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方後周和北漢的大軍對峙開了,但是此時上天還想著出來攙和一下,刮起了東北風。


    古時候打仗那也是要看天氣的,比如要是在圍城的時候,遇到了連綿大雨的天氣,那麽圍城的一方很有可能會因為天氣而撤回去,這樣的例子咱們之前也說過了不少。


    但是在兩軍交戰的時候,能夠影響作戰的也有兩點,那就是刮風和下雨,下雨的時候,打仗的很少,而且對於雙方都是很不利的,但是刮風就不一樣了,刮風有逆風和順風之分。


    古時候作戰,大家應該都明白戰馬的重要性,一個是機動性,一個是衝擊力,騎兵的衝擊力,一直都是步兵不能承受之重。


    所以雙方打仗能不能借助外力,也是一個很關鍵的東西,當時在北漢和後周的交戰中,主力交戰軍團還是步兵,契丹方麵一萬騎兵沒動,而後周的大軍騎兵也不多,所以還是以步兵為主。


    步兵的衝擊力本身就很有限,畢竟就是普通的兩條腿的人,就算是劉翔這一類的運動健將他的衝擊力也是很有限的,所以此時外界的影響就很重要了。要是劉翔順風跑估計還能快個零點幾秒,要是逆風,估計還會慢個零點幾秒。


    所以一般而言,在進行比賽的時候,要麽是室內,要麽就是在風速的影響忽略不計的時候進行。


    但是戰爭的時候,一般都是在戶外,還真沒聽說過在戶內打仗的,所以此時就不能不考慮風速的問題了,要是大軍逆風作戰,那麽跑的速度慢了,而且逆風而行阻力大,費勁,所以在交戰的時候衝擊力自然就弱。


    而順風的一麵,速度就要快上很多,而且還很省力氣的,這樣一來等到交戰的時候衝擊力就會很大了,在短兵相接的時候自然是占據優勢的。


    而北漢和後周交戰的時候,還真是刮起了大風,當時北漢的大軍位於背麵,麵對著南方,柴榮大軍就在南麵,麵對北麵。


    一開始的時候,刮得是東北風,這對於北漢是有利的,因為此時北漢順風,但是此時北漢卻還在準備,沒有正式開戰,但是就在他們剛想擊鼓進軍的時候,風向突然就變了,從東北風變成了西南風。


    現在一講到曆史,很多玄而又玄的東西,此時就是一個,那就是為什麽柴榮一準備交戰,天氣就變了風向呢?很多人又開始說這是天意或者說上天保佑,什麽柴榮真命天子之類的,又開始說開了。


    按理說,現在北漢方麵逆風,按理說應該暫時休兵,但是北漢方麵卻出了一個狗屁不懂的副樞密使王延嗣,這就相當於咱們現在國防部副部長外加掛名的*****,不掌兵權,但是卻參與軍機,製定國家軍事的大政方針。


    可是就是這樣重要的一個職位的重臣,卻不懂軍事,他這個時候就開始傻乎乎的勸劉崇趕緊出兵,而且還讓司天監的大臣,去勸劉崇:“吉時已到,可以動手啦。”


    這個王延嗣我覺得要麽是軍事白癡,要麽就是和劉崇有仇。


    但是更奇葩的事情發生了,劉崇一聽司禮監的大臣說吉時已到,於是就立刻下令出兵,開戰,當時有大臣拉著劉崇的馬頭,說現在逆風不應該出兵,讓劉崇再等等,但是劉崇卻罵道:“你個老匹夫,別打擊我軍的士氣。”。


    高平之戰終於打響了,一開始交戰的就是河東的首號戰將張元徽,他從河東而來第一戰擊潰了當時的潞州節度使。


    張元徽的對手是後周的樊愛能和何徽這一支大軍,本來想著這一戰應該會很熱鬧,因為張元徽是一個戰將,而樊愛能和何徽也不是等閑之輩,他們帶著的都是禁軍,按理說戰鬥力應該不差,就算是兵力數量上麵差上一些,但是還是有一戰之力的。


    而張元徽一開始也是準備打一場硬仗,能夠吃掉這一隻周軍,張元徽心裏說實話沒有必勝的把握。天天書吧


    但是就在他騎著戰馬逆風向南呼嘯著殺向周軍的時候,奇葩的一幕出現了,樊愛能和何徽也騎著馬逆著風向南跑去了,他們逃命去了。


    這一幕讓誰也沒想到,沒想到何徽和樊愛能竟然不戰而潰,調轉馬頭帶著侍衛親軍就跑了而剩下的這些大軍看著自己的主帥跑了,一時間還有點沒迷糊過來,等到他們反映過來的時候,北漢軍已經衝到了跟前,而樊愛能和何徽也跑遠了。


    周軍都是混跡五代的專業兵油子,主子換了一個有一個,他們早就習慣了,他們要求的不過是能夠吃頓飽飯而已,所以在他們看來為誰賣命都一樣,隻要能夠吃飽飯,有賞銀就行了。


    現在看著北漢軍馬上就要勝利了,他們按照之前的經驗,現在要是投降不僅有好吃的好喝的,還有很多的賞賜,所以一個個也不打仗了,把身上的盔甲全部脫掉,武器也扔掉,全部高呼北漢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就是赤裸裸的當著柴榮的麵造反了,柴榮看到這一幕,怒極攻心啊,這一出陣前倒戈,讓柴榮氣得咬牙切齒,但是心裏卻是很擔心。他生氣歸生氣,但是他現在更擔心目前的局勢。


    樊愛能和何徽臨陳脫逃,整個右路軍全部投降,這一幕對於全軍的士氣打擊,那是不用多說的,柴榮也知道,現在很關鍵,一個不慎,那就是萬丈深淵,他身敗名裂,江山也斷送,而想要逆轉局勢,那就需要大勇氣和大能力了。


    他現在的當務之急,就是趕緊鼓舞士氣,不能讓大軍泄了這口決戰的心氣,打仗靠的就是這一口氣,要是沒了這口氣,那麽仗也不用打了,根本沒有絲毫的勝算。


    柴榮我們上麵也說了,是一個比較急躁而且還是一個比較勇猛的人,所以他當時二話不說就要親自衝鋒,當個急先鋒,這樣的事情在皇帝身上發生的還真的不多。


    柴榮覺得,此時要是能夠拚一把,那麽他還有翻盤的機會,要是他不能穩定軍心,那麽他也是必敗無疑,失敗之後,他的小命那也肯定是不保。


    所以柴榮決定自己身先士卒,用來激勵士氣,這一招還真是管用,當時他身邊的大將還有侍衛親軍,一看皇帝親自衝上去了,一個個全部攔住柴榮不讓他上去,但是柴榮是個什麽人,這些人又怎麽攔得住柴榮。


    無奈之下,這些人一個個開始爭先恐後的跑在柴榮的前麵,想要保護柴榮,而後麵的那些小兵看到柴榮和他們一直以來隻能仰望的那些大將們一個都是跑在了前麵,心裏也不好意思再想著撤了,特別是柴榮和大將們奮勇爭先的表現,讓他們覺得老大們都這樣了。他們要是不賣力,對得起誰?


    人都是有血性的,特別是這些當兵的,最不缺少的就是血性和勇氣,雖然有時候他們也是兵油子一個,但是真正激發了他們的血性,那也是很恐怖的。


    而柴榮做到了,他帶著這一隻大軍瘋狂殺向了北漢大軍。


    這裏麵還有一個人物,咱們要記住,那就是趙匡胤,很熟悉吧,他就是後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的主角,也是後來大宋王朝的建立者。


    趙匡胤當時在柴榮的禁軍中做一個都虞候,也算是一個中高級的軍官,地位也不低,根據史書記載當時就是他第一個衝上去的,他一口氣殺死了數十個人,勇猛無敵,一下子就穩住了周軍的軍心,而北漢軍卻是一個個的膽戰心驚,周軍開始大規模的反攻了。


    其實這裏麵其實是有爭議的,那就是究竟是不是趙匡胤第一個衝上去的,這一點其實也有不少的說法,因為當時在柴榮身邊和趙匡胤一個級別的人物也有不少,其實很有可能就是趙匡胤和他們一起衝出去的,但是實際上他不一定是第一個,應該是第一波衝上去的,但是趙匡胤確是第一波裏麵最出名的一個,而史書的編纂者又大多是在宋朝生活過,甚至就在宋朝時期編纂的,所以對於宋朝的開國皇帝進行一下小小的修飾,那也不算是什麽大事。


    當時西南風越刮越大,北漢軍逆風作戰處境十分困難,此時出現了一個烏龍事件,河東頭號大將張元徽,騎著馬結果逆風中馬匹跌倒了,張元徽一下子摔倒在了地上,就在他還沒有爬起來的時候,他的腦袋卻被後周軍砍掉了。


    河東頭號大將張元徽戰死,張元徽的死,對北漢是一個極大地打擊,很多北漢軍一看情況不對,就開始撤了,而最先撤的還是契丹楊袞,楊袞一看北漢軍處境艱難,也不想著救援,直接就帶著大軍跑了。


    北漢軍一看契丹人跑了,大將張元徽也死了,所以北漢軍也跑了。劉崇一看大軍跑了,他也慌了,急忙帶著侍衛親軍也開始跑了,再不跑他就真的要被柴榮活捉了。原本他還勝券在握,但是現在卻成了被追趕的失敗者了,喪家之犬一般,這樣的角色瞬間互換讓他有點適應不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五代十國那些人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觀書鈐香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觀書鈐香並收藏五代十國那些人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