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越想越後怕,思維更是混亂,一時想到童若瑤說的那個法子,也未免不可。新婚燕爾,他總不能也日日往這邊跑,實在不成,也隻得叫若遠不過去了,隻在家裏溫習課業。
陳媽媽一手提著菜籃子,一手提著一隻雞回來,小玉在回廊上瞧見,忙迎上去接了菜籃子,卻盯著那隻雞發怔,"媽媽,還是活的?"
"可不是活的?我想著這雞毛咱們留著還能自個兒做個雞毛撣子,平日裏掃掃灰塵是極好用的。"陳媽媽一邊說一邊往後麵走。
小玉稱讚道:"媽媽手巧,我卻做不來。可媽媽會殺雞麽?我記得市集上也有殺雞的,何不..."
"那又得給錢了,殺雞有什麽難?你隻管瞧著。"說著朝正屋裏望了望,見周氏呆坐著,臉色似乎有些不好。
小玉隨著陳媽媽的目光看了一眼,冷哼一聲,壓低聲音道:"方才孫家少爺冒冒失失地闖進去了,還說是有教養,卻這般無理。也不知是不是壓根就沒把咱們童家放在眼裏,雖說與二姑娘有了婚事,也不該把這裏每一處都當成自個兒的家吧?"
陳媽媽沒說話,隻往後廚去了,見小玉跟著來,便叫她去前麵照應著,廚房裏不要她進去。
巳時三刻,新開的門前停了一輛九成新的馬車,小玉在回廊上瞧見,忙去正屋稟報周氏知道。周氏理了理衣裳便出來,隻見一位四十來歲的婦人在一名小丫頭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隨後又一位婆子跟著下了馬車,三人在門口望望,似是看看有沒有走錯地方。
周氏卻在看清那夫人的模樣後怔了怔,隻覺有幾分眼熟,似是在什麽地方見過,具體的卻又想不起來。
倒是那來客驚喜地叫了一聲"淑珍",竟是周氏的閨名。
周氏一時也弄不清到底是誰,但顯然對方是認識自己的,忙帶著笑迎上去。見周氏眼底的疑惑,鄭夫人也不打算兜圈子叫她猜,隻笑道:"你嫂子可還好?"
周氏猛地想起來她是誰了,說起來還是周氏未嫁人時的事兒,那時候她和母親借住在表哥家裏,這一位就住在表哥家隔壁。
"原來竟是夫人你?"周氏禁不住心底的驚喜,多少年了,自從她嫁了人,母親病故,表哥一家不知搬去什麽地方,就再也沒見過那些當姑娘時認得的人。
鄭夫人笑道:"你倒是沒變,如今瞧著你,還和那時候一樣。"
既是舊識,便多了幾分親切,更多的則是久別重逢後的感觸。鄭夫人瞧著院子裏的一切,歎道:"那時候你嫂子隻擔心你,生怕你因沒了父親,嫁了人吃苦。如今倒是可以放寬心了。"
周氏黯然,"我也許多年未曾見過嫂子,並不知他們如今身在何處。"
鄭夫人愣了愣,繼而歎道:"當年你出嫁之後,我也搬了家,說起來也真是巧。老爺一日回來,說起同僚童大人,我也就那麽一問,不曾想就是你。可真正應了那讀書人嘴裏說的,不巧不成書。"
說這話便進了屋,小玉忙將備好的茶到上,周氏請鄭夫人坐下,隨著鄭夫人來的兩個人便站在她身後。周氏又叫小玉搬了杌凳讓她們也坐下,才和鄭夫人繼續敘舊。
原來鄭夫人的丈夫在部裏已經待了多年,隻因家境也不寬裕,在上京租了房子住著。鄭夫人前年春天才來的上京,如今倒是在上京買了一處小宅子,女兒嫁了人,三個兒子住在一處,大兒子成了家,二兒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紀,小兒子是姨娘所生,如今年紀尚小。
說起不寬裕,大概也是當年,現如今鄭夫人可是一身官夫人派頭。身上穿著綾羅綢緞,頭上戴著赤金簪子,便是跟著她來的那位婆子也是體麵的。現在正用一雙挑剔的眼睛,打量著屋裏的陳設,似乎想透過這些看明白童大人家的家底。
"你是有福氣的,童大人進士出身,如今在部裏又深得上麵的器重。不像我家那位,考了個舉子,最後拜在黃大人門下,才在部裏謀了個缺。"鄭夫人一說一笑,又是一歎,好像還真有幾分羨慕似地。
她的年紀也隻比周氏大兩三歲左右,保養得當,看起來卻與周氏差不多。再者,周氏身上穿的都是往年的舊衣賞,和鄭夫人坐在一處,多少有些寒磣,她又覺得高人一等,說話聲便大了幾分。
周氏笑道:"都是天子門生,倒時常聽他回來說,在部裏多虧了鄭老爺照應。今兒還囑托我,夫人來了要好好招待著。不曾想,竟是夫人你。"
鄭大人資曆深,現如今雖和童老爺官品一樣,然童老爺是新人,和他到底不同。說白了童老爺也就一個助理,鄭大人好歹還有點兒說話的資曆。
童若瑤在門口聽著裏頭說話,聽到鄭夫人問起周氏的兒女,童若瑤才進去,遵循著周氏的教導,規規矩矩給鄭夫人行了禮。
鄭夫人隻呆呆地看著她,半晌才笑道:"竟活脫脫一個仙女兒!"
童若瑤微微紅了臉,聽著這樣的讚美多少還是有些害羞的。在加上,周氏昨兒話裏話外透出的意思,雖不是男女相親,卻也是見見對方的母親,何況童若瑤也不擅長這樣的場麵。
周氏笑著介紹鄭夫人,讓童若瑤喊伯母。
童若瑤依著周氏的意思,叫了一聲,鄭夫人便站起來,親切地握住她的手,從頭到腳細細看一番,最後扭頭朝周氏笑道:"倘或你嫂子瞧見,指不定比我還高興。那會兒你住在你嫂子家裏,好像還是昨兒的事兒,今兒你女兒都該嫁人了。"(未完待續)
陳媽媽一手提著菜籃子,一手提著一隻雞回來,小玉在回廊上瞧見,忙迎上去接了菜籃子,卻盯著那隻雞發怔,"媽媽,還是活的?"
"可不是活的?我想著這雞毛咱們留著還能自個兒做個雞毛撣子,平日裏掃掃灰塵是極好用的。"陳媽媽一邊說一邊往後麵走。
小玉稱讚道:"媽媽手巧,我卻做不來。可媽媽會殺雞麽?我記得市集上也有殺雞的,何不..."
"那又得給錢了,殺雞有什麽難?你隻管瞧著。"說著朝正屋裏望了望,見周氏呆坐著,臉色似乎有些不好。
小玉隨著陳媽媽的目光看了一眼,冷哼一聲,壓低聲音道:"方才孫家少爺冒冒失失地闖進去了,還說是有教養,卻這般無理。也不知是不是壓根就沒把咱們童家放在眼裏,雖說與二姑娘有了婚事,也不該把這裏每一處都當成自個兒的家吧?"
陳媽媽沒說話,隻往後廚去了,見小玉跟著來,便叫她去前麵照應著,廚房裏不要她進去。
巳時三刻,新開的門前停了一輛九成新的馬車,小玉在回廊上瞧見,忙去正屋稟報周氏知道。周氏理了理衣裳便出來,隻見一位四十來歲的婦人在一名小丫頭的攙扶下從馬車上下來,隨後又一位婆子跟著下了馬車,三人在門口望望,似是看看有沒有走錯地方。
周氏卻在看清那夫人的模樣後怔了怔,隻覺有幾分眼熟,似是在什麽地方見過,具體的卻又想不起來。
倒是那來客驚喜地叫了一聲"淑珍",竟是周氏的閨名。
周氏一時也弄不清到底是誰,但顯然對方是認識自己的,忙帶著笑迎上去。見周氏眼底的疑惑,鄭夫人也不打算兜圈子叫她猜,隻笑道:"你嫂子可還好?"
周氏猛地想起來她是誰了,說起來還是周氏未嫁人時的事兒,那時候她和母親借住在表哥家裏,這一位就住在表哥家隔壁。
"原來竟是夫人你?"周氏禁不住心底的驚喜,多少年了,自從她嫁了人,母親病故,表哥一家不知搬去什麽地方,就再也沒見過那些當姑娘時認得的人。
鄭夫人笑道:"你倒是沒變,如今瞧著你,還和那時候一樣。"
既是舊識,便多了幾分親切,更多的則是久別重逢後的感觸。鄭夫人瞧著院子裏的一切,歎道:"那時候你嫂子隻擔心你,生怕你因沒了父親,嫁了人吃苦。如今倒是可以放寬心了。"
周氏黯然,"我也許多年未曾見過嫂子,並不知他們如今身在何處。"
鄭夫人愣了愣,繼而歎道:"當年你出嫁之後,我也搬了家,說起來也真是巧。老爺一日回來,說起同僚童大人,我也就那麽一問,不曾想就是你。可真正應了那讀書人嘴裏說的,不巧不成書。"
說這話便進了屋,小玉忙將備好的茶到上,周氏請鄭夫人坐下,隨著鄭夫人來的兩個人便站在她身後。周氏又叫小玉搬了杌凳讓她們也坐下,才和鄭夫人繼續敘舊。
原來鄭夫人的丈夫在部裏已經待了多年,隻因家境也不寬裕,在上京租了房子住著。鄭夫人前年春天才來的上京,如今倒是在上京買了一處小宅子,女兒嫁了人,三個兒子住在一處,大兒子成了家,二兒子也到了婚配的年紀,小兒子是姨娘所生,如今年紀尚小。
說起不寬裕,大概也是當年,現如今鄭夫人可是一身官夫人派頭。身上穿著綾羅綢緞,頭上戴著赤金簪子,便是跟著她來的那位婆子也是體麵的。現在正用一雙挑剔的眼睛,打量著屋裏的陳設,似乎想透過這些看明白童大人家的家底。
"你是有福氣的,童大人進士出身,如今在部裏又深得上麵的器重。不像我家那位,考了個舉子,最後拜在黃大人門下,才在部裏謀了個缺。"鄭夫人一說一笑,又是一歎,好像還真有幾分羨慕似地。
她的年紀也隻比周氏大兩三歲左右,保養得當,看起來卻與周氏差不多。再者,周氏身上穿的都是往年的舊衣賞,和鄭夫人坐在一處,多少有些寒磣,她又覺得高人一等,說話聲便大了幾分。
周氏笑道:"都是天子門生,倒時常聽他回來說,在部裏多虧了鄭老爺照應。今兒還囑托我,夫人來了要好好招待著。不曾想,竟是夫人你。"
鄭大人資曆深,現如今雖和童老爺官品一樣,然童老爺是新人,和他到底不同。說白了童老爺也就一個助理,鄭大人好歹還有點兒說話的資曆。
童若瑤在門口聽著裏頭說話,聽到鄭夫人問起周氏的兒女,童若瑤才進去,遵循著周氏的教導,規規矩矩給鄭夫人行了禮。
鄭夫人隻呆呆地看著她,半晌才笑道:"竟活脫脫一個仙女兒!"
童若瑤微微紅了臉,聽著這樣的讚美多少還是有些害羞的。在加上,周氏昨兒話裏話外透出的意思,雖不是男女相親,卻也是見見對方的母親,何況童若瑤也不擅長這樣的場麵。
周氏笑著介紹鄭夫人,讓童若瑤喊伯母。
童若瑤依著周氏的意思,叫了一聲,鄭夫人便站起來,親切地握住她的手,從頭到腳細細看一番,最後扭頭朝周氏笑道:"倘或你嫂子瞧見,指不定比我還高興。那會兒你住在你嫂子家裏,好像還是昨兒的事兒,今兒你女兒都該嫁人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