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遠投靠了石敬瑭之後,第二年,範延光就造反了,這一點我們在上麵講石敬瑭的時候,已經提到了,最終還是楊光遠打敗了範延光包圍了魏州城,圍了一年有餘,最終還是石敬瑭招降了範延光,這個叛變才結束。
在這個個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比較有趣事情就是他到了滑州的時候,發生了兵變,他的部下準備推舉他為皇帝,結果楊光遠不同意,還對他的那些部下喊道:“自古以來有斷臂天子嗎?,咱們在晉陽投降那是被形勢所迫,現在要是翻盤那就真的是造反了。”
他雖然這樣說,但是在他的心裏還是一直想要當皇帝的,畢竟誰也不想一直跪下喊別人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加上石敬瑭皇位得來的這麽簡單,這也讓他心中產生了其他的想法,隻是在當時在他看來時機並不成熟罷了。
這一次的事件讓石敬瑭對他更加的信任,而這也正是楊光遠的目的所在,他知道現在不是造反的好時機,他需要等待,等著將來他執掌大權之後,手裏麵有了軍權之後,那時候隻要是逮著機會他就能起事。
但是想要掌握軍權最先要做的就是取得石敬瑭的信任和好感。
楊光遠包圍了範延光之後,石敬瑭就封他為魏博節度使,這也算是正常的作法,隻要是楊光遠能夠拿下魏博,打敗範延光,那麽楊光遠就是新的節度使。
這個個時候他就開始掌握一定的兵權了,而且慢慢的也引起了石敬瑭的戒備,這一點楊光遠沒有做好。
楊光遠掌握軍權之後,他覺得石敬瑭也不敢把自己怎麽著,所以行事比較囂張,沒事就議論甚至幹預一下朝政,他雖然不在汴京,但是他卻能遙控朝廷的決議。
有時候石敬瑭下發的一些命令是要是他覺得不行或著不滿意,那就不執行,然後給石敬瑭上奏表有時候理由都懶得說,直接就是拒絕執行。
但是石敬瑭對他還是算是不錯的,就怕他造反,於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楊光遠的兒子楊承祚,他的另一個兒子楊承信也是加官進爵,一時間朝廷的恩寵無以倫比。
石敬瑭的拉攏也讓楊光遠覺得造反的時機還不到,總算是穩住了他那一顆躁動的心髒。
可是石敬瑭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把自己的身邊放一個一直對他的工作指手畫腳而卻還不聽從他的命令的老虎。
所以石敬瑭也在想辦法找機會看看能不能把楊光遠拿下,而楊光遠的心裏麵本來是想著造反或者做一個大大的權臣,現在他和石敬瑭之間的關係,他覺得還不錯,有什麽事情石敬瑭都讓著她,不敢得罪他,這讓他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算是不錯的。但是這還不是他的人生巔峰,不久他的人生就迎來了一個高峰。
楊光遠人品和素質一般,這一點被一個人看得很清楚,那就是桑維翰,桑維翰千般不好,但是他對於石敬瑭我覺得那還是忠心耿耿的,在楊光遠在外麵執掌兵權的這一段時間,桑維翰做的是個樞密使。
樞密使就是管軍事武將的,所以桑維翰對於楊光遠有一定的管製權,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監督和糾正,最終的權力還是掌握在石敬瑭的手中。桑維翰那時候看楊光遠就是怎麽看都不順眼,於是就給石敬瑭寫報告說楊光遠這個人不靠譜,不是一個好人,讓石敬瑭不能重用他。
楊光遠既然能遙控朝廷的決策,所以他對於京城發生的事情都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而桑維翰幾次三番的在石敬瑭麵前說他的壞話,他也是知道的,但是那時候他正在外麵也不好意思上表和桑維翰鬥。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他畢竟是在外地,而桑維翰卻在石敬瑭的身邊,總的來說還是桑維翰有優勢。
石敬瑭聽桑維翰說得多了,對於楊光遠也是有點擔心,於是他就想著盡快結束魏州的事情,趕緊讓範延光投降,因為範延光一日不投降楊光遠就一日掌握著兵權,他就一日不得安寧。
所以原本堅決反對範延光投降的石敬瑭主動招降了的範延光,而且還賜給範延光丹書鐵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阻止楊光遠繼續膨脹。
但是楊光遠對這件事根本沒有意識到整件事內藏的玄機,戰爭結束了楊光遠作為大臣也是主將需要進京報告外加接受嘉獎。
此時他就想起了一直說他壞話的桑維翰,於是就找到石敬瑭,說桑維翰專權,上竊君主之權柄,下總百官。
石敬瑭對於自己的好夥伴桑維翰是什麽樣的人還是比較清楚的,但是這時候的楊光遠剛剛打了勝仗回來,而且手裏還有兵權,可能也是為了麻痹楊光遠,於是就把桑維翰貶了出去。
楊光遠的一句話就把石敬瑭信任的桑維翰幹掉了,可以說在這個時候楊光遠的地位以及威望真正的的達到了最巔峰,樞密使一句話就搞掉,那這天下除了皇帝還有誰能比楊光遠厲害。u9電子書
在對桑維翰的戰鬥中,楊光遠取得了勝利,但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皇帝的另一個調令就下來了,因為楊光遠立了大功,所以調任楊光遠為西京留守,河陽節度使。
到了外地當了一個藩鎮,這說起來很氣派,但是他手底下的兵權就沒了,石敬瑭也不想楊光遠掌權,於是趁機就把他的兵權拿掉了,看起來楊光遠風風光光的做了一個藩鎮,其實和之前的待遇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楊光遠覺得有點委屈,為什麽他剛剛立了大功,軍權就被拿走了,他心裏很不爽,越想越覺得生氣,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他就開始心存異心了,反正石敬瑭不仁他也不義。
所以他就幹了兩件事,一件事就是交好契丹,整天和契丹的那些大臣和貴族們眉來眼去的,有時候心煩了還和他們訴說一下自己的委屈。
第二件事就是私養家兵千餘人,在河陽和洛陽一帶基本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楊光遠就成了當地的土皇帝,淩駕於法律之上,還經常幹一些搶到勾當,什麽燒殺搶掠他都幹過,當地的百姓還有運氣誒貴族全部防賊一樣防著他,可以說他在河洛一帶臭名昭著了。
在這裏舉個例子,也是我們上麵提到,但是沒有詳細說的一個小故事,範延光在魏州投降之後,救助到了京城,石敬瑭對他還是不錯,反正好吃的好喝的供應著,地位給的也是比較高。
但是範延光覺得在京城受限製,他在河陽還有一塊宅子,還不如自己回到河陽養老去呢,所以就是石敬瑭請示,他想回河陽養老。
石敬瑭在範延光投降的時候就答應過他不殺他,而且還保證他的地位,所以現在石敬瑭也沒有過多的阻攔,直接就讓他回去了。
這消息被楊光遠知道了,楊光遠這個時候幹的就是無本的買賣,範延光當了一輩子官自然是有點積蓄的,香車寶馬,珠玉美人一樣不差。
這就讓楊光遠看著流口水,他媳婦是個瘸子,它本身形象也不佳,禿子加殘廢,他看上了範延光的美人,另一點呢就是他看上了範延光的奇珍異寶,畢竟他要交好契丹,就是不能少了寶貝。
於是就偷偷的給石敬瑭上了一封奏表,在這裏麵麵他說了一句話:“範延光不願意住在汴州和洛陽,反而要住到別的藩鎮,這不是要逃到契丹就是要跑到淮南,應該盡快除掉他,免生後患。”
石敬瑭看到了這封信,說實話在他的心裏他是十分想殺掉範延光的,畢竟要不是範延光他的兩個兒子就不會死,但是他當初答應範延光投降的時候,已經許諾不殺死他,石敬瑭是一個很看重諾言的人,最起碼他表現出來的是這樣的。
所以他不敢下令讓楊光遠殺死範延光,這件事也就隻好壓了下來,慢慢的拖著。
楊光遠看朝廷久久沒有回信,他也知道石敬瑭心裏麵有顧忌,但是他覺得石敬瑭還是想要殺死範延光的,這就是察言觀色的能力了。
於是楊光遠就派他的兒子楊承動大張旗鼓的包圍了範延光的住所,逼迫範延光自殺。
範延光大老遠的跑到這裏以為能過一個美滿的晚年,但是沒想到這剛來沒多久,就被人逼著自殺,這讓他多少有點受不了。
再說他手裏還有丹書鐵券,於是就拿出了丹書鐵券對楊承動說道:“天子在上,你們怎麽幹這樣明目張膽,我可是朝廷大臣,而且還有丹書鐵券。”
這一招算是臨時嚇住了楊承動等人,隨後範延光覺得河陽呆不下去了,於是就要求去洛陽,好不容易命令下來了,他就準備走了,遠離河陽這一塊是非之地。
但是還沒等他走多遠,路過一個橋。結果就被楊承動推到了河裏淹死了。
事後範延光的小妾還有財寶全部歸了楊光遠,而至於範延光之死就被說成了意外掉進河裏淹死了。
這些謊言實在是經不起推敲,更禁不起調查,但是石敬瑭聽說了這件事後,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雖然表麵上還要裝的很傷心。
經過這件事他對於楊光遠的印象再次改觀,覺得這個家夥真的是一個會揣摩上意,會辦事的的一個能臣。
在這個個過程中還發生了一件比較有趣事情就是他到了滑州的時候,發生了兵變,他的部下準備推舉他為皇帝,結果楊光遠不同意,還對他的那些部下喊道:“自古以來有斷臂天子嗎?,咱們在晉陽投降那是被形勢所迫,現在要是翻盤那就真的是造反了。”
他雖然這樣說,但是在他的心裏還是一直想要當皇帝的,畢竟誰也不想一直跪下喊別人萬歲萬歲萬萬歲。
再加上石敬瑭皇位得來的這麽簡單,這也讓他心中產生了其他的想法,隻是在當時在他看來時機並不成熟罷了。
這一次的事件讓石敬瑭對他更加的信任,而這也正是楊光遠的目的所在,他知道現在不是造反的好時機,他需要等待,等著將來他執掌大權之後,手裏麵有了軍權之後,那時候隻要是逮著機會他就能起事。
但是想要掌握軍權最先要做的就是取得石敬瑭的信任和好感。
楊光遠包圍了範延光之後,石敬瑭就封他為魏博節度使,這也算是正常的作法,隻要是楊光遠能夠拿下魏博,打敗範延光,那麽楊光遠就是新的節度使。
這個個時候他就開始掌握一定的兵權了,而且慢慢的也引起了石敬瑭的戒備,這一點楊光遠沒有做好。
楊光遠掌握軍權之後,他覺得石敬瑭也不敢把自己怎麽著,所以行事比較囂張,沒事就議論甚至幹預一下朝政,他雖然不在汴京,但是他卻能遙控朝廷的決議。
有時候石敬瑭下發的一些命令是要是他覺得不行或著不滿意,那就不執行,然後給石敬瑭上奏表有時候理由都懶得說,直接就是拒絕執行。
但是石敬瑭對他還是算是不錯的,就怕他造反,於是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了楊光遠的兒子楊承祚,他的另一個兒子楊承信也是加官進爵,一時間朝廷的恩寵無以倫比。
石敬瑭的拉攏也讓楊光遠覺得造反的時機還不到,總算是穩住了他那一顆躁動的心髒。
可是石敬瑭不是傻子,他不可能把自己的身邊放一個一直對他的工作指手畫腳而卻還不聽從他的命令的老虎。
所以石敬瑭也在想辦法找機會看看能不能把楊光遠拿下,而楊光遠的心裏麵本來是想著造反或者做一個大大的權臣,現在他和石敬瑭之間的關係,他覺得還不錯,有什麽事情石敬瑭都讓著她,不敢得罪他,這讓他覺得現在的生活已經算是不錯的。但是這還不是他的人生巔峰,不久他的人生就迎來了一個高峰。
楊光遠人品和素質一般,這一點被一個人看得很清楚,那就是桑維翰,桑維翰千般不好,但是他對於石敬瑭我覺得那還是忠心耿耿的,在楊光遠在外麵執掌兵權的這一段時間,桑維翰做的是個樞密使。
樞密使就是管軍事武將的,所以桑維翰對於楊光遠有一定的管製權,但是更多的是一種監督和糾正,最終的權力還是掌握在石敬瑭的手中。桑維翰那時候看楊光遠就是怎麽看都不順眼,於是就給石敬瑭寫報告說楊光遠這個人不靠譜,不是一個好人,讓石敬瑭不能重用他。
楊光遠既然能遙控朝廷的決策,所以他對於京城發生的事情都可以說是了如指掌,而桑維翰幾次三番的在石敬瑭麵前說他的壞話,他也是知道的,但是那時候他正在外麵也不好意思上表和桑維翰鬥。俗話說近水樓台先得月,他畢竟是在外地,而桑維翰卻在石敬瑭的身邊,總的來說還是桑維翰有優勢。
石敬瑭聽桑維翰說得多了,對於楊光遠也是有點擔心,於是他就想著盡快結束魏州的事情,趕緊讓範延光投降,因為範延光一日不投降楊光遠就一日掌握著兵權,他就一日不得安寧。
所以原本堅決反對範延光投降的石敬瑭主動招降了的範延光,而且還賜給範延光丹書鐵券,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盡快結束戰爭,阻止楊光遠繼續膨脹。
但是楊光遠對這件事根本沒有意識到整件事內藏的玄機,戰爭結束了楊光遠作為大臣也是主將需要進京報告外加接受嘉獎。
此時他就想起了一直說他壞話的桑維翰,於是就找到石敬瑭,說桑維翰專權,上竊君主之權柄,下總百官。
石敬瑭對於自己的好夥伴桑維翰是什麽樣的人還是比較清楚的,但是這時候的楊光遠剛剛打了勝仗回來,而且手裏還有兵權,可能也是為了麻痹楊光遠,於是就把桑維翰貶了出去。
楊光遠的一句話就把石敬瑭信任的桑維翰幹掉了,可以說在這個時候楊光遠的地位以及威望真正的的達到了最巔峰,樞密使一句話就搞掉,那這天下除了皇帝還有誰能比楊光遠厲害。u9電子書
在對桑維翰的戰鬥中,楊光遠取得了勝利,但是他還沒來得及高興,皇帝的另一個調令就下來了,因為楊光遠立了大功,所以調任楊光遠為西京留守,河陽節度使。
到了外地當了一個藩鎮,這說起來很氣派,但是他手底下的兵權就沒了,石敬瑭也不想楊光遠掌權,於是趁機就把他的兵權拿掉了,看起來楊光遠風風光光的做了一個藩鎮,其實和之前的待遇比起來差的太遠了。
楊光遠覺得有點委屈,為什麽他剛剛立了大功,軍權就被拿走了,他心裏很不爽,越想越覺得生氣,也就是從這個時候他就開始心存異心了,反正石敬瑭不仁他也不義。
所以他就幹了兩件事,一件事就是交好契丹,整天和契丹的那些大臣和貴族們眉來眼去的,有時候心煩了還和他們訴說一下自己的委屈。
第二件事就是私養家兵千餘人,在河陽和洛陽一帶基本上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楊光遠就成了當地的土皇帝,淩駕於法律之上,還經常幹一些搶到勾當,什麽燒殺搶掠他都幹過,當地的百姓還有運氣誒貴族全部防賊一樣防著他,可以說他在河洛一帶臭名昭著了。
在這裏舉個例子,也是我們上麵提到,但是沒有詳細說的一個小故事,範延光在魏州投降之後,救助到了京城,石敬瑭對他還是不錯,反正好吃的好喝的供應著,地位給的也是比較高。
但是範延光覺得在京城受限製,他在河陽還有一塊宅子,還不如自己回到河陽養老去呢,所以就是石敬瑭請示,他想回河陽養老。
石敬瑭在範延光投降的時候就答應過他不殺他,而且還保證他的地位,所以現在石敬瑭也沒有過多的阻攔,直接就讓他回去了。
這消息被楊光遠知道了,楊光遠這個時候幹的就是無本的買賣,範延光當了一輩子官自然是有點積蓄的,香車寶馬,珠玉美人一樣不差。
這就讓楊光遠看著流口水,他媳婦是個瘸子,它本身形象也不佳,禿子加殘廢,他看上了範延光的美人,另一點呢就是他看上了範延光的奇珍異寶,畢竟他要交好契丹,就是不能少了寶貝。
於是就偷偷的給石敬瑭上了一封奏表,在這裏麵麵他說了一句話:“範延光不願意住在汴州和洛陽,反而要住到別的藩鎮,這不是要逃到契丹就是要跑到淮南,應該盡快除掉他,免生後患。”
石敬瑭看到了這封信,說實話在他的心裏他是十分想殺掉範延光的,畢竟要不是範延光他的兩個兒子就不會死,但是他當初答應範延光投降的時候,已經許諾不殺死他,石敬瑭是一個很看重諾言的人,最起碼他表現出來的是這樣的。
所以他不敢下令讓楊光遠殺死範延光,這件事也就隻好壓了下來,慢慢的拖著。
楊光遠看朝廷久久沒有回信,他也知道石敬瑭心裏麵有顧忌,但是他覺得石敬瑭還是想要殺死範延光的,這就是察言觀色的能力了。
於是楊光遠就派他的兒子楊承動大張旗鼓的包圍了範延光的住所,逼迫範延光自殺。
範延光大老遠的跑到這裏以為能過一個美滿的晚年,但是沒想到這剛來沒多久,就被人逼著自殺,這讓他多少有點受不了。
再說他手裏還有丹書鐵券,於是就拿出了丹書鐵券對楊承動說道:“天子在上,你們怎麽幹這樣明目張膽,我可是朝廷大臣,而且還有丹書鐵券。”
這一招算是臨時嚇住了楊承動等人,隨後範延光覺得河陽呆不下去了,於是就要求去洛陽,好不容易命令下來了,他就準備走了,遠離河陽這一塊是非之地。
但是還沒等他走多遠,路過一個橋。結果就被楊承動推到了河裏淹死了。
事後範延光的小妾還有財寶全部歸了楊光遠,而至於範延光之死就被說成了意外掉進河裏淹死了。
這些謊言實在是經不起推敲,更禁不起調查,但是石敬瑭聽說了這件事後,心裏還是很高興的,雖然表麵上還要裝的很傷心。
經過這件事他對於楊光遠的印象再次改觀,覺得這個家夥真的是一個會揣摩上意,會辦事的的一個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