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二章.勿看
魏元忠向武則天辭行,向她說:“臣老矣,今向嶺南,十死一生。陛下他日必有思臣之時。”
武則天讓他說說明白,當時張易之、張昌宗都在武則天身邊侍候著。魏元忠指著他們說:“此二小人,終究是禍亂之根”張易之等聽了,嚇得屁滾尿流,趕緊下殿叩頭,捶胸頓,直叫冤枉。
魏元忠說罷叩而去。女皇見魏元忠離去,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踉蹌了幾步,若有所失地說:“元忠真的走了嗎?”
殿侍禦史王晙還想上殿替魏元忠說理,宗攔住他說:“元忠幸得全身而退,你再多說,引起皇帝震怒,不知該有多狼狽呢”王晙說:“魏公以忠獲罪,我以義再奏,即使也被配流放也再所不辭”宋歎曰:“我不能為魏公申理,深負朝廷啊”
魏元忠離京時,太子仆(掌管太子車與、乘騎、儀仗官員)崔貞慎等八人為他在效外餞行(因魏元忠兼太子左庶子)。張易之兄弟聽說此事,便化名“柴明”投信銅匭,密告魏元忠與崔貞等繼續謀反。武則天又令監察禦史馬懷素調查。武則天進一步認為魏元忠身為朝輔大臣,又在太子東宮任重要職務,他們生離死別,急生變,可能做出不軌之事,因此想查出個水落石出。馬懷素查案時,她同時派人監督、催促,以防保庇作弊。
馬懷素很快上奏說:“崔貞等人僅為餞行,並無反狀。”並提出讓柴明出來與崔貞等人對質,武則天聞奏說:“我並不知柴明何許人,你也不必讓他們對質,隻要根據密狀報的案情審理就可以了。”馬懷素說,實情就是送行。武則天大怒,說:“你是想縱容他們造反嗎?”馬懷素說:“臣不敢魏元忠以宰相被謫,崔貞作為故舊相送,要誣陷他謀反,臣不敢這麽做。西漢時欒布上奏敕免彭越,漢高祖不認為欒布有罪。何況魏元忠的罪名實情和貶官的處理都不如彭越重,難道陛下還要殺死送他的人嗎?陛下自操生殺大權,欲加之罪,陛下就親自斷案好了。而如今既委臣審理,臣不敢不據實上奏。”武則天聽後口氣緩和了些,說:“你想一點也不加他們罪嗎?”馬懷素說:“臣愚昧無知,著不出他們有什麽罪狀。”
武則天見馬懷素說得句句有理,對答如流,態度安閑,覺得應該是真情,便心釋然,不再審崔貞等人。
其實,武則天也自知寵幸張氏兄弟不好,但總以為自己這麽大年紀了,讓他們陪著笑笑鬧鬧,自己愉快,也不影響大局。大臣們一般的勸諫,認為皇帝不該這麽做,對張家兄弟看不慣,這她都能理解,也不怎麽生氣。然而魏元忠一個輔大臣,自己又多年信任他,非要以死相拚,她也就不能容忍。加上張氏兄弟和密狀告他造反,又有這麽多人拿性命同他一同爭鬥,參與人又多是東宮太子的屬官,那個蘇安恒因魏元忠的事說得那麽嚴重。因此,她才揪住不放,審個明白。魏元忠一國宰相,竟因張氏兄弟而遭貶,實不值也。
魏元忠因張氏兄弟問題獲譴,但這個問題未得解決,“二張”仍為女皇侍幸,接下來仍爭鬥不止。
魏元忠是朝臣的領袖,他被貶放之後武則天對樞班子再次調整。長安四年(7o4年),提拔韋安石知納言事、李嶠知內史事,二臣是女皇一手裁培的大臣,她放心得下。唐休是西陲老將,因他熟悉邊情,用他為夏官尚書、兼幽州和營州等都督,又兼安東都護,也算是一位將相人物。以天官侍郎韋嗣立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他是前宰相韋思謙之子,韋思謙死時將二子嗣立、承慶托之女皇,他們都相繼被武則天提到宰相位置,都很有才幹。宋、桓彥範用為禦史丞、袁怒為右台丞。崔玄韋亦為女皇一手提拔,現亦充宰相之列。姚元崇是平定契丹時露出才能,被武則提為鳳郎的,後又為狄仁傑推薦,再提為同平章事,又委為相王府長史,並兼夏官尚書事。姚自稱不宜任職相王府,任兵部尚書典兵馬,更適全自己。女皇同意了他的請求,再授以婁武道行軍大總管,再提為安撫大使,以備突厥侵擾。
張柬之是狄仁傑一南推薦的人物,武則天見他思想保守未知重用。後來姚元崇又推薦他,女皇聽從,授為同平章事。此人已年過八十,果然被武則天料定,他進入宰相班子便在暗拉人,以女皇年邁企圖擁太子上台,逼女皇退位,恢複唐室,是武周王朝的一個掘墓者。
這些大臣,以宋對“二張”看法最重,魏元忠被罷他表現也最為激烈。他是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縣)人,很有才幹,升遷也快。舉進士後便出仕為上黨尉,尋遷監察禦史、鳳閣舍人。居官清正、性格耿直,女皇重視他,提為禦史丞。他十分鄙視張易之兄弟,尤其因他們使魏元忠遭罷更為氣惱。一次,女皇集宴,張氏兄弟坐在他的上位,畏懼他的正直,便虛位揖之說:“公方今第一人,何乃不坐?”宋則說:“才劣位卑,張卿以第一,何也?”天官侍郎鄭景忙說:“丞奈何卿五郎?”宋諷刺他說:“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足下非張卿家奴,何郎三有?”在場的官員除武三思外無不大驚失色,怕宋惹出亂子來。武則天也看到了當時的場麵,但她深知宋的為人,便也沒怪罪他。
宰相楊再思就不行了,他雖然也受重視,但對張氏兄弟卻以諂媚為事。司禮少卿張同休是張易之的哥哥,經常召公卿舉宴,一次在宴會上有人戲弄楊再思:“楊內史麵似高麗。”再再思為取悅張家兄弟,竟當場反披官服,剪個紙由戴在頭上,跳起高麗舞來,舉座大笑。有人讚張昌宗漂亮,說:“六郎麵似蓮花。”楊再思則說:“乃蓮花似六郎”
長安四年七月,張同休和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少監張昌儀一起坐贓下獄,他們都是依仗張易之、張昌宗而貪髒獲罪。因此,司刑賈正言、禦史大夫李承嘉等人上奏,張昌宗被牽入贓案,應一同治罪。禦史丞桓言範又上奏:張同休、張昌宗共貪汙贓款四千餘緡,張昌宗免官。張昌宗奏說:“臣有功於國,所犯不致免官。”女皇問宰相們:“昌宗有功乎?”楊再思說:“昌宗以往合煉神丹,聖躬服之有效,此實莫大之功”女皇大悅,遂免張昌宗罪,官職照舊。張同休貶為歧山丞,張昌儀貶為博望丞。左補闕戴令言見楊再思諂媚,乃作《兩腳野狐賦》諷刺他[《唐書》,《楊再思傳》,記為《兩腳野狐賦》,《資治通鑒》,卷o7記為《兩腳狐賦》。]。
到了年底,女皇病得頗重,一直住在長生院。宰相們一直見不到女皇,朝政大事也無法處理,病床邊隻有張氏兄弟陪侍。有一天病稍微好了點,宰相崔玄韋入奏建議:“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侍湯藥。宮禁事重,伏願不令異姓出入。”女皇僅表謝意[《唐會要?識堂上》,卷5,長安四年八月。]。大臣們皆知女皇病重,應以太子侍側、大臣視疾,而僅讓近侍幸在側,易成大禍,心甚不安。
張氏兄弟也見形勢急迫,女皇病重,一旦有變大臣們必然會殺害他們。於是,也於同黨聯係,準備利用侍侯之機謀亂。他們的行蹤被大臣們覺察,有人便寫出招貼,以示相警。大街上出現“易之兄弟謀反”的飛書。女皇仍不相信,也不理睬。到十二月十九日,許州人楊元嗣上書,說:“張昌宗曾召術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勸於定州造佛寺,則天下歸心”。[《資治通鑒》,卷o7,長安四年十二月。]女皇聽後,命宰相承慶、司刑崔神慶、左台宋共同鞠訊。
鞠訊後,宰相韋承慶上奏說:“昌宗款稱‘弘泰之語,尋已奏聞’,準法自者原其罪;弘泰妖言,請收行法。”意思是,雖有此事,張昌宗已經自了,可免治其罪。
但宋卻上奏:“昌宗寵榮如是,複召術士占相,誌欲何求?弘泰聲稱筮得純乾,是天子之卦。昌宗儻以私泰為妖妄,何不執送有司?雖雲先已奏聞,終是包藏禍心,法當處斬破家。請收付獄,窮理其罪。”女皇聽後好久說不出話來。宋接著說:“儻不收係,恐其搖動眾心。”武則天一時拿不出主意,便說:“卿且停推,俟更詳察狀。”
宋退後,諫官李邕又進諫:“向觀宋所奏,誌安社稷,非為身謀,願陛下可其奏。”女皇不聽。
武則天隻想保住張氏兄弟,就下詔讓宋出京去審理幽州都督貪案;接著又讓李嶠出使隴、蜀。宋不去,向女皇說:地方罪案應由侍禦史或監察禦史去審,而隴蜀之地並無異變,他是禦史丞,按規定不應到地方管這些職外事。
司刑少卿桓彥範接著上奏:“昌宗無功荷寵,而包藏禍心,自招其疚,此乃皇天降怒;陛下不能加誅,則違天不詳……苟逆臣不誅,社稷亡矣請付鸞台三司考竟其罪”接著,崔玄韋等也一起上奏。女皇再無退路,隻得讓法司議其罪。有司立即決定處以死刑。女皇猶說:“昌宗已自奏聞。”宋說:“昌宗為飛書所逼,窮而自陳,勢非得已。且謀反大逆,無容自守而免,若昌宗不服大刑,安用國法”[《資治通鑒》,卷o7,長安四年十二月。]女皇想讓宰相們法外開恩,饒其不死,也受到堅決抵製。武則天沒法,隻好讓張氏兄弟去禦史台受審。
禦史台上,丞宋立於庭審問“二張”罪案。尚未定讞,女皇派來使者宣布敕令,命特赦張氏兄弟。宋一見長歎一聲說:“不先擊小子腦袋,負此恨矣”事後女皇令張昌宗到宋家謝罪,宋拒絕,說:“公事當公言之,若私見,則法無私也。”張氏兄弟終於免得加罪。
武則天掩護張氏兄弟,朝內重臣與她當麵爭執,針鋒相對。但她也不認為他們忠心耿直,是朝臣理所應該的作風,因此未見慍怒和加罪。她也知張氏兄弟有罪,但他們長期侍候自己,要殺他們也不忍心。她也知道,“二張”遭大臣嫉恨,全是自己追求晚年娛悅,寵愛他們所造成。因此,大臣們沒有錯,張氏兄弟也沒有錯。自己七老八十,隻有這點要求,難道不應該嗎?
久視元年(699年)正月,突厥兵在趙州吃了敗仗而退走,當時在趙州的唐兵將領是吉頊和親王武懿宗。回朝後,二人在女皇麵前爭功。吉頊相貌魁假,辯口如流,而武懿宗矮小傴僂口拙心濁。吉頊在女皇麵前傲視懿宗,聲氣淩厲。女皇看了很生氣,對吉頊嚴厲地說:“頊在朕前,猶卑我諸武,況異時詎可倚也”意思是說:“你在我麵前還這麽卑視我武氏人,何況平時,還讓我怎再倚重你啊”過了幾天,吉頊又來奏事,正要援正引今,女皇怒道:“卿所言,朕飫聞之,無多言太宗有馬名獅子驄,肥逸無能調馭者。朕為宮女侍側,言於太後曰:‘妾能製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匕。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撾撾其,又不服,則以匕斷其喉。’太宗壯朕之誌。今日卿豈足汙朕匕邪”吉頊嚇得惶懼流汗,伏地求生。又過幾天,吉頊的弟弟犯了冒官的罪,連累吉頊被貶官,由天官侍郎、同平章事被貶為固安縣尉。吉頊是女皇的心腹大臣,流著淚向女皇辭行,行前涕泣言曰:“臣鈐今遠離闕庭,永無再見之期,願陳一言。”女皇很同情他,讓他坐下來慢慢說。吉頊說:“合水土為泥,有爭乎?”女皇說:“無之”。又說:“分半為佛,半為天尊,有爭乎?”女皇說:“有爭矣。”吉頊頓接著說:“宗室、外戚各當其分,則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猶為王,此陛下驅之使他日必爭,兩不安也。”女皇聽後,沉默一會歎口氣說:“朕已知之,然業已如是,不可何如。”[《資治通鑒》,卷o6,聖曆二年正月。]
吉頊是女皇的心腹,此人平庸但計謀深思,女皇才把他提為天官侍郎、同平章事,位在宰相相之列,早晚問計。《通鑒》把武則天青年以鐵鞭馬,與君臣論立太子、諸武為王並立的事放到一起寫,饒有深意。
吉頊被貶,臨行前生離死別的樣子,什麽也沒說,就說了一件事:即立李顯為太子,表明嗣位給李唐,而又讓諸武為王,這召驅使李、武兩家將來生宮庭鬥爭,這可是個大禍根啊。但是,這種矛盾女皇哪能不知道?這正是她這些日子思考著的一個大問題。然而,讓她無法解決。諸武封王是她作為武姓皇帝必然的結果,也是她武周政權存在的象征,她怎麽能去取消呢?取消了諸武的王爵,就宣告她稱君的失敗。而立廬陵王為太子,是滿朝武和她爭鬥多年的結果,她本人也矛盾重重,不得不如此,而且已成現實。她如果解決李、武兩姓的矛盾?盡管她年輕時可以馴服獅子驄,馴不服不殺死,然而當年的銳氣已不複存了,她已是七十六歲高齡的老人了
就在幾天以前,她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等諸武姓親王立下永久和睦的誓,在明堂敬告天地,保證世世代代不互相殘殺。還命把誓刻在鐵券上,藏在史館裏。這種辦法又能約束住誰呢?但她隻能這麽做了,再也無能為力。武姓外戚和李姓子女,都不是獅子驄,她不能用鐵錘和匕消滅任何一方。
其實她既立李顯為太子,表示自己死後讓李唐複辟,就已經向傳統投降了。這是她無能為力的,也是她遜位前一直思考的問題。武則天是非凡的女政治家,有著跨越古人、跨越世俗的豪情壯誌。由於她的智慧、能力和勇氣,一直在鬥爭的風浪前行;也正是在不斷的鬥爭產生了做女皇帝的非凡理想。既然形勢逼迫她產生了這個願望,又真的坐到了龍椅上,她就沒想過再下來。她要做個曆史上所沒有過的女皇帝,而且要做一個過前代任何皇帝的一代明君。然而,當她坐到那個龍騎上時,她已是六十七歲的老人,她的龍椅還沒有坐穩,馬上就產生了繼嗣的問題。女人是沒有世係的,不管是讓兒子繼承還是讓侄子繼承,最終都要失去自己的位置。讓侄子接替做皇帝,大周雖存,但她卻是李治的夫人,死後要同李治葬在一起,埋在李家的墳墓。讓兒子繼承皇位,大周王朝立馬取消,她建立女皇天下等於曇花一現。
她勇經大膽地設想,把男性世係向女性世氏改,斷然把子孫們都改姓武。這樣,不管子孫接替還是侄子接替,都還是武周天下,她就是武周開國皇帝,就是女人做出的第一個王朝。她這麽做了,世俗認為太荒唐,即使改姓武的李旦,血管裏流的還是李氏的血液,一旦她閉上眼睛,變成武姓的太子,立馬會改成李姓皇帝。這讓武則天苦惱透了,毫無辦法總不能讓社會變成母係,都讓女人做皇帝吧她的女兒如真的做皇帝,恐怕李顯、李旦抵不上女兒一根腳趾頭。但她沒有這麽想,看來她也不是“徹底**者”。最終,既向男人投降,又向傳統投降,在狄仁傑等大臣的反複爭執下,還是把皇嗣讓給了代表唐朝的李顯,代表男人的李顯。當時她就撫著狄仁傑的背說:“愛卿非朕之臣,乃唐社稷之臣耳”是的,這個問題自己無能解決。
但是,女皇仍然想掙紮。聖曆二年初,就是在立太子半年後,又賜太子顯為武姓,但這隻是自我欺騙,現實的一切都在改變,向以往改變、恢複:新設官職除掉,改周曆為夏曆,激烈反對女人做皇帝的官員也都不再整治,擁護李唐的官員充斥朝堂,武周成了一個廢招牌,女皇成了唐朝的第四個皇帝,甚至成了李唐宮殿的值班人,等著真正的第四個皇帝來接替……
女皇改變不了這一切,她無力改變,她太老了,也無人幫她改變。所以,她也消沉了,消沉的表現是尋歡作樂。招來兩個小粉臉,加上一個“奉宸府”,吃喝、賦閑、欣賞歌舞、遊山玩水。朝野怎麽說她也不管了,怎麽罵她也不再生氣。白天,一群遊手好閑者陪她玩樂;夜晚,兩個小兒陪在她的龍慶邊,隻要不把她的玩樂工具搶走,怎麽都好說。
後來,一個叫蘇安恒的大知識分子、大儒家連續向她的銅匭裏投稿件,露骨地教育她,讓她趕快退位讓權。開始的語言還滿柔和,僅為她設想武、李兩家將來的局麵怎樣。武則天見他章定的好,又想到了她的子孫和諸侄的關係。就召見了他,知道他是冀州武邑縣的儒生,《春秋左氏傳》和《周禮》弄得滿熟,問他怎麽處理諸子與諸侄的關係,鬧了半天他隻會背書,實際疑難也沒有高招好介紹。於是,便管了他一頓豐盛的宴席,打他走路了。但他仍舊要說話,再說話就不大客氣了,就隻有勸她讓位了。這篇稿件是這麽寫的:
臣聞天下者,神光、武之滅下也,陛下雖居正統,實因唐氏舊基。當今太子追迴,年德俱盛,陛下貪其寶位而忘母子之深思,將何聖顏以見唐家宗廟,將何誥命以謁大帝墳陵?陛下何故日夜積憂,不知鍾鳴漏盡臣愚以為天意人事,還歸李家。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必反,器滿則傾。臣何惜一朝之命而不安萬乘之國哉[《資治通鑒》,卷o7,長安三年五月。]
女皇也知道嗣位是遲早的事,她不是已經明詔讓李顯接替了嗎?然而她不能在有生之年遜位,那就是自我宣布武周滅亡,宣布由她奮鬥幾十年建立的女人當政的王朝滅亡,她絕對做不到。你們別著急,等著吧,等她死後再來恢複李唐社稷,那時她什麽也管不著了。但別想讓她睜著眼就來奪權,讓她看著武周王朝覆滅,隻要她還能上朝,能上朝指揮百官、控製軍隊,誰想讓她退位都做不到。
神龍元年(7o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大周王朝最後的一年,也是國唯一的女皇去世的一年。這年,因女皇病重不能視朝,張柬之複辟勢力乘其不奮動軍事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宣告大周王朝結束。
張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少年時補進太學,後擢進士第,補青城縣丞,但一直很不得誌。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征召賢良,同時受舉者千餘人,張柬之是其之一,這年他已65歲。入仕後被女皇授以監察禦史,後遷鳳閣舍人,時因突厥默啜以女向大周求婚,女皇以武延秀娶默啜女,以解決民族糾紛。而張柬之思想頑固不化,也不懂民族關係,以華夏夷狄觀念阻止之,被女皇放遠州刺史。後遷為荊州都督長史。狄仁傑生前,女皇曾讓他推薦宰相,仁傑一再推張柬之,稱讚他“其人雖老,將相才也”因女皇未馬上拜之為相,反被狄仁傑所怪。但把他調回央,曆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長安四年九月,宰相姚元之出任靈武道安撫大使,行前女皇要他推薦可為宰相者,元之也推薦張柬之,稱讚他:“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年老,惟陛下急用之”[《唐會要?雜錄》,卷第99—9o頁。]當天便被召見,不久便拜他為相,張柬之已是八十老人。
然而,張柬之久有複辟之誌。在接任原荊州長史楊元琰此職時,二人泛舟長江,言及武周**,議諸武封王之事,以匡複唐室為誌,意氣相投。楊元琰是虢周閿鄉(今河南靈寶縣)人,曾曆任縣令、刺史和都督等職,也深受女皇信任,曾累次璽書褒美。
張柬之做宰相後,就推薦楊元琰為右羽林軍將軍,對他說:“君頗記江之言乎?今日非輕授也。”接著又以桓彥範、敬暉和右散騎常侍李湛為左、右羽林將軍,使他們控製了禁軍。張柬之一拜相即迅進行複辟搞政變的準備。
桓彥範是潤州人,以門蔭調補三衛之一的右翊衛,狄仁傑曾說他“才識如是,必能自至遠大”。為官曆任監察禦史、司刑少卿。以前所述,當宋奏請將張昌宗治罪,女皇不許時,批評女皇“縱成其亂”,要求把張昌宗交付三司審判。又曾先後上十疏,奏請女皇赦免所有的政治犯,辭氣激切,被女皇采納。張柬之動叛亂,他是一員幹將,密謀先行控製軍權,調為左羽林將軍,共舉政變。
敬暉也是狄仁傑向女皇推薦的官員,他出身於絳的明經,任為刺史。在突厥侵擾時,以保護衛州有功,被提升夏官侍郎(兵部侍郎)。後又遷升洛州長史。他也深為女皇器重,女皇巡狩西京時,以他為神都副留守,曾多次受到女皇的褒獎。長安三年遷升台(尚書省)右丞,也是兵變的密謀等策劃人,兵變前被張柬之遷為左羽林將軍。
崔玄韋是博陵崔氏高門大姓,明經出身,曆任尚書省庫部員外郎、天官郎、鳳閣舍人等要職,長安元年拔為章左丞,是武則天晚年的宰相。此人異常清介,升任宰相後官員們都設齋慶賀。武則天曾因此以為他們要做什麽壞事,趕緊又把他調回天官侍郎舊任。但見他居官清正廉明,再拜為相、兼太子左庶子。他建議斥逐“二張”,讓太子、相王侍疾女皇。其弟玄升為司刑少卿,亦主張誅“二張”者。“神龍**”,崔玄韋亦謀其事者。
其者乃張柬之,他大約在這五六年前就企圖“匡複唐室”,入廷拜相後便專事謀叛。此人老而彌奸,他從控製兵權入手,當羽林軍被控製後,又去策動靺鞨族的在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他問:“將軍在此間幾年了?”答曰:“三十年矣。”張柬之馬上激勵他:“將軍擊鍾鼎食,腰懸金紫綬,貴寵當代,位極武臣,豈非大帝之恩?將軍既盛大帝殊澤,能有報乎?大帝之子見在宮,逆堅張易之兄弟擅權,朝夕危逼,宗社之重,在於將軍;誠能報恩,正屬今日
李多詐被其惡意蒙騙煽動,遂說:“苟緣王室,惟相公所使,終不承妻子性命”因即引天地神祇為誓。[《唐會要?京城諸軍》,卷第9頁。]張柬之把他們找到一起秘謀,又進一步為桓彥範、敬暉、李湛鼓誌,分別控製禁軍各部、漸漸進入政變狀態。
接著,已調為左林軍將軍的敬暉又問計於冬官(工部)侍郎朱敬則,朱敬則教他說:“公告假皇太子之令,舉北軍誅易之兄弟,兩飛騎之力耳”叛亂者果取此策。北軍是駐屯是玄武門的左右羽林軍等禁軍的統稱,要兵變成功,必先控製北軍。
張柬之還活動了許多人。如成王李千裏,他也在張柬之的動員下“附會(陳)平(周)勃,竟興明命”,“協謀宰相(張柬之)”。女皇的孫女婿、任典膳郎的王同皎,也參與其事,使其嶽父升位。女皇的表外甥楊執一,時任右衛郎將也在張柬之的組織下“協心五王(指張柬之、崔玄韋、敬暉、桓彥範、袁恕已五人),戡剿二豎(指張易之兄弟)。奮飛北落,推戴宗,嗣唐配天[《全唐?(張說)贈戶部尚碑》,卷第9頁。]。太子婿右衛郎將楊慎交,也預聞兵變之事[《全唐?(張九齡)故特進贈兗州都督駙馬都尉觀國公楊公墓誌銘》,卷第75頁。]。
此外,武則天長安年間兩度為相的姚元之,前固出使靈武,於神龍元年正月還京,張柬之等人一見便說:“事濟矣”他是兵部老長官、資深望重,還朝即入兵變領導班子。
此外,尚有羽林軍將領趙承恩、司刑詳事冀仲甫、檢校司農少卿翟世言等人,也皆參與政變。[《新唐書》,卷4,《則天紀》,長安五年正月。]
以張柬之為的政變者采取兵變形成動叛亂,密謀組織已久,打的旗號是“誅二張”,即謂“二張”“擅權,朝夕危逼,宗社之重,在於將軍”,這是張柬之蒙騙李多祚的話。實際上張易之兄弟是兩個小兒,雖然史書上也有“謀亂”的字眼,但他們既無兵權,又無依靠,拿什麽去“危逼社稷”了飛書上說的“易之兄弟謀反”也卻是有人在搗鬼。
總而言之,是張柬之以除“二張”為號召,動軍事政變,以恢複李唐天下,成就他的“匡複之誌”,以便青史留名。
連他們自己也說:“誅易之兄弟,兩飛騎之力年”怕是兩個騎兵也不須要,張易之兄弟隻會唱歌、寫詩,去一個披甲戴鎧的武士,捉拿他們也足夠了,何勞張易之這麽興師動眾的。他所以興師動眾,是要推翻武則天政權,打倒武則天這位姓武而不姓李的女皇帝。她怕的是武則天,如果武則天不在重病之,十個張柬之也難以成功。
神龍元年的大年初一,女皇已病臥不起,還下令赦天下,改元,這是女皇一生的最後一次以皇帝身份下達的詔令。他已多日不視朝,那個輔宰相張柬之真是負恩之徒,女皇病重他不來看視,卻鼓搗著搞變天遊戲。張柬之看的很準,要的就是女皇帝臥病不起,女皇帝不知道他們的鬼蜮行動。
正月二十二日是張柬之動政變的陰謀日。為此,他們還組織三路叛亂軍:
第一種是主叛軍。由張柬之親率,崔玄韋、楊元琰、薛思行協從。率左、右羽林軍及千騎五百人直至玄武門。目的是攻入皇宮,挾持女皇,如有抵抗,殺死也不足惜。
第二路是迎太子的叛軍。由李多祚、李湛、王同皎率領,去東宮迎太子後,後到玄武門會合第一路。
第三路是警戒叛軍。由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馬事袁恕已率南衙兵仗,以備非常。即在央機關所在地的皇城警戒,臨界控神都。
第二路軍達東宮,太子李顯聞兵變,疑懼閉門不出。女婿王同皎力勸:“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誘其衷,北門、南衙同心協力,誅凶豎,複李氏社稷,願殿下至玄武門以副眾望”
太子李顯以驚嚇母皇為理由拒絕,他說:“凶豎誠當夷滅,然主上聖體不安,得無驚怛諸公更為後圖。”
李湛也說:“諸將不顧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納之鼎鑊乎”並要求李顯出來,自去阻止那些叛亂者。
太子隻要出來,王同皎抱太子上馬,至玄武門同張柬之會合。然後叛變女皇者擁著太子直趨女皇所在的迎仙宮,斬關而入。張易之、張昌宗在那裏侍奉,聽見動靜出來看時,被張柬之命人拖到廡下(即宮門外小屋裏)殺死[迎仙宮:即洛陽宮內元集仙殿,因有迎仙門,故又稱該名。]。
然後眾人又擁著太子進至女皇的臥室長生殿,張柬之又命叛軍包圍了起來。女皇聞聲驚醒坐了起來,問:“亂者誰耶?”
謀亂者回答:“張易之、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令誅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聞。稱兵宮禁,罪當萬死”
女皇明白了,見到太子李顯就說:“乃汝耶?小子既誅,可還東宮?”
桓彥範說:“太子安得更歸昔天皇以太子托陛下,今年齒已長,久居東宮,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誅賊臣,願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
女皇又看到了李湛,他是女皇早年心腹李義府之子,便說:“汝亦為誅易之將軍耶?我於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李湛羞愧地說不出話。又看到宰相崔玄韋,質問他:“他人皆因人而進,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耶?”崔玄韋答道:“此乃所以報陛下之大德”說了這些話後,女皇已疲倦,便躺下複又入睡。
當日,張易之的兄弟張昌期、張同儀、張同休也被抓住斬示眾。
第二天,女皇下詔太子監國。詔書言:因身體不好,不料有人趁機謀反,因染風疾執政倦勤,故令太子監國雲雲[全見《大唐詔令集?則天太後命皇子監國製》,卷第—頁。]。是日,太子分十使到各州宣慰。
第三天,即二十四日,女皇下詔傳位太子。第四天,李顯即皇帝位。此時國號尚未改。以相王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鳳閣鸞台三品。以太平公主為鎮國太平公主。李姓皇族被配沒者,子孫皆酌量敘官。
第五天,女皇徒居上陽宮,由李湛守衛。女皇遷居,宰相姚元之痛流涕,張柬之說:“今日豈是啼泣時?恐公禍從此始”元之回答:“事舊主歲久,乍此辭違,情於衷,悲不能忍。且日前從公誅匈逆者,是臣子之常道,豈敢言功;今辭違舊悲泣者,亦臣子之終節,緣此獲罪,實的甘心”[《新唐書》,卷4,《姚元之(崇)傳》。]當日,被貶為毫州(今安微毫縣)刺史。
政變後,張柬之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崔玄韋為內史,袁恕已同鳳閣鸞台三品,敬暉、桓彥範皆為納言。皆賜爵郡公。李多祚賜遼陽郡王爵,王同皎為琅琊郡公,李湛為右羽林大將軍、趙國公。其餘參加政變的,都升官獲獎。
政變的第六天,宗皇帝李顯率百官,到上陽官拜見女皇,給女皇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此後,宗每十天往視一次女皇的起居。
魏元忠向武則天辭行,向她說:“臣老矣,今向嶺南,十死一生。陛下他日必有思臣之時。”
武則天讓他說說明白,當時張易之、張昌宗都在武則天身邊侍候著。魏元忠指著他們說:“此二小人,終究是禍亂之根”張易之等聽了,嚇得屁滾尿流,趕緊下殿叩頭,捶胸頓,直叫冤枉。
魏元忠說罷叩而去。女皇見魏元忠離去,從龍椅上站了起來,踉蹌了幾步,若有所失地說:“元忠真的走了嗎?”
殿侍禦史王晙還想上殿替魏元忠說理,宗攔住他說:“元忠幸得全身而退,你再多說,引起皇帝震怒,不知該有多狼狽呢”王晙說:“魏公以忠獲罪,我以義再奏,即使也被配流放也再所不辭”宋歎曰:“我不能為魏公申理,深負朝廷啊”
魏元忠離京時,太子仆(掌管太子車與、乘騎、儀仗官員)崔貞慎等八人為他在效外餞行(因魏元忠兼太子左庶子)。張易之兄弟聽說此事,便化名“柴明”投信銅匭,密告魏元忠與崔貞等繼續謀反。武則天又令監察禦史馬懷素調查。武則天進一步認為魏元忠身為朝輔大臣,又在太子東宮任重要職務,他們生離死別,急生變,可能做出不軌之事,因此想查出個水落石出。馬懷素查案時,她同時派人監督、催促,以防保庇作弊。
馬懷素很快上奏說:“崔貞等人僅為餞行,並無反狀。”並提出讓柴明出來與崔貞等人對質,武則天聞奏說:“我並不知柴明何許人,你也不必讓他們對質,隻要根據密狀報的案情審理就可以了。”馬懷素說,實情就是送行。武則天大怒,說:“你是想縱容他們造反嗎?”馬懷素說:“臣不敢魏元忠以宰相被謫,崔貞作為故舊相送,要誣陷他謀反,臣不敢這麽做。西漢時欒布上奏敕免彭越,漢高祖不認為欒布有罪。何況魏元忠的罪名實情和貶官的處理都不如彭越重,難道陛下還要殺死送他的人嗎?陛下自操生殺大權,欲加之罪,陛下就親自斷案好了。而如今既委臣審理,臣不敢不據實上奏。”武則天聽後口氣緩和了些,說:“你想一點也不加他們罪嗎?”馬懷素說:“臣愚昧無知,著不出他們有什麽罪狀。”
武則天見馬懷素說得句句有理,對答如流,態度安閑,覺得應該是真情,便心釋然,不再審崔貞等人。
其實,武則天也自知寵幸張氏兄弟不好,但總以為自己這麽大年紀了,讓他們陪著笑笑鬧鬧,自己愉快,也不影響大局。大臣們一般的勸諫,認為皇帝不該這麽做,對張家兄弟看不慣,這她都能理解,也不怎麽生氣。然而魏元忠一個輔大臣,自己又多年信任他,非要以死相拚,她也就不能容忍。加上張氏兄弟和密狀告他造反,又有這麽多人拿性命同他一同爭鬥,參與人又多是東宮太子的屬官,那個蘇安恒因魏元忠的事說得那麽嚴重。因此,她才揪住不放,審個明白。魏元忠一國宰相,竟因張氏兄弟而遭貶,實不值也。
魏元忠因張氏兄弟問題獲譴,但這個問題未得解決,“二張”仍為女皇侍幸,接下來仍爭鬥不止。
魏元忠是朝臣的領袖,他被貶放之後武則天對樞班子再次調整。長安四年(7o4年),提拔韋安石知納言事、李嶠知內史事,二臣是女皇一手裁培的大臣,她放心得下。唐休是西陲老將,因他熟悉邊情,用他為夏官尚書、兼幽州和營州等都督,又兼安東都護,也算是一位將相人物。以天官侍郎韋嗣立為鳳閣侍郎、同平章事,他是前宰相韋思謙之子,韋思謙死時將二子嗣立、承慶托之女皇,他們都相繼被武則天提到宰相位置,都很有才幹。宋、桓彥範用為禦史丞、袁怒為右台丞。崔玄韋亦為女皇一手提拔,現亦充宰相之列。姚元崇是平定契丹時露出才能,被武則提為鳳郎的,後又為狄仁傑推薦,再提為同平章事,又委為相王府長史,並兼夏官尚書事。姚自稱不宜任職相王府,任兵部尚書典兵馬,更適全自己。女皇同意了他的請求,再授以婁武道行軍大總管,再提為安撫大使,以備突厥侵擾。
張柬之是狄仁傑一南推薦的人物,武則天見他思想保守未知重用。後來姚元崇又推薦他,女皇聽從,授為同平章事。此人已年過八十,果然被武則天料定,他進入宰相班子便在暗拉人,以女皇年邁企圖擁太子上台,逼女皇退位,恢複唐室,是武周王朝的一個掘墓者。
這些大臣,以宋對“二張”看法最重,魏元忠被罷他表現也最為激烈。他是邢州南和(今河北南和縣)人,很有才幹,升遷也快。舉進士後便出仕為上黨尉,尋遷監察禦史、鳳閣舍人。居官清正、性格耿直,女皇重視他,提為禦史丞。他十分鄙視張易之兄弟,尤其因他們使魏元忠遭罷更為氣惱。一次,女皇集宴,張氏兄弟坐在他的上位,畏懼他的正直,便虛位揖之說:“公方今第一人,何乃不坐?”宋則說:“才劣位卑,張卿以第一,何也?”天官侍郎鄭景忙說:“丞奈何卿五郎?”宋諷刺他說:“以官言之,正當為卿。足下非張卿家奴,何郎三有?”在場的官員除武三思外無不大驚失色,怕宋惹出亂子來。武則天也看到了當時的場麵,但她深知宋的為人,便也沒怪罪他。
宰相楊再思就不行了,他雖然也受重視,但對張氏兄弟卻以諂媚為事。司禮少卿張同休是張易之的哥哥,經常召公卿舉宴,一次在宴會上有人戲弄楊再思:“楊內史麵似高麗。”再再思為取悅張家兄弟,竟當場反披官服,剪個紙由戴在頭上,跳起高麗舞來,舉座大笑。有人讚張昌宗漂亮,說:“六郎麵似蓮花。”楊再思則說:“乃蓮花似六郎”
長安四年七月,張同休和汴州刺史張昌期、尚方少監張昌儀一起坐贓下獄,他們都是依仗張易之、張昌宗而貪髒獲罪。因此,司刑賈正言、禦史大夫李承嘉等人上奏,張昌宗被牽入贓案,應一同治罪。禦史丞桓言範又上奏:張同休、張昌宗共貪汙贓款四千餘緡,張昌宗免官。張昌宗奏說:“臣有功於國,所犯不致免官。”女皇問宰相們:“昌宗有功乎?”楊再思說:“昌宗以往合煉神丹,聖躬服之有效,此實莫大之功”女皇大悅,遂免張昌宗罪,官職照舊。張同休貶為歧山丞,張昌儀貶為博望丞。左補闕戴令言見楊再思諂媚,乃作《兩腳野狐賦》諷刺他[《唐書》,《楊再思傳》,記為《兩腳野狐賦》,《資治通鑒》,卷o7記為《兩腳狐賦》。]。
到了年底,女皇病得頗重,一直住在長生院。宰相們一直見不到女皇,朝政大事也無法處理,病床邊隻有張氏兄弟陪侍。有一天病稍微好了點,宰相崔玄韋入奏建議:“皇太子、相王仁明孝友,足侍湯藥。宮禁事重,伏願不令異姓出入。”女皇僅表謝意[《唐會要?識堂上》,卷5,長安四年八月。]。大臣們皆知女皇病重,應以太子侍側、大臣視疾,而僅讓近侍幸在側,易成大禍,心甚不安。
張氏兄弟也見形勢急迫,女皇病重,一旦有變大臣們必然會殺害他們。於是,也於同黨聯係,準備利用侍侯之機謀亂。他們的行蹤被大臣們覺察,有人便寫出招貼,以示相警。大街上出現“易之兄弟謀反”的飛書。女皇仍不相信,也不理睬。到十二月十九日,許州人楊元嗣上書,說:“張昌宗曾召術士李弘泰占相,弘泰言昌宗有天子相,勸於定州造佛寺,則天下歸心”。[《資治通鑒》,卷o7,長安四年十二月。]女皇聽後,命宰相承慶、司刑崔神慶、左台宋共同鞠訊。
鞠訊後,宰相韋承慶上奏說:“昌宗款稱‘弘泰之語,尋已奏聞’,準法自者原其罪;弘泰妖言,請收行法。”意思是,雖有此事,張昌宗已經自了,可免治其罪。
但宋卻上奏:“昌宗寵榮如是,複召術士占相,誌欲何求?弘泰聲稱筮得純乾,是天子之卦。昌宗儻以私泰為妖妄,何不執送有司?雖雲先已奏聞,終是包藏禍心,法當處斬破家。請收付獄,窮理其罪。”女皇聽後好久說不出話來。宋接著說:“儻不收係,恐其搖動眾心。”武則天一時拿不出主意,便說:“卿且停推,俟更詳察狀。”
宋退後,諫官李邕又進諫:“向觀宋所奏,誌安社稷,非為身謀,願陛下可其奏。”女皇不聽。
武則天隻想保住張氏兄弟,就下詔讓宋出京去審理幽州都督貪案;接著又讓李嶠出使隴、蜀。宋不去,向女皇說:地方罪案應由侍禦史或監察禦史去審,而隴蜀之地並無異變,他是禦史丞,按規定不應到地方管這些職外事。
司刑少卿桓彥範接著上奏:“昌宗無功荷寵,而包藏禍心,自招其疚,此乃皇天降怒;陛下不能加誅,則違天不詳……苟逆臣不誅,社稷亡矣請付鸞台三司考竟其罪”接著,崔玄韋等也一起上奏。女皇再無退路,隻得讓法司議其罪。有司立即決定處以死刑。女皇猶說:“昌宗已自奏聞。”宋說:“昌宗為飛書所逼,窮而自陳,勢非得已。且謀反大逆,無容自守而免,若昌宗不服大刑,安用國法”[《資治通鑒》,卷o7,長安四年十二月。]女皇想讓宰相們法外開恩,饒其不死,也受到堅決抵製。武則天沒法,隻好讓張氏兄弟去禦史台受審。
禦史台上,丞宋立於庭審問“二張”罪案。尚未定讞,女皇派來使者宣布敕令,命特赦張氏兄弟。宋一見長歎一聲說:“不先擊小子腦袋,負此恨矣”事後女皇令張昌宗到宋家謝罪,宋拒絕,說:“公事當公言之,若私見,則法無私也。”張氏兄弟終於免得加罪。
武則天掩護張氏兄弟,朝內重臣與她當麵爭執,針鋒相對。但她也不認為他們忠心耿直,是朝臣理所應該的作風,因此未見慍怒和加罪。她也知張氏兄弟有罪,但他們長期侍候自己,要殺他們也不忍心。她也知道,“二張”遭大臣嫉恨,全是自己追求晚年娛悅,寵愛他們所造成。因此,大臣們沒有錯,張氏兄弟也沒有錯。自己七老八十,隻有這點要求,難道不應該嗎?
久視元年(699年)正月,突厥兵在趙州吃了敗仗而退走,當時在趙州的唐兵將領是吉頊和親王武懿宗。回朝後,二人在女皇麵前爭功。吉頊相貌魁假,辯口如流,而武懿宗矮小傴僂口拙心濁。吉頊在女皇麵前傲視懿宗,聲氣淩厲。女皇看了很生氣,對吉頊嚴厲地說:“頊在朕前,猶卑我諸武,況異時詎可倚也”意思是說:“你在我麵前還這麽卑視我武氏人,何況平時,還讓我怎再倚重你啊”過了幾天,吉頊又來奏事,正要援正引今,女皇怒道:“卿所言,朕飫聞之,無多言太宗有馬名獅子驄,肥逸無能調馭者。朕為宮女侍側,言於太後曰:‘妾能製之,然須三物:一鐵鞭,二鐵撾,三匕。鐵鞭擊之不服,則以撾撾其,又不服,則以匕斷其喉。’太宗壯朕之誌。今日卿豈足汙朕匕邪”吉頊嚇得惶懼流汗,伏地求生。又過幾天,吉頊的弟弟犯了冒官的罪,連累吉頊被貶官,由天官侍郎、同平章事被貶為固安縣尉。吉頊是女皇的心腹大臣,流著淚向女皇辭行,行前涕泣言曰:“臣鈐今遠離闕庭,永無再見之期,願陳一言。”女皇很同情他,讓他坐下來慢慢說。吉頊說:“合水土為泥,有爭乎?”女皇說:“無之”。又說:“分半為佛,半為天尊,有爭乎?”女皇說:“有爭矣。”吉頊頓接著說:“宗室、外戚各當其分,則天下安。今太子已立而外戚猶為王,此陛下驅之使他日必爭,兩不安也。”女皇聽後,沉默一會歎口氣說:“朕已知之,然業已如是,不可何如。”[《資治通鑒》,卷o6,聖曆二年正月。]
吉頊是女皇的心腹,此人平庸但計謀深思,女皇才把他提為天官侍郎、同平章事,位在宰相相之列,早晚問計。《通鑒》把武則天青年以鐵鞭馬,與君臣論立太子、諸武為王並立的事放到一起寫,饒有深意。
吉頊被貶,臨行前生離死別的樣子,什麽也沒說,就說了一件事:即立李顯為太子,表明嗣位給李唐,而又讓諸武為王,這召驅使李、武兩家將來生宮庭鬥爭,這可是個大禍根啊。但是,這種矛盾女皇哪能不知道?這正是她這些日子思考著的一個大問題。然而,讓她無法解決。諸武封王是她作為武姓皇帝必然的結果,也是她武周政權存在的象征,她怎麽能去取消呢?取消了諸武的王爵,就宣告她稱君的失敗。而立廬陵王為太子,是滿朝武和她爭鬥多年的結果,她本人也矛盾重重,不得不如此,而且已成現實。她如果解決李、武兩姓的矛盾?盡管她年輕時可以馴服獅子驄,馴不服不殺死,然而當年的銳氣已不複存了,她已是七十六歲高齡的老人了
就在幾天以前,她命太子、相王、太平公主與武攸暨等諸武姓親王立下永久和睦的誓,在明堂敬告天地,保證世世代代不互相殘殺。還命把誓刻在鐵券上,藏在史館裏。這種辦法又能約束住誰呢?但她隻能這麽做了,再也無能為力。武姓外戚和李姓子女,都不是獅子驄,她不能用鐵錘和匕消滅任何一方。
其實她既立李顯為太子,表示自己死後讓李唐複辟,就已經向傳統投降了。這是她無能為力的,也是她遜位前一直思考的問題。武則天是非凡的女政治家,有著跨越古人、跨越世俗的豪情壯誌。由於她的智慧、能力和勇氣,一直在鬥爭的風浪前行;也正是在不斷的鬥爭產生了做女皇帝的非凡理想。既然形勢逼迫她產生了這個願望,又真的坐到了龍椅上,她就沒想過再下來。她要做個曆史上所沒有過的女皇帝,而且要做一個過前代任何皇帝的一代明君。然而,當她坐到那個龍騎上時,她已是六十七歲的老人,她的龍椅還沒有坐穩,馬上就產生了繼嗣的問題。女人是沒有世係的,不管是讓兒子繼承還是讓侄子繼承,最終都要失去自己的位置。讓侄子接替做皇帝,大周雖存,但她卻是李治的夫人,死後要同李治葬在一起,埋在李家的墳墓。讓兒子繼承皇位,大周王朝立馬取消,她建立女皇天下等於曇花一現。
她勇經大膽地設想,把男性世係向女性世氏改,斷然把子孫們都改姓武。這樣,不管子孫接替還是侄子接替,都還是武周天下,她就是武周開國皇帝,就是女人做出的第一個王朝。她這麽做了,世俗認為太荒唐,即使改姓武的李旦,血管裏流的還是李氏的血液,一旦她閉上眼睛,變成武姓的太子,立馬會改成李姓皇帝。這讓武則天苦惱透了,毫無辦法總不能讓社會變成母係,都讓女人做皇帝吧她的女兒如真的做皇帝,恐怕李顯、李旦抵不上女兒一根腳趾頭。但她沒有這麽想,看來她也不是“徹底**者”。最終,既向男人投降,又向傳統投降,在狄仁傑等大臣的反複爭執下,還是把皇嗣讓給了代表唐朝的李顯,代表男人的李顯。當時她就撫著狄仁傑的背說:“愛卿非朕之臣,乃唐社稷之臣耳”是的,這個問題自己無能解決。
但是,女皇仍然想掙紮。聖曆二年初,就是在立太子半年後,又賜太子顯為武姓,但這隻是自我欺騙,現實的一切都在改變,向以往改變、恢複:新設官職除掉,改周曆為夏曆,激烈反對女人做皇帝的官員也都不再整治,擁護李唐的官員充斥朝堂,武周成了一個廢招牌,女皇成了唐朝的第四個皇帝,甚至成了李唐宮殿的值班人,等著真正的第四個皇帝來接替……
女皇改變不了這一切,她無力改變,她太老了,也無人幫她改變。所以,她也消沉了,消沉的表現是尋歡作樂。招來兩個小粉臉,加上一個“奉宸府”,吃喝、賦閑、欣賞歌舞、遊山玩水。朝野怎麽說她也不管了,怎麽罵她也不再生氣。白天,一群遊手好閑者陪她玩樂;夜晚,兩個小兒陪在她的龍慶邊,隻要不把她的玩樂工具搶走,怎麽都好說。
後來,一個叫蘇安恒的大知識分子、大儒家連續向她的銅匭裏投稿件,露骨地教育她,讓她趕快退位讓權。開始的語言還滿柔和,僅為她設想武、李兩家將來的局麵怎樣。武則天見他章定的好,又想到了她的子孫和諸侄的關係。就召見了他,知道他是冀州武邑縣的儒生,《春秋左氏傳》和《周禮》弄得滿熟,問他怎麽處理諸子與諸侄的關係,鬧了半天他隻會背書,實際疑難也沒有高招好介紹。於是,便管了他一頓豐盛的宴席,打他走路了。但他仍舊要說話,再說話就不大客氣了,就隻有勸她讓位了。這篇稿件是這麽寫的:
臣聞天下者,神光、武之滅下也,陛下雖居正統,實因唐氏舊基。當今太子追迴,年德俱盛,陛下貪其寶位而忘母子之深思,將何聖顏以見唐家宗廟,將何誥命以謁大帝墳陵?陛下何故日夜積憂,不知鍾鳴漏盡臣愚以為天意人事,還歸李家。陛下雖安天位,殊不知物極必反,器滿則傾。臣何惜一朝之命而不安萬乘之國哉[《資治通鑒》,卷o7,長安三年五月。]
女皇也知道嗣位是遲早的事,她不是已經明詔讓李顯接替了嗎?然而她不能在有生之年遜位,那就是自我宣布武周滅亡,宣布由她奮鬥幾十年建立的女人當政的王朝滅亡,她絕對做不到。你們別著急,等著吧,等她死後再來恢複李唐社稷,那時她什麽也管不著了。但別想讓她睜著眼就來奪權,讓她看著武周王朝覆滅,隻要她還能上朝,能上朝指揮百官、控製軍隊,誰想讓她退位都做不到。
神龍元年(7o5年),是武則天建立的大周王朝最後的一年,也是國唯一的女皇去世的一年。這年,因女皇病重不能視朝,張柬之複辟勢力乘其不奮動軍事政變,逼迫武則天退位,宣告大周王朝結束。
張柬之,字孟將,襄州襄陽人。少年時補進太學,後擢進士第,補青城縣丞,但一直很不得誌。永昌元年(689年),武則天征召賢良,同時受舉者千餘人,張柬之是其之一,這年他已65歲。入仕後被女皇授以監察禦史,後遷鳳閣舍人,時因突厥默啜以女向大周求婚,女皇以武延秀娶默啜女,以解決民族糾紛。而張柬之思想頑固不化,也不懂民族關係,以華夏夷狄觀念阻止之,被女皇放遠州刺史。後遷為荊州都督長史。狄仁傑生前,女皇曾讓他推薦宰相,仁傑一再推張柬之,稱讚他“其人雖老,將相才也”因女皇未馬上拜之為相,反被狄仁傑所怪。但把他調回央,曆任司刑少卿、秋官侍郎。長安四年九月,宰相姚元之出任靈武道安撫大使,行前女皇要他推薦可為宰相者,元之也推薦張柬之,稱讚他:“沉厚有謀,能斷大事,且其人年老,惟陛下急用之”[《唐會要?雜錄》,卷第99—9o頁。]當天便被召見,不久便拜他為相,張柬之已是八十老人。
然而,張柬之久有複辟之誌。在接任原荊州長史楊元琰此職時,二人泛舟長江,言及武周**,議諸武封王之事,以匡複唐室為誌,意氣相投。楊元琰是虢周閿鄉(今河南靈寶縣)人,曾曆任縣令、刺史和都督等職,也深受女皇信任,曾累次璽書褒美。
張柬之做宰相後,就推薦楊元琰為右羽林軍將軍,對他說:“君頗記江之言乎?今日非輕授也。”接著又以桓彥範、敬暉和右散騎常侍李湛為左、右羽林將軍,使他們控製了禁軍。張柬之一拜相即迅進行複辟搞政變的準備。
桓彥範是潤州人,以門蔭調補三衛之一的右翊衛,狄仁傑曾說他“才識如是,必能自至遠大”。為官曆任監察禦史、司刑少卿。以前所述,當宋奏請將張昌宗治罪,女皇不許時,批評女皇“縱成其亂”,要求把張昌宗交付三司審判。又曾先後上十疏,奏請女皇赦免所有的政治犯,辭氣激切,被女皇采納。張柬之動叛亂,他是一員幹將,密謀先行控製軍權,調為左羽林將軍,共舉政變。
敬暉也是狄仁傑向女皇推薦的官員,他出身於絳的明經,任為刺史。在突厥侵擾時,以保護衛州有功,被提升夏官侍郎(兵部侍郎)。後又遷升洛州長史。他也深為女皇器重,女皇巡狩西京時,以他為神都副留守,曾多次受到女皇的褒獎。長安三年遷升台(尚書省)右丞,也是兵變的密謀等策劃人,兵變前被張柬之遷為左羽林將軍。
崔玄韋是博陵崔氏高門大姓,明經出身,曆任尚書省庫部員外郎、天官郎、鳳閣舍人等要職,長安元年拔為章左丞,是武則天晚年的宰相。此人異常清介,升任宰相後官員們都設齋慶賀。武則天曾因此以為他們要做什麽壞事,趕緊又把他調回天官侍郎舊任。但見他居官清正廉明,再拜為相、兼太子左庶子。他建議斥逐“二張”,讓太子、相王侍疾女皇。其弟玄升為司刑少卿,亦主張誅“二張”者。“神龍**”,崔玄韋亦謀其事者。
其者乃張柬之,他大約在這五六年前就企圖“匡複唐室”,入廷拜相後便專事謀叛。此人老而彌奸,他從控製兵權入手,當羽林軍被控製後,又去策動靺鞨族的在羽林衛大將軍李多祚。他問:“將軍在此間幾年了?”答曰:“三十年矣。”張柬之馬上激勵他:“將軍擊鍾鼎食,腰懸金紫綬,貴寵當代,位極武臣,豈非大帝之恩?將軍既盛大帝殊澤,能有報乎?大帝之子見在宮,逆堅張易之兄弟擅權,朝夕危逼,宗社之重,在於將軍;誠能報恩,正屬今日
李多詐被其惡意蒙騙煽動,遂說:“苟緣王室,惟相公所使,終不承妻子性命”因即引天地神祇為誓。[《唐會要?京城諸軍》,卷第9頁。]張柬之把他們找到一起秘謀,又進一步為桓彥範、敬暉、李湛鼓誌,分別控製禁軍各部、漸漸進入政變狀態。
接著,已調為左林軍將軍的敬暉又問計於冬官(工部)侍郎朱敬則,朱敬則教他說:“公告假皇太子之令,舉北軍誅易之兄弟,兩飛騎之力耳”叛亂者果取此策。北軍是駐屯是玄武門的左右羽林軍等禁軍的統稱,要兵變成功,必先控製北軍。
張柬之還活動了許多人。如成王李千裏,他也在張柬之的動員下“附會(陳)平(周)勃,竟興明命”,“協謀宰相(張柬之)”。女皇的孫女婿、任典膳郎的王同皎,也參與其事,使其嶽父升位。女皇的表外甥楊執一,時任右衛郎將也在張柬之的組織下“協心五王(指張柬之、崔玄韋、敬暉、桓彥範、袁恕已五人),戡剿二豎(指張易之兄弟)。奮飛北落,推戴宗,嗣唐配天[《全唐?(張說)贈戶部尚碑》,卷第9頁。]。太子婿右衛郎將楊慎交,也預聞兵變之事[《全唐?(張九齡)故特進贈兗州都督駙馬都尉觀國公楊公墓誌銘》,卷第75頁。]。
此外,武則天長安年間兩度為相的姚元之,前固出使靈武,於神龍元年正月還京,張柬之等人一見便說:“事濟矣”他是兵部老長官、資深望重,還朝即入兵變領導班子。
此外,尚有羽林軍將領趙承恩、司刑詳事冀仲甫、檢校司農少卿翟世言等人,也皆參與政變。[《新唐書》,卷4,《則天紀》,長安五年正月。]
以張柬之為的政變者采取兵變形成動叛亂,密謀組織已久,打的旗號是“誅二張”,即謂“二張”“擅權,朝夕危逼,宗社之重,在於將軍”,這是張柬之蒙騙李多祚的話。實際上張易之兄弟是兩個小兒,雖然史書上也有“謀亂”的字眼,但他們既無兵權,又無依靠,拿什麽去“危逼社稷”了飛書上說的“易之兄弟謀反”也卻是有人在搗鬼。
總而言之,是張柬之以除“二張”為號召,動軍事政變,以恢複李唐天下,成就他的“匡複之誌”,以便青史留名。
連他們自己也說:“誅易之兄弟,兩飛騎之力年”怕是兩個騎兵也不須要,張易之兄弟隻會唱歌、寫詩,去一個披甲戴鎧的武士,捉拿他們也足夠了,何勞張易之這麽興師動眾的。他所以興師動眾,是要推翻武則天政權,打倒武則天這位姓武而不姓李的女皇帝。她怕的是武則天,如果武則天不在重病之,十個張柬之也難以成功。
神龍元年的大年初一,女皇已病臥不起,還下令赦天下,改元,這是女皇一生的最後一次以皇帝身份下達的詔令。他已多日不視朝,那個輔宰相張柬之真是負恩之徒,女皇病重他不來看視,卻鼓搗著搞變天遊戲。張柬之看的很準,要的就是女皇帝臥病不起,女皇帝不知道他們的鬼蜮行動。
正月二十二日是張柬之動政變的陰謀日。為此,他們還組織三路叛亂軍:
第一種是主叛軍。由張柬之親率,崔玄韋、楊元琰、薛思行協從。率左、右羽林軍及千騎五百人直至玄武門。目的是攻入皇宮,挾持女皇,如有抵抗,殺死也不足惜。
第二路是迎太子的叛軍。由李多祚、李湛、王同皎率領,去東宮迎太子後,後到玄武門會合第一路。
第三路是警戒叛軍。由司刑少卿、兼知相王府司馬事袁恕已率南衙兵仗,以備非常。即在央機關所在地的皇城警戒,臨界控神都。
第二路軍達東宮,太子李顯聞兵變,疑懼閉門不出。女婿王同皎力勸:“先帝以神器付殿下,橫遭幽廢,人神同憤,二十三年矣今天誘其衷,北門、南衙同心協力,誅凶豎,複李氏社稷,願殿下至玄武門以副眾望”
太子李顯以驚嚇母皇為理由拒絕,他說:“凶豎誠當夷滅,然主上聖體不安,得無驚怛諸公更為後圖。”
李湛也說:“諸將不顧家族以徇社稷,殿下奈何納之鼎鑊乎”並要求李顯出來,自去阻止那些叛亂者。
太子隻要出來,王同皎抱太子上馬,至玄武門同張柬之會合。然後叛變女皇者擁著太子直趨女皇所在的迎仙宮,斬關而入。張易之、張昌宗在那裏侍奉,聽見動靜出來看時,被張柬之命人拖到廡下(即宮門外小屋裏)殺死[迎仙宮:即洛陽宮內元集仙殿,因有迎仙門,故又稱該名。]。
然後眾人又擁著太子進至女皇的臥室長生殿,張柬之又命叛軍包圍了起來。女皇聞聲驚醒坐了起來,問:“亂者誰耶?”
謀亂者回答:“張易之、昌宗謀反,臣等奉太子令誅之,恐有漏泄,故不敢以聞。稱兵宮禁,罪當萬死”
女皇明白了,見到太子李顯就說:“乃汝耶?小子既誅,可還東宮?”
桓彥範說:“太子安得更歸昔天皇以太子托陛下,今年齒已長,久居東宮,天意人心,久思李氏。群臣不忘太宗、天皇之德,故奉太子誅賊臣,願陛下傳位太子,以順天人之望”
女皇又看到了李湛,他是女皇早年心腹李義府之子,便說:“汝亦為誅易之將軍耶?我於汝父子不薄,乃有今日”李湛羞愧地說不出話。又看到宰相崔玄韋,質問他:“他人皆因人而進,惟卿朕所自擢,亦在此耶?”崔玄韋答道:“此乃所以報陛下之大德”說了這些話後,女皇已疲倦,便躺下複又入睡。
當日,張易之的兄弟張昌期、張同儀、張同休也被抓住斬示眾。
第二天,女皇下詔太子監國。詔書言:因身體不好,不料有人趁機謀反,因染風疾執政倦勤,故令太子監國雲雲[全見《大唐詔令集?則天太後命皇子監國製》,卷第—頁。]。是日,太子分十使到各州宣慰。
第三天,即二十四日,女皇下詔傳位太子。第四天,李顯即皇帝位。此時國號尚未改。以相王為安國相王,拜太尉、同鳳閣鸞台三品。以太平公主為鎮國太平公主。李姓皇族被配沒者,子孫皆酌量敘官。
第五天,女皇徒居上陽宮,由李湛守衛。女皇遷居,宰相姚元之痛流涕,張柬之說:“今日豈是啼泣時?恐公禍從此始”元之回答:“事舊主歲久,乍此辭違,情於衷,悲不能忍。且日前從公誅匈逆者,是臣子之常道,豈敢言功;今辭違舊悲泣者,亦臣子之終節,緣此獲罪,實的甘心”[《新唐書》,卷4,《姚元之(崇)傳》。]當日,被貶為毫州(今安微毫縣)刺史。
政變後,張柬之任夏官尚書、同鳳閣鸞台三品,崔玄韋為內史,袁恕已同鳳閣鸞台三品,敬暉、桓彥範皆為納言。皆賜爵郡公。李多祚賜遼陽郡王爵,王同皎為琅琊郡公,李湛為右羽林大將軍、趙國公。其餘參加政變的,都升官獲獎。
政變的第六天,宗皇帝李顯率百官,到上陽官拜見女皇,給女皇上尊號為則天大聖皇帝。此後,宗每十天往視一次女皇的起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