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1]之處安在?右主問[2]。
注釋
[1]熒惑:火星古代名。此指不清楚。
[2]主問:主要講多方谘詢。
譯文
一叫作天時,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方,上下、左右、前後不明白的地方在哪裏?以上講多方谘詢。
鬼穀錦囊
成事者,天時、地利、人和也。這是一個相對開放性的哲學命題,在先秦以前的聖人之謀中,“天地感應篇”是每個思想家都會論述一遍的命理學話題。
天時,指的是星象經緯和命理的引導,地利指的是趨利避害的意識本能,人和指的是人的潛力足以包納二者。在三者都懂的時候,就不存在人做不成的事情。
延伸閱讀
治理好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要素為:天時、地利、人和。可是這三個要素的實際情況從何而來?四麵八方究竟有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麽問題又出在哪裏?要怎麽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等等,都是需要靠自己親自去實踐、親自去探索的,否則就無從知曉問題的根源。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第一線,深入群眾中去尋求答案,對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要敢於下問,不恥下問,直至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為止。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諡號。於是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
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麽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
孔子聽了微笑著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無不妥之處。”
聽了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最終服氣了。
當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要虛心向周圍的前輩請教,即便年齡小於自己,學曆或地位低於自己,也應該虛心請教,而且要顯示出自己的誠心,不要以此為恥。
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大力提倡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學習精神,提倡互幫互學,取長補短,以能者為師的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取得進步。然而有不少人在遇到問題時,不善於向別人請教,更不善於“下問”,主要原因在於拉不下“麵子”,放不下“架子”,寧肯不懂裝懂,也不去向別人請教弄個明白,這樣,不僅阻礙自己的進步,還讓周圍人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傲慢的人。
一曰天之,二曰地之,三曰人之。四方、上下、左右、前後,熒惑[1]之處安在?右主問[2]。
注釋
[1]熒惑:火星古代名。此指不清楚。
[2]主問:主要講多方谘詢。
譯文
一叫作天時,二叫作地利,三叫作人和。四方,上下、左右、前後不明白的地方在哪裏?以上講多方谘詢。
鬼穀錦囊
成事者,天時、地利、人和也。這是一個相對開放性的哲學命題,在先秦以前的聖人之謀中,“天地感應篇”是每個思想家都會論述一遍的命理學話題。
天時,指的是星象經緯和命理的引導,地利指的是趨利避害的意識本能,人和指的是人的潛力足以包納二者。在三者都懂的時候,就不存在人做不成的事情。
延伸閱讀
治理好一個國家最基本的要素為:天時、地利、人和。可是這三個要素的實際情況從何而來?四麵八方究竟有沒有問題?如果有問題,那麽問題又出在哪裏?要怎麽樣才能解決這些問題,等等,都是需要靠自己親自去實踐、親自去探索的,否則就無從知曉問題的根源。這就需要我們深入第一線,深入群眾中去尋求答案,對自己不明白的問題要敢於下問,不恥下問,直至找出問題的解決辦法為止。
衛國大夫孔圉聰明好學,更難得的是他是個十分謙虛的人。在孔圉死後,衛國國君為了讓後代的人都能學習和發揚他好學的精神,因此特別賜給他一個“文公”的諡號。於是後人就尊稱他為孔文子。
孔子的學生子貢也是衛國人,但是他卻不認為孔圉配得上那樣高的評價。
有一次,他問孔子說:“孔圉的學問及才華雖然很高,但是比他更傑出的人還很多,憑什麽賜給孔圉‘文公’的稱號?”
孔子聽了微笑著說:“孔圉非常勤奮好學,腦筋聰明又靈活,而且如果有任何不懂的事情,就算對方地位或學問不如他,他都會大方而謙虛地請教,一點都不因此感到羞恥,這就是他難得的地方,因此賜給他‘文公’的稱號並無不妥之處。”
聽了孔子這樣的解釋,子貢最終服氣了。
當遇到自己不懂的問題時,要虛心向周圍的前輩請教,即便年齡小於自己,學曆或地位低於自己,也應該虛心請教,而且要顯示出自己的誠心,不要以此為恥。
在現實生活中也應該大力提倡不恥下問、虛心好學的學習精神,提倡互幫互學,取長補短,以能者為師的精神。隻有這樣,我們才能不斷取得進步。然而有不少人在遇到問題時,不善於向別人請教,更不善於“下問”,主要原因在於拉不下“麵子”,放不下“架子”,寧肯不懂裝懂,也不去向別人請教弄個明白,這樣,不僅阻礙自己的進步,還讓周圍人覺得你是一個非常傲慢的人。