記員。我不斷地寫稿和上交,很少在報上發表。我開始被派出採訪,絕大多數是關於人類利益的採訪。後來,大名鼎鼎的莫德·海登博士來講課,我被派出來採訪她。她太忙了,但她的兒子說他可以代她講話。就這樣我和馬克相遇。我的印象太深了,首先,他是莫德·海登的兒子,其次,他是一個人類學者。他比我大10歲,看起來很老練,而且沉著、有教養。我認為他發現我很天真而且——呃,與老練正好相反——他顯然喜歡這個。總而言之,不長時間後他又到了洛杉磯,打電話與我約會,那是開端。我們穩定發展了一個很長階段,馬克不得不考慮有關結婚的主意。他最終邁出了這一步。兩周後,我作為馬克夫人就滿兩年了。”她坦開手掌。“就這些,你現在全部了解了我。”


    “全部?”他開玩笑似地表示不相信她的話,就像她懷疑他的故事一樣。


    “比我對你的了解,不多,也不少。”


    “是的,我以為是這樣,”他說。“我打賭你從來也想不到會在一熱帶島子上度過一個結婚紀念日。那會不一般的,是吧?”


    “我非常喜歡這個主意。剛同馬克結婚時,我想在我們的一生中肯定會去許多外國地方。不管怎麽說,他是一個人類學家。但他實在不喜歡旅行出美國。他堅持這麽做。如不是突然發生了這次旅行,我差不多就要放棄希望了。我發現這次旅行太奇異了,這個村子有許多東西我想看一看,想了解。從某種意義上,我總是感到這裏每一件事情都和我有聯繫,同我自己的生活有聯繫。我打著莫德的信,信的內容卻刺激著我。我發覺自己在說,如果我能訪問這樣一個地方有多好,然後我又意識到我的確在這樣一個地方。”


    “你最想看的是什麽?”


    “怎麽,每件事都想看。不管什麽導遊手冊都有兩處重點名勝,正如講到羅浮宮、克裏姆林宮和尼亞加拉大瀑布都要提到兩處名勝一樣。”


    考特尼樂了。“三海妖上沒有羅浮宮,但有他們自己關於重點名勝的標準。我認為你必須訪問聖堂,這個社會的一切都從那兒開始。男子和女子在那兒開始成人,這個部落的風俗也從那兒開始,你想什麽時候去看?”


    “你什麽時間有空就什麽時間去。”


    “我現在就有空。”考特尼放下疊著的腿,站起身。“我其實不必等莫德·海登。我願意去,你呢?”


    “良機莫失。”克萊爾已經從打字機上取下空白、捲曲的紙張,將它們理順堆好。


    幾分鍾後,她同考特尼一起走進場地。白天的熱浪幾乎凝固,仍然充滿村子中央這塊地方。但太陽西下,暮色蒼茫,從天上直下的火焰已經沒有了,比先前更舒服了,克萊爾同考特尼一起穿過了村莊。


    </br>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三海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美]歐文·華萊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美]歐文·華萊士並收藏三海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