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迪戈加西亞
1510我的環球航行 作者:狼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22章迪戈加西亞
艦隊出航後,我們開啟正常的巡航速度。考慮到兩艦動力係統的差異,我們保持18千米每小時的經濟速度。為了這個維持這個速度,“威遠號”動力設置在“前進三”檔位,而“致遠號”由於動力係統升級,推進效率較高,檔位設置在“前進二”就可以維持這個速度。
在這個速度下,我們每晝夜可以行駛差不多450千米,而且由於不用考慮風向和海流,航線可以用最短的直線直達目的地,與帆船相比航行效率的提高可不是一點半點。
早在1512年5月,我們超揚二艦從琉球首裏直航馬尼拉用了12天,而這次致威二艦直航文萊,航程比去馬尼拉又遠了一千多千米,結果隻用了10天。
在傍晚的夕陽下,當致威二艦吐著青黃色的煤煙出現在文萊港城外的時候,幾乎所有船隻上的人都目瞪口呆。沒有人見過這種不掛船帆還吐著煙火的怪物,就像我看見外星人的飛碟一般。
在距離港城五千米遠的位置,致威二艦蒸汽機切換成怠速運行,戰艦靠著慣性向前慢慢滑行,在距離港內碼頭一千米的位置上,二艦完全停穩下錨。隨後我和李誌雄、詹姆斯乘小艇上岸,高福祥早早率人在碼頭等候,大家一起來到了東方公司文萊商號。
兩年不見,這文萊商號已然運轉如常,貨物車輛穿梭進出,客商夥計往來運輸,一片忙碌景象。高福祥簡單介紹了商號運行的情況,尤其是麾下購置了新的海運福船,船隊總數達到了28艘,已經超過了李氏海商分號鼎盛時期的規模。
我向高福祥了解了一下馬尼拉天然橡膠的價格,高福祥自豪地回答:“將軍,自打我等從《東方快報》中認識到此物的重要作用,我就專門派人從蘇祿國引種了橡膠樹,就在距離此地不遠的莊園裏,種了一百畝,預計明年即可出膠。馬尼拉的宋老板見狀也不再討要高價,目前每噸隻用白銀百兩即可買到。”
我聞訊大喜,這個價格大約隻有我們首次購買價格的十分之一,看來以後橡膠供應不用發愁了。
我接著告訴高福祥,讓他關注本地出產的礦產,尤其是石油。如有地方能采集,可以儲備一些,日後必有大用。高福祥表示,此物本地確有出產,但由於味道刺鼻,粘稠不堪,無人會用,正好可以低價收購。
我知道這文萊周圍是富含油氣的區域,有的地方埋藏較淺,甚至是一般打井的深度就能出油。這也就是現代文萊作為一個彈丸小國卻能擁有高額人均財富的原因。我們現在雖然還不具備對石油的開采煉化能力,但提前儲備總不是壞事。
艦隊在文萊停留了兩天,補充了食物淡水,添加了燃煤300噸。而後,汽笛鳴響,拔錨起航,奔向新加坡要塞。
文萊到新加坡一千千米,兩天即到。鑒於新加坡港城尚在建設,致威二艦停在遠海,派出小艇,邀請王淩飛上艦。
我帶著王淩飛參觀了戰艦,就像所有第一次看到蒸汽戰艦的人一樣,他也是驚歎不已。然後我們在會議室聽了他關於新加坡要塞和港城的建設情況,隨後一起乘小艇圍著要塞和規劃中的港城區域進行巡查。我看到在新加坡要塞和炮台後方,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城鎮,再後麵更大的區域也正在建設,不少人在工地上忙碌著。我看好新加坡港城的未來發展,從隨船帶來的現銀中撥出專款白銀兩萬兩,銀幣兩萬枚,用於購買運輸船並加快港城和固定式碼頭建設等。
在新加坡巡查完畢,我們馬不停蹄直奔科倫坡商號。這段距離的前半程需要在馬六甲海峽內航行,接著進入印度洋開闊洋麵,全程三千千米。
在馬六甲海峽航行過程中,我隻要有空就會待在艦橋上。這海峽明顯比兩年前熱鬧多了,各色船隻往來穿梭,目力所及範圍內船隻不斷,大部分都是南洋、印度的小商船,歐洲船隻也有一些,比小商船塊頭更大一些,主要是葡萄牙船隻,偶爾會見到英國和西班牙的船隻,馬六甲海峽戰略水道的地位開始逐漸顯現。
八天後,我們順利抵達科倫坡港城。這裏我們經營已久,而且有固定式的堅固石砌碼頭,水深港闊,因此致威二艦小心翼翼直接靠上了碼頭。李誌豪正在經營著這一片專用碼頭,因此從我們戰艦從進港開始,李誌豪就已經帶人守候在碼頭上了。
我看這科倫坡港城,也要比我最初到來時繁華許多。李誌豪的海商船隊在碼頭上一片繁忙,十幾艘海運福船正在裝貨卸貨,岸上運貨車輛排成長隊,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
這是我們東方公司在東印度洋的核心港口,自然要多待上幾天。我安排各艦補充煤炭,備足遠航食物、飲用水和鍋爐用水,水兵和陸戰隊員輪換上岸休息購物,輪機兵和程意抓緊對各艦鍋爐進行巡查維護保養,確保設備狀態良好。
在科倫坡的這幾天,是難得的放鬆時刻,李誌豪給我匯報了商號經營情況,近期印度大陸市場需求旺盛,而且增長形勢良好,海運貿易利潤豐厚。徐聞匯報了《東方快報》發行和郵船航線運行情況,總體形勢還不錯,但他也提出護衛力量偏少,船隻狀況不佳等問題。尤其是去德班的郵船航線較為辛苦,因為郵船是沿著大陸行駛,時間過長,往來一次至少四個月。
聽了徐聞的介紹,我也深以為然,但這件事是必須要堅持做下去的,而且還要進一步加強。針對問題,我提出兩條解決意見:一是《東方快報》發行收益不再上繳總部,留在科倫坡,供徐聞購置郵航新船、維修舊船,提高郵船人員待遇,這樣每年至少能為郵船運行提供經費五萬兩白銀,相當可觀;二是將郵船運輸警衛連編製由100人提高到200人,所需武器由總部基地提供,保證每個航次的郵船上至少有一個班的警衛戰士護衛。
我們在科倫坡休整了十多天,致威二艦添加燃煤共計300噸。公元1514年5月20日,艦隊啟航,駛向德班基地。
這條航線我們跑過兩次所以比較熟悉。8000千米的直線距離,超揚二艦順風順水跑起來要一個半月,我們蒸汽戰艦以18千米每小時的航速預計17天即可完成。鑒於航線熟悉而且18邁的速度已經配合較為熟悉,我希望再提一下速度,把平均航速調整到25千米每小時,也就是25邁,這樣我們隻需13天即可抵達南非德班。
還是由於兩艦動力係統效率問題,“致遠號”在前進三檔位上即可達到25邁的速度,而“威遠號”就要費勁一些,需要在全速和前進三檔位上不斷切換,才能勉強維持這個速度。
以新的速度前進,艦隊全體高度警惕,從我們每天觀測太陽和星座角度看,艦隊位置變化明顯加劇。出航兩天後,海上風浪漸起,艦隊維持25邁的速度,戰艦搖晃起伏,不少人開始暈船。此前,我們得到了氣象組的氣象和海況分析,預測到風浪問題,於是艦上所有可移動物體都進行了加固,尤其是那些的珍貴瓷器,更是裏三層外三層地包上稻草繩,固定在貨艙地板上的係留鎖上。
又連續兩天,海上風浪未見減弱,而且開始風雨交加。我們致威二艦,延續了超揚二艦的雨水收集係統,可以匯集全艦甲板的雨水。這次雖然雨大,但由於我們速度也大,再加上海上湧浪,造成戰艦甲板上浪,不時有浪花飛濺起來,掃過全艦甲板,以致海水雨水混雜,無法收集利用。
中午,海麵上濃雲密布,狂風呼嘯,戰艦在海浪中顛簸,艦首不時埋進湧浪,又被高高抬起,繼而重重落下,切開大片海水,激起雪白浪花,被風吹起,掃過全艦。
我在艦橋上,雙手扶住圍欄把手,才能站穩,感覺自己正站在一頭奔牛的背上,雙手必須緊緊抓住的艦橋欄杆仿佛就是這奔牛的韁繩,好像隻要自己一鬆手,戰艦就會從自己腳下飛走。
這時,通訊室信號燈亮起,通訊兵報告;“威遠號”發來電報報告,動力係統超負荷運行,請求降速。
在這惡劣的海況天氣下,航行安全是第一位的,我隨即命令:同意,艦隊速度降為18邁。
傍晚時分,風浪還不見小,經過了連續三四天的高海況航行,大家都感到比較疲勞。
這時,通訊兵報告:“威遠號”二號鍋爐蒸汽泄露,兩人受傷,請求再降速。
遠海航行最怕就是這種動力故障事故,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風浪又大,戰艦本身就上下顛簸,海上修理起來難度極大。這種局麵確實棘手。我命令:艦隊降速到12邁,“威遠號”抓緊時間搶修。
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的時候,通訊兵報告道:瞭望更報告發現陸地!
這消息不禁讓所有人都覺得站在桅杆頂上瞭望台中的瞭望員一定是被晃暈了,出現了幻覺。在這遠海大洋,印度洋中心位置,怎麽會有陸地呢?
接著,通訊兵繼續報告:瞭望更報告,兩點鍾方向,距離5千米!”
兩點鍾方向指的是以我們共同麵對的正前方位置為12點,以鍾表刻度表示方位。兩點鍾方向,大致是右前方。
在惡劣氣象中航行,遠在桅頂的瞭望員通過瞭望台上的電路按鍵控製艦橋裏通訊兵崗位的信號燈閃爍,發送拚音數字信息,不像是暈頭的樣子。我們艦橋裏的所有人打開望遠鏡向右前方望去。
果然,在這波浪起伏翻滾的海麵遠處,看到一大片綠色的地平線。
突然,我想到了,那個著名的地方——迪戈加西亞。
迪戈加西亞正是印度洋中心區域的一大片珊瑚礁盤,礁盤周圍形成露出海麵的海島,陸地麵積27平方公裏。迪戈加西亞最早就是在大航海時代被葡萄牙航海家加西亞發現並命名,作為印度洋航行的中轉補給地點。後來美國人占據了這裏,把這地方修建成了一座軍事基地,駐紮有戰鬥機、b-1b和b-52戰略轟戰機,還有攻擊型核潛艇等,可以掌控整個印度洋,隨時切斷我們的印度洋航線,乃是我們大國崛起的肘腋之患。
我知道這迪戈加西亞之所以被美國人看重,除了地理位置重要、淡水資源豐富和有足夠大的陸地可以建設機場以外,更妙的是在這巨大的礁盤中有一個方圓幾十千米的瀉湖,水深超過10米,風平浪靜,乃是天然的避風港,可以停泊多個航空母艦戰鬥群。
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我馬上命令:“艦隊轉向,進入前方陸地南側的瀉湖!”
(本章完)
艦隊出航後,我們開啟正常的巡航速度。考慮到兩艦動力係統的差異,我們保持18千米每小時的經濟速度。為了這個維持這個速度,“威遠號”動力設置在“前進三”檔位,而“致遠號”由於動力係統升級,推進效率較高,檔位設置在“前進二”就可以維持這個速度。
在這個速度下,我們每晝夜可以行駛差不多450千米,而且由於不用考慮風向和海流,航線可以用最短的直線直達目的地,與帆船相比航行效率的提高可不是一點半點。
早在1512年5月,我們超揚二艦從琉球首裏直航馬尼拉用了12天,而這次致威二艦直航文萊,航程比去馬尼拉又遠了一千多千米,結果隻用了10天。
在傍晚的夕陽下,當致威二艦吐著青黃色的煤煙出現在文萊港城外的時候,幾乎所有船隻上的人都目瞪口呆。沒有人見過這種不掛船帆還吐著煙火的怪物,就像我看見外星人的飛碟一般。
在距離港城五千米遠的位置,致威二艦蒸汽機切換成怠速運行,戰艦靠著慣性向前慢慢滑行,在距離港內碼頭一千米的位置上,二艦完全停穩下錨。隨後我和李誌雄、詹姆斯乘小艇上岸,高福祥早早率人在碼頭等候,大家一起來到了東方公司文萊商號。
兩年不見,這文萊商號已然運轉如常,貨物車輛穿梭進出,客商夥計往來運輸,一片忙碌景象。高福祥簡單介紹了商號運行的情況,尤其是麾下購置了新的海運福船,船隊總數達到了28艘,已經超過了李氏海商分號鼎盛時期的規模。
我向高福祥了解了一下馬尼拉天然橡膠的價格,高福祥自豪地回答:“將軍,自打我等從《東方快報》中認識到此物的重要作用,我就專門派人從蘇祿國引種了橡膠樹,就在距離此地不遠的莊園裏,種了一百畝,預計明年即可出膠。馬尼拉的宋老板見狀也不再討要高價,目前每噸隻用白銀百兩即可買到。”
我聞訊大喜,這個價格大約隻有我們首次購買價格的十分之一,看來以後橡膠供應不用發愁了。
我接著告訴高福祥,讓他關注本地出產的礦產,尤其是石油。如有地方能采集,可以儲備一些,日後必有大用。高福祥表示,此物本地確有出產,但由於味道刺鼻,粘稠不堪,無人會用,正好可以低價收購。
我知道這文萊周圍是富含油氣的區域,有的地方埋藏較淺,甚至是一般打井的深度就能出油。這也就是現代文萊作為一個彈丸小國卻能擁有高額人均財富的原因。我們現在雖然還不具備對石油的開采煉化能力,但提前儲備總不是壞事。
艦隊在文萊停留了兩天,補充了食物淡水,添加了燃煤300噸。而後,汽笛鳴響,拔錨起航,奔向新加坡要塞。
文萊到新加坡一千千米,兩天即到。鑒於新加坡港城尚在建設,致威二艦停在遠海,派出小艇,邀請王淩飛上艦。
我帶著王淩飛參觀了戰艦,就像所有第一次看到蒸汽戰艦的人一樣,他也是驚歎不已。然後我們在會議室聽了他關於新加坡要塞和港城的建設情況,隨後一起乘小艇圍著要塞和規劃中的港城區域進行巡查。我看到在新加坡要塞和炮台後方,已經初步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城鎮,再後麵更大的區域也正在建設,不少人在工地上忙碌著。我看好新加坡港城的未來發展,從隨船帶來的現銀中撥出專款白銀兩萬兩,銀幣兩萬枚,用於購買運輸船並加快港城和固定式碼頭建設等。
在新加坡巡查完畢,我們馬不停蹄直奔科倫坡商號。這段距離的前半程需要在馬六甲海峽內航行,接著進入印度洋開闊洋麵,全程三千千米。
在馬六甲海峽航行過程中,我隻要有空就會待在艦橋上。這海峽明顯比兩年前熱鬧多了,各色船隻往來穿梭,目力所及範圍內船隻不斷,大部分都是南洋、印度的小商船,歐洲船隻也有一些,比小商船塊頭更大一些,主要是葡萄牙船隻,偶爾會見到英國和西班牙的船隻,馬六甲海峽戰略水道的地位開始逐漸顯現。
八天後,我們順利抵達科倫坡港城。這裏我們經營已久,而且有固定式的堅固石砌碼頭,水深港闊,因此致威二艦小心翼翼直接靠上了碼頭。李誌豪正在經營著這一片專用碼頭,因此從我們戰艦從進港開始,李誌豪就已經帶人守候在碼頭上了。
我看這科倫坡港城,也要比我最初到來時繁華許多。李誌豪的海商船隊在碼頭上一片繁忙,十幾艘海運福船正在裝貨卸貨,岸上運貨車輛排成長隊,人喊馬嘶之聲不絕於耳。
這是我們東方公司在東印度洋的核心港口,自然要多待上幾天。我安排各艦補充煤炭,備足遠航食物、飲用水和鍋爐用水,水兵和陸戰隊員輪換上岸休息購物,輪機兵和程意抓緊對各艦鍋爐進行巡查維護保養,確保設備狀態良好。
在科倫坡的這幾天,是難得的放鬆時刻,李誌豪給我匯報了商號經營情況,近期印度大陸市場需求旺盛,而且增長形勢良好,海運貿易利潤豐厚。徐聞匯報了《東方快報》發行和郵船航線運行情況,總體形勢還不錯,但他也提出護衛力量偏少,船隻狀況不佳等問題。尤其是去德班的郵船航線較為辛苦,因為郵船是沿著大陸行駛,時間過長,往來一次至少四個月。
聽了徐聞的介紹,我也深以為然,但這件事是必須要堅持做下去的,而且還要進一步加強。針對問題,我提出兩條解決意見:一是《東方快報》發行收益不再上繳總部,留在科倫坡,供徐聞購置郵航新船、維修舊船,提高郵船人員待遇,這樣每年至少能為郵船運行提供經費五萬兩白銀,相當可觀;二是將郵船運輸警衛連編製由100人提高到200人,所需武器由總部基地提供,保證每個航次的郵船上至少有一個班的警衛戰士護衛。
我們在科倫坡休整了十多天,致威二艦添加燃煤共計300噸。公元1514年5月20日,艦隊啟航,駛向德班基地。
這條航線我們跑過兩次所以比較熟悉。8000千米的直線距離,超揚二艦順風順水跑起來要一個半月,我們蒸汽戰艦以18千米每小時的航速預計17天即可完成。鑒於航線熟悉而且18邁的速度已經配合較為熟悉,我希望再提一下速度,把平均航速調整到25千米每小時,也就是25邁,這樣我們隻需13天即可抵達南非德班。
還是由於兩艦動力係統效率問題,“致遠號”在前進三檔位上即可達到25邁的速度,而“威遠號”就要費勁一些,需要在全速和前進三檔位上不斷切換,才能勉強維持這個速度。
以新的速度前進,艦隊全體高度警惕,從我們每天觀測太陽和星座角度看,艦隊位置變化明顯加劇。出航兩天後,海上風浪漸起,艦隊維持25邁的速度,戰艦搖晃起伏,不少人開始暈船。此前,我們得到了氣象組的氣象和海況分析,預測到風浪問題,於是艦上所有可移動物體都進行了加固,尤其是那些的珍貴瓷器,更是裏三層外三層地包上稻草繩,固定在貨艙地板上的係留鎖上。
又連續兩天,海上風浪未見減弱,而且開始風雨交加。我們致威二艦,延續了超揚二艦的雨水收集係統,可以匯集全艦甲板的雨水。這次雖然雨大,但由於我們速度也大,再加上海上湧浪,造成戰艦甲板上浪,不時有浪花飛濺起來,掃過全艦甲板,以致海水雨水混雜,無法收集利用。
中午,海麵上濃雲密布,狂風呼嘯,戰艦在海浪中顛簸,艦首不時埋進湧浪,又被高高抬起,繼而重重落下,切開大片海水,激起雪白浪花,被風吹起,掃過全艦。
我在艦橋上,雙手扶住圍欄把手,才能站穩,感覺自己正站在一頭奔牛的背上,雙手必須緊緊抓住的艦橋欄杆仿佛就是這奔牛的韁繩,好像隻要自己一鬆手,戰艦就會從自己腳下飛走。
這時,通訊室信號燈亮起,通訊兵報告;“威遠號”發來電報報告,動力係統超負荷運行,請求降速。
在這惡劣的海況天氣下,航行安全是第一位的,我隨即命令:同意,艦隊速度降為18邁。
傍晚時分,風浪還不見小,經過了連續三四天的高海況航行,大家都感到比較疲勞。
這時,通訊兵報告:“威遠號”二號鍋爐蒸汽泄露,兩人受傷,請求再降速。
遠海航行最怕就是這種動力故障事故,前不著村後不著店,風浪又大,戰艦本身就上下顛簸,海上修理起來難度極大。這種局麵確實棘手。我命令:艦隊降速到12邁,“威遠號”抓緊時間搶修。
就在大家手忙腳亂的時候,通訊兵報告道:瞭望更報告發現陸地!
這消息不禁讓所有人都覺得站在桅杆頂上瞭望台中的瞭望員一定是被晃暈了,出現了幻覺。在這遠海大洋,印度洋中心位置,怎麽會有陸地呢?
接著,通訊兵繼續報告:瞭望更報告,兩點鍾方向,距離5千米!”
兩點鍾方向指的是以我們共同麵對的正前方位置為12點,以鍾表刻度表示方位。兩點鍾方向,大致是右前方。
在惡劣氣象中航行,遠在桅頂的瞭望員通過瞭望台上的電路按鍵控製艦橋裏通訊兵崗位的信號燈閃爍,發送拚音數字信息,不像是暈頭的樣子。我們艦橋裏的所有人打開望遠鏡向右前方望去。
果然,在這波浪起伏翻滾的海麵遠處,看到一大片綠色的地平線。
突然,我想到了,那個著名的地方——迪戈加西亞。
迪戈加西亞正是印度洋中心區域的一大片珊瑚礁盤,礁盤周圍形成露出海麵的海島,陸地麵積27平方公裏。迪戈加西亞最早就是在大航海時代被葡萄牙航海家加西亞發現並命名,作為印度洋航行的中轉補給地點。後來美國人占據了這裏,把這地方修建成了一座軍事基地,駐紮有戰鬥機、b-1b和b-52戰略轟戰機,還有攻擊型核潛艇等,可以掌控整個印度洋,隨時切斷我們的印度洋航線,乃是我們大國崛起的肘腋之患。
我知道這迪戈加西亞之所以被美國人看重,除了地理位置重要、淡水資源豐富和有足夠大的陸地可以建設機場以外,更妙的是在這巨大的礁盤中有一個方圓幾十千米的瀉湖,水深超過10米,風平浪靜,乃是天然的避風港,可以停泊多個航空母艦戰鬥群。
這正是我們需要的。我馬上命令:“艦隊轉向,進入前方陸地南側的瀉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