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縱連橫之道,大到邦國之間,小到人與人之間,無所不在,古今一焉。例如,三個和尚的故事就蘊含著縱橫之道:


    “混沌初分盤古先,陰陽兩儀四象懸”、“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一切從無到有,若是以畫麵的形式來解讀這個故事,“混沌”、“道”好比是一張白紙,漸漸地,白紙上出現了山、寺廟,接踵而至的是一個矮個和尚。


    矮個和尚每天挑水、念經、敲木魚、觀音菩薩像前的水瓶換水、防鼠蟲等等僧侶日常諸事。日複一日,雖無新鮮,日子倒也安穩。


    不久之後來了個胖和尚。他剛跨進廟門,見矮個和尚已先入為主,便陪笑著央求一道住下。矮個和尚衝他看了一會兒,向角落處的扁擔努下嘴,又指了指地下的水缸。胖和尚會心一笑,合掌應下。


    經過幾天磨合後,兩和尚決定挑水時將水桶放在扁擔中央,以示公正。自此,兩人雖偶有口角,日子也仍太平。


    又過了一段時間來了個高個和尚。那天適逢暑熱難耐,高個和尚跨門而入,簡要見禮後便向二位“東家”乞水。兩和尚便叫他自己去挑水,水挑來後,三人沒多久便喝完了。將續之時,矮和尚暗忖道:“凡事總有個先來後到,我等雖境外人,未成正果前亦脫不得世俗規矩。今兒個必教他倆挑去!”那胖的忖道:“都打理這破廟這麽多天了,可不能便宜了新來的。”見另兩人都無動於衷,那高個心下懊惱道:“方才我已挑過水了,論理,該當三人輪流才是,且看他倆究竟想咋的。”就這樣,三個和尚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到最後實在渴得難耐,幹脆各自拿自己的瓢取水,誰也沒去碰那缸。


    那天起,三和尚各自掃“門前雪”,漸漸地甚至連觀音像前的水瓶都不再加水了。整個小廟滿地狼藉、鼠患成災,亦視若無睹。直到一天夜裏老鼠撞翻燭台,燃起大火,三人如夢初醒,合力挑水來撲滅大火。


    一人無甚可說;二人便成“仁”,彼此間縱有曲折,因皆需有個照應,故易達成妥協;三人以上便是合縱連橫、鉤心鬥角、爾虞我詐、表裏比興。


    蘇秦的合縱,自建立初就預示著失敗。來自秦國的威脅好比三和尚要解決的飲水問題,他們之所以都不願意去挑水,為其有自己的瓢能解決,即六國皆有各自優勢,誰也不服誰,誰都想主宰沉浮。蘇秦以利害遊說六國勉強建起聯盟,終因其各自利害而為秦之連橫之術所逐個破之。結果正如《過秦論》裏講的:“嚐以十倍之地,百萬之眾,叩關而攻秦。秦人開關延敵,九國之師,逡巡而不敢進。”簡單來說,是他們之間的利益出發點不一致,上下不同欲,這樣的聯盟,能有凝聚力嗎?


    泗上諸國的問題也如此,若以宋為核心組成聯盟,列強能奈其何?然而,宋雖實力最強,畢竟是商殷後裔,亡國之輩,安能服眾?其餘則個個仗著財力雄厚,皆想以“朝秦暮楚”的方式假列強之力打壓餘眾。


    當然,曆史總是在重演,合縱成功的案例不是沒有。二戰結束後的歐洲,一片狼藉,百廢待興。列強之所以能擰成一股繩以至最終成功遏製美國對歐洲的主宰,那是由於戰後列強皆萬念俱灰,好比小廟失火,三和尚唯有放下平日矛盾,協力挑水以共濟燃眉之急。就像是《孫子兵法·九地篇》中說的:“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舊的共同矛盾解決後,隨著世界格局的風起雲湧,又會有新的矛盾接踵而至,如今的歐洲,凝聚力早已今非昔比!


    待長平慘敗,最後一支能與秦相抗衡的有生力量被消滅後,列國方懸崖勒馬,卻為時已晚,秦國已如日中天,大勢已去,歸於一統。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公孫無知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公孫無知並收藏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