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臏的戰術思想有什麽過人之處?
活在戰國:鬼穀子的局助讀 作者:公孫無知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孫臏敦默寡言、慈眉善目,較之義弟龐涓那莽撞奔放、凶神惡煞形成對比,二人由此形成互補。照理來說,一剛一柔在魏為將,義兄弟倆若配合好,必能叱吒風雲於列國。好比是一家企業裏有人扮黑臉,另一人唱紅臉,兩相一唱一和,內外諸事便能處理得井井有條。
隻可惜,龐涓疑心重,對孫臏的成見自鬼穀時就有了。往好的方麵想,龐涓誤以為孫臏處處壓著他,時時算計他;往壞的方麵想,龐涓始終在國家利益以及個人功名之間結不已。
多數史料記載,孫臏對龐涓乃是恨之入骨,其實不然。因為其思想近乎墨道,乃是“以戰止戈”,繼承了孫武子兵法的真正精髓!後來與龐涓交戰,並非為了私人恩怨,是因為孫臏逐漸意識到,龐涓所為與自己那“以戰止戰”的思想背道而馳。
先來看《孫子兵法》這部曠世奇書,其核心意義就在於書中的一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話乍聽起來不切實際。的確,凡事說得容易做起來卻難,戰爭好比世間諸事,複雜得很,不是光憑崇高的理想以及一腔熱血所能解決的!孫武子當然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也清楚地知道,徹徹底底地“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天方夜譚!
打個簡單的比方吧。所謂的“絕對零度”在實驗室中,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宇宙中並不存在!根據“大爆炸”假象,宇宙之始乃是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這種“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的“東西”存在嗎?但是,咱可以無限接近“絕對零度“,“為小”亦可小至“誇克”,“為大”則可大至“宇宙”。
孫武子的理想,亦是無限接近於所謂的“極限”。
十年前,我一個摯友曾說過:“戰爭是永遠的,和平隻是暫時的。”的確,有人就有紛爭,有紛爭就有戰爭。其目的,無外乎意識形態以及利益糾紛。這其中,作為“牧羊人”的當權者多數是為利益糾紛,而那些作為“羊羔”的民眾們多數為了意識形態。大部分的戰爭,是“牧羊人”利用那些“羊羔”對他們所謂的意識形態之執著以為工具,以期所處集團之利益最大化。也許“牧羊人”認為,主宰一切的,隻能是少部分人。可憐多少孤兒寡婦、老弱病殘為之涕淚交流,義勇青壯、墨客豪俠就這麽死得不明不白!
孫武子正是以“以戰止戈”這種“以暴製暴”的方式來解決這種矛盾。之所以孫臏遁走至齊後,始終配合著蘇秦,從其“合縱”之方針,原因亦是如此。這種思想,在西方稱為“妥協”,日本亦有個相類似的稱呼叫作“羈絆”。大至邦國之間,小至戀人之間亦如此,可以共結連理,亦可相愛相殺。
如何使這種“理想”變得更接近“現實”呢?用一個字來概括,“全”。《孫子兵法·謀攻》中說:“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在這裏,關鍵在於如何理解這個“全”字。這裏的“全”當解釋為保全之意,意即在取勝的前提下,使敵我雙方的損失降到最低!簡單的來說,利用收編、離間、擒賊擒王等各種方式使對方之有生力量不足以對己方產生威脅皆可,沒必要將其置為死地。
當然在大局麵前,孫武子絕不會有“婦人之仁”!否則,何來斬決闔閭兩嬪妃之說?《九變篇》中“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的“將之五危”講的正是如此。
若是敵方將領一心求死,那沒必要追求高尚的“義”來“全”他,當機立斷,四麵合圍,亂箭將其射成刺蝟!反之,趨利就勢的“求生者”,則可導而誘之。後麵三點看似殘酷,其實是為麻痹主將的心理,反之亦是對自身的提醒,萬不可因情、義、仁等個人情感而讓軍隊成為陪葬品!
小說中的孫臏乍看上去溫文爾雅,在關鍵時刻卻絕不柔弱!在宿胥口再次邂逅龐涓時,麵對驛館店主的刁難,孫臏真正生氣的原因是他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妥協”與“羈絆”。在孫臏看來,沒有所謂的“惡”與“善”,任何人,無論何種立場,隻要有能夠橫架各方的鐵索相羈絆,便可“和諧共生”,也即墨家所謂的“兼相愛,交相利”。孫臏何以進鬼穀前一心向往墨家,原因正在於此!
馬陵之戰中,孫臏設計消滅魏國的先鋒精銳五千人,加之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魏軍有生力量雖在,卻是群龍無首,沒理由再戰。齊軍則亦損失慘重,不得再行追擊。孫臏正是以這種類似“擒賊擒王”的戰術來使得戰爭雙方的損失降到最低。其目的很明確,針對強秦之連橫計,為平息齊魏之爭以維持合縱。
戰後,孫臏清楚地意識到了天下如同先生所謂的一團亂麻:救了兔子,老鷹咋辦?若獵鷹捕食叫作殘忍,那狡兔啃草又何見其悲憫之心?滅盡匪盜,捕吏們勢必無事生非而落草為寇。換而言之,若真的沒有了戰爭,那些工匠及軍火販子們咋辦?隨巢巨子窮其一生苦尋戰亂之根源未果,是因為其目標本就是個“天方夜譚”!
大徹大悟後,加之自己的使命已完成,孫臏遺《孫子兵法》於齊,進山隨鬼穀子究“天人之道”。
隻可惜,龐涓疑心重,對孫臏的成見自鬼穀時就有了。往好的方麵想,龐涓誤以為孫臏處處壓著他,時時算計他;往壞的方麵想,龐涓始終在國家利益以及個人功名之間結不已。
多數史料記載,孫臏對龐涓乃是恨之入骨,其實不然。因為其思想近乎墨道,乃是“以戰止戈”,繼承了孫武子兵法的真正精髓!後來與龐涓交戰,並非為了私人恩怨,是因為孫臏逐漸意識到,龐涓所為與自己那“以戰止戰”的思想背道而馳。
先來看《孫子兵法》這部曠世奇書,其核心意義就在於書中的一句話:“不戰而屈人之兵”。
這話乍聽起來不切實際。的確,凡事說得容易做起來卻難,戰爭好比世間諸事,複雜得很,不是光憑崇高的理想以及一腔熱血所能解決的!孫武子當然不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他也清楚地知道,徹徹底底地“不戰而屈人之兵”乃是天方夜譚!
打個簡單的比方吧。所謂的“絕對零度”在實驗室中,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宇宙中並不存在!根據“大爆炸”假象,宇宙之始乃是密度無限大,體積無限小,這種“為小無內,為大無外”的“東西”存在嗎?但是,咱可以無限接近“絕對零度“,“為小”亦可小至“誇克”,“為大”則可大至“宇宙”。
孫武子的理想,亦是無限接近於所謂的“極限”。
十年前,我一個摯友曾說過:“戰爭是永遠的,和平隻是暫時的。”的確,有人就有紛爭,有紛爭就有戰爭。其目的,無外乎意識形態以及利益糾紛。這其中,作為“牧羊人”的當權者多數是為利益糾紛,而那些作為“羊羔”的民眾們多數為了意識形態。大部分的戰爭,是“牧羊人”利用那些“羊羔”對他們所謂的意識形態之執著以為工具,以期所處集團之利益最大化。也許“牧羊人”認為,主宰一切的,隻能是少部分人。可憐多少孤兒寡婦、老弱病殘為之涕淚交流,義勇青壯、墨客豪俠就這麽死得不明不白!
孫武子正是以“以戰止戈”這種“以暴製暴”的方式來解決這種矛盾。之所以孫臏遁走至齊後,始終配合著蘇秦,從其“合縱”之方針,原因亦是如此。這種思想,在西方稱為“妥協”,日本亦有個相類似的稱呼叫作“羈絆”。大至邦國之間,小至戀人之間亦如此,可以共結連理,亦可相愛相殺。
如何使這種“理想”變得更接近“現實”呢?用一個字來概括,“全”。《孫子兵法·謀攻》中說:“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全旅為上,破旅次之;全卒為上,破卒次之;全伍為上,破伍次之。”在這裏,關鍵在於如何理解這個“全”字。這裏的“全”當解釋為保全之意,意即在取勝的前提下,使敵我雙方的損失降到最低!簡單的來說,利用收編、離間、擒賊擒王等各種方式使對方之有生力量不足以對己方產生威脅皆可,沒必要將其置為死地。
當然在大局麵前,孫武子絕不會有“婦人之仁”!否則,何來斬決闔閭兩嬪妃之說?《九變篇》中“必死,可殺也;必生,可虜也;忿速,可侮也;廉潔,可辱也;愛民,可煩也”的“將之五危”講的正是如此。
若是敵方將領一心求死,那沒必要追求高尚的“義”來“全”他,當機立斷,四麵合圍,亂箭將其射成刺蝟!反之,趨利就勢的“求生者”,則可導而誘之。後麵三點看似殘酷,其實是為麻痹主將的心理,反之亦是對自身的提醒,萬不可因情、義、仁等個人情感而讓軍隊成為陪葬品!
小說中的孫臏乍看上去溫文爾雅,在關鍵時刻卻絕不柔弱!在宿胥口再次邂逅龐涓時,麵對驛館店主的刁難,孫臏真正生氣的原因是他打破了人與人之間的“妥協”與“羈絆”。在孫臏看來,沒有所謂的“惡”與“善”,任何人,無論何種立場,隻要有能夠橫架各方的鐵索相羈絆,便可“和諧共生”,也即墨家所謂的“兼相愛,交相利”。孫臏何以進鬼穀前一心向往墨家,原因正在於此!
馬陵之戰中,孫臏設計消滅魏國的先鋒精銳五千人,加之龐涓自殺、太子申被俘,魏軍有生力量雖在,卻是群龍無首,沒理由再戰。齊軍則亦損失慘重,不得再行追擊。孫臏正是以這種類似“擒賊擒王”的戰術來使得戰爭雙方的損失降到最低。其目的很明確,針對強秦之連橫計,為平息齊魏之爭以維持合縱。
戰後,孫臏清楚地意識到了天下如同先生所謂的一團亂麻:救了兔子,老鷹咋辦?若獵鷹捕食叫作殘忍,那狡兔啃草又何見其悲憫之心?滅盡匪盜,捕吏們勢必無事生非而落草為寇。換而言之,若真的沒有了戰爭,那些工匠及軍火販子們咋辦?隨巢巨子窮其一生苦尋戰亂之根源未果,是因為其目標本就是個“天方夜譚”!
大徹大悟後,加之自己的使命已完成,孫臏遺《孫子兵法》於齊,進山隨鬼穀子究“天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