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首義之中心人物蔡鍔將軍,當時正在京師。蔡君十三歲時即從餘就學,當民國二年辭去雲南都督之職,即來京與餘日夕過從。當籌安會發生的次日,蔡君即訪餘於天津,共商大計。我說:“我的責任在言論,所以我必須立即作文章,堂堂正正地來反對他們;你則是軍界大有實力的人物,應該深自韜晦,不要引起他的猜忌,才可以密圖匡復。”蔡君贊成我的話,所以在京與他(指袁世凱)虛與了委蛇兩個月,使袁不再猜忌他。一麵密電雲貴兩省軍界,共商大義,又召戴戡59來京麵商,……戴君以去年十月到京,於是與蔡君定策於我在天津的寓所。後來的種種軍事計劃,全都是當時數次會談的結果呢。當時決議雲南於袁氏下令稱帝後即獨立,貴州則過一個月後響應,廣西則過兩個月後響應,然後以雲貴之力拿下四川,以廣西之力拿下廣東,約三四個月後可以會師湖北,底定中原,這就是我與戴、蔡兩君在津所作的策劃了。60
此後,蔡鍔每周均赴天津與梁密議,但對外則大行韜晦之計,積極附庸帝製運動之外,則醇酒婦人,寄情聲色。11月11日,蔡以有病赴日療養為名,潛往天津,在梁啓超家換裝後,乘船赴日,在神戶轉船南下香港,與戴戡會合後經越南河內轉赴雲南。12月16日,梁啓超也以赴美治病為名,離津赴滬,與當時在上海的進步黨另一領導人湯化龍61會商,確定了進步黨反對帝製到底的立場。12月19日,蔡鍔、戴戡抵達昆明,連日與唐繼堯等舉行軍事會議,籌議舉事。袁世凱此時雖已知道蔡、梁有反對帝製的密謀,但可能覺得這是兩個書生氣十足的人的一時意氣,搞不出什麽大事情,所以並未重視,而是興興頭頭地繼續其帝製運作。在蔡等到達昆明的那天,袁下令設立大典籌備處;次日又申令頒給徐世昌、趙爾巽62、李經羲、張謇以“嵩山四友63”的稱號;申令新朝永遠廢除太監、宮女、跪拜之製;21日和23兩日,則大封爵位,授予龍濟光、張勳、馮國璋、薑桂題、段芝貴、倪嗣沖等一百二十八人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反袁方麵,梁啓超12月22日由南京致電蔡鍔,促其即刻發動。蔡等於次日在昆明五華山歃血為盟,擁護共和。次日,即由唐繼堯、任可澄64向袁世凱發出梁啓超起草的函電,請取消帝製,誅罪魁楊度等七人以謝天下,並限袁於25日上午10時前答覆。同時又通電各省,請聯電要求取消帝製。25日,通電宣告獨立,號召討袁;次日,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分別就任護國軍第一、二、三軍總司令。27日,唐繼堯留守雲南,蔡鍔、李烈鈞二軍分別出師四川、廣西,護國戰爭爆發。
袁世凱得知雲南宣告獨立後的措置是:將唐繼堯、任可澄、蔡鍔免職,命令雲南臨近各省“嚴籌防剿”,派張敬堯的陸軍第七師入川迎擊蔡鍔,以曹錕為督師,統率北洋進剿雲南的各路軍隊,另派龍覲光為雲南查辦使,與廣西督軍陸榮廷會同攻滇。袁此時仍把雲南獨立看作是另一次“二次革命”,而蔡唐等人的力量又遠不如國民黨,不足為患。孰不知人心的向背,已與彼時大不相同。當時輿論、人心多在中央一邊;而此刻,由於前述種種原因,他的陣營內部正在離心、瓦解,而他帝製自為,背誓失信於天下的行為,又為所有反對他的人提供了最好不過的藉口。
二千多年前孔夫子的學生子路曾問過他,如果他從政,首先會做什麽,孔子的回答是: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65”。後世“名正言順”這個成語,就是出典於此。袁世凱之所以非要訴諸“國民代表”的公決、選舉,為的就是以“民意”塗飾自己的背誓失信,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為自己當皇帝製造出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使之具有合法性。但這樣做騙騙老百姓可以,官場上的人心裏可都是明鏡一般的。譬如說那些負責安排、監督“國民代表”公決、選舉的各省的將軍、巡按使,公私密電,指授機宜,在這套玩弄民意的把戲中,也都是重要的參與者呢。這些人中,對袁氏不滿,有積怨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其中有的是出於公義,如蔡鍔、梁啓超等;有的是出於私怨,如對袁實行中央集權,裁抑地方勢力的種種措置感到威脅的地方軍頭和北洋內部因權力之爭而心懷怨望的將領等等。在袁氏稱帝之前,他們盡管不滿,卻難以出頭對抗,原因即在於袁的諸般政策“名正”;而“稱帝”則不然,袁既背棄總統誓言在先,又玩弄、強姦民意在後,在名義上是“大不正”,隻要有人帶頭振臂一呼,所有的積怨、不滿即可藉此爆發出來。袁世凱在根基未穩之際,就忙不迭地復辟帝製,自己授人以柄,促成了反對派的大聯合,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是他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在軍事上,袁起初也並沒有把蔡、唐等人的起事看得多麽嚴重,“二次革命”時,國民黨人控製的五六個省曾同時宣布獨立,軍隊有十幾萬人,北洋軍一出動,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就被蕩平了。雲南地處邊荒,是個窮省,滇軍也不過萬餘人,力量遠不如當年的國民黨人。所以,袁世凱認為蔡、唐舉事不足為患,旬月之間,不難平定。如果北洋集團此時仍舊團結,袁應該是有成算的,但在“二次革命”期間率兵接收了國民黨地盤的北洋軍頭們,現在也都是盤踞一方的都督、將軍了,袁世凱“廢督”、“軍民分治”的政策,同樣損害威脅到了他們的既得利益,況且這些人還不如黨人有所謂“主義”、“理想”,他們的目的十分現實,就是當官攬權發財,因而對袁之所作所為也有很深的憂慮和戒心。西南倡義,他們因均係袁多年一手提拔起來的嫡係,雖不便積極地參與響應,但卻對袁的措置消極怠工。而當形勢明朗化後,也借著“帝製不合時宜、人心”為名,加入牆倒眾人推的行列。尤為關鍵的是,這些人盤踞著長江中下遊各省(江蘇、江西、兩湖、四川等省),袁要想在軍事上很快收功,非得到這幾省督軍的全力配合支持不可。“長江五督66”一怠工,北洋即使有力量蕩平西南,勁兒也使不上了。更何況這些人不但不出力,反而與西南密電頻傳,暗通著款曲呢。這是袁世凱所萬萬沒有料到的。
而且在實際上,護國戰爭也真就沒打幾場硬仗,實際情形是,明裏暗裏,或聲討,或調停,各種通電滿天飛,“口舌戰爭”打得遠比實際戰鬥激烈,幾乎可以說是辛亥武昌、癸醜贛寧兩役的翻版。為此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戰爭的進程。
以蔡鍔為總司令的護國軍第一軍,總計不過四千多人,為滇軍精銳,也是護國戰爭中的主力。這支部隊在宣布獨立之前,即已陸續開拔,12月20日出發,約一個月後(1916年1月17日),抵達四川敘府,與北洋方麵伍祥楨的混成旅和川軍巡防營接戰;四天之後,攻占敘府。
第一軍的右路由戴戡率領進入貴州,1月24日到達貴陽。因事前有約,又經過一番運動,1月27日,劉顯世67以貴州都督的名義通電獨立。貴州獨立,兵不血刃,解除了雲南的腹心之患,使雲南正麵有了很大的緩衝區域。之後,戴戡率領一營滇軍,兩團黔軍北經遵義前往四川,2月2日,在綦江一帶與北洋軍交手。
</br>
此後,蔡鍔每周均赴天津與梁密議,但對外則大行韜晦之計,積極附庸帝製運動之外,則醇酒婦人,寄情聲色。11月11日,蔡以有病赴日療養為名,潛往天津,在梁啓超家換裝後,乘船赴日,在神戶轉船南下香港,與戴戡會合後經越南河內轉赴雲南。12月16日,梁啓超也以赴美治病為名,離津赴滬,與當時在上海的進步黨另一領導人湯化龍61會商,確定了進步黨反對帝製到底的立場。12月19日,蔡鍔、戴戡抵達昆明,連日與唐繼堯等舉行軍事會議,籌議舉事。袁世凱此時雖已知道蔡、梁有反對帝製的密謀,但可能覺得這是兩個書生氣十足的人的一時意氣,搞不出什麽大事情,所以並未重視,而是興興頭頭地繼續其帝製運作。在蔡等到達昆明的那天,袁下令設立大典籌備處;次日又申令頒給徐世昌、趙爾巽62、李經羲、張謇以“嵩山四友63”的稱號;申令新朝永遠廢除太監、宮女、跪拜之製;21日和23兩日,則大封爵位,授予龍濟光、張勳、馮國璋、薑桂題、段芝貴、倪嗣沖等一百二十八人以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
反袁方麵,梁啓超12月22日由南京致電蔡鍔,促其即刻發動。蔡等於次日在昆明五華山歃血為盟,擁護共和。次日,即由唐繼堯、任可澄64向袁世凱發出梁啓超起草的函電,請取消帝製,誅罪魁楊度等七人以謝天下,並限袁於25日上午10時前答覆。同時又通電各省,請聯電要求取消帝製。25日,通電宣告獨立,號召討袁;次日,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分別就任護國軍第一、二、三軍總司令。27日,唐繼堯留守雲南,蔡鍔、李烈鈞二軍分別出師四川、廣西,護國戰爭爆發。
袁世凱得知雲南宣告獨立後的措置是:將唐繼堯、任可澄、蔡鍔免職,命令雲南臨近各省“嚴籌防剿”,派張敬堯的陸軍第七師入川迎擊蔡鍔,以曹錕為督師,統率北洋進剿雲南的各路軍隊,另派龍覲光為雲南查辦使,與廣西督軍陸榮廷會同攻滇。袁此時仍把雲南獨立看作是另一次“二次革命”,而蔡唐等人的力量又遠不如國民黨,不足為患。孰不知人心的向背,已與彼時大不相同。當時輿論、人心多在中央一邊;而此刻,由於前述種種原因,他的陣營內部正在離心、瓦解,而他帝製自為,背誓失信於天下的行為,又為所有反對他的人提供了最好不過的藉口。
二千多年前孔夫子的學生子路曾問過他,如果他從政,首先會做什麽,孔子的回答是:正名。“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65”。後世“名正言順”這個成語,就是出典於此。袁世凱之所以非要訴諸“國民代表”的公決、選舉,為的就是以“民意”塗飾自己的背誓失信,換句話說,也就是要為自己當皇帝製造出一個名正言順的理由,使之具有合法性。但這樣做騙騙老百姓可以,官場上的人心裏可都是明鏡一般的。譬如說那些負責安排、監督“國民代表”公決、選舉的各省的將軍、巡按使,公私密電,指授機宜,在這套玩弄民意的把戲中,也都是重要的參與者呢。這些人中,對袁氏不滿,有積怨的人可是大有人在。其中有的是出於公義,如蔡鍔、梁啓超等;有的是出於私怨,如對袁實行中央集權,裁抑地方勢力的種種措置感到威脅的地方軍頭和北洋內部因權力之爭而心懷怨望的將領等等。在袁氏稱帝之前,他們盡管不滿,卻難以出頭對抗,原因即在於袁的諸般政策“名正”;而“稱帝”則不然,袁既背棄總統誓言在先,又玩弄、強姦民意在後,在名義上是“大不正”,隻要有人帶頭振臂一呼,所有的積怨、不滿即可藉此爆發出來。袁世凱在根基未穩之際,就忙不迭地復辟帝製,自己授人以柄,促成了反對派的大聯合,名不正,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這是他失敗的第一個原因。
在軍事上,袁起初也並沒有把蔡、唐等人的起事看得多麽嚴重,“二次革命”時,國民黨人控製的五六個省曾同時宣布獨立,軍隊有十幾萬人,北洋軍一出動,不過一個多月時間,就被蕩平了。雲南地處邊荒,是個窮省,滇軍也不過萬餘人,力量遠不如當年的國民黨人。所以,袁世凱認為蔡、唐舉事不足為患,旬月之間,不難平定。如果北洋集團此時仍舊團結,袁應該是有成算的,但在“二次革命”期間率兵接收了國民黨地盤的北洋軍頭們,現在也都是盤踞一方的都督、將軍了,袁世凱“廢督”、“軍民分治”的政策,同樣損害威脅到了他們的既得利益,況且這些人還不如黨人有所謂“主義”、“理想”,他們的目的十分現實,就是當官攬權發財,因而對袁之所作所為也有很深的憂慮和戒心。西南倡義,他們因均係袁多年一手提拔起來的嫡係,雖不便積極地參與響應,但卻對袁的措置消極怠工。而當形勢明朗化後,也借著“帝製不合時宜、人心”為名,加入牆倒眾人推的行列。尤為關鍵的是,這些人盤踞著長江中下遊各省(江蘇、江西、兩湖、四川等省),袁要想在軍事上很快收功,非得到這幾省督軍的全力配合支持不可。“長江五督66”一怠工,北洋即使有力量蕩平西南,勁兒也使不上了。更何況這些人不但不出力,反而與西南密電頻傳,暗通著款曲呢。這是袁世凱所萬萬沒有料到的。
而且在實際上,護國戰爭也真就沒打幾場硬仗,實際情形是,明裏暗裏,或聲討,或調停,各種通電滿天飛,“口舌戰爭”打得遠比實際戰鬥激烈,幾乎可以說是辛亥武昌、癸醜贛寧兩役的翻版。為此我們簡單介紹一下戰爭的進程。
以蔡鍔為總司令的護國軍第一軍,總計不過四千多人,為滇軍精銳,也是護國戰爭中的主力。這支部隊在宣布獨立之前,即已陸續開拔,12月20日出發,約一個月後(1916年1月17日),抵達四川敘府,與北洋方麵伍祥楨的混成旅和川軍巡防營接戰;四天之後,攻占敘府。
第一軍的右路由戴戡率領進入貴州,1月24日到達貴陽。因事前有約,又經過一番運動,1月27日,劉顯世67以貴州都督的名義通電獨立。貴州獨立,兵不血刃,解除了雲南的腹心之患,使雲南正麵有了很大的緩衝區域。之後,戴戡率領一營滇軍,兩團黔軍北經遵義前往四川,2月2日,在綦江一帶與北洋軍交手。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