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袁保慶的正妻牛氏和姨太太金氏積不相能,時生齟齬,袁世凱以嗣子的身份夾在中間,竟能巧妙地加以調和轉圜,使兩人都很喜歡他,就突出反映了家庭和社會環境對袁世凱的影響,中國傳統宗法式家庭往往幾世同堂,家口眾多,人際關係複雜。項城袁氏就是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袁世凱從小就擅長左右逢源,具有人情練達的素質,與這種家庭環境的影響有很大關係。
1873年7月,袁保慶因患霍亂,在南京去世,十四歲的袁世凱隨嗣母牛氏扶柩還鄉。次年,在西北左宗棠處幫辦軍務的堂叔袁保恆回鄉省親,認為這個侄子是個可造之才,應該出去見見世麵,所以在返回西北時將世凱帶在身邊,加意培養。以後幾年中,袁保恆調任北京、河南時,袁世凱都隨行在他身邊。盡管袁世凱自小就不喜歡八股製藝的學問,但在堂叔的嚴格督責下,還是把四書五經讀得很熟,對作八股文章則還是不得其門,缺乏靈氣。
袁保恆兩代進士,也希望侄兒走這條光宗耀祖的仕進之路,所以在京任職期間,遍聘名師,期望世凱讀書上進。如請舉人謝廷萱教其作文,舉人周文溥教其作詩,進士張星炳教其寫字。但世凱的另一堂叔袁保齡(當時在京任內閣中書)則看出他在學問上“資分並不高,而浮動非常”。俗話說,從小看到老。的確,盡管出身於世代耕讀的名門顯宦之家,自幼便一直受到名師的調教,世凱的資質卻不在於學問,而在於事功。袁保恆在京任刑部侍郎時,工作繁劇,常教世凱在讀書之餘幫辦公務。世凱當年隨嗣父學得的官場經驗由此派上了用場。他辦事幹練,頗得兩位堂叔的歡心,誇獎他“辦事機敏”,是“中上美材”。所以袁保恆在奉調河南幫辦賑災事務時,就有意帶他同行,“有密要事案,均令往查,並參佐一切1”,多方培養、歷練他的從政才幹。
1878年8月,袁保恆因感染時疫,病逝於開封任上。袁世凱失去庇蔭,返回了項城老家。先是,世凱曾於1876年返回河南鄉試不第,在鄉完婚,娶妻於氏。此年返鄉,適逢四世同堂的袁氏家族分家,家產按世凱父輩的人數分割為十二股,世凱作為惟一的嗣子,獲得了袁保慶名下的豐厚家產,從此自立門戶,成為一家之主。此時的袁世凱雖年僅十九,但足跡已遍布江南塞北、通都大邑,見識之廣,在當地可以說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已不可能安於現狀,過安安靜靜的鄉紳生活了。袁家在陳州有一所大宅,世凱不願過鄉居的乏味生活,舉家遷居於此。本年,他的長子袁克定出生。
起初,袁世凱不想辜負父輩對他的期望,仍打算走科舉入仕的道路,所以在家讀書,準備再考。由於此時他已自立家門,不再有長輩們的管束,所以著實放縱了自己一陣子。“居家多暇,嗜酒好騎馬,日飲數鬥,馳騁郊原,又喜為人捉刀2”,一副倜儻不羈的世家公子模樣。袁氏為當地高門,袁世凱又是見過大世麵的富家公子,而且“性任俠,喜為人鳴不平。慷慨好施與,以善為樂,寒士多依為生,士紳推戴,負一郡望3”,故而很自然地在身邊聚集起一批文人學子。為此,袁世凱辦起了“麗澤山房”和“勿欺山房”兩個文社,袁“主其事,捐資供給食用4。”袁還與陳州知府吳重熹約為“詩酒友”,過了一段詩酒留連的悠閑日子。1879年,袁世凱的姑丈張向宸辦理河南賑捐,委託他“分辦陳州捐務”,袁世凱辦得非常出色,“集款獨巨”。為此,張將袁保恒生前的捐款,為他捐了一個從七品的“中書科中書”的虛銜以資獎勵。當年秋天的鄉試,躊躇滿誌的袁世凱再入闈場,卻不料再次落榜。
袁世凱自幼受教於名師,見多識廣,人情練達遠過於本地士子,他對此也很自負。然而此次秋闈,他主持的文社中有兩人中舉,他自己卻又名落孫山,感到十分丟臉。於是“傾篋舉所作詩文付之一炬,曰:‘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5”頗有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的氣概。袁世凱決意北上京都,以自己的官場經驗和父輩們的人際關係謀取前程。可他居鄉二年,不事生產,坐吃山空,家產揮霍了大半。為籌措進京活動的川資,不得不向親友借錢。到京後遍訪父輩們的門生故舊,試圖謀個一官半職,結果官沒謀到,錢卻花光了,還是靠了故交徐世昌的資助,世凱才有了回鄉的路費。這一段經歷使他看到了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暖,也使他的頭腦冷靜、現實起來。後來在得到一封寫給李鴻章的薦書時,他經過一番權衡,感到自己無位無名無財,在李鴻章人才濟濟的幕府中很難出頭,便斷然放棄了這個機會,決心棄文從武,投奔嗣父的好友,督辦山東海防的吳長慶。
關於袁世凱投奔吳長慶一事,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與袁直接有關的人的說法有三種,但各不相同。一是張謇,當時在吳長慶幕府,袁世凱初到慶軍時,張曾受吳長慶委託,教袁作八股文。1930年出版,由其子張孝若編寫的《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中說,袁投奔吳長慶時,帶了家鄉舊部幾十人一同前往。後來這些人由吳長慶給資遣回,隻留下了袁世凱一人。二是張黎輝根據袁世凱本人這一時期的家信,研究分析後得出結論是,袁世凱是由天津他的堂叔袁保齡處乘船赴登州投奔吳長慶的,袁保齡還贈送給他四十兩銀子的川資。三是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原名袁叔楨)的回憶,說袁是由上海北上投奔吳長慶的。袁靜雪是袁世凱的愛女,她的說法應該出自袁世凱本人,按她的講述,袁世凱在上海還經歷了一場紅塵奇遇。“落魄公子床頭金盡,風塵知己贈銀贖身”,在中國傳統的戲劇傳奇和話本小說中是常見的題材,這次卻讓袁世凱趕上了。據袁靜雪講述,當時的過程如下:
他曾到上海謀事。上海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方,他一方麵想領略一下這裏的風光,另一方麵也覺得在這樣一個地方謀事的機會總要比較多些。但是,他營謀了一個時期,始終沒有成就。那時侯,他一個人住在旅店裏,感到寂寞,就去逛妓院。由此結識了一個蘇州籍的名妓沈氏,這就是後來他所娶的大姨太太。他們兩人見麵以後,情好日密。沈氏勸他及早離開上海,另謀出路,並且資助他盤費,鼓勵他早日成行。行前,沈氏備酒送行。席間對他說明,在他去了以後,她立刻就自己出錢贖身,搬出妓院,希望他努力功名,不要相負。我父親聽了之後,也就指天誓日,灑淚而別。後來,他隨吳長慶到了朝鮮,果然把她接了去,做他的大姨太太。
當他由上海前往山東的時候,無意間在途中遇見了阮忠樞,由於他們同行同宿了幾天,因此互相結識。通過交談,他知道阮忠樞將進京應試,他也將自己的家世和現在的情況詳細地告訴了阮忠樞。阮又幫助了他一些川資,然後才依依惜別。別後,我父親徑直到了山東登州,向吳長慶投效。那時侯他已經是22歲了。有的人說,我父親到山東投軍時,曾冒昧地攜帶了他父親的舊部幾十個人一同前往投效,因而吳長慶對他的印象很不好。這種說法,大概是不確實的。要知道,他由項城老家出來以後,是由上海前往山東的。這麽多的人,如果和他一道繞道,他在舉目無親的上海是無法安置這些人的;何況他本人還先後受過沈氏和阮忠樞的接濟,他又怎麽能夠有餘錢供給這些人的食用呢?6
</br>
1873年7月,袁保慶因患霍亂,在南京去世,十四歲的袁世凱隨嗣母牛氏扶柩還鄉。次年,在西北左宗棠處幫辦軍務的堂叔袁保恆回鄉省親,認為這個侄子是個可造之才,應該出去見見世麵,所以在返回西北時將世凱帶在身邊,加意培養。以後幾年中,袁保恆調任北京、河南時,袁世凱都隨行在他身邊。盡管袁世凱自小就不喜歡八股製藝的學問,但在堂叔的嚴格督責下,還是把四書五經讀得很熟,對作八股文章則還是不得其門,缺乏靈氣。
袁保恆兩代進士,也希望侄兒走這條光宗耀祖的仕進之路,所以在京任職期間,遍聘名師,期望世凱讀書上進。如請舉人謝廷萱教其作文,舉人周文溥教其作詩,進士張星炳教其寫字。但世凱的另一堂叔袁保齡(當時在京任內閣中書)則看出他在學問上“資分並不高,而浮動非常”。俗話說,從小看到老。的確,盡管出身於世代耕讀的名門顯宦之家,自幼便一直受到名師的調教,世凱的資質卻不在於學問,而在於事功。袁保恆在京任刑部侍郎時,工作繁劇,常教世凱在讀書之餘幫辦公務。世凱當年隨嗣父學得的官場經驗由此派上了用場。他辦事幹練,頗得兩位堂叔的歡心,誇獎他“辦事機敏”,是“中上美材”。所以袁保恆在奉調河南幫辦賑災事務時,就有意帶他同行,“有密要事案,均令往查,並參佐一切1”,多方培養、歷練他的從政才幹。
1878年8月,袁保恆因感染時疫,病逝於開封任上。袁世凱失去庇蔭,返回了項城老家。先是,世凱曾於1876年返回河南鄉試不第,在鄉完婚,娶妻於氏。此年返鄉,適逢四世同堂的袁氏家族分家,家產按世凱父輩的人數分割為十二股,世凱作為惟一的嗣子,獲得了袁保慶名下的豐厚家產,從此自立門戶,成為一家之主。此時的袁世凱雖年僅十九,但足跡已遍布江南塞北、通都大邑,見識之廣,在當地可以說是出乎其類,拔乎其萃,已不可能安於現狀,過安安靜靜的鄉紳生活了。袁家在陳州有一所大宅,世凱不願過鄉居的乏味生活,舉家遷居於此。本年,他的長子袁克定出生。
起初,袁世凱不想辜負父輩對他的期望,仍打算走科舉入仕的道路,所以在家讀書,準備再考。由於此時他已自立家門,不再有長輩們的管束,所以著實放縱了自己一陣子。“居家多暇,嗜酒好騎馬,日飲數鬥,馳騁郊原,又喜為人捉刀2”,一副倜儻不羈的世家公子模樣。袁氏為當地高門,袁世凱又是見過大世麵的富家公子,而且“性任俠,喜為人鳴不平。慷慨好施與,以善為樂,寒士多依為生,士紳推戴,負一郡望3”,故而很自然地在身邊聚集起一批文人學子。為此,袁世凱辦起了“麗澤山房”和“勿欺山房”兩個文社,袁“主其事,捐資供給食用4。”袁還與陳州知府吳重熹約為“詩酒友”,過了一段詩酒留連的悠閑日子。1879年,袁世凱的姑丈張向宸辦理河南賑捐,委託他“分辦陳州捐務”,袁世凱辦得非常出色,“集款獨巨”。為此,張將袁保恒生前的捐款,為他捐了一個從七品的“中書科中書”的虛銜以資獎勵。當年秋天的鄉試,躊躇滿誌的袁世凱再入闈場,卻不料再次落榜。
袁世凱自幼受教於名師,見多識廣,人情練達遠過於本地士子,他對此也很自負。然而此次秋闈,他主持的文社中有兩人中舉,他自己卻又名落孫山,感到十分丟臉。於是“傾篋舉所作詩文付之一炬,曰:‘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烏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耶!’5”頗有漢代班超投筆從戎的氣概。袁世凱決意北上京都,以自己的官場經驗和父輩們的人際關係謀取前程。可他居鄉二年,不事生產,坐吃山空,家產揮霍了大半。為籌措進京活動的川資,不得不向親友借錢。到京後遍訪父輩們的門生故舊,試圖謀個一官半職,結果官沒謀到,錢卻花光了,還是靠了故交徐世昌的資助,世凱才有了回鄉的路費。這一段經歷使他看到了世態的炎涼,人情的冷暖,也使他的頭腦冷靜、現實起來。後來在得到一封寫給李鴻章的薦書時,他經過一番權衡,感到自己無位無名無財,在李鴻章人才濟濟的幕府中很難出頭,便斷然放棄了這個機會,決心棄文從武,投奔嗣父的好友,督辦山東海防的吳長慶。
關於袁世凱投奔吳長慶一事,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與袁直接有關的人的說法有三種,但各不相同。一是張謇,當時在吳長慶幕府,袁世凱初到慶軍時,張曾受吳長慶委託,教袁作八股文。1930年出版,由其子張孝若編寫的《南通張季直先生傳記》中說,袁投奔吳長慶時,帶了家鄉舊部幾十人一同前往。後來這些人由吳長慶給資遣回,隻留下了袁世凱一人。二是張黎輝根據袁世凱本人這一時期的家信,研究分析後得出結論是,袁世凱是由天津他的堂叔袁保齡處乘船赴登州投奔吳長慶的,袁保齡還贈送給他四十兩銀子的川資。三是袁世凱的三女兒袁靜雪(原名袁叔楨)的回憶,說袁是由上海北上投奔吳長慶的。袁靜雪是袁世凱的愛女,她的說法應該出自袁世凱本人,按她的講述,袁世凱在上海還經歷了一場紅塵奇遇。“落魄公子床頭金盡,風塵知己贈銀贖身”,在中國傳統的戲劇傳奇和話本小說中是常見的題材,這次卻讓袁世凱趕上了。據袁靜雪講述,當時的過程如下:
他曾到上海謀事。上海是當時最繁華的地方,他一方麵想領略一下這裏的風光,另一方麵也覺得在這樣一個地方謀事的機會總要比較多些。但是,他營謀了一個時期,始終沒有成就。那時侯,他一個人住在旅店裏,感到寂寞,就去逛妓院。由此結識了一個蘇州籍的名妓沈氏,這就是後來他所娶的大姨太太。他們兩人見麵以後,情好日密。沈氏勸他及早離開上海,另謀出路,並且資助他盤費,鼓勵他早日成行。行前,沈氏備酒送行。席間對他說明,在他去了以後,她立刻就自己出錢贖身,搬出妓院,希望他努力功名,不要相負。我父親聽了之後,也就指天誓日,灑淚而別。後來,他隨吳長慶到了朝鮮,果然把她接了去,做他的大姨太太。
當他由上海前往山東的時候,無意間在途中遇見了阮忠樞,由於他們同行同宿了幾天,因此互相結識。通過交談,他知道阮忠樞將進京應試,他也將自己的家世和現在的情況詳細地告訴了阮忠樞。阮又幫助了他一些川資,然後才依依惜別。別後,我父親徑直到了山東登州,向吳長慶投效。那時侯他已經是22歲了。有的人說,我父親到山東投軍時,曾冒昧地攜帶了他父親的舊部幾十個人一同前往投效,因而吳長慶對他的印象很不好。這種說法,大概是不確實的。要知道,他由項城老家出來以後,是由上海前往山東的。這麽多的人,如果和他一道繞道,他在舉目無親的上海是無法安置這些人的;何況他本人還先後受過沈氏和阮忠樞的接濟,他又怎麽能夠有餘錢供給這些人的食用呢?6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