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的叛徒有兩個,一個是趙延壽,一個是杜重威。
趙延壽怎麽叛變的我們都比較清楚,上麵講石敬瑭的時候,曾經提到,他和他的養父趙德鈞想要拉攏契丹,趙德鈞也想做皇帝,當時契丹基本上也算是同意了,但是最終桑維翰出手,讓耶律德光回心轉意,最終契丹還是選擇了支持石敬瑭。
在後來楊光遠在晉安鄉大寨投降契丹,趙德鈞因為距離晉安鄉比較近,所以被契丹大軍追了上去,結果就被抓了。
此後趙德鈞和趙延壽父子就成了契丹的階下囚,被送往契丹,趙德鈞對於他自己的結局很不滿意,也很後悔,要是他不想著投降,不想著做皇帝,他現在作為一個幽州節度使,那是何等的風光。
就在這樣的憂鬱和糾結之中,趙德鈞到契丹之後一年就死掉了,但是趙延壽還年輕,而且比較能幹,有懂點文化,據說他能寫詩,而且寫的很好,還有傳世之作。耶律德光對他很重用,但是卻談不上信任。
雖然不信任,但是耶律德光為了能夠讓趙延壽好好的幫自己幹活,還是下了一番苦心的,給他的官職非常多,還封了王,但是實權卻是很有限。
後來耶律德光和石重貴之間鬧翻了,耶律德光曾經許諾隻要是他拿下了中原就讓趙延壽做皇帝,所以後麵幾次戰鬥基本上都是趙延壽打前鋒,而且他也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做事。
在耶律德光進入了開封之後,當時麵對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降兵的問題,加一塊好幾萬的軍隊,都駐紮在陳橋,這讓耶律德光很不舒服,就怕這些降兵被人一鼓動又開始討伐契丹了,給他鬧事。
所以耶律德光準備把這些人全部殺死,以絕後患。趙延壽聽說了之後急忙跑了過來,對耶律德光說:“陛下,你打下了中原是自己統治還是留給別人統治。”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問耶律德光,你拚死拚活是給誰打江山。
所以耶律德光聽了這話,也是很生氣,就對趙延壽說道:“你說這話什麽意思,我打的江山自然是我的,難道我還要幫誰打江山嗎?你到底想說什麽,直接說。”
“陛下難道不知道現在晉國和蜀國還有吳國正在交戰嗎?現在南邊數千裏全部都是戰火紛飛,咱們的騎兵雖然精良,但是卻不習慣這裏的氣候,也不能在這裏久待,更不可能大軍繼續南下,進入江淮和蜀國,現在陛下你在中原自然是沒人敢亂來,但是你一旦回了契丹中原交給誰來防守。”
耶律德光聽了這些,震動不小,就急忙問道:“我之前沒想這麽多,你怎麽想的,快說說。”
“臣下以為,可以把這些降兵全部合並成一支軍隊,然後讓他們全家遷往北方,輪流到南方駐守,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中原的防守問題。”
耶律德光一聽,這的確是個一舉兩得好主意,於是就同意了。
在這裏趙延壽打的主意也不一定就是為了這些降兵們的安危,因為耶律德光曾經答應讓他做皇帝,所以這僅僅是他自己在為自己做打算而已。
但是不管趙延壽出於什麽動機,他保全了數萬人的性命,戰國時期秦趙交戰秦軍坑殺趙國降兵數十萬,這樣的悲劇沒有再次上演。
這也算是趙延壽幹了一件好事,接下來他就整天作著他的皇帝夢,但是一直等了很久,還是不見耶律德光任命他為中原的皇帝,他心裏就有點著急了,於是就找到了李鬆讓他暗示一下耶律德光,看看是不是讓趙延壽當太子,在中原當皇帝。
結果耶律德光卻說道:“我對於燕王,沒什麽舍不得,要是我的皮肉燕王可以用,也能割去,但是我聽說太子隻能皇帝的兒子才能做,燕王雖然和我關係好,但是也當不了太子吧。”
但是耶律德光也知道對於趙延壽不能太無情,皇帝原本就是他許諾給人家,現在後悔了,雖然趙延壽不敢造反啥的,但是還是要好好的安撫一下的。
於是就下令給趙延壽封官,原本按照有關部門給擬定的官職有四個,中都留守、大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原本的樞密使和燕王還是繼續保留。
但是等到耶律德光審查的時候,卻把錄尚書事和都督中外諸軍事劃掉了,他在心裏雖然覺得趙延壽是個能幹的人物,但是卻不想給他太多的權力,畢竟趙延壽是漢族人,而不是契丹人。
趙延壽看著自己原本基本上已經算是預定好的皇位沒了,心裏也很煩躁,對於石耶律德光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裏還是有怨言的,隻是麵對耶律德光他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但是耶律德光竟然死了,就在耶律德光準備返回契丹的時候,在半路上走到現在的河北境內竟然病死了,此時的趙延壽心思就開始活泛了。
據說他把耶律德光的屍體鹽漬了一下,這也算是一種防腐措施。隨後就拉著耶律德光的屍體開始開始招搖過市,用耶律德光的名義給天下諸道還有契丹方麵,任命趙延壽權知南朝軍國事,雖然沒有說是皇帝,但是實際上這就是皇帝的權力,隨後宣布耶律德光暴斃而亡。
趙延壽也不往契丹走了,在半路上停了下來,準備自己在中原當自己的皇帝,但是此時在契丹方麵永康王聽說耶律德光死了,趙延壽在中原造反啦,至於耶律德光任命趙延壽權知南朝軍國事,契丹方麵根本不相信,二話不說帶兵就來打。
結果趙延壽不是對手,最終還是被契丹方麵抓了起來,帶到了契丹,雖然契丹方麵沒有殺他,但是卻是一種軟禁的狀態,最終趙延壽也死在了契丹,他算是先背叛了後唐,隨後又勉強算是背叛了契丹,叛徒投機不一定總是成功的,趙延壽也算是罪有因得。
下麵我們來說杜重威,杜重威在投降的時候,耶律德光還是答應他讓他做皇帝,但是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麽都沒了,但是此時杜重威就算是看著耶律德光不遵守諾言他也沒辦法,因為他沒有人家的拳頭大。
好吧,皇帝不當了,到外麵當一個藩鎮節度使吧,但是耶律德光卻一直不給他調令,也不說怎麽安排他。
等到耶律德光進入京師開封的時候,杜重威帶著他的那一夥投降的兵卒,屯駐在陳橋,這裏距離開封很近,上麵我們說耶律德光想要把陳橋的降兵全部殺死,說的就是這裏的十多萬晉兵。
這些人的待遇可以說很差,耶律德光根本不管不顧,至於他們的領導杜重威這個時候已經是自顧不暇了,當時耶律德光在京城搜刮錢財,規定京城的人都要給他交錢,而這些當官的也要交錢,杜重威也在交錢的行列。
但是杜重威作為契丹能夠進入中原的最大“功臣”,他覺自己要是還交錢,而且還是一萬緡,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有點心疼,他心裏覺得很難受,本來按照耶律德光說的,他現在應該是中原的皇帝,但是現在呢,卻是一個誰也不管誰也不問的而且還被被人指著脊梁骨來罵的漢奸。
於是他找到了耶律德光,對耶律德光說道:“我帶著晉國的十多萬精兵投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看現在能不能把攤派到我家的一萬緡免掉。”
耶律德光嗬嗬一笑,說實話雖然杜重威領著晉軍投降了他,但是他心裏一點都看不上杜重威。現在杜重威竟然為了一萬緡來找他求情,他心裏對於杜重威更加的不屑,隨手一揮就免掉了一萬緡的攤派。
平時杜重威在路上出入,街上的人跟著罵他,杜重威低頭不敢抬頭,搞得像是過街老鼠一樣,後來在耶律德光走了之後,他就到了鄴都,當一個藩鎮。
劉知遠後來進入了汴京,封杜重威為太尉、歸德軍節度使,但是杜重威害怕,不接受任命。劉知遠認為這是不想臣服自己,於是派高行周進攻他,但是沒攻下來,後來劉知遠就親自率兵攻打他,但是最終還是沒攻下來。
隨後又派給事中陳同以召見他,杜重威不從命,而漢兵多次戰敗,包圍杜重威一百多天還是沒能攻下來。
杜重威糧食吃盡,不少老百姓越過城牆出來投降,都麵無人色(餓的)。杜重威於是派判官王敏和他的妻子相繼請求投降,劉知遠早就想同意了,現在一看杜重威主動提出來,很高興。
於是杜重威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出來見漢高祖,漢高祖赦免杜重威,授任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又做了幾年安穩藩鎮。
劉知遠病重,對大臣說:“好好提防杜重威!”劉知遠死後,封鎖消息沒有發喪,大臣們連謀殺掉杜重威和他的兒子杜弘璋、杜弘璨、杜弘璉,將屍體拋到街市,街上的人踢屍大罵,在邊上看守屍體的人根本不能禁止,隨後這些人肢裂屍體,任意踐踏,一會就不見屍體了(成肉泥了)。
趙延壽怎麽叛變的我們都比較清楚,上麵講石敬瑭的時候,曾經提到,他和他的養父趙德鈞想要拉攏契丹,趙德鈞也想做皇帝,當時契丹基本上也算是同意了,但是最終桑維翰出手,讓耶律德光回心轉意,最終契丹還是選擇了支持石敬瑭。
在後來楊光遠在晉安鄉大寨投降契丹,趙德鈞因為距離晉安鄉比較近,所以被契丹大軍追了上去,結果就被抓了。
此後趙德鈞和趙延壽父子就成了契丹的階下囚,被送往契丹,趙德鈞對於他自己的結局很不滿意,也很後悔,要是他不想著投降,不想著做皇帝,他現在作為一個幽州節度使,那是何等的風光。
就在這樣的憂鬱和糾結之中,趙德鈞到契丹之後一年就死掉了,但是趙延壽還年輕,而且比較能幹,有懂點文化,據說他能寫詩,而且寫的很好,還有傳世之作。耶律德光對他很重用,但是卻談不上信任。
雖然不信任,但是耶律德光為了能夠讓趙延壽好好的幫自己幹活,還是下了一番苦心的,給他的官職非常多,還封了王,但是實權卻是很有限。
後來耶律德光和石重貴之間鬧翻了,耶律德光曾經許諾隻要是他拿下了中原就讓趙延壽做皇帝,所以後麵幾次戰鬥基本上都是趙延壽打前鋒,而且他也是死心塌地忠心耿耿的做事。
在耶律德光進入了開封之後,當時麵對一個主要的問題就是降兵的問題,加一塊好幾萬的軍隊,都駐紮在陳橋,這讓耶律德光很不舒服,就怕這些降兵被人一鼓動又開始討伐契丹了,給他鬧事。
所以耶律德光準備把這些人全部殺死,以絕後患。趙延壽聽說了之後急忙跑了過來,對耶律德光說:“陛下,你打下了中原是自己統治還是留給別人統治。”這句話說白了,就是問耶律德光,你拚死拚活是給誰打江山。
所以耶律德光聽了這話,也是很生氣,就對趙延壽說道:“你說這話什麽意思,我打的江山自然是我的,難道我還要幫誰打江山嗎?你到底想說什麽,直接說。”
“陛下難道不知道現在晉國和蜀國還有吳國正在交戰嗎?現在南邊數千裏全部都是戰火紛飛,咱們的騎兵雖然精良,但是卻不習慣這裏的氣候,也不能在這裏久待,更不可能大軍繼續南下,進入江淮和蜀國,現在陛下你在中原自然是沒人敢亂來,但是你一旦回了契丹中原交給誰來防守。”
耶律德光聽了這些,震動不小,就急忙問道:“我之前沒想這麽多,你怎麽想的,快說說。”
“臣下以為,可以把這些降兵全部合並成一支軍隊,然後讓他們全家遷往北方,輪流到南方駐守,這樣一來就解決了中原的防守問題。”
耶律德光一聽,這的確是個一舉兩得好主意,於是就同意了。
在這裏趙延壽打的主意也不一定就是為了這些降兵們的安危,因為耶律德光曾經答應讓他做皇帝,所以這僅僅是他自己在為自己做打算而已。
但是不管趙延壽出於什麽動機,他保全了數萬人的性命,戰國時期秦趙交戰秦軍坑殺趙國降兵數十萬,這樣的悲劇沒有再次上演。
這也算是趙延壽幹了一件好事,接下來他就整天作著他的皇帝夢,但是一直等了很久,還是不見耶律德光任命他為中原的皇帝,他心裏就有點著急了,於是就找到了李鬆讓他暗示一下耶律德光,看看是不是讓趙延壽當太子,在中原當皇帝。
結果耶律德光卻說道:“我對於燕王,沒什麽舍不得,要是我的皮肉燕王可以用,也能割去,但是我聽說太子隻能皇帝的兒子才能做,燕王雖然和我關係好,但是也當不了太子吧。”
但是耶律德光也知道對於趙延壽不能太無情,皇帝原本就是他許諾給人家,現在後悔了,雖然趙延壽不敢造反啥的,但是還是要好好的安撫一下的。
於是就下令給趙延壽封官,原本按照有關部門給擬定的官職有四個,中都留守、大丞相、錄尚書事、都督中外諸軍事,原本的樞密使和燕王還是繼續保留。
但是等到耶律德光審查的時候,卻把錄尚書事和都督中外諸軍事劃掉了,他在心裏雖然覺得趙延壽是個能幹的人物,但是卻不想給他太多的權力,畢竟趙延壽是漢族人,而不是契丹人。
趙延壽看著自己原本基本上已經算是預定好的皇位沒了,心裏也很煩躁,對於石耶律德光嘴上雖然不說,但是心裏還是有怨言的,隻是麵對耶律德光他不敢表現出來罷了。
但是耶律德光竟然死了,就在耶律德光準備返回契丹的時候,在半路上走到現在的河北境內竟然病死了,此時的趙延壽心思就開始活泛了。
據說他把耶律德光的屍體鹽漬了一下,這也算是一種防腐措施。隨後就拉著耶律德光的屍體開始開始招搖過市,用耶律德光的名義給天下諸道還有契丹方麵,任命趙延壽權知南朝軍國事,雖然沒有說是皇帝,但是實際上這就是皇帝的權力,隨後宣布耶律德光暴斃而亡。
趙延壽也不往契丹走了,在半路上停了下來,準備自己在中原當自己的皇帝,但是此時在契丹方麵永康王聽說耶律德光死了,趙延壽在中原造反啦,至於耶律德光任命趙延壽權知南朝軍國事,契丹方麵根本不相信,二話不說帶兵就來打。
結果趙延壽不是對手,最終還是被契丹方麵抓了起來,帶到了契丹,雖然契丹方麵沒有殺他,但是卻是一種軟禁的狀態,最終趙延壽也死在了契丹,他算是先背叛了後唐,隨後又勉強算是背叛了契丹,叛徒投機不一定總是成功的,趙延壽也算是罪有因得。
下麵我們來說杜重威,杜重威在投降的時候,耶律德光還是答應他讓他做皇帝,但是最終卻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什麽都沒了,但是此時杜重威就算是看著耶律德光不遵守諾言他也沒辦法,因為他沒有人家的拳頭大。
好吧,皇帝不當了,到外麵當一個藩鎮節度使吧,但是耶律德光卻一直不給他調令,也不說怎麽安排他。
等到耶律德光進入京師開封的時候,杜重威帶著他的那一夥投降的兵卒,屯駐在陳橋,這裏距離開封很近,上麵我們說耶律德光想要把陳橋的降兵全部殺死,說的就是這裏的十多萬晉兵。
這些人的待遇可以說很差,耶律德光根本不管不顧,至於他們的領導杜重威這個時候已經是自顧不暇了,當時耶律德光在京城搜刮錢財,規定京城的人都要給他交錢,而這些當官的也要交錢,杜重威也在交錢的行列。
但是杜重威作為契丹能夠進入中原的最大“功臣”,他覺自己要是還交錢,而且還是一萬緡,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他有點心疼,他心裏覺得很難受,本來按照耶律德光說的,他現在應該是中原的皇帝,但是現在呢,卻是一個誰也不管誰也不問的而且還被被人指著脊梁骨來罵的漢奸。
於是他找到了耶律德光,對耶律德光說道:“我帶著晉國的十多萬精兵投降,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你看現在能不能把攤派到我家的一萬緡免掉。”
耶律德光嗬嗬一笑,說實話雖然杜重威領著晉軍投降了他,但是他心裏一點都看不上杜重威。現在杜重威竟然為了一萬緡來找他求情,他心裏對於杜重威更加的不屑,隨手一揮就免掉了一萬緡的攤派。
平時杜重威在路上出入,街上的人跟著罵他,杜重威低頭不敢抬頭,搞得像是過街老鼠一樣,後來在耶律德光走了之後,他就到了鄴都,當一個藩鎮。
劉知遠後來進入了汴京,封杜重威為太尉、歸德軍節度使,但是杜重威害怕,不接受任命。劉知遠認為這是不想臣服自己,於是派高行周進攻他,但是沒攻下來,後來劉知遠就親自率兵攻打他,但是最終還是沒攻下來。
隨後又派給事中陳同以召見他,杜重威不從命,而漢兵多次戰敗,包圍杜重威一百多天還是沒能攻下來。
杜重威糧食吃盡,不少老百姓越過城牆出來投降,都麵無人色(餓的)。杜重威於是派判官王敏和他的妻子相繼請求投降,劉知遠早就想同意了,現在一看杜重威主動提出來,很高興。
於是杜重威穿著普通百姓的衣服出來見漢高祖,漢高祖赦免杜重威,授任檢校太師、守太傅、兼中書令,又做了幾年安穩藩鎮。
劉知遠病重,對大臣說:“好好提防杜重威!”劉知遠死後,封鎖消息沒有發喪,大臣們連謀殺掉杜重威和他的兒子杜弘璋、杜弘璨、杜弘璉,將屍體拋到街市,街上的人踢屍大罵,在邊上看守屍體的人根本不能禁止,隨後這些人肢裂屍體,任意踐踏,一會就不見屍體了(成肉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