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氏一邊說,一邊琢磨,接著又道:"她童家姑娘誤了你的事兒,總該給個說法吧?縱然是老天爺也不能像他們家這樣欺負人,不過是童老爹中舉罷了,莫非中了舉就成了貴人?"
大奎匆匆扒了幾口飯,放下碗筷就出門,懶得聽劉氏嘮叨這些。劉氏卻好似沒有擦覺,繼續道:"不能就這樣算了,總該向童家討個說法才成,如今你也一天天大了,外麵的人隻說你一顆心都在童家姑娘身上,略好的姑娘哪裏肯嫁給你,難道就由著你一輩子不娶媳婦?"
劉氏越說心裏的想法越多,好像有千百個理由都是童家對不起他們家,根本就沒有想過,在這之前自己壓根就看不起童家,更看不上童若瑤。而大奎除了那次救了跳水的童若瑤,根本就沒幫童家做過任何事,童家到底有什麽對不起她家的?
之後幾日,劉氏漸漸便不往童家來了,然而,她的那些話卻漸漸的在李家村傳開了。眾人倒沒當回事兒,因為大夥都記得這之前劉氏還和周氏吵了一架,差點兒打了起來。大夥不過是當做笑話聽,或暗地裏嘲笑劉氏一回。
為這事,周氏還找了童若瑤,聞聲細語地道:"不是娘故意阻攔什麽,也不是要編排誰,大奎倒是個踏實的人,可他母親...你嫁去這樣的人家,受苦受累不說,還得受氣,做人不能要求樣樣都好,但總要把壞的方麵降低才成。娘也不是看不起鄉下人,倘或是個和和美美的家庭,你又願意,做娘如何不肯?"
童若瑤也沒想到劉氏會來這一手,現在細想來,虧得周氏管教嚴格,不讓她出門,倘或真和大奎接觸多了,才是有嘴也說不清了。原以為鄉下淳樸,卻也是因人而論的。李家村到底是受了許多城裏人的影響,已經失去了原該有的淳樸。
"我省得。"童若瑤在心裏一歎,自己對大奎也是抱有一份感激在裏麵吧,如果不是他自己現在又在什麽地方?
周氏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有好總有壞。
"好了,咱們不說這個了,那天王鄉紳不是帶了一封信來麽?是不是二叔叫帶來的?"
周氏聽了,慢慢放下手裏的針線,怔怔出了半天神,才扭頭勉強扯出一抹笑來,點了童若瑤的額頭,道:"就你古靈精怪的,什麽也瞞不住。"
童若瑤原來還想問信裏說了什麽,見周氏臉色越發沉下去,也不便問了,隻好埋頭繼續做針線。
眼看著便要到年底,這些接下來的活計要緊快些完成,這樣才能舒坦地過一個年。這個時代,傳統節日非常隆重,童家雖然隻有四口人,但大年三十晚上一樣要守夜放爆竹。這也是因為李家村家家戶戶日子不錯,都有那個閑錢,去年李長老家將就足足放了半個時辰,花去了不少的錢呢!
今年因童老爹過了年就要去上京趕考,童家的年貨比往年少辦了許多,童若瑤和母親一起列了個單子,由童若遠去市集時順便帶回來。
村裏其他人家也忙著預備過年的諸多瑣事,家家戶戶打掃除塵、辭舊迎新,加上如今村裏人都願意與童家來往,少不得誰家辦了什麽新鮮的東西都會送一點兒給童家嚐鮮。或有親戚從外地叫帶來的,不是本地特產的,童家的門庭依舊顯得熱鬧。
別人送了東西來,童家也不能不還禮,如此一來,這年底的花費反而比往年多了許多。可也不能駁了村民的臉子,周氏母女隻得精打細算地張羅著。隻望快些過年,等年過了,差不多也到了農忙的時候,那時候村民就沒這閑工夫了。
這一日,大雪從天而至,童若遠不聽勸阻依舊早早就要去市集。童若瑤知道攔不住,這一次卻忍不住勸他,畢竟外麵冷得吐氣都能結冰,他在室外怎麽拿筆寫字?
周氏和童老爹見童若瑤勸,就暗暗地退到屋裏去,童若遠從小就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脾氣又倔強,反而會聽他妹妹的話。
見小妹心疼的模樣,童若遠眸子裏浮出一抹笑,道:"今年最後一次去了,不用擔心,會早早回來。"
"家裏又不缺這一點兒錢..."童若瑤說的有些心虛,家裏一切開支都是周氏和自己張羅,可大哥那麽聰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家裏的狀況。在這一點上,童若遠比老爹強多了。
童若遠寵溺地摸摸童若瑤的腦袋,笑得叫人如沐春風,童若瑤嘀咕道:"現在不流行使用美男計。"
童若遠大概壓根就不知道,他笑起來的時候和不笑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童若瑤很無奈地承認,自己對大哥的笑容沒有一點兒免疫力。
"中午回來吃飯,如果不回來,我也不吃!"在這樣的情況下,童若瑤也隻能使用威脅手段了。還是最卑鄙的那種,當然這單單是對童若遠而言。
童若遠隻能在心裏長歎,這個小妹有時候穩重的不像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兒,偏偏有時候又像個孩童,端的是叫人喜歡。
在童若遠再三保證之下,童若瑤又叫他添加了一件衣裳才放他出了門。而這天童若遠也兌現了他的承諾,午飯前就趕回來了。他不能叫小妹餓著肚子啊,可這一天他卻不是一個人回來的。
恰好這天,劉氏的丈夫、大兒子兩口子也回來了。她大媳婦得了主人家的賞賜,有兩匹上好的料子和一些首飾,拿回來自然是都交給了劉氏。那些首飾不是玉便是銀,雖劉氏也有一些,卻沒這些的做工精致、成色新。
叫她大媳婦收著一些,剩下的就叫大奎送去童家。她大媳婦也知道婆婆那心思,心裏雖有些不情願,卻也不便駁了婆婆的臉子,少不得笑臉把自己那些好的又撿了些出來。橫豎她遇上了一個好主子,這些東西時常都有的。在婆家尚未站穩腳,不能就此得罪了婆婆,何況童家如今不比當初,倘或大奎真能娶了童家姑娘,她也能沾點兒光。(未完待續)
大奎匆匆扒了幾口飯,放下碗筷就出門,懶得聽劉氏嘮叨這些。劉氏卻好似沒有擦覺,繼續道:"不能就這樣算了,總該向童家討個說法才成,如今你也一天天大了,外麵的人隻說你一顆心都在童家姑娘身上,略好的姑娘哪裏肯嫁給你,難道就由著你一輩子不娶媳婦?"
劉氏越說心裏的想法越多,好像有千百個理由都是童家對不起他們家,根本就沒有想過,在這之前自己壓根就看不起童家,更看不上童若瑤。而大奎除了那次救了跳水的童若瑤,根本就沒幫童家做過任何事,童家到底有什麽對不起她家的?
之後幾日,劉氏漸漸便不往童家來了,然而,她的那些話卻漸漸的在李家村傳開了。眾人倒沒當回事兒,因為大夥都記得這之前劉氏還和周氏吵了一架,差點兒打了起來。大夥不過是當做笑話聽,或暗地裏嘲笑劉氏一回。
為這事,周氏還找了童若瑤,聞聲細語地道:"不是娘故意阻攔什麽,也不是要編排誰,大奎倒是個踏實的人,可他母親...你嫁去這樣的人家,受苦受累不說,還得受氣,做人不能要求樣樣都好,但總要把壞的方麵降低才成。娘也不是看不起鄉下人,倘或是個和和美美的家庭,你又願意,做娘如何不肯?"
童若瑤也沒想到劉氏會來這一手,現在細想來,虧得周氏管教嚴格,不讓她出門,倘或真和大奎接觸多了,才是有嘴也說不清了。原以為鄉下淳樸,卻也是因人而論的。李家村到底是受了許多城裏人的影響,已經失去了原該有的淳樸。
"我省得。"童若瑤在心裏一歎,自己對大奎也是抱有一份感激在裏麵吧,如果不是他自己現在又在什麽地方?
周氏的話也有一定的道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兒,有好總有壞。
"好了,咱們不說這個了,那天王鄉紳不是帶了一封信來麽?是不是二叔叫帶來的?"
周氏聽了,慢慢放下手裏的針線,怔怔出了半天神,才扭頭勉強扯出一抹笑來,點了童若瑤的額頭,道:"就你古靈精怪的,什麽也瞞不住。"
童若瑤原來還想問信裏說了什麽,見周氏臉色越發沉下去,也不便問了,隻好埋頭繼續做針線。
眼看著便要到年底,這些接下來的活計要緊快些完成,這樣才能舒坦地過一個年。這個時代,傳統節日非常隆重,童家雖然隻有四口人,但大年三十晚上一樣要守夜放爆竹。這也是因為李家村家家戶戶日子不錯,都有那個閑錢,去年李長老家將就足足放了半個時辰,花去了不少的錢呢!
今年因童老爹過了年就要去上京趕考,童家的年貨比往年少辦了許多,童若瑤和母親一起列了個單子,由童若遠去市集時順便帶回來。
村裏其他人家也忙著預備過年的諸多瑣事,家家戶戶打掃除塵、辭舊迎新,加上如今村裏人都願意與童家來往,少不得誰家辦了什麽新鮮的東西都會送一點兒給童家嚐鮮。或有親戚從外地叫帶來的,不是本地特產的,童家的門庭依舊顯得熱鬧。
別人送了東西來,童家也不能不還禮,如此一來,這年底的花費反而比往年多了許多。可也不能駁了村民的臉子,周氏母女隻得精打細算地張羅著。隻望快些過年,等年過了,差不多也到了農忙的時候,那時候村民就沒這閑工夫了。
這一日,大雪從天而至,童若遠不聽勸阻依舊早早就要去市集。童若瑤知道攔不住,這一次卻忍不住勸他,畢竟外麵冷得吐氣都能結冰,他在室外怎麽拿筆寫字?
周氏和童老爹見童若瑤勸,就暗暗地退到屋裏去,童若遠從小就是個沉默寡言的性子,脾氣又倔強,反而會聽他妹妹的話。
見小妹心疼的模樣,童若遠眸子裏浮出一抹笑,道:"今年最後一次去了,不用擔心,會早早回來。"
"家裏又不缺這一點兒錢..."童若瑤說的有些心虛,家裏一切開支都是周氏和自己張羅,可大哥那麽聰明的人不可能不知道家裏的狀況。在這一點上,童若遠比老爹強多了。
童若遠寵溺地摸摸童若瑤的腦袋,笑得叫人如沐春風,童若瑤嘀咕道:"現在不流行使用美男計。"
童若遠大概壓根就不知道,他笑起來的時候和不笑的時候簡直判若兩人,童若瑤很無奈地承認,自己對大哥的笑容沒有一點兒免疫力。
"中午回來吃飯,如果不回來,我也不吃!"在這樣的情況下,童若瑤也隻能使用威脅手段了。還是最卑鄙的那種,當然這單單是對童若遠而言。
童若遠隻能在心裏長歎,這個小妹有時候穩重的不像她這個年紀的女孩兒,偏偏有時候又像個孩童,端的是叫人喜歡。
在童若遠再三保證之下,童若瑤又叫他添加了一件衣裳才放他出了門。而這天童若遠也兌現了他的承諾,午飯前就趕回來了。他不能叫小妹餓著肚子啊,可這一天他卻不是一個人回來的。
恰好這天,劉氏的丈夫、大兒子兩口子也回來了。她大媳婦得了主人家的賞賜,有兩匹上好的料子和一些首飾,拿回來自然是都交給了劉氏。那些首飾不是玉便是銀,雖劉氏也有一些,卻沒這些的做工精致、成色新。
叫她大媳婦收著一些,剩下的就叫大奎送去童家。她大媳婦也知道婆婆那心思,心裏雖有些不情願,卻也不便駁了婆婆的臉子,少不得笑臉把自己那些好的又撿了些出來。橫豎她遇上了一個好主子,這些東西時常都有的。在婆家尚未站穩腳,不能就此得罪了婆婆,何況童家如今不比當初,倘或大奎真能娶了童家姑娘,她也能沾點兒光。(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