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維翰是石敬瑭的頂級智謀,石敬瑭的很多做法和決定都是他出的主意,他幹了不少的好事,對於石敬瑭也是忠心耿耿,但是他這一輩子可能就幹了一件錯事,但是就是這一件錯事,對於他的評價基本上都是一麵倒。
我們上麵知道,石敬瑭最終選擇和契丹聯合,最終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這都是桑維翰的主意,也就是因為這件事,他被王夫之成為“萬世罪人”,王夫之大名鼎鼎的《桑維翰論》裏麵說桑維翰是古往今來第一大漢奸,第一大罪人。
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就憑一件事就認定一個人是好是壞,或許對於一個人的評價很多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最起碼我們應該做到全麵看一個人。
我們不能為了罵桑維翰而罵桑維翰,我們恨他做的那些壞事,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他做的那些好事,他一心一意為後晉操勞,這也是值得說的一點。
桑維翰,字國僑,洛陽人,貨真價實的漢族人,我們上麵說石敬瑭是沙陀人,但是很多人偏偏要費勁力氣證明石敬瑭是漢族人,是漢朝的時候遷徙過去的,但是民族間進行區分的就是習俗和習慣還有固有的其他的特點,真正嚴格按照所謂的血脈來區分,這就有點搞笑了,這就是所以雖然能證明石敬瑭是很多年前漢族人的後裔,但是我還是稱他為沙陀人的原因。
我們看桑維翰是個文人,而且後麵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智商很高,可能很多人腦海中瞬間就出現了一個中年人羽扇綸巾,麵如冠玉,嘴角勾起一絲一切盡在掌握的自信笑容,輕搖羽扇凝視前方的畫麵。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幹的,桑維翰不僅僅不是一個帥哥,而且還其醜無比,我大致給大家形容一下,他身材短小(那時候人的身高普遍的一米六左右,大致估計桑維翰應該差不多一米五多點的身高),但是臉狹長比一般人的都要大,都要長,再加上他身材短小,這樣他給人的感覺的確是有點畸形。
不過桑維翰不覺得自己長得醜,經常對自己鏡子看著自己的相貌感歎道:“七尺長的身軀,哪裏比得上一尺長的臉麵(那時候一尺約是23cm,桑維翰的這個比例大家自己算。)”
雖然上天給了桑維翰一副不忍直視的尊榮,但是卻給了他一個聰明靈活的腦瓜,記憶力好,天性聰明,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這個人還非常有誌氣,這一點現在很多人都缺失,因為他姓桑,這個字的讀音和“喪”同音,所以主考官非常討厭他,而且他長得醜,這樣的人就算是考上了進士,吏部進行選拔的時候,也不會重用的。
但是他不信邪,慷慨激昂的寫下了《日出扶桑賦》,隨後又拿出了一個鐵硯台,對別人說道:“如果這硯台用壞了,那我就不考了。”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苦心人天不負。最終桑維翰還是考上了進士,當時石敬瑭對他比較感興趣,於是就把他召了過去,他此後就在石敬瑭身邊混日子。
後來就發生了石敬瑭造反事件,石敬瑭想要造反,當時隻有桑維翰和劉知遠讚成,隨後石敬瑭有定下了聯合契丹的策略,到這裏還是沒問題的,聯合契丹,者當時是必然選擇,所以劉知遠、桑維翰和石敬瑭都沒意見,但是他們之間的分歧在於采取哪種形式和契丹聯合,用什麽代價回報契丹。
按照劉知遠說的隻要給錢就行了,土地是堅決不能給的,但是桑維翰卻是堅決要求一定要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桑維翰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肯定要拿出一份重禮,將石敬瑭和耶律德光之間的關係搞得複雜點,這樣兩個人的聯盟才更加的堅固。
這就是桑維翰最終受到後世批判的最主要原因,原本劉知遠的計謀也能用,但是桑維翰卻偏偏要割讓土地,當時契丹也沒有要求要割讓土地,但是桑維翰卻主動提出給契丹割讓大量的土地。這裏的一個關鍵點就是主動,桑維翰的主動讓後世對他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就更加賣力的罵他漢奸。
再有就是安重榮曾經提議和契丹開戰,這個時候桑維翰又蹦了出來,桑維翰當時因為楊光遠的問題,已經被放出了京城,到了地方當了一個藩鎮。
他秘密的給石敬瑭寫了一封奏疏這裏麵寫了七個不能和契丹開戰的原因,這幾個原因我簡單地給大家總結一下:“契丹強、後晉弱、契丹與後晉有恩、契丹國內和睦統一、步兵沒有騎兵有優勢、北方平原和荒野不適合步兵作戰且後勤補給困難。”這就是桑維翰給石敬瑭論證的前六個原因,第七個理由主要就是講了一下當前這種局麵的好處和來之不易。
石敬瑭看著這幾個理由之後,又再次把他心中想要征討契丹的那一絲小火苗給熄滅了,堅決而果斷的繼續執行對契丹的稱臣策略。
等到石敬瑭死了之後,桑維翰的主子變成了石重貴,但是石重貴卻隻相信景延廣,對於桑維翰不管不顧,石重貴對於他的意見也不采納,全部都聽景延廣的,桑維翰開始不受到重用了。
於是等到景延廣被貶值時候,他找到了機會,桑維翰曾經派人專門給石重貴說道:“製服契丹,安定天下,非桑維翰不行。”
於是石重貴就開始再次重用桑維翰,基本上當時的大小事務全部都交給了他,因為這個時候石重貴最信任的人景延廣已經去洛陽坐冷板凳了。
不過桑維翰的確是有能力,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把亂七八糟的國家大事全部搞的有條不紊,在這一點上他還是備受好評的,最起碼他是真的有能力。
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就是壟斷,權力上的壟斷尤其難,桑維翰要做的就是在權力上壟斷後晉的統治,在他執政的這一段時間,和契丹的關係稍微好轉,但是還是敵對關係。
麵對桑維翰政治上的壟斷,有兩個人不滿意了,一個是李彥韜,另一個是馮玉,這兩個人當時和桑維翰一起執政,但是在地位上就比不上桑維翰了,他們兩個看著桑維翰一個人獨攬大權,心裏肯定不平衡,於是就在石重貴耳邊說話壞。
石重貴當即就把桑維翰免職了,當時雖然有很多人反對,但是石重貴還是一意孤行,堅決罷免了桑維翰,隨後朝廷的大權交到了馮玉和李彥韜的手中。
這兩個人能力一般,雖然也算是不錯,但是比不上桑維翰。
這件事如果說僅僅是讓石重貴對他印象變差的話,那麽下一件事他就徹底的得罪了石重貴了。
石重貴喜歡喝酒,但是喝酒傷身,石重貴就這麽病了,桑維翰當時就建議皇太後給石敬瑭的親兒子石重睿找一個老師。這意思就很明顯了,石重貴死了之後,就是石重睿當皇帝。
這讓石重貴很不滿,這件事之後就把桑維翰一擼到底,還剩下一個開封尹。而桑維翰也知道自己把石重貴得罪死了,於是也很少再去見石重貴。
等到契丹方麵第三次大軍入侵,但是杜重威卻一味撤退時候,桑維翰再次請求麵見石重貴,想要說服石重貴立刻采取行動,不然的話,晉朝就完了。
但是當時石重貴正在後花園訓練老鷹,根本沒有時間見桑維翰,其實石重貴也不想見桑維翰,他對她的姑父還是很有信心的。
桑維翰雖然在晉朝這邊不得好,但是在耶律德光心裏,這確實一個難得的人才,所以耶律德光再進入中原之前,就下達了命令,一定要讓桑維翰來見他。
但是石重貴不想讓耶律德光見到桑維翰,因為桑維翰曾經反對他和契丹絕交,但是石重貴沒有聽,所以就對大將張彥澤暗示,讓他幹掉桑維翰,而張彥澤也覺得桑維翰家裏有錢,所以就想幹掉桑維翰順便把他們家的財產霸占了。
張彥澤也是沒腦子,誰的財產都是隨便能動的嗎?桑維翰是耶律德光親口點名要的人,但是張彥澤不僅僅被他給殺死了,而且還是霸占了人家的財物,最終張彥澤也被耶律德光找個借口砍了腦袋。
一開始的時候,張彥澤反叛,進入京城的時候,他的手下就勸他出去避避風頭,但是桑維翰卻慨然拒絕,說實話,桑維翰在史書中的記載是一個很有威嚴的人,就算是一些殺人如麻的武將見了他都覺得打怵。
張彥澤用石重貴的名義把他叫走,隨後在晚上派人勒死了他,隨後又偽裝成自殺的樣子報告給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聽說桑維翰自殺的消息,很痛心,難得的發出了一句感歎:“我原本就被打算殺他,他又何必自殺呢,唉!”
為了以防萬一,耶律德光還專門派人去檢查一下桑維翰的屍體,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上吊自殺死的,但是說實話耶律德光心裏對於桑維翰還是有感情的,就把他的屍體送還給了桑維翰的家人,而他被張彥澤占據的財產,也被勒令退還。
我們上麵知道,石敬瑭最終選擇和契丹聯合,最終割讓幽雲十六州給契丹,這都是桑維翰的主意,也就是因為這件事,他被王夫之成為“萬世罪人”,王夫之大名鼎鼎的《桑維翰論》裏麵說桑維翰是古往今來第一大漢奸,第一大罪人。
但是我們不能僅僅就憑一件事就認定一個人是好是壞,或許對於一個人的評價很多人的標準都不一樣,但是最起碼我們應該做到全麵看一個人。
我們不能為了罵桑維翰而罵桑維翰,我們恨他做的那些壞事,但是我們也要知道他做的那些好事,他一心一意為後晉操勞,這也是值得說的一點。
桑維翰,字國僑,洛陽人,貨真價實的漢族人,我們上麵說石敬瑭是沙陀人,但是很多人偏偏要費勁力氣證明石敬瑭是漢族人,是漢朝的時候遷徙過去的,但是民族間進行區分的就是習俗和習慣還有固有的其他的特點,真正嚴格按照所謂的血脈來區分,這就有點搞笑了,這就是所以雖然能證明石敬瑭是很多年前漢族人的後裔,但是我還是稱他為沙陀人的原因。
我們看桑維翰是個文人,而且後麵表現也是可圈可點,智商很高,可能很多人腦海中瞬間就出現了一個中年人羽扇綸巾,麵如冠玉,嘴角勾起一絲一切盡在掌握的自信笑容,輕搖羽扇凝視前方的畫麵。
但是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幹的,桑維翰不僅僅不是一個帥哥,而且還其醜無比,我大致給大家形容一下,他身材短小(那時候人的身高普遍的一米六左右,大致估計桑維翰應該差不多一米五多點的身高),但是臉狹長比一般人的都要大,都要長,再加上他身材短小,這樣他給人的感覺的確是有點畸形。
不過桑維翰不覺得自己長得醜,經常對自己鏡子看著自己的相貌感歎道:“七尺長的身軀,哪裏比得上一尺長的臉麵(那時候一尺約是23cm,桑維翰的這個比例大家自己算。)”
雖然上天給了桑維翰一副不忍直視的尊榮,但是卻給了他一個聰明靈活的腦瓜,記憶力好,天性聰明,詩詞歌賦樣樣精通。
這個人還非常有誌氣,這一點現在很多人都缺失,因為他姓桑,這個字的讀音和“喪”同音,所以主考官非常討厭他,而且他長得醜,這樣的人就算是考上了進士,吏部進行選拔的時候,也不會重用的。
但是他不信邪,慷慨激昂的寫下了《日出扶桑賦》,隨後又拿出了一個鐵硯台,對別人說道:“如果這硯台用壞了,那我就不考了。”
俗話說世上無難事,隻要肯攀登,苦心人天不負。最終桑維翰還是考上了進士,當時石敬瑭對他比較感興趣,於是就把他召了過去,他此後就在石敬瑭身邊混日子。
後來就發生了石敬瑭造反事件,石敬瑭想要造反,當時隻有桑維翰和劉知遠讚成,隨後石敬瑭有定下了聯合契丹的策略,到這裏還是沒問題的,聯合契丹,者當時是必然選擇,所以劉知遠、桑維翰和石敬瑭都沒意見,但是他們之間的分歧在於采取哪種形式和契丹聯合,用什麽代價回報契丹。
按照劉知遠說的隻要給錢就行了,土地是堅決不能給的,但是桑維翰卻是堅決要求一定要把幽雲十六州割讓給契丹,桑維翰也有自己的理由,那就是肯定要拿出一份重禮,將石敬瑭和耶律德光之間的關係搞得複雜點,這樣兩個人的聯盟才更加的堅固。
這就是桑維翰最終受到後世批判的最主要原因,原本劉知遠的計謀也能用,但是桑維翰卻偏偏要割讓土地,當時契丹也沒有要求要割讓土地,但是桑維翰卻主動提出給契丹割讓大量的土地。這裏的一個關鍵點就是主動,桑維翰的主動讓後世對他的行為百思不得其解的同時,就更加賣力的罵他漢奸。
再有就是安重榮曾經提議和契丹開戰,這個時候桑維翰又蹦了出來,桑維翰當時因為楊光遠的問題,已經被放出了京城,到了地方當了一個藩鎮。
他秘密的給石敬瑭寫了一封奏疏這裏麵寫了七個不能和契丹開戰的原因,這幾個原因我簡單地給大家總結一下:“契丹強、後晉弱、契丹與後晉有恩、契丹國內和睦統一、步兵沒有騎兵有優勢、北方平原和荒野不適合步兵作戰且後勤補給困難。”這就是桑維翰給石敬瑭論證的前六個原因,第七個理由主要就是講了一下當前這種局麵的好處和來之不易。
石敬瑭看著這幾個理由之後,又再次把他心中想要征討契丹的那一絲小火苗給熄滅了,堅決而果斷的繼續執行對契丹的稱臣策略。
等到石敬瑭死了之後,桑維翰的主子變成了石重貴,但是石重貴卻隻相信景延廣,對於桑維翰不管不顧,石重貴對於他的意見也不采納,全部都聽景延廣的,桑維翰開始不受到重用了。
於是等到景延廣被貶值時候,他找到了機會,桑維翰曾經派人專門給石重貴說道:“製服契丹,安定天下,非桑維翰不行。”
於是石重貴就開始再次重用桑維翰,基本上當時的大小事務全部都交給了他,因為這個時候石重貴最信任的人景延廣已經去洛陽坐冷板凳了。
不過桑維翰的確是有能力,在很短的時間裏,就把亂七八糟的國家大事全部搞的有條不紊,在這一點上他還是備受好評的,最起碼他是真的有能力。
這個世界上最難做的就是壟斷,權力上的壟斷尤其難,桑維翰要做的就是在權力上壟斷後晉的統治,在他執政的這一段時間,和契丹的關係稍微好轉,但是還是敵對關係。
麵對桑維翰政治上的壟斷,有兩個人不滿意了,一個是李彥韜,另一個是馮玉,這兩個人當時和桑維翰一起執政,但是在地位上就比不上桑維翰了,他們兩個看著桑維翰一個人獨攬大權,心裏肯定不平衡,於是就在石重貴耳邊說話壞。
石重貴當即就把桑維翰免職了,當時雖然有很多人反對,但是石重貴還是一意孤行,堅決罷免了桑維翰,隨後朝廷的大權交到了馮玉和李彥韜的手中。
這兩個人能力一般,雖然也算是不錯,但是比不上桑維翰。
這件事如果說僅僅是讓石重貴對他印象變差的話,那麽下一件事他就徹底的得罪了石重貴了。
石重貴喜歡喝酒,但是喝酒傷身,石重貴就這麽病了,桑維翰當時就建議皇太後給石敬瑭的親兒子石重睿找一個老師。這意思就很明顯了,石重貴死了之後,就是石重睿當皇帝。
這讓石重貴很不滿,這件事之後就把桑維翰一擼到底,還剩下一個開封尹。而桑維翰也知道自己把石重貴得罪死了,於是也很少再去見石重貴。
等到契丹方麵第三次大軍入侵,但是杜重威卻一味撤退時候,桑維翰再次請求麵見石重貴,想要說服石重貴立刻采取行動,不然的話,晉朝就完了。
但是當時石重貴正在後花園訓練老鷹,根本沒有時間見桑維翰,其實石重貴也不想見桑維翰,他對她的姑父還是很有信心的。
桑維翰雖然在晉朝這邊不得好,但是在耶律德光心裏,這確實一個難得的人才,所以耶律德光再進入中原之前,就下達了命令,一定要讓桑維翰來見他。
但是石重貴不想讓耶律德光見到桑維翰,因為桑維翰曾經反對他和契丹絕交,但是石重貴沒有聽,所以就對大將張彥澤暗示,讓他幹掉桑維翰,而張彥澤也覺得桑維翰家裏有錢,所以就想幹掉桑維翰順便把他們家的財產霸占了。
張彥澤也是沒腦子,誰的財產都是隨便能動的嗎?桑維翰是耶律德光親口點名要的人,但是張彥澤不僅僅被他給殺死了,而且還是霸占了人家的財物,最終張彥澤也被耶律德光找個借口砍了腦袋。
一開始的時候,張彥澤反叛,進入京城的時候,他的手下就勸他出去避避風頭,但是桑維翰卻慨然拒絕,說實話,桑維翰在史書中的記載是一個很有威嚴的人,就算是一些殺人如麻的武將見了他都覺得打怵。
張彥澤用石重貴的名義把他叫走,隨後在晚上派人勒死了他,隨後又偽裝成自殺的樣子報告給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聽說桑維翰自殺的消息,很痛心,難得的發出了一句感歎:“我原本就被打算殺他,他又何必自殺呢,唉!”
為了以防萬一,耶律德光還專門派人去檢查一下桑維翰的屍體,最終得出的結論就是上吊自殺死的,但是說實話耶律德光心裏對於桑維翰還是有感情的,就把他的屍體送還給了桑維翰的家人,而他被張彥澤占據的財產,也被勒令退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