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科倫坡
1510我的環球航行 作者:狼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第100章科倫坡
三方協議達成以後,馬六甲港城重新歸於寧靜。連葡萄牙人也不再急於修築城堡了。港口碼頭邊的商號陸續開業,人們也都走上街頭,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我們在馬六甲港口的商船供應商號裏購買了了食品和飲水的補給,留下了李誌雄手下的十幾個人,用兩千兩白銀在碼頭邊買下了一個不錯的商鋪,後麵還有大片的院子可以建設倉庫貨棧,作為我們今後的貿易點。
此後,我們奔向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
李誌雄建議,我們能否去一下錫蘭島的港城,也就是現在的斯裏蘭卡科倫坡城。李氏海商退出明朝大陸的海上貿易之後,主要經略南洋和印度方向的貿易。其中,印度洋方向的貿易點就設在科倫坡,是李氏海商的總號,由李誌雄的父親李春堂帶領著弟弟李誌豪負責經營。李誌雄希望利用這次航行機會,去那裏看一下父親和弟弟。
對於這個想法我很讚同。一方麵,李春堂、李誌雄和李氏海商有恩於我們,我也希望有機會去拜訪一下,這隻遠在西洋的中國海上船隊無疑是我們最可倚靠的力量。另一方麵,當時的印度大陸,分成不同國家城邦,沿海港口也屬於不同聯盟或者商會,情況錯綜複雜,我們在印度大陸之外又近在咫尺的錫蘭島上設立基地,不失為一個較為明智的選擇。
公元1512年7月20日,我們自馬六甲出發,奔向斯裏蘭卡科倫坡港,距離2000千米,預計十天左右到達。
盛夏時節在熱帶區域航行,原本以為會酷熱難當,風浪顛簸。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印度洋環流的作用,海上航行期間雖然的確有些濕熱,但幾乎每天午後都會下雨,雨量充沛,而且多數時間海上的湧浪並不大。這就給我們新設計的雨水收集係統提供了豐富的水量。所以,出航以後,一直沒有實行淡水配給,而且在大量降雨後,甚至還能允許水兵戰士們輪流洗浴,這極大地改善了遠航期間的衛生條件,所以這段旅程總得來說比較令人愜意。
這次航行,是我們首次在陌生航線上,長距離遠離大陸進行無依托航行,主要采用指南針加牽星術實施導航。實際上是用指南針和羅盤實施方向控製,再通過觀察星座和太陽角度變化推算實際位置,再結合葡萄牙人提供的航路圖實施參考。這種導航方式我們是第一次使用,誤差極大,我估計如果能控製在100千米以內,就算是相當成功了。
在出航後的第九天傍晚,瞭望更報告發現陸地。
我們幾個聞訊登上艦橋瞭望,果然在海天之間出現了大片的陸地,但我們無法確認該片陸地的實際位置。於是,我們沿著陸地轉向西南航行,直到看到了一片村鎮。
這時天色已晚,海麵上漆黑一片。我命令艦隊近岸停航下錨,派徐聞帶領水手乘小艇登陸,去村鎮上問詢。沒辦法,采用這種原始方式實在是令人慚愧,好在當時的航海家們也都是如此。
不多時,徐聞返回,指著地圖說這裏是錫蘭島東端,我們要去科倫坡還需要沿著陸地向南航行繞過島的南端。我初步合計了一下,果然誤差超過了五十千米。好在還不算太離譜。
我命令各艦錨泊過夜,待到第二天再趕往科倫坡港。
第二天,有了陸地做參照,我們航行地較為順利。於是在從馬六甲出航後的第十天傍晚,我們抵達素有“東方十字路口”的科倫坡港外。
傍晚的科倫坡港,風光柔美,晚霞燦爛。我們照例在入港前進行了偵察。這時的科倫坡港,距離印度大陸幾個大港口尚有距離,列強和外來勢力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印度果阿、科欽、卡利卡特等重要據點,科倫坡這裏不是那麽引人注目。
艦隊緩緩進港。李誌雄認出了停靠在碼頭裏懸掛著李氏海商旗號的海運福船船隊,大約不下十艘。經過確認安全以後,我們選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大碼頭,超揚二艦都靠了岸。呂振鵬的朱雀連,在碼頭上設立了崗哨和警戒區。
李長昊帶人上岸去采買食品和飲用水。我和李誌雄、徐聞在神機連一排的護衛下,去拜訪李氏海商的總號。
李誌雄雖然是李氏海商的長子,但也沒有來過這裏。這時因為在前年,李氏海商總號還是在廣州。朝廷禁海令下達後,李氏海商總號遷往南洋文萊,接著因為失去中國大陸的市場之後,南洋發展前途不明,總號又遷到了西洋的科倫坡。而李誌雄在此過程中一直在南洋和琉球經營,所以實際上並未來過這裏。
李氏海商雖然家業龐大,承續百年,但在一年之中經過連續兩次遷移之後,明顯已經大不如前。失去了祖國的滋養和護衛,再大的產業也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一點李誌雄已經看得很透徹,這也是他選擇加入我們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選擇是否能得到李春堂的支持和認可,目前尚不得而知。
我們先是沿著碼頭岸邊來到了李氏船隊停靠的區域。李誌雄向船隊值守人員亮明了身份。立刻,這十幾艘船上的幾百人沸騰了,李氏海商的大公子名頭閃亮,各船船長紛紛跑過來,有認得不認得的,都向李誌雄請安問好。李誌雄認識其中幾個人,讓他們帶路,和我們一起去岸上的總號。
我們這一行人,打著燈籠火把,來到了李氏海商的總號。
這是靠近碼頭的一大片開闊地,四周用圍牆高高圍定,中間是高大的中式門樓,在門樓和四周拐角處設有磚石砌成的的塔樓,好似一座小城堡。
走到近前,這幾位船長高喊到:“東家大少爺回來了!”
門樓上有值守的家丁,見到船長們都到了,一麵打開大門,一麵進去通稟。
我們進入門樓,是一片開闊院子,麵前還有一座門樓,四周有幾個塔樓,兩邊都是高大的圍牆,儼然是一座翁城。這時,想必是裏麵得到了消息,那內層門樓打開,一位白衣少年在眾多管事的簇擁下從門樓中出來,口中喊道:“兄長何在?兄長何在?”
李誌雄大喊一聲:“賢弟,為兄在此。”迎上前去,兩人緊緊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是啊,是該動情。這短短兩年之中,發生多少變故,曆經多少磨難,雖是手足兄弟,但遠隔千山萬水,縱有萬般苦痛,也無法訴說。今日終於相見,自然不能自己。
兄弟相見之後,李誌雄急切問起父親的情況。李誌豪垂淚說:“父親大人已經在年前仙逝了。”
“父親!”李誌雄頓足捶胸。隨李誌豪相互攙扶,跌跌撞撞,來到正廳。那廳上正擺著李春堂的靈位。
李誌雄見狀,撲通跪倒,淚如雨下,悲切萬分。
我和徐聞還有其他眾人見此情景也是唏噓不已,一代海上英豪,縱橫四海半生,一度雄居西洋,終歸客死異鄉。
(本章完)
三方協議達成以後,馬六甲港城重新歸於寧靜。連葡萄牙人也不再急於修築城堡了。港口碼頭邊的商號陸續開業,人們也都走上街頭,開始了正常的生活。
我們在馬六甲港口的商船供應商號裏購買了了食品和飲水的補給,留下了李誌雄手下的十幾個人,用兩千兩白銀在碼頭邊買下了一個不錯的商鋪,後麵還有大片的院子可以建設倉庫貨棧,作為我們今後的貿易點。
此後,我們奔向我們的下一個目的地。
李誌雄建議,我們能否去一下錫蘭島的港城,也就是現在的斯裏蘭卡科倫坡城。李氏海商退出明朝大陸的海上貿易之後,主要經略南洋和印度方向的貿易。其中,印度洋方向的貿易點就設在科倫坡,是李氏海商的總號,由李誌雄的父親李春堂帶領著弟弟李誌豪負責經營。李誌雄希望利用這次航行機會,去那裏看一下父親和弟弟。
對於這個想法我很讚同。一方麵,李春堂、李誌雄和李氏海商有恩於我們,我也希望有機會去拜訪一下,這隻遠在西洋的中國海上船隊無疑是我們最可倚靠的力量。另一方麵,當時的印度大陸,分成不同國家城邦,沿海港口也屬於不同聯盟或者商會,情況錯綜複雜,我們在印度大陸之外又近在咫尺的錫蘭島上設立基地,不失為一個較為明智的選擇。
公元1512年7月20日,我們自馬六甲出發,奔向斯裏蘭卡科倫坡港,距離2000千米,預計十天左右到達。
盛夏時節在熱帶區域航行,原本以為會酷熱難當,風浪顛簸。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印度洋環流的作用,海上航行期間雖然的確有些濕熱,但幾乎每天午後都會下雨,雨量充沛,而且多數時間海上的湧浪並不大。這就給我們新設計的雨水收集係統提供了豐富的水量。所以,出航以後,一直沒有實行淡水配給,而且在大量降雨後,甚至還能允許水兵戰士們輪流洗浴,這極大地改善了遠航期間的衛生條件,所以這段旅程總得來說比較令人愜意。
這次航行,是我們首次在陌生航線上,長距離遠離大陸進行無依托航行,主要采用指南針加牽星術實施導航。實際上是用指南針和羅盤實施方向控製,再通過觀察星座和太陽角度變化推算實際位置,再結合葡萄牙人提供的航路圖實施參考。這種導航方式我們是第一次使用,誤差極大,我估計如果能控製在100千米以內,就算是相當成功了。
在出航後的第九天傍晚,瞭望更報告發現陸地。
我們幾個聞訊登上艦橋瞭望,果然在海天之間出現了大片的陸地,但我們無法確認該片陸地的實際位置。於是,我們沿著陸地轉向西南航行,直到看到了一片村鎮。
這時天色已晚,海麵上漆黑一片。我命令艦隊近岸停航下錨,派徐聞帶領水手乘小艇登陸,去村鎮上問詢。沒辦法,采用這種原始方式實在是令人慚愧,好在當時的航海家們也都是如此。
不多時,徐聞返回,指著地圖說這裏是錫蘭島東端,我們要去科倫坡還需要沿著陸地向南航行繞過島的南端。我初步合計了一下,果然誤差超過了五十千米。好在還不算太離譜。
我命令各艦錨泊過夜,待到第二天再趕往科倫坡港。
第二天,有了陸地做參照,我們航行地較為順利。於是在從馬六甲出航後的第十天傍晚,我們抵達素有“東方十字路口”的科倫坡港外。
傍晚的科倫坡港,風光柔美,晚霞燦爛。我們照例在入港前進行了偵察。這時的科倫坡港,距離印度大陸幾個大港口尚有距離,列強和外來勢力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印度果阿、科欽、卡利卡特等重要據點,科倫坡這裏不是那麽引人注目。
艦隊緩緩進港。李誌雄認出了停靠在碼頭裏懸掛著李氏海商旗號的海運福船船隊,大約不下十艘。經過確認安全以後,我們選了一個相對獨立的大碼頭,超揚二艦都靠了岸。呂振鵬的朱雀連,在碼頭上設立了崗哨和警戒區。
李長昊帶人上岸去采買食品和飲用水。我和李誌雄、徐聞在神機連一排的護衛下,去拜訪李氏海商的總號。
李誌雄雖然是李氏海商的長子,但也沒有來過這裏。這時因為在前年,李氏海商總號還是在廣州。朝廷禁海令下達後,李氏海商總號遷往南洋文萊,接著因為失去中國大陸的市場之後,南洋發展前途不明,總號又遷到了西洋的科倫坡。而李誌雄在此過程中一直在南洋和琉球經營,所以實際上並未來過這裏。
李氏海商雖然家業龐大,承續百年,但在一年之中經過連續兩次遷移之後,明顯已經大不如前。失去了祖國的滋養和護衛,再大的產業也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這一點李誌雄已經看得很透徹,這也是他選擇加入我們的原因之一。但是他的選擇是否能得到李春堂的支持和認可,目前尚不得而知。
我們先是沿著碼頭岸邊來到了李氏船隊停靠的區域。李誌雄向船隊值守人員亮明了身份。立刻,這十幾艘船上的幾百人沸騰了,李氏海商的大公子名頭閃亮,各船船長紛紛跑過來,有認得不認得的,都向李誌雄請安問好。李誌雄認識其中幾個人,讓他們帶路,和我們一起去岸上的總號。
我們這一行人,打著燈籠火把,來到了李氏海商的總號。
這是靠近碼頭的一大片開闊地,四周用圍牆高高圍定,中間是高大的中式門樓,在門樓和四周拐角處設有磚石砌成的的塔樓,好似一座小城堡。
走到近前,這幾位船長高喊到:“東家大少爺回來了!”
門樓上有值守的家丁,見到船長們都到了,一麵打開大門,一麵進去通稟。
我們進入門樓,是一片開闊院子,麵前還有一座門樓,四周有幾個塔樓,兩邊都是高大的圍牆,儼然是一座翁城。這時,想必是裏麵得到了消息,那內層門樓打開,一位白衣少年在眾多管事的簇擁下從門樓中出來,口中喊道:“兄長何在?兄長何在?”
李誌雄大喊一聲:“賢弟,為兄在此。”迎上前去,兩人緊緊抱在一起,喜極而泣。
是啊,是該動情。這短短兩年之中,發生多少變故,曆經多少磨難,雖是手足兄弟,但遠隔千山萬水,縱有萬般苦痛,也無法訴說。今日終於相見,自然不能自己。
兄弟相見之後,李誌雄急切問起父親的情況。李誌豪垂淚說:“父親大人已經在年前仙逝了。”
“父親!”李誌雄頓足捶胸。隨李誌豪相互攙扶,跌跌撞撞,來到正廳。那廳上正擺著李春堂的靈位。
李誌雄見狀,撲通跪倒,淚如雨下,悲切萬分。
我和徐聞還有其他眾人見此情景也是唏噓不已,一代海上英豪,縱橫四海半生,一度雄居西洋,終歸客死異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