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話說的,到底是來敘舊還是來那啥的?童若瑤垂著眉眼,倒希望她隻是來敘舊。鄭夫人說話聽著好聽,卻分明處處壓著周氏。
陳媽媽在後麵聽得外麵的動靜,料定是客人到了,便將早起預備的點心端進來。客套間,童若瑤挨著周氏坐下,聽著鄭夫人繼續和周氏敘舊。從中倒知道了一些母親過去的事兒。正聽得津津有味,外麵童若秋的聲音傳來。
"媽媽何苦自己做,我屋裏便有剩餘的,你過去拿便是。這血淋淋,瞧著多嚇人。"
竟是童若秋從那邊過來,經過後麵廚房見陳媽媽在哪裏殺雞,又見她將雞毛細細地收撿起來,好奇一問才知道她要做什麽,便擺出趾高氣昂地模樣說了這些話。
人剛到院子裏,便朝著童若瑤的屋裏喊道:"四妹,老太太昨兒叫你畫的花樣子畫好了沒?叫我過來取呢!"
那不耐煩的語氣竟好像童若瑤是她的丫頭,一邊說一邊自顧自地往那屋裏去,小玉站在門口喊道:"二姑娘,四姑娘在這裏陪客呢。"
童若秋頓住步子,"這邊來了客?怎麽我不知道?"
說著便朝正屋來了,鄭夫人疑惑地看了周氏一眼,周氏解釋道:"是二老爺家的二姑娘。"
鄭夫人對童家倒是不甚熟悉,隻見一位身姿高挑的女孩兒進來,不耐煩地看了屋裏眾人一眼,才朝周氏和鄭夫人行了禮。
鄭夫人目光在童若秋和童若綰身上來回轉了幾圈,神色漸漸有些異動。
周氏雖不喜童若秋,身為長輩也不好擺臉色,便叫童若瑤陪童若秋去拿老太太要的東西。她們剛出門,鄭夫人便打聽起童若秋來。周氏倒沒多心,又因她是舊識,少不得多說了幾句。
別說鄭夫人留心,就是她身邊的婆子也留心了,都是童家的姑娘,身上穿的可大不一樣。
"既然來了,是不是也該去拜見拜見老太太?畢竟是長輩,今兒就讓我充一回你的娘家人如何?"鄭夫人笑著問道。
周氏爽朗地道:"夫人要過去拜訪老太太,老太太必然高興。"說著便叫小玉先過去通報一聲,她和鄭夫人隨後就過去。
上京西街一代,多是外來人住的地兒,有從商做買賣的小商戶在此落地生根,亦有一些從外地搬來上京的人,少數上京本土人家。因地界處於朱雀街末端,住宅後麵便是酒家驛站,甚為喧嘩,來往人流魚龍混雜。這裏的宅子或買賣或憑租相對來說便宜許多。
此刻,天才蒙蒙亮,街上車輪碾地,商家叫罵夥計,掃地聲、小孩兒哭鬧聲,各種啁哳此起彼伏。
一位婆子推開門進來,"老爺方才問,昨兒借來的馬車還用不用,倘或不用他便打發人去還了。"
鄭夫人理了理鬢角的頭發,對著銅鏡照了照,一邊起身一邊朝那婆子道:"你去王家問問,他們若是要用就拿去還了,不用就擱著吧,我還有用。"
說話的空擋已經從屋裏出來,隨著朝西邊緊閉的房門望了望,嘴裏碎了一口,便朝東邊抱夏去了。
裏頭兩個小丫頭已經將早飯端上桌,鄭老爺坐在上首,就著一碗米粥一個饅頭吃早飯。鄭夫人叫丫頭們都退下,這才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了。剛準備吃飯,冷不防鄭老爺突然問道:"家裏還有多少銀子?"
鄭夫人一聽,眼底雖不喜,卻笑著答道:"一家子多少張嘴吃飯,還能有多少剩餘?"卻知鄭老爺這麽一問,必定是要用銀子的。
鄭老爺道:"我平常坐的那定轎子壞了,昨兒張財說隻花幾兩銀子用這個舊的去換個新的。今兒張財要過來,你叫人看顧著。"
鄭夫人鬆了口氣,是幾兩銀子的事兒,不是黃大人府上又有什麽大事兒。這三四年間,女兒出嫁,大兒子成親,如今又在上京買了宅子,家裏的日子確實是難了。眼下二兒子年紀到了,在老家尋個姑娘固然容易,但這迎娶路上卻不知要花多少錢。
童家姑娘好是好,可那家也分明是窮得叮當響。童家二房那邊卻不同,昨兒鄭夫人過去拜見童家老太太,所見所聞皆像大戶人家。夜裏找鄭老爺一打聽,才略略知道了一些童家的事兒,又聽得老爺說童家曾經如何風光,想到那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俗語,心裏卻已是打定了主意。
且說,童若遠去了歐陽先生哪裏,卻是隔天一早才回來的,看上去筋疲力盡。周氏和童若瑤嚇了一跳,敢情他是一夜沒睡?
"下了一整夜的棋。"童若遠瞧著累壞了,嗓音卻還精神。
周氏眉頭打成死結,陪歐陽先生下了一夜的棋,這歐陽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別說周氏,就是童若瑤也想象不出來,反正她覺得,所謂先生便是身著布衣,留著一尺長的白胡子老頭。
見大哥這樣,童若瑤忙和小玉去把飯菜熱了熱,想了想又打發陳媽媽過去再給先生告一天假。大哥這個樣子,還怎麽聽課?
童若遠是真的累壞了,草草吃了一碗飯,就回房睡覺去。周氏瞧著滿臉的心疼,禁不住懷疑那歐陽先生是不是浪得虛名,哪有先生徹夜下棋的,以後童若遠去了,難不成就陪著他下棋?不行,老爺回來定要和老爺說說這事兒。
孫博文今兒倒沒過來找大哥,童若瑤去給老太太請了安,便回來坐在屋裏做針線。一邊想著鄭夫人昨兒來拜訪的事兒,心裏暗喜她並未說起別的,忽然小玉氣衝衝地從外麵進來,道:"也不知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無賴,到了別人家裏,竟欺負一條狗。"(未完待續)
陳媽媽在後麵聽得外麵的動靜,料定是客人到了,便將早起預備的點心端進來。客套間,童若瑤挨著周氏坐下,聽著鄭夫人繼續和周氏敘舊。從中倒知道了一些母親過去的事兒。正聽得津津有味,外麵童若秋的聲音傳來。
"媽媽何苦自己做,我屋裏便有剩餘的,你過去拿便是。這血淋淋,瞧著多嚇人。"
竟是童若秋從那邊過來,經過後麵廚房見陳媽媽在哪裏殺雞,又見她將雞毛細細地收撿起來,好奇一問才知道她要做什麽,便擺出趾高氣昂地模樣說了這些話。
人剛到院子裏,便朝著童若瑤的屋裏喊道:"四妹,老太太昨兒叫你畫的花樣子畫好了沒?叫我過來取呢!"
那不耐煩的語氣竟好像童若瑤是她的丫頭,一邊說一邊自顧自地往那屋裏去,小玉站在門口喊道:"二姑娘,四姑娘在這裏陪客呢。"
童若秋頓住步子,"這邊來了客?怎麽我不知道?"
說著便朝正屋來了,鄭夫人疑惑地看了周氏一眼,周氏解釋道:"是二老爺家的二姑娘。"
鄭夫人對童家倒是不甚熟悉,隻見一位身姿高挑的女孩兒進來,不耐煩地看了屋裏眾人一眼,才朝周氏和鄭夫人行了禮。
鄭夫人目光在童若秋和童若綰身上來回轉了幾圈,神色漸漸有些異動。
周氏雖不喜童若秋,身為長輩也不好擺臉色,便叫童若瑤陪童若秋去拿老太太要的東西。她們剛出門,鄭夫人便打聽起童若秋來。周氏倒沒多心,又因她是舊識,少不得多說了幾句。
別說鄭夫人留心,就是她身邊的婆子也留心了,都是童家的姑娘,身上穿的可大不一樣。
"既然來了,是不是也該去拜見拜見老太太?畢竟是長輩,今兒就讓我充一回你的娘家人如何?"鄭夫人笑著問道。
周氏爽朗地道:"夫人要過去拜訪老太太,老太太必然高興。"說著便叫小玉先過去通報一聲,她和鄭夫人隨後就過去。
上京西街一代,多是外來人住的地兒,有從商做買賣的小商戶在此落地生根,亦有一些從外地搬來上京的人,少數上京本土人家。因地界處於朱雀街末端,住宅後麵便是酒家驛站,甚為喧嘩,來往人流魚龍混雜。這裏的宅子或買賣或憑租相對來說便宜許多。
此刻,天才蒙蒙亮,街上車輪碾地,商家叫罵夥計,掃地聲、小孩兒哭鬧聲,各種啁哳此起彼伏。
一位婆子推開門進來,"老爺方才問,昨兒借來的馬車還用不用,倘或不用他便打發人去還了。"
鄭夫人理了理鬢角的頭發,對著銅鏡照了照,一邊起身一邊朝那婆子道:"你去王家問問,他們若是要用就拿去還了,不用就擱著吧,我還有用。"
說話的空擋已經從屋裏出來,隨著朝西邊緊閉的房門望了望,嘴裏碎了一口,便朝東邊抱夏去了。
裏頭兩個小丫頭已經將早飯端上桌,鄭老爺坐在上首,就著一碗米粥一個饅頭吃早飯。鄭夫人叫丫頭們都退下,這才在旁邊的椅子上坐了。剛準備吃飯,冷不防鄭老爺突然問道:"家裏還有多少銀子?"
鄭夫人一聽,眼底雖不喜,卻笑著答道:"一家子多少張嘴吃飯,還能有多少剩餘?"卻知鄭老爺這麽一問,必定是要用銀子的。
鄭老爺道:"我平常坐的那定轎子壞了,昨兒張財說隻花幾兩銀子用這個舊的去換個新的。今兒張財要過來,你叫人看顧著。"
鄭夫人鬆了口氣,是幾兩銀子的事兒,不是黃大人府上又有什麽大事兒。這三四年間,女兒出嫁,大兒子成親,如今又在上京買了宅子,家裏的日子確實是難了。眼下二兒子年紀到了,在老家尋個姑娘固然容易,但這迎娶路上卻不知要花多少錢。
童家姑娘好是好,可那家也分明是窮得叮當響。童家二房那邊卻不同,昨兒鄭夫人過去拜見童家老太太,所見所聞皆像大戶人家。夜裏找鄭老爺一打聽,才略略知道了一些童家的事兒,又聽得老爺說童家曾經如何風光,想到那句"百足之蟲死而不僵"的俗語,心裏卻已是打定了主意。
且說,童若遠去了歐陽先生哪裏,卻是隔天一早才回來的,看上去筋疲力盡。周氏和童若瑤嚇了一跳,敢情他是一夜沒睡?
"下了一整夜的棋。"童若遠瞧著累壞了,嗓音卻還精神。
周氏眉頭打成死結,陪歐陽先生下了一夜的棋,這歐陽先生是個怎樣的人?別說周氏,就是童若瑤也想象不出來,反正她覺得,所謂先生便是身著布衣,留著一尺長的白胡子老頭。
見大哥這樣,童若瑤忙和小玉去把飯菜熱了熱,想了想又打發陳媽媽過去再給先生告一天假。大哥這個樣子,還怎麽聽課?
童若遠是真的累壞了,草草吃了一碗飯,就回房睡覺去。周氏瞧著滿臉的心疼,禁不住懷疑那歐陽先生是不是浪得虛名,哪有先生徹夜下棋的,以後童若遠去了,難不成就陪著他下棋?不行,老爺回來定要和老爺說說這事兒。
孫博文今兒倒沒過來找大哥,童若瑤去給老太太請了安,便回來坐在屋裏做針線。一邊想著鄭夫人昨兒來拜訪的事兒,心裏暗喜她並未說起別的,忽然小玉氣衝衝地從外麵進來,道:"也不知是從哪裏冒出來的無賴,到了別人家裏,竟欺負一條狗。"(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