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第十三次相親167
後者優於前者的地方,就在於故事裏,善良的人獲得相對妥善的安置。
作者給好人在肮髒黑暗的人世之外,留下一個幹淨無汙穢的白茫茫雪穀,作為僅剩的兩個好人的安身之處,就像是上帝為亞當與夏娃建造的伊甸園,有男,有女,有飛禽,有走獸,有深山密穀,有晴天白雪,沒有惡人,沒有齷齪的交易,更沒有醜陋的人性。
人性到底是美?還是醜?
人生本善?還是惡?
這實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m君不是全知的智者,斷然不敢對這件事妄下論斷。
隻是一提到人性,他就會忽然想起,最令人討厭的曆史人物,漢初軍事家韓信。
這個人物是他所知的所有曆史人物裏,最讓他瞧不順眼的名人。
他不否認這人的才學,但很不喜歡這個人。
其實,也不是針對這個人。而是對他以自身經曆揭露的某些現實,感到厭惡至極卻又無可奈何,於是乎連帶著對這人也是極其討厭起來。
韓信身上有兩件事,讓他甚至覺得這人是故意在以一種怪異的行為藝術方式,向人們展示人性的醜惡。
第一,此君在手握大權後,沒有向地痞無賴複仇。這在現在看來,可歸結為心胸廣闊,生有一副菩薩心腸。畢竟,真能做到“以德報怨”的人不多。世人還是睚眥必報者居多。
按照m君這種善男信女的心思,盡管韓信放過惡人算是失刑,但也算不得罪大惡極的過失,就算沒有所謂的福報,至少不該落得一個被主子殘殺的結局。
這其實很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一個人饒過有不共戴天仇恨的仇敵,本想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大度和善良,卻迎來他人最惡意的回報。
當然,他所展示的善良,或許並不被時人認可,反被誤解為
讓人匪夷所思的怪異行為。
當時的人大概是如何對付仇人的呢?
孔子本人就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看似溫文爾雅的孔子就不讚成韓信的做法。
如果“鞭屍尤恨楚平王”的伍子胥知道世界上竟然有韓信這種人,大概會被驚掉下巴。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是通行於古今中外的習慣法。
有道德瑕疵的齊襄公被後人視為頂天立地的偉丈夫,就是因為他敢硬頂著列國巨大的軍事壓力,以及春秋時代不主張滅人家國的政治倫理壓力,徹底消滅幾百年前害死祖先的敵國,給被烹殺的祖先複仇。
盡管他死得不光彩,但複仇一事將齊國領土擴展一倍有餘,為將來稱霸天下的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他雖死猶榮,是國家的好君主,軍隊的好統帥,祖宗的好子孫,人民的保護神,被極其講究禮法的士大夫們尊上一個“襄”字。
就算是《春秋》都不得不秉筆直書,為先祖複仇是一件大快人心的正義之舉。
再有,雞鳴狗盜者的領袖孟嚐君。這位公子為個人私利勾結敵國戕害母國,雖才學無雙雄視天下,卻也是聲名狼藉之輩。
他受秦國迫害出逃後,在趙國的一個小鎮上被鎮民群嘲,受辱後命令門客屠滅該鎮。
天下列國君主、公子、名將、豪傑,不論敵友,無一人因此指責孟嚐君。
為什麽沒有政敵以此責難他呢?
就算沒人能給那些被殺者公道,難道還會沒人敢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嗎?
當然不是。
戰國時代,別說是孟嚐君,就算是秦國君主都無法鉗製天下悠悠之口。
然而,事實是,不論是孟嚐君的政敵齊湣王,還是被殺者的君主趙王,都沒有跳出來對此提出異議。
是這兩位王權勢不及區區孟嚐君不敢為死者主持公道嗎?
顯然不是。
兩位王都是敢和秦王叫板的強勢君主,並非暗弱的傀儡,根本不必懼怕一個孟嚐君。
真實的原因是,在那個時代人受到的羞辱,必須用鮮血來洗刷,要麽是自己的,要麽是對方的。
孟嚐君的作為,完全符合當時的道德標準,並無任何過錯。
韓信所遭受的恥辱,超出孟嚐君所受屈辱何止百倍,卻不敢報複區區一個二流子。
這種怪異舉措在當時大約是不符合道德標準,又令人難以理解的。
或許,他的主子夫婦受限於當時通行的道德標準,沒感受到其刻意釋放的善意,才仍舊按照處理猛獸的法子,用竹子刺死這位軍事天才。
第二,此君在執掌重兵時,不敢向劉邦奪權,一共放棄兩次可自立為王的機會。
世界上能知恩圖報的人並不算太少,但是能經受住帝王寶座誘惑的人不多。
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一把椅子,父子、母子、姊妹、兄弟、夫妻之間枉顧人倫,像被毛戴角的畜生一樣,互相謀害殘殺。
而韓信麵對同樣的誘惑,沒有背叛有提攜之恩的主子。
這種飲水思源之情是彌足珍貴的。
但是,他得到的回報是什麽呢?
是主子夫婦強塞過來的麻袋和竹槍,以及一頂串通陳曦謀反的大帽子。
一個人手握重兵時不造反,被人像金絲雀一樣關在籠子裏,失勢多年後,卻想借助匈奴人和舊部的力量造反了。
這種事隻在虛構的小說裏才會存在。
不是說韓信反複被羞辱後,一定不想反,而是這位大將軍困居長安,已經是事實上的階下囚,不隻自身沒有造反的能力,也不再有教唆他人謀反的資格。
有誰會聽從一個囚犯的指使去造反的嗎?
從來沒有。
根據曆史記載,韓信至少有兩次真正稱王的機會。
一次是在劉邦與項羽決戰前夕。他位高權重,兵多將廣,完全可以自立為第三方,左右天下局勢。
另一次,就是劉邦假裝狩獵,進入楚國境內。
此時,韓信手中兵精糧足,又占據主場優勢,完全可以發動突襲取而代之。可是,他獻上項羽舊部的頭,束手就擒了。
他實在不該卑微的像隻待宰羔羊,要是勇於亮劍放手一搏,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最差的結局無非如英布一樣,和劉邦同歸於盡。
m君每次讀史書,讀到韓信被劉邦擒拿住,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要是他處在韓信的位置,不但不會被別人捕獲,甚至能反戈一擊消滅對方,執掌天下。
(本章完)
後者優於前者的地方,就在於故事裏,善良的人獲得相對妥善的安置。
作者給好人在肮髒黑暗的人世之外,留下一個幹淨無汙穢的白茫茫雪穀,作為僅剩的兩個好人的安身之處,就像是上帝為亞當與夏娃建造的伊甸園,有男,有女,有飛禽,有走獸,有深山密穀,有晴天白雪,沒有惡人,沒有齷齪的交易,更沒有醜陋的人性。
人性到底是美?還是醜?
人生本善?還是惡?
這實在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事。
m君不是全知的智者,斷然不敢對這件事妄下論斷。
隻是一提到人性,他就會忽然想起,最令人討厭的曆史人物,漢初軍事家韓信。
這個人物是他所知的所有曆史人物裏,最讓他瞧不順眼的名人。
他不否認這人的才學,但很不喜歡這個人。
其實,也不是針對這個人。而是對他以自身經曆揭露的某些現實,感到厭惡至極卻又無可奈何,於是乎連帶著對這人也是極其討厭起來。
韓信身上有兩件事,讓他甚至覺得這人是故意在以一種怪異的行為藝術方式,向人們展示人性的醜惡。
第一,此君在手握大權後,沒有向地痞無賴複仇。這在現在看來,可歸結為心胸廣闊,生有一副菩薩心腸。畢竟,真能做到“以德報怨”的人不多。世人還是睚眥必報者居多。
按照m君這種善男信女的心思,盡管韓信放過惡人算是失刑,但也算不得罪大惡極的過失,就算沒有所謂的福報,至少不該落得一個被主子殘殺的結局。
這其實很有些黑色幽默的意味。一個人饒過有不共戴天仇恨的仇敵,本想向所有人展示自己的大度和善良,卻迎來他人最惡意的回報。
當然,他所展示的善良,或許並不被時人認可,反被誤解為
讓人匪夷所思的怪異行為。
當時的人大概是如何對付仇人的呢?
孔子本人就說過“以德報怨,何以報德”。
也就是說,看似溫文爾雅的孔子就不讚成韓信的做法。
如果“鞭屍尤恨楚平王”的伍子胥知道世界上竟然有韓信這種人,大概會被驚掉下巴。
以血還血,以牙還牙是通行於古今中外的習慣法。
有道德瑕疵的齊襄公被後人視為頂天立地的偉丈夫,就是因為他敢硬頂著列國巨大的軍事壓力,以及春秋時代不主張滅人家國的政治倫理壓力,徹底消滅幾百年前害死祖先的敵國,給被烹殺的祖先複仇。
盡管他死得不光彩,但複仇一事將齊國領土擴展一倍有餘,為將來稱霸天下的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使他雖死猶榮,是國家的好君主,軍隊的好統帥,祖宗的好子孫,人民的保護神,被極其講究禮法的士大夫們尊上一個“襄”字。
就算是《春秋》都不得不秉筆直書,為先祖複仇是一件大快人心的正義之舉。
再有,雞鳴狗盜者的領袖孟嚐君。這位公子為個人私利勾結敵國戕害母國,雖才學無雙雄視天下,卻也是聲名狼藉之輩。
他受秦國迫害出逃後,在趙國的一個小鎮上被鎮民群嘲,受辱後命令門客屠滅該鎮。
天下列國君主、公子、名將、豪傑,不論敵友,無一人因此指責孟嚐君。
為什麽沒有政敵以此責難他呢?
就算沒人能給那些被殺者公道,難道還會沒人敢站出來說句公道話嗎?
當然不是。
戰國時代,別說是孟嚐君,就算是秦國君主都無法鉗製天下悠悠之口。
然而,事實是,不論是孟嚐君的政敵齊湣王,還是被殺者的君主趙王,都沒有跳出來對此提出異議。
是這兩位王權勢不及區區孟嚐君不敢為死者主持公道嗎?
顯然不是。
兩位王都是敢和秦王叫板的強勢君主,並非暗弱的傀儡,根本不必懼怕一個孟嚐君。
真實的原因是,在那個時代人受到的羞辱,必須用鮮血來洗刷,要麽是自己的,要麽是對方的。
孟嚐君的作為,完全符合當時的道德標準,並無任何過錯。
韓信所遭受的恥辱,超出孟嚐君所受屈辱何止百倍,卻不敢報複區區一個二流子。
這種怪異舉措在當時大約是不符合道德標準,又令人難以理解的。
或許,他的主子夫婦受限於當時通行的道德標準,沒感受到其刻意釋放的善意,才仍舊按照處理猛獸的法子,用竹子刺死這位軍事天才。
第二,此君在執掌重兵時,不敢向劉邦奪權,一共放棄兩次可自立為王的機會。
世界上能知恩圖報的人並不算太少,但是能經受住帝王寶座誘惑的人不多。
不知道有多少人為一把椅子,父子、母子、姊妹、兄弟、夫妻之間枉顧人倫,像被毛戴角的畜生一樣,互相謀害殘殺。
而韓信麵對同樣的誘惑,沒有背叛有提攜之恩的主子。
這種飲水思源之情是彌足珍貴的。
但是,他得到的回報是什麽呢?
是主子夫婦強塞過來的麻袋和竹槍,以及一頂串通陳曦謀反的大帽子。
一個人手握重兵時不造反,被人像金絲雀一樣關在籠子裏,失勢多年後,卻想借助匈奴人和舊部的力量造反了。
這種事隻在虛構的小說裏才會存在。
不是說韓信反複被羞辱後,一定不想反,而是這位大將軍困居長安,已經是事實上的階下囚,不隻自身沒有造反的能力,也不再有教唆他人謀反的資格。
有誰會聽從一個囚犯的指使去造反的嗎?
從來沒有。
根據曆史記載,韓信至少有兩次真正稱王的機會。
一次是在劉邦與項羽決戰前夕。他位高權重,兵多將廣,完全可以自立為第三方,左右天下局勢。
另一次,就是劉邦假裝狩獵,進入楚國境內。
此時,韓信手中兵精糧足,又占據主場優勢,完全可以發動突襲取而代之。可是,他獻上項羽舊部的頭,束手就擒了。
他實在不該卑微的像隻待宰羔羊,要是勇於亮劍放手一搏,或許還能有一線生機,最差的結局無非如英布一樣,和劉邦同歸於盡。
m君每次讀史書,讀到韓信被劉邦擒拿住,都覺得不可思議,甚至覺得,要是他處在韓信的位置,不但不會被別人捕獲,甚至能反戈一擊消滅對方,執掌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